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68  
标签:北师大 高一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8]
湖北省武汉二中、龙泉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龙泉中学、仙桃中学、麻城一中、武汉二中
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麻城一中 命题教师:王磊光 审题教师:刘波
考试时间: 2010年11月25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稍(shāo)息 肖(xiào)像 逸兴遄(chuán)飞 掎(jǐ)角之势
B.罪愆(yǎn) 悭(qiān)吝 锲(qiè)而不舍 泥(ní)古不化
C.胡同(tòng) 蚊蚋(ruì) 倔(juè)头倔脑 戎马倥偬(zǒng )
D.日晷(guǐ) 创(chuāng)伤 间(jiàn)不容发 载(zài)歌载舞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的一项是( )
A.玷污 蛊惑 阴谋鬼计 委曲求全
B.家俱 窜改 辨别症候 越俎代疱
C.蜂涌 装钉 根深蒂固 以逸代劳
D.详实 诛连 浑水摸鱼 信口雌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堪称不刊之论。
B.我们做学问一定要广泛搜集材料,作深入研究,仔细思考,而不能目无全牛,只抓住一点就下盲目结论。
C.我去年路过你的工作单位,本想前来求教;但又害怕知识短浅,让人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打扰。
D.这几个文学青年常常聚在一起吟诗作赋,痛砭时弊,但时弊并未因此而改变,他们也就冷了心,最后也就醍醐灌顶,一醉方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那老祖父像在梦里,指点着深深埋在土里的一块黑色岩石只露出了顶尖,说道:“这原是老祖宗的山头。”
B.由于海外华人的努力,中国的春节被很多亚洲国家和欧美城市接受,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越来越浓重的国际化色彩。
C.文字等于是思想的躯壳,然而说来又觉矛盾,一拿单字连缀成文章,居然有了缺乏思想的文字,或文字表达不出的思想。
D.很多高三学生感觉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这自然有着应试教育的客观原因,也关系到他们内心世界的波动。
5.下列句子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扇》中,李香君跟随苏昆生“学就晓风残月坠,”学的是《游园》《惊梦》。
B.她说:“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
C.“现在看来,六零一代很幸福,享受了国家的一切优惠政策:上大学不要钱,国家分配工作,分房子;七零一代也很好;最苦的是你们八零一代,轮到你们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秦先生叹息。
D.人不怕有罪恶,只怕有罪恶而甘于罪恶,那便是终古沉沦于死亡之渊里了;人的价值在于能忏悔,能革新。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反智主义主宰社会固然不好,但一个没有反智主义的社会,也同样成问题。有人说中国历代的专制皇权,实际上非常“主智”,并不“反智”。查诸历史,中国的一个个王朝,都是靠读书人来支持。这种权力和知识的伙伴关系,通过科举给制度化了。被统治者则缺乏基本的文化资源。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反智主义”变成一个中性词,并强调其正面意义的原因。因为被士大夫主宰了至少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太强调读书人的权力,一般老百姓没有表述自己的利益和意见的渠道。到了近代也是如此。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一个例子。鲁迅对中国农民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他年纪轻轻就进了洋学堂读书,甲午战争后不久留日,正好赶上战后日本狂热的战争宣传的余波。甲午一战,突然使日本人觉得经过了西化的日本比作为亚洲传统文化中心的中国要优越。于是媒体上把中国人描述成麻木、愚昧的群体。比如当时表现甲午战争的木版画,不久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网站上作为研究素材在有批判性说明的条件下展示出来,该校的中国学生还抗议。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正是读《阿Q正传》长大的一代。阿Q的形象,和这些版画中一些中国人的形象并无太大区别。这种对农民的蔑视,被完全没有做农民的经验的知识分子如此强烈地表达出来,成为现代中国意识的一部分。农民的“精神麻木”和“愚昧无知”,也成了中国种种问题的根源。我们长期以来对农民的歧视,与这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当然也有深刻的联系。


浏览完整试题 阿Q这种由知识分子创造的小民百姓的形象之所以不受挑战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这么久,一大原因就是老百姓没有任何文化资源和权力对之反击。而一个有反智主义传统的社会就完全不同了。美国便是一例。美国的建国之父,多是社会精英。但是他们继承的传统,则源于古典的希腊罗马,反智的成分很强。比如,雅典人对知识分子就强烈地不信任,认为老百姓集体的智慧高于精英的个人智慧。美国建国时代的自耕农,也可以被像鲁迅那样的人描述为不开化的蠢货。但正是杰佛逊这种古典修养最好的人,出来强调自耕农的道德优越,反对工商精英的操纵。同时,当时的宗教传统,也给小民百姓的文化自立提供了条件。大家会去教堂寻求灵魂拯救,并不要听你知识分子唠叨。每个灵魂在上帝面前平等。这样的信条强化了小民小百姓的尊严。
这些传统,我们是没有的。老百姓只能指望知识分子为他们说话;知识分子也乘机把自己打扮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知、圣人。其实,世上并无超级人类,大家是同样的俗人。很多知识分子声称为老百姓讲话,多少是为自己捞政治资本,夹带了不少私货也未可知。互联网的出现,则开始打破这样的格局。老百姓终于可以直接为自身的利益说话了。比如主流经济学家,过去一直还觉得自己代表着全民的利益。现在老百姓则出来说:你们不过是出卖了我们,替利益集团说话而已!知识分子表达自己的理念而不受下层社会挑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薛涌《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
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主智的封建王朝使得农民“精神麻木”和“愚昧无知”,这是中国种种问题的根源。
B.美国建国时代的自耕农没有被知识分子描绘成“不开化”,与它的反智主义传统有关。
C.欧洲宗教传统强调每个灵魂在上帝面前平等的思想,包含着宗教人士的主智成分。
D.因为老百姓集体的智慧高于精英个人智慧,所以雅典人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感十分强烈。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封建科举制让知识分子有机会拥有权力,也使得他们掌握了话语权。
B.在作者看来,鲁迅创作《阿Q正传》含有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
C.美国建国之父,多是社会精英,但可贵的是,他们的思想里有着反智成分。
D.老百姓要自己为自己说话,应反对知识分子“先忧后乐”的价值取向。
8.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让老百姓可以直接为自身的利益说话,而不应当强调读书人的权利。
B.甲午一战,作为亚洲传统文化中心的中国战败,让日本产生优越感,这表明反智主义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富强。
C.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老百姓拥有了反击的文化资源和权力,知识分子再也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理念。
D.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既具有主智主义传统,又具有反智主义。由此观点可预见,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
9.“反智主义”作为中性词使用时,其含义是什么?请举出“反智主义”作为贬义词使用时的一个例子。(3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谏说之难
洪 迈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
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①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遂归晋侯。
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揖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为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遂出质。
范雎见疏于秦,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因己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如初。
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其所谓劘②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③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选自《容斋随笔》卷十三)
注:①阴饴甥:人名,即后文中的吕甥。 ②劘mó:磨。
③穰侯,秦昭王舅父,擅权三十余年。


展开余下试题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 )
A.知其必用此事来也 用: 利用
B.恣君之所使 恣: 任凭
C.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 诱: 诱导
D.秦始皇迁其母 迁: 流放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谏说之难”的一组是( )
①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 ②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
③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 ④杀身成名,何为不可
⑤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 ⑥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全都是以谏说成功方面的名人事例来表现“谏说之难”,突出了谏说技巧的重要性。
B.阴饴甥警告秦穆公注意晋国国内小人的报仇心理,而要善于利用晋国君子以德报怨的思想,最终说服秦穆公放还晋侯。
C.蔡泽入秦,先让人散布言论激怒范雎,再劝以身名俱全之说,最终取代他当了秦相。其成功之处在于他的说辞入情入理。
D.因为茅焦不惧汤镬之刑,并用夏桀、殷纣狂乱悖理的事例来指责秦王,使得他立刻收回成命,与母亲和好如初。
四、(24分)
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3分)

(2)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4分)


(3)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①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注:①鱼雁:代指书信。
(1)此曲的曲眼是“归”字。你觉得此曲写的是游子思归,还是思妇思念游子?请作具体分析。(4分)


(2)曲中有三处写景,请分析它们的作用。(4分)


15.填空。(6分)
(1)不少著名的文学作品有着著名的开头,比如卡夫卡《变形记》的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就被称为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开头之一。“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伟大的开头出自世界名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再别康桥》的开头,它的作者是 。
(2)南宋抗金名将宗泽死前一日,念及未竟事业,长吟杜甫《蜀相》诗句。临终时,没有一句话提及家事,只是大声疾呼:“过河!过河!过河!”。宗泽吟诵的诗句应当是:“ , 。”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
“离骚”者, 。(《屈原列传》)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驮 马
施蛰存
当我乘着汽车,从贵州公路上行过,第一次看见驮马队在一个山谷里行进的时候,我想,公路网的完成,将使这古老的运输队不久就消灭了罢。但是,在抗战三年后的今日,因为液体燃料供应不足,这古老的运输工具还得建立它的最后的功业,这是料想不到的。
西南有十万匹驮马,我们试设想,我们的抗战乃是用这样古旧的牲口运输法去抵抗人家的飞机汽车快艇,然而还能支持到今日的局面,这场面能说不是伟大的吗?因此,当我们看见一队驮马,负着它们的重荷,在一个峻坡上翻过山岭去的时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一队驮马,通常是八匹十匹或十二匹,虽然有多到十六或二十匹的,但那是很少的。每一队的第一匹马,是一个领袖。它是比较高大的一匹。它额上有一个特别的装饰,常常是一面反射阳光的小圆镜子和一丛红绿色的流苏。它的项颈下挂着一串大马铃。当它昂然地在前面带路的时候,铃声咚咙咚咙地响着,头上的流苏跟着它的头部一起一落地耸动着,后边的马便跟着它行进了。或是看着它头顶上的标帜,或是听着它的铃声,因为后面的马队中,常常混杂着聋的或盲的。倘若马数多了,则走在太后面的马就不容易望到它们的领袖,你知道,驮马的行进,差不多永远是排列着单行的。
管理马队的人叫做马哥头,他常常管理着四五个小队的驮马。这所谓管理,实在很不费事。他老是抽着一根烟杆,在马队旁边,或前或后地行进着。他们用简单的,一两个字——或者还不如说是一两个声音——的吆喝指挥着那匹领队的马。与其说他的责任是管理着马队,还不如说是管理着那些领队的马。马哥头也有女的。倘若是女的,则当这一长列辛苦的驮马行过一个美丽的高原的时候,应和着那些马铃声,她的忧郁的山歌,虽然你不会懂得它们的意义——因为那些马哥头常常是夷人——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
在荒野的山林里终日前进的驮马队,决不是单独赶路的。它们常常可能集合到一二百匹马,七八个或十几个马哥头,结伴同行。在交通方便的大路上,它们每天走六十里,总可以获得一个歇站。那作为马队的歇站的地方,总有人经营着马店。每到日落时分,马店里的伙计便到城外或寨门外的大路口去迎候赶站的马队,这是西南一带山城里的每天的最后一阵喧哗。马哥头也正如一切的西南夷人一样,虽然赶了一天路,很少有人需要洗脸洗脚甚至沐浴的。他们的晚饭也不由马店里供给,他们都随身带着一个布袋,袋里装着包谷粉,歇了店,侍候好了马匹,他们便自己去拿一副碗筷,斟上一点开水,把那些包谷粉吃了。这就是他们的晚餐。
行走于迤西一带原始山林中的马队,常常有必须赶四五百里路才能到达一个小村子的情形。于是,他们不得不在森林中露宿了。用他们的名词说起来,这叫做“开夜”。要开夜的马队,规模比较的大,而且要随带着炊具。差不多在日落的时候,他们就得在森林中寻找一块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驮鞍,把马拴在树上,打成一围。于是马哥头们安锅煮饭烧水。天色黑了,山里常常有虎豹或象群,所以他们必须捡拾许多枯枝,烧起火来,做成一个火圈,使野兽不敢近前。然而即使如此警戒,有时还会有猛兽在半夜里忽然袭来,咬死几匹马,等那些马哥头听见马的惊嘶声而醒起开枪的时候,早已不知去向了。所以,有的马队还得带一只猴子,在临要睡觉的时候,把那猴子拴缚在一株高树上。猴子最为敏感,到半夜里,倘若它看见或闻到远处有猛兽在行近来,便会尖锐地啼起来,同时那些马也会跟着惊嘶,于是睡熟的人也就醒了。
在云南的西北,贩茶叶的古宗人的驮马队是最为雄壮的。在寒冷的天气,在积雪的山峰中间的平原上,高大的古宗人腰里捎着刀和小铜佛,骑着他们的披着美丽的古宗氍鞍的马,尤其是当他们开夜的时候,张起来的那个帐幕,使人会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发生许多幻想。
二万匹运盐运米运茶叶的驮马,现在都在西南三省的崎岖的山路上,辛苦地走上一个坡,翻下一个坡,又走上一个坡,在那无穷尽的山坡上,运输着比盐米茶更重要的国防材物,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地沉重啊!


展开余下试题一九三九年六月
(文章有删节)
16.下面对这篇文章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曾经有过巨大贡献的驮马队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并流露出伤感之情。
B.文章的底色是苍凉的,但对马队“领袖”、女马哥头的歌声、古宗人的驮马队等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
C.文章虽然题为“驮马”,但言在此而意在彼,是为了借驮马来赞美西南民族人民为抗战作出的贡献。
D. 作者对马哥头的描写暗含钦佩之情,但也顺带着批评了他们住宿马店时有不讲究卫生的落后陋习。
17.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驮马队的艰苦?请立足全篇作简要概括。(4分)


18.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核心是“感动”。有三处直接表达了这种“感动”:“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心里会感到怎样地沉重啊”。请分析全文,哪些原因让作者“感动”?(5分)



19.与第二段划线句子相比较,文章最后一段关于驮马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最后一段在全篇中有何作用?(6分)


六、 (12分,每小题4分)
2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4分)
1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答问时澄清了河内中美外长会谈的有关情况,强调美方建议举行中美日三边官方对话只是美方的想法。关于钓鱼岛争端,据传美方已向中方表示,美方愿主持中美日三边对话或会谈,推动中日两国就一系列问题交换意见。马朝旭表示:“美方建议举行中美日三边官方对话。我愿强调,这只是美方的想法。”他说,中方一直认为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亚太各种对话与合作机制,使其为促进本地区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他说,必须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日关于钓鱼岛的领土争端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事。美方多次声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这是极其错误的。美方应做的是立即纠正这一错误立场。杨洁篪外长和中国外交部已在不同场合多次向美方阐明了中方上述严正立场。

21.(4分)
在讲《离骚》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抄录了闻一多《人民的诗人——屈原》中的一段话:“尽管陶渊明歌颂过农村,农民不要他,李太白歌颂过酒肆,小市民不要他,因为他们既不属于人民,也不是为着人民的。杜甫是真心为着人民的,然而人民听不懂他的话。屈原虽没有写过人民,诉人民的痛苦,然而实质的等于领导了一次人民革命,替人民报了一次仇(对于当时那在暴风雨前窒息得奄奄待毙的楚国人民,屈原的《离骚》和他的死唤起了他们的反抗情绪)。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老师让大家就“谁是人民诗人?”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些同学赞同闻一多的看法,有些同学不赞同。请站在不赞同的同学角度,就这段话中提到的某一位诗人谈谈你的想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连贯、得体,不超过60字。(4分)




22、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一例。(4分)
老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七、( 60 分)
23.作文
海明威在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又译《战地钟声》)的卷首引用了约翰•堂恩的话:
“谁都不是自成一体的。一座岛屿、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那么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无论谁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这段文字让你产生了什么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龙泉中学、仙桃中学、麻城一中、武汉二中
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A.稍(shào)息 B.罪愆(qiān) 泥(nì)古不化 D.间( jiān)不容发]
2.C。[(A.阴谋(诡)计 B.家(具),越俎代(庖)
C.蜂(拥) 装(订) 以逸(待)劳 D.(株)连)]
3.A。(B.“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C.“贻笑大方”是让内行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二字。D.“醍醐灌顶”指灌输智慧,使人醒悟,不指饮酒。)
4.C。(A.应为“指点着深深埋在土里的一块只露出了顶尖的黑色岩石”;B.中途突然更换主语,不连贯,不用“把”字句即可;D.应为“也与他们内心世界的波动有很大关系”。)
5.D。(A.“学就晓风残月坠,”中的逗号应该放在引号外边;B.问号改为句号;C.冒号改为破折号。)
6.B。(A.“这是中国种种问题的根源”错误,它是知识分子对农民的蔑视。C.“这体现了宗教人士的主智思想”错误,其实这种平等思想包含着反智主义成分;D.原文只是雅典人认为老百姓集体的智慧高于精英的个人智慧。)
7.D。(作者反对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但并不反对知识分子“先忧后乐”的价值取向。)
8.D。(A“不应当强调读书人的权利”错误;B、“这表明反智主义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富强”错误。C.原文说的是知识分子表达自己的理念要受到下层社会的挑战。)
9.反对知识精英的主宰,强调平民百姓的道德优越,强化平民百姓的尊严,“反智主义”就是中性词。(2分。意思对即可)例子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清代“文字狱”,文化大革命,民间的“读书无用论”(1分,答出一例即可。注意理解:根据原文可推测“反智主义”意思是怀疑、鄙弃知识或怀疑、鄙视甚至打击知识分子。)
10.A(
标签:北师大 高一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武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