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657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57]
开县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期中测试题
开县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达标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哺(bǔ)育 攒(cuán)成 候(hòu)鸟 鲜(xiǎn)为人知
B.泯(mǐn)然 伫(zhù)立 踌(chóu)躇 气冲斗(dǒu)牛
C.炽(zhì)痛 谰(lán)语 重荷(hé) 妇孺(rú)皆知
D.哽咽(yè) 磐(pán)石 深邃(suì) 迥(jiǒng)乎不同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菜畦 渲闹 臃肿 兴高彩烈 B.懊诲 书塾 嫉妒 来势凶凶
C.斑斓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澎湃 默契 彷徨 慷慨淋漓
3.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执着是锲而不舍,是坚持不懈,是一支永无休止的进行曲。
B.他是很有才华的,但锋芒毕露,别人很难与他合作。
C.骇人听闻的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航天实力。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C.《木兰诗》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和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3分)
今年年初,县政府首次将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列为民生工程,①全县上下为这一民生工程推波助澜。几个月过去了,公共交通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街上拖着“黑尾巴”的公交车少了,乘客在站台等侯公交车不再像以往那样“等到花儿也谢了”,每日客流量大增,②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③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公共交通为城市的健康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第①处:
(2)第②处:
(3)第③处:
6.右图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
英文除外),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
要素、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目前,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估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万亿吨,工业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
读了以上触目惊心的数字,可以看出黄河又多了什么伤害?2分

请你设计一条广告词向全社会呼吁。2分

为了彻底改变黄河的这种状况,请你提出几种有效的措施。(至少两条)2分

8.古诗文积累 8分
(1)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夜发青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浏览完整试题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5)《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
“ , 。”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9—13题。(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贤于材人远矣 / 见贤思齐焉 B.或以钱币乞之 / 或凭或立
C.于舅家见之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不能称前时之闻 / 为之怡然称快。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
12.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
13.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4.请你指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说”和“做”有何特点?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答:
15.闻一多先生潜心古代典籍的动力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6.“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句中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3分)


17.文中画线句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8—22题18分
母亲,我是你儿子
①是母亲送我去读大学的。她没有出过门,却依然逞强:“有啥难,我曾经一个人走五十多里去逛庙会呢!”那是母亲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出游,尽管她只字不提回来的时候怎样迷了路,天快亮了才摸索着回到家,见了等在门口的我,一下子就抱过我就哭了起来。当时是我努力地装作大人安慰她,她才抹掉眼泪,说:“我以为再也见不你了呢。”那一年,我12岁,却开始懂得,原来母亲也不总是那么坚强。
②但还是上路了。大部分的包都由我来提,瘦弱的母亲只拎了两个小包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坐上火车后,母亲已经很疲惫,才49岁的她精力明显不济。几年前父亲去世,她原本虚弱的身体因过重的劳累而每况愈下,但她在我面前依然努力第表现着顽强和能干,抢着洗衣做饭,抢着做一切她认为劳累但能体现她的价值的家务。现在,她执意不睡,要看着我们的几个大包,坚持说:“有妈在,儿子你放心睡就是,我熬两个晚上都行呢!”看着她一脸的疲倦和眼睛里的血丝,我骗她说:“开学还要测试英语听力,我再看会儿书,妈,你先睡,我们轮流看着。”她这才相信了,头歪到一边去,片刻,便起了轻微的鼾声。
③母亲这一觉睡了5个多小时,醒来后看见窗外微明的天,立刻满脸愧疚和不安。她小心翼翼地问我:“儿子,妈是不是真的越老越不中用了?怎么就睡得那么沉呢!”我递给她一杯热水,安慰她:“晚上记忆就是好呢,学了很多东西,不愁考试了。”她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
④10个小时后,我们走出了上海火车站,被几个老乡接到学校,终于安顿好了,母亲突然小声地说:“咱请人家吃顿饭吧,让这些孩子帮这么多忙,多不好意思啊。”
⑤这是母亲第一次和这么多“有学问”的人同桌吃饭。尽管有儿子在身边陪着,她还是局促不安。我们让她多吃菜,她则慌乱地不知夹哪道菜。因为紧张,连筷子都弄掉了。(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


展开余下试题 ⑥第二天送母亲去车站,我特意打了电话让邻居在那边接站。一直到火车快开了,我才下来。透过车窗,我看见母亲头发蓬乱、灰白,眼睛红红的。车启动了,她别过脸去,不再看我,瘦削的脊背那么孤单。我突然间难过起来,然后疯了似的跑到车厢门口,对着要关门的乘务员大喊:“15号车厢靠门口第一个座位上的老人,麻烦您帮忙照顾,她没有出过门的!”看见乘务员淡淡地点头,我又拼命地高声喊:“我是她——儿——子——”
⑦话一出口,泪就跟着流下来。
⑧一个月后,我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地给她讲大学里的趣事,她认真地听着,到最后,才突然插话:“儿子,妈坐火车去看你吧。”(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可是,儿子,妈真的想你了……”
⑨我才明白,母亲已经完全像个孩子。她知道陪儿子出行,带给他的只是麻烦;她知道坐火车去看儿子,或许让他担忧一路;她也知道儿子已是大人,可以不需要她就能自由地飞翔。可她依然想要给他带去这些烦恼,只是因为,一日日老去的她,对他的依恋是那样深。
⑩而这样的依恋,什么时候,岁月就从我手中接过,转交给了母亲?
18.选文标题有哪两层意思?(4分)

19.第②段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0.指出文中A、B两句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
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


21.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表达了人物什么感情?(3分)

22.“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诗人的这两句话是否能够完整地诠释本文的主题?说说你的理解。(3分)


四.作文30分
23.题目:成长的脚印
要求:①紧扣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要有真情实感。
期中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 1.C 2.D 3.C 4.B 5.(1)将“推波助澜”改为“添砖加瓦”、“献计出力”等词语。(2)删掉“急剧”,或把“锐减”改为“减少”。(3)将“态度”改为“水平”,或将“提高”改为“好转”。 6.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同心同德,携手并肩,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既别出心裁,又寓含丰富,耐人寻味。7.(1)环境污染 (2)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①制定法律,严惩违者 ②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③投资治污等(任选两条)8.(1)深林人不知 (2)思君不见下渝州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野渡无人舟自横 (5)江山代有才人出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 9.(1)文采和道理 (2)胜过、超过。 10.B 11.(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卒”“众人”“受于人”“不至”必须译正确 12.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13.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三(一)14.潜心学术研究,做了再说,做了不说。15.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6.“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断病情的方法。这里是比喻的说法,把我们衰微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17.治学严谨、潜心关注、心会神凝 (二)18.表明人物之间的关系(或交代两个主要人物);表达儿子要成为母亲依靠的强烈责任感和决心。 19.交代母亲身体情况和母亲顽强能干的性格特点,以及母亲对儿子的爱,这是母亲坚持送“我”和“我”感恩母亲的原因,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为下文(妈妈送我等)情节发展作铺垫。20.A.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细心与关爱(或照顾周到),也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恩。
B.语言描写,用批评的语气表达儿子对母亲的担忧,传递爱的情感,体现了儿子的孝顺和体贴。21.对母亲的爱(心疼)和感激,对母亲独自出行的担忧,分离的不舍,不能照顾母亲的无奈、伤感,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2.不能。诗歌重点是歌颂母亲,表达出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选文除此之外,侧重表现儿子的有责任感(或孝顺、懂事、勇于担当等)以及母亲对儿子的依恋。
作文略 (183.70.241.150)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开县2011-2”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