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402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2]
如皋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如皋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亢奋 抵抗 吭气 伉俪情深 沆瀣一气
B.秕谷 毗邻 瘐毙 惩前毖后 毕恭毕敬
C.单调 箪食 弹琴 殚精竭虑 邯郸学步
D.吩咐 氛围 芬芳 纷至沓来 分庭抗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分数的高低,而在于强烈的上进心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B.“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C.到2012年,北京市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将提高到50%以上,成为河湖生态、城市绿化、生活杂用等主要水源。
D.“创建文明城,喜迎七城会”,为切实打好“两大战役、六大工程、十项专项整治”的攻坚战,有关部门提高了对各项工程的监督力度。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小分子功能饮水对人体健康的三点主要作用,每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小分子功能饮水是指普通饮水经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使水的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得到调节。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其奥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团小(5-7个水分子),重氢含量少,并含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普通饮水中,重氢含量多,水分子团大(10-13个);而功能水重氢含量少、水分子团小,其活性大、渗透力强、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功能水中含有的多种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响DNA的合成、复制。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是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小悦悦”事件引发网友广泛热议,有人认为应该谴责2名司机和18名路人,有人认为应该谴责小悦悦的父母,有人认为……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扣住一点简要回答。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运用反问手法阐述理由;③不超过50个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浏览完整试题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 擿:揭发
B.其俗生子多不举 举:抚养
C.持遗权贵 遗:赠送
D.增直以偿 偿:赔偿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鼎“刚直”的一组是
①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②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③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④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⑤鼎一无所市。⑥ 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天子担忧吏治大多毁坏,监察部门不履行职责,而范仲淹等人刚刚执政,就挑选各路使者让他们查究检举不法官吏,任命王鼎提点江东刑狱。
B.宰相不同意杨永德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和王鼎都带来辩论,宰相根据实际情况连发八问,杨永德均不能回答。
C.王鼎以谄媚权贵为耻,出使南方,不购买任何珍玩物品回来赠送权贵。他还计算漕运路途的远近、确定运期的先后,并制订为规章制度,使得各地劳逸均等了。
D.王鼎生平廉洁俭约,律己甚严。父亲死后,他把遗产全部推给了弟弟。他对自己的继母非常孝顺,教育孤侄十分周到,而自己的生活却一直非常俭朴。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
(2) 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
(3) 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后人对“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两句评价很高,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3分)
(3)清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的“格”主要指诗歌在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并说明其妙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2) ▲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3)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4) ▲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5)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6)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7)祸兮福之所倚, ▲ 。孰知其极?(《老子》)
(8)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 。(魏源《海国图志•叙》)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鱼 鹰
杨光洲
⑴我说的鱼鹰是人,不是水鸟。
⑵三十多年前,我刚记事时就听说过鱼鹰。鱼鹰家住卫河边,是卫河中游的钓鱼台、石羊胡同、石榴园、西花园,还是卫河上游的合河村,人们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听过鱼鹰的传奇后,人们的感觉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神!鱼鹰的水里功夫比浪里白条张顺还要神!
⑶鱼鹰要想过卫河,随时都可以过,无论脚下是否有桥,水里是否有渡船。咋过?他把肥大的裤管撸到大腿根儿,下到河里,半蹲,两条小腿曲成盘,有时还一手端着蒜臼,一手拿着馍,蘸着蒜汁吃着馍,就过河了。到了对岸,放下裤管,竟一点也不湿……有人说鱼鹰的脚掌很宽,脚趾之间有软肉,脚就像蹼一样,划起水来比鸭子还自如……
⑷鱼鹰瞄鱼的眼力更是了得!他走到河沿,甚至于站在高出河面五六米的大众桥上,一眼就能看到水底的鱼!“这儿,一条‘铁扁担’!”“这儿,一窝‘锅片儿’!”拿抄网的人照着鱼鹰手指的位置一网下去,准有一条五六斤的黑鱼或一窝鲫鱼被捞上来。捕鱼人手忙脚乱地把鱼收拾进渔篓,转身向鱼鹰说“谢”时,鱼鹰的身影已在远处……
⑸然而,鱼鹰并不总是帮着捕鱼人,更多的时候,在鱼与人之间,他偏袒的是鱼。
⑹河边垂柳嫩黄泛绿时,鱼鹰会在捕鱼人身后唠叨:“少捕点吧,母鱼正甩子哩。现在捕这么多,到夏天没鱼可捕,可别怨我没把话说在前头哇!”
⑺知了和河里的蛤蟆开始二重唱时,鱼鹰会溜到渔篓旁:“才进夏天呀,鱼还没长起来哩。你瞧,这条还不到四两,让它再长长吧!”也不管捕鱼人是否同意,他一扬手,“扑通”一声,把那条鱼给放生了!
⑻河堤斜坡上野菊还在风中招蜂引蝶呢,鱼鹰就堵在捕鱼人面前了:“都秋天了,还用网捕鱼?就不怕明年河里没有鱼——给明年留点鱼种吧。”如果人家不听,鱼鹰还死乞白赖着不走:“要不用钓竿钓吧?少钓点,给明年留点想头。别用这么大的网!想一网打尽呀?”
⑼虽然有一身水中的好功夫,鱼鹰却很少下河捕鱼,家里更是难得吃一次鱼。如果来了客人,客人提出要吃鱼,鱼鹰才会去捕鱼。下河前鱼鹰要问客人想吃什么方法烹制的鱼。客人想吃红烧鱼,鱼鹰拎回来的必是条大鲤鱼。客人想吃熘鱼片,鱼鹰拎回来的定是条黑鱼。客人想喝鲜鱼汤,鱼鹰拎回来的准是一兜鲫鱼片儿。
⑽鱼鹰捕鱼有个规矩,鲤鱼、黑鱼、鲢鱼这些大鱼,每次只捕一条。至于鲫鱼片儿,则要看喝汤的人数,每人一条,每条不超过半尺长,多一条他也不带上岸。
展开余下试题
⑾有人劝鱼鹰多捕点,鱼鹰就像被人骂了祖宗,恶狠狠地盯着对方:“别想坏了俺的规矩!”
⑿到我十多岁的时候,卫河水已开始变浑发腥。一到夏天,总有几天卫河得翻河——河底的脏东西沉淀得太多了,天一热,都泛到上面来了。这时,大鱼小鱼都浮到水面上换气,河面上满是一张一合的鱼嘴,用洗脸盆都舀得起鱼来。
⒀这时,卫河两岸的人们往往全家老小齐上阵,搬网,粘网,抛网,甚至窗纱、蚊帐都派上了用场,一场“全民皆兵”的“歼灭战”打响了,鱼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⒁这时,常有一位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老汉骑着快散了架的自行车在卫河两岸奔走呼号:“少捕点吧!过两天一下雨,河水不臭了,鱼就不浮头了,留到明年会有更多的鱼给你们捕哇!”小孩子追在他后面喊“鱼疯子鱼疯子”,用碎砖头、小石子掷他,他全然不顾,还是一个劲地呼号。有人说,他就是鱼鹰,已经疯了!
⒂而立之年,我要到千里之外的异乡谋生。此时的卫河已臭不可近。临行时,不知咋的,我忽然想起了卫河,想起了鱼鹰,便问送行的朋友:“你知道鱼鹰吗?”
⒃“知道!老皇历了!你傻不傻?”朋友不屑一顾地说,“卫河里鱼绝种了,咋还会有鱼鹰?鱼鹰早死了!” (2010.8《小小说选刊》)
11.小说中的“鱼鹰”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2.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6分)
13.本文在叙述过程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14.有人认为,故事到“有人说,他就是鱼鹰,已经疯了!”已经很完整,可以删掉最后两段文字。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论凑趣
徐懋庸
⑴法国文豪巴塞尔在一本小书上,当使用“知识阶级”这一概念的时候,特地声明:“知识阶级——我是以此称思想的人们,不是以此称知趣者,吹牛者,拍马者,精神利用者。”
⑵“知趣者”即善于凑趣的人的意思。凑趣,吹牛,拍马,精神利用,这四种都是所谓“二丑艺术”。但在技术上,一和四两种要难得多,运用得好,成功较易,运用得不好,碰壁也较易。而且这两种艺术家的身份,也比吹牛家、拍马家要高得多。因为吹牛、拍马不过分明是一个势利的奴才的工夫。但凑趣家和精神利用家,却颇像一个绅士,在主子门下,是称为“宾客”的。
⑶我现在只来说一说凑趣。
⑷要从凑趣家中,举出一个典型来,我以为最好是举杨修。文士传说他“少有才学思干”,《世说新语》盛称他的“捷悟”,但实际上,他的才学思干,他的捷悟,不过做了曹操的下酒物,他一生的效力,就在凑趣上。曹操在自己的“相国门”上,题了一个“活”字,他马上就叫人把门拆去重造,唯他知道“王正嫌门大”。曹操在一盒食物上写了一个“合”字,他马上就吃,唯他知道“公教人啖一口也”。那时候连曹操也有“我才不及卿”之叹,别人当然要“服其辩悟”了。不料,最后一次关于“鸡肋”事件的凑趣,他却大大碰了壁,连性命都碰掉了。凑趣只宜于平时,倘在军国大事上也乱凑起来,是免不了贻误的。在这方面,曹操所亲信的乃是典韦、许褚之类。但曹操竟至于把这个凑趣者杀掉,则其霸辣处诚然是个大花面。
⑸这样看来,凑趣家的运气,似乎是向来就不很发旺的。据我想来,这不发旺的原因,第一,就是他们只会凑趣;第二,是他们太要给自己留身份,不及拍马家吹牛家那么痛快,因而使主子也觉得他们的臭架子的不可耐。
⑹《世说新语》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向很有声誉的范玄平,因处世爱用权术往往错失良机。他失掉官职后,便去投奔大司马桓温。桓温当时正想招揽起用不得志的人才,以期胜过朝廷。所以此时范玄平远道来投奔自己,桓温格外高兴;而范玄平虽是来投奔桓温,可又怕人家说他趋炎附势,有损名声,便说:“我虽然有心拜见长官,也正巧我有个儿子葬在这里,特意前来看望一下。”桓温听了,大失所望。
⑺这种作态,实在是二丑艺术的精髓。可惜桓温也是个大花面(虽然我不曾在戏台上见过他,想当然耳。),所以竟不屑意,使范先生扑了一个空。
⑻原来,二丑艺术,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的。
(原载于1933年9月4日《申报•自由谈》)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16.综观全文,“凑趣家”有哪些主要特点?文中引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6分)
17.文章结尾说:“原来,二丑艺术,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的。”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现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你对“突围”有什么经历体验或思考看法?
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加试试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4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明史•宋濂传》载: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20.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 、 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分)
21.根据材料概括宋濂的性格特点。(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呐喊》的情节结构模式主要有看与被看、吃与被吃、还乡等。就“还乡”而言,《社戏》是鲁迅精神上的还乡,故乡美好的人和事维系着鲁迅的精神家园;《故乡》中的“我”离乡、还乡再离乡,故乡的精神寄托已经荡然无存了;《孔乙己》《明天》《药》《白光》等许多故事,都是发生在鲁镇、未庄。这些故乡的事都使得鲁迅离乡又还乡,寻找精神的家园。
B.《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后拖回家的只是一副鱼骨架,从物质上来说,老人搏斗的结果是失败的;但从人的精神、人的自信自尊、人勇于和命运竭尽全力的抗争来说,他取得了胜利。
C.《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D.《家》的故事发生于抗战期间,小说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经,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E.莎士比亚通过描写哈姆莱特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乃至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体现了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
23.简答题(10分)
(1)曹禺说,繁漪是《雷雨》中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请结合戏剧情节谈谈你的理解。(5分)
展开余下试题
(2)鲁迅小说《兔和猫》中说:“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请简要分析其有何含义。(5分)
三、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人情似纸
刘心武
①提心吊胆地说真话那阵,说了那么多。毋庸提心吊胆便可倾吐真话这阵,却什么也懒得说。
②我曾到那间小屋子去看他。其实根本不是一间小屋子,只有门,没有窗,甚至没有透气孔,因此,人进去以后便必须把门敞着。那是个储藏室,空间极小,气息极窒闷。但我们交流得很畅快。至少在我这方面是这样想。有的话还得压低嗓门。眼波的流动中也许有许多的情谊。但现在他有二十、三十倍大的空间,许多的门许多的窗,门紧闭着,窗半开着,“硬件”好,“软件”更棒,我却不去迈进那门槛。他也不来请我迈进那门槛。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只是不再有那么多的情感了。淡了,薄了,甚至弥散了。
③据说人情似纸的“纸”现在不是“秀才人情纸半张”的那“纸”,而是赵公元帅笔下的那“纸”,即通货。社会的物质繁荣据说必须付出精神沦丧的代价。又据说落伍者看来是精神沦丧,而先锋眼中的却是可喜的精神瓦解,但先锋们犹未能指出的旧精神瓦解后应运诞生的新精神究竟是什么,有的先锋中的先锋则说只需瓦解无需重构:“凤凰涅般”是可笑的。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
④我却仍愿抓住一点自认是永恒的东西,哪怕只有游丝般微弱。那永恒的东西里就有人情,似乎的人情。纸很薄.却可以写情书,写诗,写温情的句子,写必要的问候,当然还可以画画儿,可以折成一只小船,放在小溪里,任其顺细碎的波浪旋转着漂向远方。
⑤转眼一年整了。一年多以前正在美国。记得到纽约的头一天,傍晚时分,曼哈顿万家灯火中,也有了我小小的一盏。在简单而舒适的下榻处,桌上有小小的花瓶,小小的花束,还有小小卡片——卡片上写着温暖的句子,人情似卡片么?我却自从去冬以后,再没给留下卡片的人寄去哪怕是一张薄薄的纸。我总埋怨着别人的情在淡在薄在弥散。自己呢?从别人的眼中看我,该也吃了一惊吧,怎么会变成了这样?比以前冷,比以前硬,比以前懒,却比以前更会为自己辩解。
⑥以前的时代,人情或许似醍醐,厚重粘稠?如今是人被纷至沓来的信息和事务碾扁熨平的时代,人情随之也轻薄寡淡了,人更多地依靠内心的支撑而更少希冀外在的扶持。人情真的在萎缩真的似纸了么?
⑦也许是因为现在“移情”的条件好多了,可以移向唱片,移向真古董和假古董,移向需要每天饲食的猫、鸟、鱼、兔,移向需要浇水剪枝施肥换盆的花草,移向小小的股票,移向书报,总之可以更彻底地从活生生的人面前移开去。最省事的“雅移”法是寄情山水,最省事的“俗移”法则是坐到打开的电视机前剥食着花生米不分节目好赖地一直看到荧屏上出现“再见”的字样。
⑧但心中仍不免时时逸出一丝两缕一缕几缕一片的对活生生的人的的沟通欲望,化为思念,化为莫可名状的思绪,最后可能就拽过一张纸来,想在上面随机写上一些情话,一些引起别人可能并不呼应并不需要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
⑨当我从淡薄中想起人家时,人家或许正从残存的印象中摆脱出去而正在忘却我。曼哈顿的灯火呵,哪能一盏下面有关于我的一缕思绪?
24.这篇散文的题目是“人情似纸”,作者在文中谈到了“纸”的多种含义,请根据你的理解,分点加以概括。(6分)
25.文章②段写了当年屋子的狭小逼仄而交流畅快以及现在居室宽敞却交流很少。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5分)
26.“我却仍愿抓住一点自认是永恒的东西,哪怕只有游丝般微弱”一句中“永恒的东西”指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生命中“永恒的东西”的理解和看法。(4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1.D(都读fēn。A吭kēng, 沆hàng,其余读kàng;B秕bǐ,毗pí ,其余读bì;C弹tán,其余读dān)
2. B(A项不合逻辑。C项搭配不当,“再生水利用率”不能做“成为河湖生态、城市绿化、生活杂用等主要水源的主语,正确的主语应为“再生水”。D项搭配不当,“提高”改为“增强”。)
3.①调节生命活动生理功能; ② 利于营养吸收运送利用; ③催化激活人体生化反应。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3点得4分;每超过2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4.答题思路:(1)应该谴责汽车司机和18名路人,从道德层面。
(2)应该谴责小悦悦的父母,从法律层面谈监护人职责。
(3)应该反思社会机制等,从法律层面谈政府立法。
评分建议:表明观点1分,反问句式1分,理由恰当、语句通顺3分。
5.D(“偿”应为“补偿”之意)
6.D(②表现王鼎的廉洁,③表现王鼎的能干)
7. B(“宰相根据实际情况连发八问”错,应是“王鼎连发八问”。)
8. (1) 因此他们管辖(属下)的官吏怨恨他们,把他们看作“三虎”。
评分建议:①语意通顺。(1分)②部:管辖。(1分)③目(之):把他们看作。(1分)
(2) 陛下幸好考察任用了我,就不应该过分听从小人的话,胡乱有所改变,而耽误国家大计。
评分建议:①语意通顺。(1分)②幸:幸好。(1分)③过:过分。(1分)④妄:胡乱。(1分)
(3) 有舟兵贩米养活自己,买米的人利用法律抓住舟兵的把柄(抓住舟兵违法的把柄),不肯偿还拖欠的米钱。
评分建议:①语意通顺。(1分)②赡:养活。(1分)③逋:拖欠。(1分)
参考译文:
王鼎字鼎臣,凭借进士及第,多次升迁担任太常博士。当时天子担忧吏治大多毁坏,监察部门不履行职责,而范仲淹等人刚刚执政,就挑选各路使者让他们查究检举不法官吏,任命王鼎提点江东刑狱。王鼎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相揭发贪官污吏,甚至微细隐藏的罪行也不宽恕。因此他们属下的官吏怨恨他们,把他们看作“三虎”。仁宗听到了这些情况,很不高兴,后来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不要效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范仲淹等人被罢免,王鼎与杨纮、王绰都被人指责,当时王鼎提点两浙刑狱,因此被贬为深州知府。
第二年,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赈救灾民,非常尽力。迁为建州知府,那里的风俗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订条例教育乡民,禁止他们这样做。当时偷贩茶叶和盐的人很多,(王鼎)全都打棍子发配他们,监司屡次替他们说话,王鼎不为此改变。王鼎迁任提点河北刑狱,处理贪官污吏更加急迫,他弹劾检举官员,不回避权贵和有势力的官员。他被召为开封府判官,改任盐铁判官,多次升迁担任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河设置驿站牵引漕舟,每年可节省役夫六万,王鼎议论以为这样做不行。杨永德横暴狡诈,宰相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一员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根据实际情况连发八问,杨永德均不能回答。王鼎于是上疏说:“陛下幸好考察任用了我,就不应该过分听从小人的话,胡乱有所改变,而耽误国家大计。”于是永德的
上一篇:
八年级上学期年终期末检测语文
下一篇:
大冶市诚信中英文学校2011年11月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如皋市2011”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