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253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53]
2011年秋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1年秋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
完成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二 三 四(一) 四(二) 五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第Ⅰ卷(共16分)
请将1~8小题的答案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一、(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揠苗助长yà 外壳ké
B.沁人心脾qìn 锲而不舍qiè 彬彬有礼bīng 皲裂jūn
C.战战兢兢jīng 难辞其咎jiù 说媒拉纤qiàn 玄虚xuán
D.熙熙攘攘xī 怡然自得yí 颓垣断壁yuán 谄媚xià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声色俱历 前仆后继 暝思苦想 不可思议
B.死心塌地 惴惴不安 滔滔不绝 不屑置辩
C.未雨绸缪 一泄千里 痛心嫉首 忐忑不安
D.富丽堂皇 眼花嘹乱 翻天覆地 心恢意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B.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C.老将军回想起年轻的时候自己被地主老财逼得走投无路,参加了红军,拿起武器跟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D.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就认真指出他的缺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第六次全国铁路运行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B.大多数人们对水果蔬菜上残留的农药给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修改:在“大多数”后加上“的”。
C.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作者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
修改:将“一位”移到“农民”前。
D.有着鲜明深刻文化底蕴的广州老字号茶楼是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
修改:将“底蕴”改为“沉淀”。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是一篇叙事散文,以托物言志这种抒情方式为主。
B.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既有好喝懒做的一面,也有诚实忠厚的一面,他可气可笑,又可怜可悲,作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雨果在《给巴特勒的信》中运用比喻、衬托、反语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了圆明园的神奇壮丽,揭露了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
D.老舍在《茶馆》(课文节选)结尾处写到:“将!你完啦!”其潜台词是:晚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 这个可恶的旧时代将要灭亡了。
二、(6分,每小题2分)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浏览完整试题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回转,掉转
B.桓侯故使问之 故:故意
C.臣是以无请也 请:询问
D.使人索扁鹊 索:寻找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立有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司命之所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C.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D.使人索扁鹊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8.下列对原文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出自《韩非子•喻老》。作者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文中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因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B.扁鹊共三次进见蔡桓公,并指出其病在腠理、在肌肤、在骨髓,但桓侯却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一而再,再面三的讳疾忌医,导致病情越发严重,不可救药,并最终不治而死。
C.扁鹊作为一代名医,当蔡桓公病情加重以后,扁鹊却“望桓侯而还走”,说明扁鹊医术高明,在很远就能看出人有没有病,但他却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病人没有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望而“还走”是为了逃避,方法生硬简单。
D.《扁鹊见蔡桓公》说明了盲目自信,讳疾忌医必伤自身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自己,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劝告。
第Ⅰ卷(共84分)
三、(24分)
9、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文: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译文: 10.阅
10、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结合加点的词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 (2分)
答: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1.阅读下面一则神话故事,回答问题(3分)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练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上面短文说的是什么神话故事?(1分)
(2)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什么?(2分)
12.初中毕业前,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请你仿照前两句,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内容相应,句式相同,2分)
1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如梦令》)
②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⑤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⑥孔子认为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是: , 。
⑦《无题》中使用比喻,曲折丰富地表达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
,
⑧孟子认为,当生与义二者不能同时获得的时候,应 。
⑨《菩萨蛮》中以喻明志,表达诗人及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不可阻挡的句子是:
,
⑩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四、(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21题。
种春风(一)(8分)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展开余下试题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
(虹 莲 有删改)
14.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2分)
15.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16.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17.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 (2分)
匠人与大师(二)(12分)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18.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19.统观全文,匠人与大师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20.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甲:
乙:
21.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五、(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40分)
在记忆的底片上,有许多让我们回眸品味的瞬间:一个微笑,一杯热茶,一次援手,一声鼓励……这些都给予了我们成长与生活的快乐、温暖和勇气。
请以“瞬间”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二0一一秋季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每小题2分,共16分)
(1-5 ) C、B、C、A、A (6-8) B 、D、C
第Ⅱ卷 (84分)
三、(24分)
9、(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把医好病当做自己的功劳(2分)。
(2)病在骨髓,(那是)司命神管的事,(医生)是没有办法了。(2分)
10.(1)此句连用两个“笼”字,描写出了秦淮河上一片迷蒙,冷寂的景象(1分),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情感基调(1分)。
(2)(3分)用曲笔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生活(2分),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1分)。
11.(1)女娲补天(1分)
(2)一方面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1分);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精神。(1分)
12.您不是画家,却描绘着我们未来的蓝图。或您不是诗人,却书写着我们快乐的诗篇。(2分)
13.(10分,每小题1分.错、多、少一字此题就不得分、)
①浓睡不消残酒者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闲敲棋子落灯花 ④千里共婵娟
⑤春潮带雨晚来急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⑧舍身而取义者也
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四、(共20分)
(一)(8分)
14.对他人的关爱之心(2分) (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
15.①外表的寒酸与心灵的美好形成对比(或用外表的寒酸衬托心灵的美好) (1分)
②欲扬先抑(1分) (意思相近即可)
16.隐隐不安(震惊) 别样温暖(2分) (意思相近即可)
17.希望人人都能关爱别人,并能把这种爱心传递给每个人(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共12分)
18. (2分)我们不应满足于做“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19.(3分;)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每一分句得1分)
20.(4分)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乙: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甲乙各举一种即可)
21.(3分)首先提出“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的观点;然后展开分析,具体阐明匠人和大师的区别;最后又举出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的事例具体论证,有力的佐证前面提出的论点。(三个过程各1分)
五、作文(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类 别 一类文
40-33分
基准分34分 二类文
28-32分
基准分30分 三类文
24-27
基准分26分 四类文
20-23分
基准分22分 五类文
19分以下
内
容
15
分 记叙文 ①中心明确
②内容很具体 ①中心明确
②内容具体 ①中心明确
②内容较具体 ①中心不够明确
②内容不够具体 ①中心不明确
②内容不具体
说明文 ①中心明确
②事物特征鲜明 ①中心明确
②事物特征较鲜明 ①中心较明确
②能表现事物
鲜明特征 ①中心不够明确
②事物特征不够鲜明 ①中心不明确
②说明事物无特征
议论文 ①观点明确、正确
②论据与论点完全一致
③分析合理 ①观点明确、正确
②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
③分析较合理 ①观点基本明确、正确
②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
③有点分析 ①观点不够明确、正确
②论据与论点不一致
③分析太少 ①观点不明确、正确
②论据与论点不一致
③无分析
表
达
15
分 记叙文 ①
病
句
不
超
1
个 ②语言流畅
③生动形象 ①
病
句
不
超
2
至
3
个 ②语言流畅③生动形象
①大体通顺
②病句多
(4~5句)
①不通顺
②病句多
(6~7句)
①极不通顺②病句太多(8句以上)
说明文 ②语言准确
③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②语言准确、通顺
③能使用说明方法
议论文 ②通畅
③严密 ②较通畅
③较严密
结构10分 ①完整
②条理清楚
③分段恰当 ①完整
②有条理
③能够分段 ①基本完整
②条理尚清楚
③分段不恰当 ①不成篇 ①不成篇
注:每3个错别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125.67.161.191)
上一篇:
2011年秋语文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下一篇: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2011年秋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