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320  
标签:苏教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0]
江苏如东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语文学情调研检测(含加试)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检测
高二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
A.徘徊/低徊 搭载/登载 削弱/切削 露怯/出头露面
B.校勘/校官 行头/行会 属意/隶属 角力/口角生风
C.碑碣/偈语 篡夺/编纂 蜷伏/鬈发 龋齿/踽踽独行
D.擅权/嬗变 散佚/卷帙 串演/窜改 桎梏/皓首穷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 ▲ )
A.某壁挂炉厂产品销售走势良好,短短几年销量翻了几番,面对这种形势,厂领导率领全厂职工力挽狂澜,全力打造行业主流品牌。
B.李太白、杜子美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两颗耀眼的巨星,但两人的诗风却迥然不同,判若云泥: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
C.开开心心地来到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巴厘岛,本想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回,没想到却猝不及防了印尼地震,她心里好一阵懊恼。
D.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演讲到高潮处常常指手画脚,他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总是牵动着在场听众的心,深深地感染着他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
A.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雷锋精神在雷锋的第二故乡——辽宁省旅顺市扎根、开花、结果、孕育、传播,而今,她已成为这座百万人口大市的精神坐标。
B.近日,省财政厅发文要求各地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开展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资金的拨付和兑现,确保补贴资金在5月1日前足额兑付到补贴对象手中。
C.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
D.近年来,中韩两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据韩国知识经济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两国间的贸易总额达到2139.2亿美元,占韩国全年贸易总额的19.77%。
4. “交叉营销”是企业开展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如何进行交叉营销的四个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4分)
首先企业要凭借业务灵感和数据挖掘来确定合适的交叉销售产品。一旦确定了产品,就必须通过了解不同产品之间的购买关系,进行客户筛选,并对筛选出来的客户进行预测,以便找出购买性大的客户,以进一步提高购买率。同时,企业总想以更少的精力和成本更频繁地接触更多潜在客户,提供丰富的信息或优惠,以吸引人们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这就得寻找最佳合作伙伴。而为了提高今后的交叉营销方案设计质量和增加交叉营销活动效果,在活动结束后应根据方案设计时所制定的效果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及时对此进行效果评估和经验总结。
⑴ ▲ ⑵ ▲ ⑶ ▲ ⑷ ▲
5.今年是杜甫诞生1300周年,为此,学校文学社拟举办诗歌朗诵会以纪念杜甫。请将下面简介杜甫的文字补充完整,并为朗诵会写一个开场白(不超过100个字,其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5分)
⑴杜甫,唐代大诗人,享有“ ▲ ”的美誉,他一生忧国忧民,笔耕不辍,为华夏民族留下了诸如“三吏”“三别”这样的不朽诗篇。
⑵开场白: ▲ ▲


浏览完整试题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2分)
6.下列括号里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
A.①以千百就尽之士,战百万日滋之师(增多) ②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翻阅)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助,辅助) ④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缚,捆绑)
B.①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邀请) ②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见识,见闻)
③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死也(爱惜) ④(荀卿)逃谗于楚,废死兰陵(废黜,放逐)
C.①暂为御史,遂窜南夷(放逐) ②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接近)
③取其一,不责其二(指责,责备) ④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求)
D.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脚) ②(翰)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满,怨恨)
③因为本其山川,道风俗之美(推求,探究) ④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降低身份,谦虚待人)
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
A.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彼其能有所忍,然后可以就大事
C.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D.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7分)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公敛富人所输 敛:征收
B.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 完:修缮
C.属以视医药饮食 属:委托
D.公所拊循 拊:安抚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赵公办事严谨精细的一组是(2分) ( ▲ )
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②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③使受粟者男女异日
④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 ⑤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⑥蚤夜惫心力不少懈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作者在介绍赵公所采取的救灾措施时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这不仅充分地反映了赵公出色的救灾政绩,而且充分地展示了赵公的吏才。
B.为妥善赈济饥民,赵公广设救济点,并起用离职后居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员参与救灾工作,同时,让人就地安葬那些因瘟疫而死的灾民。
C.在整个救灾过程中,赵公始终站在灾民的角度,甚至不惜触忤法规去赈济灾民,不仅如此,赵公还躬行善政,捐资帮助生病的百姓。
D.从全文看,作者不厌其详地叙写赵公越州救灾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有志于民”的官吏弘扬赵公的救灾精神,效法赵公拯民于水火。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越州赵公救灾记》)(3分)
▲ ▲
⑵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进学解》)(4分)
▲ ▲
⑶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留侯论》)(3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险获死罪,经裴度等说情,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⑴首联和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3分)
▲ ▲
⑵颈联所写景物具有哪些特点?此处的写景状物又有哪些作用? (4分)
▲ ▲
⑶清人纪昀以为本诗“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请结合尾联作具体分析。(3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展开余下试题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⑵ ▲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⑶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⑷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 ,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⑸ ▲ ,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⑹廊腰缦回, ▲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⑺永忆江湖归白发, ▲ 。(李商隐《安定城楼》)
⑻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住多久才算是家(节选)
刘亮程
①我喜欢在一个地方长久地生活下去——具体点说,是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
②我庆幸自己竟然活得比一幢房子更长久。只要在一个地方久住下去,你会发现周围的许多东西没有你耐活。树上的麻雀有一天突然掉下一只来,你不知道它是老死的还是病死的;树有一天被砍掉一棵,做了家具或当了烧柴;陪伴你多年的一头牛,在一个秋天终于老得走不动。
③我在调教一头小牲口时,偶尔会脱口骂一句:畜牲,你爷爷在我手里时多乖多卖力。骂完之后忽然意识到,又是多年过去。陪伴过我的牲口、农具已经消失了好几茬,而我还这样年轻有力、信心十足地干着多少年前的一件旧事。多少年前的村庄又浮现在脑海里。
④如今谁还能像我一样幸福地回忆多少年前的事呢。那匹三岁的儿马,一岁半的母猪,以及路旁林带里只长了三个夏天的白杨树,它们来得太晚了,对村庄的历史却一无所知,永远也不知道这堵墙是谁垒的,那条渠是谁挖的。谁最早趟过河开了那一大片荒地,谁曾经乘着夜色把一大群马赶出村子,……这一切,连同完整的一大段岁月,被我珍藏了,成了我一个人的。
⑤在一个村庄活得久了,就会感到时间在你身上慢了下来,而在其他事物身上飞快地流逝着。这说明,你已经跟一个地方的时光混熟了。水土、阳光和空气都熟悉了你,知道你是个老实安分的人,多活几十年也没多大害处。不像有些人,满世界乱跑,让光阴满世界追他们。可能有时他们也偶尔躲过时间,活得年轻而滋润。光阴一旦追上他们就会狠狠报复一顿,一下从他们身上减去几十岁。
⑥不知道住多少年才能把一个新地方认成家。认定一个地方时或许人已经老了,或许到老也无法把一个新地方真正认成家。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你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尽管这房子低矮陈旧,清贫如洗,但堆满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黄金般珍贵的生活情节,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拥共享。走进这间房子,你就会马上意识到:到家了。
⑦我时常看到一些老人,在一些晴朗的天气里,背着手,在村外的田野里转悠。他们不仅仅是看庄稼的长势,也在瞅一块墓地。他们都是些幸福的人,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生活到老,知道自己快死了,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择一块墓地。虽说是离世,也离得不远。坟头和房顶日夜相望,儿女们的脚步声在周围的田地间走动,说话声、鸡鸣狗吠时时传来。这样的死没有一丝悲哀,只像是搬一次家。
⑧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曾有许多诱惑让我险些远走他乡,但我留住了自己,没让自己从这片天空下消失。我怎么会轻易搬家呢?我们家屋顶上面的天空,经过多少年的炊烟熏染,已经跟别处的天空大不一样。当我在远处,还看不到村庄,望不见家园的时候,便能一眼认出我们家屋顶上面的那片天空,它像一块补丁,一幅图画,不管别处的天空怎样风云变幻,它总是晴朗祥和地贴在高处,家安安稳稳坐落在下面;家园周围的这一窝子空气,多少年被我吸进呼出,也已经完全成了我自己的气息,带着我的气味和温度;我在院子里挖井时,曾潜到三米多深的地下,看见厚厚的土层下面褐黄色的沙子,水就从细沙中缓缓渗出……我的生命上抵高天,下达深地。
⑨这都是我在一个地方地久天长生活的结果。我怎么会离开它呢。
14.从全文看,第①自然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
15.“时间在你身上慢了下来”这句话在文中含义是什么?请简要阐述。(4分)
▲ ▲
16.文中画线部分在表达上有哪些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 ▲
17.作者在文中反复表达了自己不肯离开村庄的意思。请探究作者不肯离开村庄的缘由。(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说到“路”这一话题时,汤因比反复谈到了一个观点:一种文明类型与道路的形态密切相关……决定一种文明生死存亡的,是这种文明有无开辟新路的能力。
1999年年初,美国一家网络公司的总裁游览长城时,突然发出感叹:中国人是最善于修路的民族,因为早在两千多年前,他们不仅开辟了穿越世界的运送实物的路——丝绸之路,而且修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信息高速公路”——借助于一个个烽火台,边关将士能将敌军来犯的消息在一天之内传到几千里之外。然而,这个美国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长城说到底是墙而不是路。
公元前1世纪,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在此后约一千年的时间里,各国客商来往于罗马与长安之间,最大限度地促成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胸襟和版图同样博大且热衷于修路而不是修墙的朝代。它们或多或少都暗中遵循着这样的信念:输出是最高明的吸纳,开放是最有效的防御,向外延伸的道路是最坚固的长城。
唐朝时的丝绸之路异常繁忙,但不久变得冷清,到宋朝建立的时候已经被废弃。个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出现了一条连接中国的广州与中东的巴格达的“海上丝绸之路”。这就是说,在上个千年来临之时,已经出现了一种以新型的“海路”为标志的文明,文明角逐场已开始从陆地转向海洋。当时的中国在此方面仍然占有领先地位。但问题在于,当时的中国的统治者不仅对“洋路”没有多大的兴趣,对“土路”以及所有向外延伸的路都无兴趣。宋明两代,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不断发展,但几乎没有国家直接组织的远洋航行。
美国《华尔街日报》前不久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宋朝中国是“千年前的领头国”,但作者指出:“千年前的领头国是自足内向的,它不太留心它之外的世界。”这番话同样适用于实行严格海禁的明代和清代。这两个朝代的统治者之所以要实行海禁,就是为了“固守住疆界,笼络住人口”。世界上最大的洋在他们眼中,与西南面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一样,不过是老天赐给的免费的长城。他们想不到或不愿想到,那是一条宽广无垠的路。直到坚船利炮逼近的时候,他们才猛然意识到这大洋原来是路——当然只是洋人的而非自己的路。
(选自《实用阅读•路》,有删改)
17.请具体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5分)
▲ ▲
18.本文第三段末尾的画线句,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5分)
▲ ▲
19.作者以“路”为切入点,阐述“路”与文明盛衰的关系。这样的处理是否合理?为什么?(5分)


展开余下试题 ▲ ▲
七、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取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要或不要;选择”。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学习、生活的角度看,它似乎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请以“取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⑶不少于800字。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情调研检测
高二语文Ⅱ(附加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由选考历史方向的考生完成。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3题。(10分)
22.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仆自东武适文登,并海行数日,道旁诸峰,真若剑鋩①,颂柳子厚诗,知海山多尔耶。子厚云:“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又,柳子厚诗云:“鹤鸣楚山静。”又云:“隐忧倦永夜。”东坡曰:子厚此诗,远出灵运上。又,诗 须 要 有 为 而 作 用 事 当 以 故 为 新 以 俗 为 雅 好 奇 务 新 乃 诗 之 病 柳 子 厚 晚 年 诗 极 似 陶 渊 明 知 诗 之 病 也。
(选自苏轼《书柳子厚诗》)
【注】①鋩:刀剑等的尖端,锋刃。
23.⑴柳宗元晚年诗作具有一种怎样的风格?请简要概括。(2分)
⑵文中的“灵运”即东晋大诗人谢灵运。请问: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哪一种诗派的开山鼻祖?(2分)
二、名著阅读(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
A.《红楼梦》中,长于弄权的王熙凤曾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调唆抄检大观园、设计破坏宝黛缘,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B.《边城》让我们了解到湘西求婚的两种方式:一是“走车路”,青年男女婚姻自主,小伙为姑娘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歌;一是“走马路”,媒人提亲,家长主导婚姻。
C.《雷雨》最后,积蓄已久的危机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黑夜集中爆发:蘩漪抖出家丑,四凤、周冲双双触电身亡,周萍吞枪自杀,侍萍呆了,蘩漪疯了。
D.《哈姆莱特》中写了多重误杀:英国国王误杀了丹麦国王克劳狄斯的信使,克劳狄斯误杀了王后乔特鲁德,而哈姆莱特则先后误杀了波洛涅斯、雷欧提斯父子。
E.《欧也妮•葛朗台》中,经常出入葛朗台家的公证人克罗旭、银行家格拉桑各怀鬼胎:克罗旭想让欧也妮嫁给自己的侄子,格拉桑想让欧也妮嫁给自己的儿子。
25.简答题(10分)
⑴小沛兵败后,寄人篱下的刘备“韬晦”以自保。请概述其“韬晦”的表现及成效。(5分)
▲ ▲
⑵《家》中的觉新遇事总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简述两件事以说明之。(5分)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
欣赏中国书法,意义存在于忘言之境。在这种纯粹线条美与结构美的魔力的教养领悟中,中国人可有绝对自由以贯注全神于形式美而无庸顾及其内容。在这片绝对自由的园地上,各式各样的韵律的变化,与各种不同的结构形态都经尝试而有新的发现。中国的毛笔,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之特殊效能;而中国的字体,以千变万化的结构布置,留待书家自己去决定创造。中国文人从书法修炼中渐渐认识线条上的美质,像笔力、笔趣、蕴蓄、精密、遒劲、简洁、厚重、波磔、谨严、洒脱;又认识结体上的美质,如长短错综、左右相让、疏密相间、计白当黑、条畅茂密、矫变飞动;有时甚至可由特意的萎颓与不整齐的姿态中显出美质。因是,书法艺术齐备了全部审美观念的条件。
中国书法探索了每一种可能出现的韵律和形式,这是从大自然中捕捉艺术灵感的结果,尤其是来自动植物。每种动物都有其运动机能的和谐,每种植物都有其美的素质。中国文人接触了这些,把其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自然界的美是动态的美。中国书法的美是动的,它表现生动的美,具有生气,同时也千变万化无止境。这种运动的美正是理解中国书法的钥匙。动态原理生发出一种结构原理,这是理解中国书法的要旨。
现代艺术为寻求韵律而试创结构上新的型体,然至今尚无所获。现代艺术家们,如果你研究下中国书法,也许能够获得新的启示。
(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中国书法》,有删改)
26.为什么说中国“书法艺术齐备了全部审美观念的条件”?请分条概括。(5分)
▲ ▲
27.第二段画线句中的“神韵”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
▲ ▲
28.从作者的角度看,中国书法可以给志在突破但迄今尚无所获的现代艺术家们以怎样的启示?为什么?(6分)
▲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检测
高二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分)B(jiào/xiāo、xíng/háng、zhǔ/shǔ、jué/jiǎo A.huái/huí、zài/zǎi、xuē/xiāo、lòu C.jié/jì、cuàn/zuǎn、quán、qǔ/jǔ D.shàn、yì/zhì、chuàn/cuàn、gù/hào)
2.(2分)D(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A.用错对象。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B.不合语境。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好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泥土的距离那样遥远。C.用法错误——不能带宾语,且与“没想到”在表意上重复。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3.(2分)C(A.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为“孕育、扎根、开花、结果、传播”。 B.成分残缺,“开展”后缺少宾语中心词。 D.句式杂糅,应将“据韩国知识经济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的“据”或“显示”
标签:苏教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如东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