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35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5]
必修四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虎兕(sì) 数(shù)罟 颁(bān)白 衷(zhōng)心
B.险巇(xī) 肇(zhào)造 贼氛(fèn) 歧(qí)视
C.虫豸(zhì) 恻(cè)隐 露(lù)面 偕(xié)老
D.石栈(zhàn) 红绡(xiāo) 槛(jiàn)菊 棨(qǐ)戟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雕栏玉砌应犹在(台阶)
B.问君能有几多愁(能够)
C.明月不谙离别苦(暗淡)
D.欲寄彩笺兼尺素(彩色的信笺)
3.下面关于诗歌语言要求的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押韵,指诗歌在某些句子末尾用上同韵的字。凡韵腹、韵尾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诗歌都要押韵,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还可以换韵。
B.节奏,指读音的和短、快慢和停顿。古典诗词一般以两个字(音节)为节奏单位,每句两字一顿。五言诗每句三顿,七言诗每句四顿,最后一个字把音拖长,等于或超过两个字音的长度。这种节奏停顿又叫“音步”。古典诗歌诗句的音步划分和词语意义单位(词、词组)的划分是完全一致的。
C.对仗,指诗文词句的对偶。要求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表达相关的意思。一般说应当句式对称,字数相等,虚实相应,平仄相对。严格的对仗叫工对,必须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字义相对,平仄相对。
D.平仄,指字音的声调。近古和现代汉语,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声和去声。平声较长,仄声较短,长短结合,起伏交错,可使诗句富有抑扬顿挫的声律美。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地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这一切现在都已经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  克制  竟/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何不游戏人生,管它岁岁年年”,竟被一些人堂而皇之地反复吟唱;调侃人生、戏弄人生,竟成了一些走红的通俗小说的时尚。
B.当我们中国30个省份在同一时期的收入分别进行衡量时,我们发现其中有20个省的人均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
C.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D.他突然想到阁楼上有条模型船,便根据描绘中的影片,亲手将它装饰成“泰坦尼克号”。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登上城头,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了。只见_________________十分宏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①长城依势而筑,雄立峰脊
②依势而筑的长城,峰脊雄立
③城墙巍峨,垛楼高耸
④巍峨的城墙,高耸的垛楼
⑤阶道宽阔起伏
⑥宽阔起伏的阶道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现代文,完成第7~10题。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我看到的一个方面是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影响——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描述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的早期,话语权掌握在代表世俗权威的“君”和宗教权威的“神”手中。无论是出于维护自身的统治或其他什么样的目的,“君”和“神”都决不会放弃对话语权的掌控,这个时代姑且称之为话语权的“君神时代”。非官办媒体出现之后,话语权扩散到了世俗和宗教之外的媒体手中,更多的人有了话语权,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向媒体“投稿”的形式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但话语权始终没有泛滥,是因为“编辑”作为话语权的“签证官”控制了拥有话语权的人的数量,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话语权的“编辑时代”。互联网出现之后,话语权没有了编辑的控制,从此流失到每个人的手中,一股“投稿赤潮”(赤潮亦称“红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海藻等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顿时湮没了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人都能够最便捷地把自己的话语传播给其他的人,话语权被无限度分散,造就了这个话语权的“滥言时代”。


浏览完整试题“滥言时代”注定是“话语暴民”的时代。正如民主选举会发展到竞选人比赛谄媚民众一样,被极度分散的话语权为扩大其影响必然也会谄媚其他的话语权拥有者以换取几声廉价的喝彩。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以谄媚为发展手段的时候,在事实上必定成为理性的敌人,成为秩序的破坏者,从而堕落为“话语暴民”。
秩序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当我们访问网上任何一个“群言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所有偏激的、狂妄的话语总有无数的喝彩者,相反,理性的声音在那里却显得无比微弱。邪说在这里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如同经济学上的“劣币排斥良币”一样,邪说的“赤潮”在这里到处弥漫,真理和公正被亵渎。无论是“君神时代”还是“编辑时代”,话语权都是具有理性意识的集团的话语权,从而也就使这个话语成为维护秩序的工具。而当话语权纯粹成为个体的话语权之后,个体理性的不能保证也就使话语权的理性尽丧,成为具有更大随意性的个体的玩具,成为破坏秩序的刀斧。话语权的个体化就是“政出私门”的肇端,也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7.下列对“话语暴民”所作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话语暴民”造就了话语权的“滥言时代”。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个性化的必然结果。
C.“话语暴民”占据了网上“群言堂”,这里只出产邪说,排斥真理与公正。
D.“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破坏者,是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发展到以谄媚为手段、以理性为敌人时堕落而来的。
8.对“‘滥言时代’注定是‘话语暴民’的时代”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互联网出现以后,话语权失去了控制,人类社会步入“滥言时代”。
B.话语权的流失产生了“投稿赤潮”,“话语暴民”也应运而生。
C.话语权的无限度分散,势必使一个话语权拥有者沦为“话语暴民”。
D.“滥言”是话语权被极度分散的结果,而“滥言”的结果则在事实上造就了“话语暴民”。
9.下列对“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话语暴民”以偏激狂妄的话语换取无数的喝彩,动摇了理性的权威。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纯粹个体化的结果,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C.“话语暴民”的理性不能保证,使得个体话语权的理性尽丧。
D.“话语暴民”把话语权作为个体的玩具,这种随意性破坏了话语秩序。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四媒体”空前扩大了个体的话语权,使网上“群言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
B.“话语暴民”破坏了话语秩序,因此互联网上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
C.话语权的理性意识和集团性才能有效维持话语秩序。
D.互联网是“话语暴民”的盛筵,但法律完全可以做到全力遍罚,把“暴民”变“良民”。
三、(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重第11~15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踽,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由是咸共称异。
……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11.对下列加点的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坏府舍屏障 坏:毁坏。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尽。
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批评。
D.乃赍酒挟琴造焉 造:赠送。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称代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临诣府,使取之 称代前文的“作”
B.喜弟康闻之 称代前文的嵇喜
C.裴楷往吊之 称代前文的阮籍
D.乃赍酒挟琴造焉 称代前文的阮籍
14.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组是( )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 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展开余下试题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任何时候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共15分)
17.阅读下列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这是一首托物______________的联体绝句。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3分)
(2)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怎样的深刻哲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任选2题)(4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3)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五、(共18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书海茫茫
余秋雨
(1)书海茫茫。
(2)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
(3)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的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时,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泄漏、生命的破碎,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4)在一个不发达的国家,被印刷过的白纸黑字曾经是令人仰望的符咒,因此,读书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营造斯文,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以数计的抛掷生命的游戏,而自己和旁人还十分安慰。
(5)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
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主,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选择的重任主要靠自己来完成。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6)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7)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交朋友也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8)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不难理解。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常常处于一种失落自我的被动态势,很少打开感觉的雷达。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都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其实即使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年轻时老师都说必须熟读,只能遵循,到了中年发觉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就有权利拒读。人家好端端的一本书,你也是好端端的一个人,没有缘分就应该轻松地擦肩而过,如果明明别扭还要使劲缠在一起难受半天,多不好。
(9)总而言之,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化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
(10)解除过度的防范敏感,降低高昂的争辩意识,减少无谓的笔墨官司,让眼睛习惯杂色,让耳朵习惯异音,不太习惯就少看少听,即便习惯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可以少看少听。一切自己作主,看一点悦目的,吸几口新鲜的,尝几味可口的,稍感不适就轻步离去,我没有义务必须接收我不想接收的一切,哪怕有人直呼在门口喊阵也关窗拉帘,闭目养神。
(11)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人生几何?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较正经的年代,赶快省下精神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哪里还有时间陪着陌生人胡乱折腾?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一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
(12)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选自余秋雨《山居笔记》,有删节)
19.第(7)段画线处作者用“交朋友”与“阅读”进行类比,请根据上下文补上类比的语句。(不超过50字)(4分)
交朋友也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理解下面句子含义。(6分)
(1)文中第(1)、(2)段作者说“书海”“像真的海一样”。为什么“既赞美它,又害怕它”?(4分)
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害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文中(11)段作者为什么“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作者认为当今读书,必须“自设禁区”,请列举出作者的四条理由。(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原文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痛感于当今书籍、报刊泛滥,对生命是一种威逼,告诫人们要精心选择,“自设禁区”,只读世所公认的好书籍、好文章。
B.作者认为在当今社会,对于成熟的人来说,书籍(文章)再好,也要自设禁区,找到适合自己的。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C.作者认为书籍、报刊、文章不论好坏,我们只要能找到符合自己感觉的,就不至于在当今复杂的社会文化中乱了方寸。
D.作者认为,现代文化具有市场化、多元化的特点,任何文化现象的出现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能够把持自我,就不至于乱了方寸。
E.作者说理善于使用比喻,例如“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吸几口新鲜的,尝几味可口的”、“门外的风,天边的云”等,贴切、生动形象。
六、(共12分)
23.按照提供的语段的句式,续写一段文字。(4分)
假如生命是云,不要炫耀色彩的绚丽,也不要放浪地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飘向大地,滋润万物。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析下列图表内容,归纳写出结论。(4分)
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年份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沿海 西部 沿海为西部的倍数 沿海 西部 沿海为西部的倍数
1979 461 253 1.83 141 124 1.14
1985 2436 1369 1.78 448 312 1.43
1990 5116 2811 1.82 896 558 1.61
1995 18991 8116 2.34 2556 1316 1.94
1998 27032 11552 2.34 3109 1557 1.98

                                        
                                                                              
2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其拟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不超过12字,副标题不超过22字)(4分)
北京消息:专家说,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1760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标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李锐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9%;长江以北地区流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冯浩博士说,目前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最为严重。
资料显示,黄河、海河、淮河三流域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国内生产总值占32%,而水资源总量仅占7.7%,人均水资源量为500立方米,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
李锐说,现在华北地区正在用着一万年前形成的地下水。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已导致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和裂缝。
(1)正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副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七、作文(60分)
著名作家冰心在她的《谈生命》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叶,大生命中的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何感悟?请以“快乐和痛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意自立;②文体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一、1.D 点拨:A项中“数”应读cù,B项中“氛”应读fēn,C项中“露”应读lòu。
2.C 点拨:“谙”应释为“熟悉,知晓”。
3.B 点拨:音步和词语意义单位的划分基本一致,但并不完全一致。
4.A 点拨:①句中所填的词句应与语境中“放达的歌声”相符,故选“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指压下去;控制。如“抑制不信内心的喜悦”。“克制”指抑制(多指情感)。由语境可知②句应选“抑制”。“竟/更”比“却/也”更符合③句中的语境。
5.A(B句缺虚词,“当我们”后应加“对”;C句句意不明确,无法演奏,“无法演唱”应指在现代;D句“描绘中的影片”应改为“影片中的描绘”)
6.B(注意陈述角度和句式的协调一致)
二、7.D(A项中造就话语权“滥言时代”的罪魁应该是“话语权的无限度分散”,而不是“话语暴民”。B项中“个性化”应为“个体化”;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够准确)
8.A(“话语权失去了控制”说法过于笼统,应该加上一些限定成分,可以说成“话语权失去了官方及编辑的控制”;“人类社会”提法也太宽泛,应该说成“人类社会的话语领域步入‘滥言时代’”)
9.B(题干问的是原因,B项表述的是结果)
10.C(A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误;B项“……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有误;D项说法不合情理,法律不可能做到“全力遍罚”,因为根据“法不责众”常识可推出此结论)
三、11.B(A坏:拆除;C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D造:访问)
12.D(A而:①表承接;②表修饰;B与:①参与,动词,②跟,介词;C为:①替;②为了)
13.D(A称代前文的文辞,B称代前文“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一事。C指前文有关母丧的内容)
14.B(①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④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
15.A(“什么事都不表现在神态上”错)
【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了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让阮籍将女儿许配给司马炎,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终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以大醉而幸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除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锡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聊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正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雄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腿,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丢掉了性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必修四综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