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47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7]
桐城六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桐城六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 I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到其他民族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来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妄图以此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在喀会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了三个月,但它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承袭至今。“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另一个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受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突”分裂势力开始建立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在境内外策划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 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2001年,“东突”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就制造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160多人丧生,440人受伤。尽管“东突”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
1、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中亚。
2、下列对“东突”分裂势力产生及猖獗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突”分裂分子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受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
B、“东突”分裂分子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受泛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
C、受到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东突”分裂势力已经向恐怖组织方向发展
浏览完整试题
D、“东突”分裂势力产生的最直接的根源,是这些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受到了泛斯拉夫主义的广泛压迫。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
B、在历史上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地域辽阔的“突厥帝国”。
C、30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
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是不会根除的。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①为郎②,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③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褌④,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 ①赀:通“资,钱财。②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③缪:通“谬”,诈,佯装之意。④犊鼻褌(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著:穿。或说是形如牛犊之鼻的短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犬子:对已子的爱称。
B、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过:探望。
C、雍客闲雅甚都 都:有神采,漂亮。
D、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 假:虚假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赀为郎,事孝景帝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相如见而说之 图穷而匕首见
C、临邛令缪为恭敬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相如与俱之临邛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庄忌先生等人。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相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垆”,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7、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4分)
译文: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3分)
译文:
(3)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8、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答:
9、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0、补写出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 ,鸟倦飞而知还。
(2)木欣欣以向荣, 。
(3) ,临清流而赋诗。 (以上《归去来兮辞》)
(4)俨骖騑于上路, 。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地势极而南溟深, 。 (以上《腾王阁序》)
(7) ,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8) ,形影相吊。 (《陈情表》)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于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展开余下试题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清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湿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树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 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一定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一定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溶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辉,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11、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6分)
12、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式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6分)
13、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6分)
14、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7分)
第II卷(表述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累贅 / 积累 碑帖 / 妥帖 载歌载舞 / 三年五载
B、阻塞 / 塞住 翘首 / 翘尾巴 一撇一捺 / 撇开不管
C、饮料 / 饮马 钻研 / 钻石 流了点血 / 呕心沥血
D、陂塘 / 悲愤 垣墙 / 援引 商贾云集 / 余勇可贾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就某些城市以邻为壑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将垃圾倾倒农村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影响农民生活。
B、知识改变了这一对夫妻的命运,他们俩过着相濡以沫的幸福生活。
C、春节前后股市暴涨暴跌,一张一弛,不像去年那样走势平稳,他随时准备把手中被套住的股票抛出去。
D、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衰,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1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 , , 。有一们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 , ,不想错过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日。
①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 ②在这样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 ③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 ④因而也很难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 ⑤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
A、②①④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①⑤③②④ D、③④②①⑤
18、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4分)
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以音乐、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了回环美。
答:
1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5分)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 ,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1)“松间明月,石上清泉”化用了唐朝诗人王维 《 》 中的诗句。
(2)“茂林修竹”出自晋人 的《兰亭集序》。
(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紧承之句补写完整。
答:
20、下面这张便条有三处词语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齐老师:
您好!我写了一篇文章,想请您给我拜读一下,但你不在办公室,我只好把文章放在你办公桌上,有什么问题,请帮我斧正一下,明天我再登门赐教。
祝工作愉快!
学生:邹园
2009年9月26日
(1) 改为 。(2) 改为 。
(3) 改为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正值冬季,它使我们想起那些曾经的冬天。
在我们的生命中,“冬天”也许并不仅仅是那些过往的季节,它还可以是一个挫折,一种心情,一段生活。冬天有霜雪,有泥泞,有寒冷……冬天也有温暖,有梦想,有孕育……
以“那个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223.242.167.246)
上一篇:
初一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
吉林省长春市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一模)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桐城六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