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514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14]
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课堂练习
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课堂练习(2011-12-8)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liú shì,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
fányǎn、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自从古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
B.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C.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推拿》的作者毕飞宇接受颁奖并发表了获奖感言。
D.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有关业内人士曾表示,苹果公司能否渡过难关,就在于乔布斯积极肯定的态度。
B.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逐步上升到一个产业化阶段。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反面论证可能导致国家灭亡的内外两方面原因是:
,
⑵《出师表》高度概括创业过程的艰难险阻(临危受命),表达与先主患难与共的深情:
,
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博大胸襟和高尚风格的句子:
,
⑷我国古代忧国忧民的诗句有很多,请再写出连续的两句(九下课本上的除外):
,
5.名著阅读。(6分)
(1)英国作家 所写的《格列佛游记》 一书,描述了主人公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 、慧骃国等国的情形,曲折地表达了对18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讽刺。(2分)
(2)《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18世纪初期英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格列佛游记》是作者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
①请概括写出其中一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20字以内)(2分)
②作家在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慧骃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贪婪、残暴、懒惰、邪恶的畜生。那么“慧骃马”的品德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写出两个方面)(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背景资料:2010年8月31日,我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帮助企业志愿减排为主题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京成立。参加成立大会的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这是进一步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积累碳汇、减少碳排放为主的植树造林和其他公益活动,推进民间增汇减排实践的重要举措。
【活动一:资料搜集】《哥本哈根协议》确定的“节能减排”的议题直接关系到地球未来气候的走向,不少民间组织及个人也在为之努力。请根据《气象物候》专题中所学到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提倡节能减排,有哪些益处?(2分)
浏览完整试题
(2)古人根据自然现象的变化和对生活的观察,早就发现了物候这一现象,并在许多诗文
中有所探究和反映,请你写出两句与气象物候有关的古诗词。(2分)
【活动二:口语交际】
(3)你所在的班集体积极响应社区发出的 “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款的倡议,同学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钱,而你的同桌小王不愿意参加这个活动,认为“节能减排”该是企业的事情,请你来劝劝他。(4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张舜民的《卖花声①》完成第6题。 (6分)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②。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③。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①作者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坐罪谪监郴州(今湖南)酒税。南行途经湖南岳阳, 赋《卖花声》二首。
②三闾,战国时楚国官名,屈原贬后任此职,此处指屈原。
③“平芜”即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7.(1) 与《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意境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1分)
(2)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又看暝色满平芜”一句进行赏析。(2分)
(3) 结合全词内容,说说该词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3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8一11题。(14分)
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①阖闾②。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③。”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④君犹事父也,亏⑤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⑥,被羔裘,囊瓦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yǐng),三年然后归之。昭公去至河,用事⑧,曰:“天下谁能伐⑨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⑩,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⑪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注】①干:冒犯。 ②阖闾:春秋末期吴国国君。 ③士之甚,勇之甚:你非常够义气,也非常勇敢。④事:侍奉。 ⑤亏:损耗。 ⑥蔡昭公南朝楚: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 ⑦囊瓦:楚国的丞相。⑧用事:兴兵(伐楚)。 ⑨伐:攻打。 ⑩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君王如果有忧虑中国之事意的心思。 ⑪子:你。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身干阖闾 ( ) ②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 )
③子胥将卒六千人( ) ④操鞭笞平王之坟 (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例句: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
A.报先帝而忠陛下 B.可计日而待
C.登轼而望之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伍 子 胥 父 诛 于 楚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
译文: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11.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伍子胥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向“天宫”迈进》 一文,完成12—14 题。(10 分)
①“天宫一号”升空,举国振奋。“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故事《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以“天宫一号”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
② “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如果把天宫一号比作鸟儿,那么飞行器要像鸟儿那样轻松地飞遍千山万水并在空中变换各种飞翔姿势,就得靠资源舱了。资源舱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用于提供轨道与姿态控制、电力能源供应、热控环控,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但是资源舱推进分系统主承力结构件外形尺寸大,可分配的结构空间和结构重量小,载荷条件苛刻,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难度较大。
③航天器飞行速度大致7000m/s,而音速是340m/s,也就是说,作为航天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速度大致是音速的22至23倍。目前,“嫦娥二号”已经进入著名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并从172万公里外深空传回科学探测数据。而天宫又能飞多远呢?据有关资料,从月球飞到L2点所耗费的燃料小于1000m/s,但从距离地球400公里左右的地方,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大约需要燃料3000m/s,从燃料上说,“天宫一号”只能待在地球附近了。
④我国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
12.本文依次说明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3 分)
( )→( )→飞行速度和距离→( )
13.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 分)
14.第③段中加点的“大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3 分)
(四)阅读《从积累说起》,回答15~17题。(10分)
从积累说起
①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满腹经纶,出口成诗。很多人对他横溢的才华感到惊讶,便留心观察他的“秘诀”。后来发现他无论走路,吃饭,还是游玩,手里常常拿着一支笔,时而在一张纸条上写几下,而后就把小纸条装进一个布口袋中。待到有人打开那个布口袋时,发现里面写的全是一联、半联的诗句,从这可以看出梅尧臣的秘诀就在于“积累”。
展开余下试题
②古今中外,大多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都善于积累。
③元末明初,陶宗仪在教学之暇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刻于叶上,放于瓮中。久而久之,积少成多,他将叶上的文字摘抄整理,完成了长达三十卷的《辍耕录》。
④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为从事文艺创作,总是随身带笔记本将所接触的传说、故事、民歌、谚语及各地风土人情摘抄下来,使其底蕴丰厚。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贾兰坡很注意收集资料。文革初期,他辛苦收集的资料却被毁弃一空。1969年,他又开始重新收集,善于积累使他攀上了科学的高峰。俄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将一生精力用于科学,他是在书桌上逝世的,临死时仍握笔摘抄,他以勤奋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何为天才?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只有积累者迈着坚定不移的脚步,才能沐浴到胜利的光辉。
⑤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骐骥千里,非一跃之功。要著书立说,就必须研究、积累,就必须研究古人和现代人的思想、学说、观点、经验。总之,要成就事业,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
⑥鲁迅说过,无论什么人,如果不断地积累材料,积上十年,终可成一学者。但积累不是来者不拒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是吹毛求疵到鸡蛋里去挑骨头,积累需要眼光,需要判断,然后才能投沙拣金,去粗取精,从而真正学会积累。
⑦积累靠勤,靠恒。积累能够补拙救愚,能够抑傲挫躁,只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了,你才会领悟到积累的真谛。一鸣惊人的人,肯定是默默无闻了相当长的时间;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一段昏暗狭窄的路程。这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积累。积累的昨天叫立足,积累的今天叫进取,积累的明天叫成功。
⑧让我们懂得积累吧!要知道滔滔大海来源于雪山的一滴滴水珠,茫茫林海出自一根根小苗,高高大厦起点于一块块砖瓦。生活因积累而精彩。
1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证明中心论点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积累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你尝到过积累的甜头吗?请结合亲身经历谈谈,并写出
一句有关积累的名句(文中的除外)。(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散文阅读理解,完成18~21题(20分)
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
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
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在这篇文章里,史先生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
③由于多年来病痛缠身,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出发,直面死亡,逐渐升华出对心灵的真正探索和诘问。《活着的事》、《写作的事》、《病隙碎笔》和《我的丁一之旅》无不深具哲思。
④“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于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也是对他本人及其作品最真实最恰当的评价。
⑤史铁生的一生,似辛勤的蜜蜂,默默地把生活的苦难酿成生命的馨香。那些充满睿智哲思的作品,影响了无数的读者,他不屈不挠迎接命运挑战的豁达态度,深深感染了数不清的人。从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看到了高尚灵魂的绝美舞姿,倾听到崇高心灵的歌唱。2010年的最后一天,他走了,带着无数读者的眷恋与景仰。他永远在我们身边,那一缕生命的馨香,将继续温暖我们的心灵。
18.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请分析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⑴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3分)
⑵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3分)
20.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出中“那一缕生命的馨香”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1.读完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与创
作实践给你的人生启发。(4分)
三、作文(60分)
今年9月1日,全国⒉6亿名中小学生组织观看了由教育部与央视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今年的主题是“幸福”。节目现场,成龙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时几乎落泪:“我小时候认为的幸福就是能夹到菜吃。”邓亚萍以她的经历讲述的幸福是:“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于丹老师深情讲述了孩子们的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法网冠军李娜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总结出幸福来自于超越:“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赢。”
据悉,教育部也专门发文要求全国中小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倡导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是为明天幸福奠基,以积极的态度感受幸福,在努力进步中获得更大的幸福体验。
关于“幸福”,你也一定有自己的体验,请以“ 幸福”或“幸福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任选一题,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4分)
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课堂练习答案(2011-12-8)
1.流逝 繁衍 2.B 3.B 4.略
5.(1)斯威夫特,飞岛国 (2)①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或在飞岛国与鬼魂对话,等等 ②贤明、团结、友谊、仁慈、爱国、无畏等
6. ⑴降低能源的消耗,节约资源,改善自然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⑵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略
7. ⑴试问寒沙新到雁
(2)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以昏沉苍茫的夜色,衬托出诗人凄怆之情 (1分)或“又”是“再一次”之意,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内心年华消逝报国无门的悲苦。或“暝色”是“暮色”之意,渲染了昏沉苍茫的氛围,表现诗人内心的凄怆之情。或“满”是“布满”“充满”之意,写出夜色渐浓的动态过程,表现了诗人内心年华消逝报国无门的悲苦。(共2分)
展开余下试题
(3)a.流落江湖,远谪异地的孤独;b.仕途失意,忠而被贬的苦闷;c.思君恋国,实现抱负的渴望;d.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共3分)
8.⑴①亲自 ②同“披”,穿着 ③率领 ④抽打,鞭打 ⑵ D
9. 伍 子 胥 父/ 诛 /于 楚
10.⑴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我愿意成为带头的(或“我愿意带这个头”)!
⑵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11.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诸侯
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围绕“冷静”“胸有大志”来谈)
【译文】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便挟着弓,亲自冒犯吴王阖闾。阖闾说:“你
非常够义气,也非常勇敢。”就准备替伍子胥报仇。伍子胥说:“不能,诸侯不替一个人报仇
我听说侍奉君主犹如侍奉父亲一样,损耗君主的德行,报杀父之仇,不可以。”这样攻打出
国的计划就暂且搁置。
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就举兵,说:“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我一定参与!”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蔡昭公听说伍子胥在吴国,便请求伍子胥解救蔡国。伍子胥这时才向吴王阖闾禀报:“君王如果有忧虑中国之事意的心思,现在正是时候。”吴王阖闾于是派伍子胥率领部队,解救蔡国并讨伐楚国。这时,楚平王已死了,伍子胥率领六千士卒,握住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坟。说:“从前我父亲没有罪过,你杀了他,如今我要用这种方法还报你!”
12.得名原因,介绍空间实验室(或舱型结构和作用),研究目的(1分)。
1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真实可信突出地(1分)说明了“天宫一号”只能待在地球附近(1分)。
14.不能去掉(1分)。“大致”一词表明估计、猜测,表明“天宫一号的速度超过音速”的具体情形并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每点1分,共3分)
15. 要成就事业,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3分)
16. 不能删去。(1分)画线句子表明积累是有选择的,(1分)这样论证更加全面严密、更有说服力。(1分)
17. 示例:有,比如我从小学时就开始积累名言,后来我把它运用到我的作文里,这样文章
也有了文采,语言也生动了。(2分,经历1分,积累的作用1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等。(2
分)
18.(4分)这段文字运用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渲染了一种肃穆凝重的气氛,(1分)寄托了作者的哀思。(2分)
19.(6分)①史铁生到地坛去(1分),为了避开现实世界的疾病给自己带来的迷茫、绝望、苦恼等(1分),寻找存在的信念和生命的意义(1分)。②史铁生通过他充满睿智的文章(1分),让我们日益颓废的心灵世界(1分),明朗和欢乐(1分)(或者“深深影响和感染了数不清的读者”,意思对即可)。
20.(6分)①与读者分享的真切的心灵感悟。②从自身经历出发,升华出的对心灵的真正探索与诘问。③追索人的价值和光辉。④不屈不挠迎接命运挑战的豁达人生态度。(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21.(4分)①人生难免遇到挫折,我们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气。② 我们不仅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气,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去点亮别人的心灵。举例要扣住这两点。 (113.107.47.230)
上一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苏教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段练习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实验学校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