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11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列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4分)
那株直上青云之gài的藤萝被一批愚氓诛杀了,这种荒dàn的行为让人毛骨sŏng然,于是乎,我每次经过这条幽静,总是疾qū而过。
gài dàn sŏng qū
青云之 荒 毛骨 然 急
2.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学《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B.是我打搅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很想知道你从哪儿来。
C.“你刚才到哪里去啦?”妈妈着急地问我。“我去打篮球的。”
D.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
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4.背诵、默写(8分)
①木受绳则直, 。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③ ,忠言逆耳利于行。
④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
⑤《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

⑥《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 。
5.名著(6分)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1)这段话出自苏联作家 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即使双目失明,他也顽强地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 。(3分)
(2)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3分)

6.专题与综合实践(8分)
(1)为了保护长城,曾有人出谋划策,说“为长城贴上瓷砖”就可以长久保护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评论。(3分)

(2)将某些字拆开,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道理。依照范例,从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3分)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提供的字:怒、功、悟
“ ”由 和 组成,说明 。
(3)最近小明和张老师较上了劲,他因为字写得马虎潦草,张老师找他谈话,但他固执地认为现在处处用电脑,汉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请你帮张老师设计一段话,劝导小明认真写好汉字。(2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7.阅读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五)》,完成下列三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浏览完整试题[注] ①辕门:军营大门。②吐谷浑:晋时鲜卑族慕容氏后裔,时扰边境。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展现的情境。(2分)

(2) “红旗半卷出辕门”,请谈谈出辕门为什么要“半卷”着红旗?(2分)

(3) 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 “已报生擒吐谷浑”一句提供了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①数为余言:“傅金吾②园中梅,张功甫③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④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治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
①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家。
②傅金吾:姓傅的宫廷宿卫,明代禁军中有金吾卫。
③张功甫:南宋将领张峻的孙子,玉照堂是其园林,有名贵梅花四寻址。
④罗纨:罗纨,这里是指穿罗纨制作的衣服的人。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西湖最盛( ) ⑵竟不忍去( )
⑶石篑数为余言( ) ⑷安可为俗士道哉( )
9.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划两处。(2分)
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10.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B.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C. 急往观之 D. 罗纨(wán)之盛
11.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⑴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阅读《微波武器》一文,完成12—14题。 (10分)
微波武器
(1)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2)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3)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
(4)微波武器好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5)微波武器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隐形武器能够隐形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隐形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
12、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什么?(3分)
答:
13、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4分)
构成:
杀伤对象:
14、第四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四)阅读短文,完成15—18题。(10分)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几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救,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怎样虚心好学呢?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于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展开余下试题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雅量,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4分)
16.第④段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分)
17.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答:
1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第⑦段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3分)
答:
(五)阅读《子夜昙花》一文,完成19——22小题。(20分)
子夜昙花
(1)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2)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3)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4)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5)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6)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7)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8)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9)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10)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11)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12)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13)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14)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9. 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说“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什么?为什么又会感到“惊喜”?(4分)

20. 联系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第六段中加点句子“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的理解。(6分)


21. 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写了恩师,而中间部分却写昙花,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22. 这篇散文中,作者认为昙花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6分)


三、作文(60分)
23.以下两个作文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1)命题作文: 我的快乐之旅
(2)半命题作文:欣赏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
③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011年秋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4分)概 诞 悚 趋 2.(2分)A 3.(2分)B 4.(8分)略
5.(6分)(1)奥斯特洛夫斯基 朱赫来 《暴风雨所诞生的》
⑵.“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意思接近即可)
6.专题与实践(8分)
(1)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2)答案:“怒”由奴和心组成,说明人有怒便成了心的奴隶;“功”由工和力组成,说明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悟”由心和吾组成,说明不论什么事,只有用心去感受才会有所悟。
(3)开放题,意思对即可。要有称呼,语气要婉转。如:汉字承载着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写好汉字能陶冶身心;用笔书写仍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等等。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7.(1)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
(2)“半卷”是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突出了向前挺近的英勇形象。(答风中行军,偃旗息鼓,“半卷”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可得分)
(3)作者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①它让读者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②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答到一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8.(1)美,美丽 ⑵离开 ⑶多次 ⑷哪能
9.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10.C


展开余下试题11.见参考译文。
【参考翻译】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吾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要赶紧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有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著纨裤,游客之多,还多过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著湖光的美,岚色添加山岭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 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三)说明文(10分)
12、说明了微波武器的杀伤力(答“作用“或”攻击作用“也给分)(3分)
13、构成: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杀伤对象:①杀伤人员②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③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
(答对“构成”给1分,答对“对象”给3分。共4分)
14、不能删去。加上“可能“说明目标在强微波覆盖区受到的攻击的机率就高;去掉”可能“说明目标只要在强微波覆盖区内就必然受到攻击,语言表述不准确。(观点正确给1分,分析准确给2分,共3分)
(四)议论文(10分)
15.要虚心好学;要不耻不知,要不耻下问,要不耻相师。
16. 过渡,或者承上启下。
17. 举例论证(事实论证),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论证“要不耻下问”,从而更好的为中心论点服务。
18. 乙处:因为它不是解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从“语义连贯”的角度回答也可)。
(五)散文阅读(20分)
19.因为昙花是恩师的遗物,是怀念恩师的凭证,所以即使不开花,也觉得欣慰。说是惊喜是因为没有期待昙花会开,所以看到昙花含苞时才觉得意外而惊喜。(意思达到即可)
20.“生命奋发”指昙花勇毅果决地尽情绽放,无比灿烂;“无常”指昙花不同于其他花,是在寂静无人之夜绽放,短暂而毫无保留。
21.作者借花喻人,赞颂恩师就像昙花一样,生命虽短暂,却能尽情绽放,把最光辉的一面留给人们,表达了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22.①它才情志业极端隐秘,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的步伐和黑夜一致;它极端美丽;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 ②象征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答成“表达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独特感悟和理解”也可以)
23.作文。略。 (60.55.47.94)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11—2012”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