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695  
标签:浙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5]
浙江省慈溪市201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
浙江省慈溪市201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学科王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木讷(nà) 粗犷(guǎng) 祛(qū)除 嘉言懿(yì)行
B.绯(fēi)闻 裹挟(xié) 毗(pí)邻 戛(gá)然而止
C.伺(cì)候 信笺(qiān) 锃(zèng)亮 舐(shì)犊情深
D.丰腴 (yú) 沟壑(hè) 剽(piāo)悍 曲(qū)突徒薪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历次人员调整和干部提拔使用上,该局坚持认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始终把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放在首位。
B.社会学者认为,“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众多子女不仅不能赡养老人,而且还在坐吃老人们微薄的养老金。
C.纽约尼克斯四连败后,各种负面的声音都出来了,《纽约日报》撰文表示,“林疯狂”已经结束,尼克斯的先发控卫已经不再神奇,十足势力眼。
D.U8,是海信通信2011年12月底上市一款面向年轻群体的手机,似乎一夜之间窜红于微博,热遍互联网,3个多月的时间,已出货百万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汝瓷造型古存放自然,线条流畅,简而精,朴而实,庄重大方,古朴典雅,秀丽潇洒,细细品味就会有一种生命感扑面而来,决无呆滞之感。
B.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冲九霄。
C.市纪委对无故缺席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的三个单位一把手进行了诫勉谈话,这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整饬工作纪律的一个缩影。
D.同样是商品,国内价格比国外要高出很多;在境外旅游和消费日益大众化的时代,这种高关税政策无异于玩火自焚,将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向国外市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为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准则,纷纷出台了自己的学术戒律。
B.这款新车是针对年轻人郡打造的实用家庭轿车,这款车的整体造型融合当今车坛最时尚的设计,刀刻般的肩线贯穿整车,充满力量感。
C.城市发展论坛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忽视。
D.跟唐骏涉嫌“假学历”事件的性质不同,李开复此次被方舟子质疑的只是其是否“拔高”了二十多年前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时的职称。
5.读下面文字,概括出“成功的穿越艺术”的三个关键词,不超过15字。
“回到过去”的“穿越”题材,对应着人们对历史一如既往的兴趣与追慕——以当下的视野与激情,去经历历史现场。一方面借助艺术想象弥补正史叙述的细节缺失,同时又属守历史逻辑,从不轻易让“穿越者”胡乱搅局,更不会让偶然性战胜必然性。其情节核心是时空佯谬,而哲学玄想则赋予了它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情节展开过程中,想象无穷却自有根由,“时间机器”从利用稀有能源、神秘物质到新型动力,几十年前还纯属子虚乌有的“1.21千兆瓦的通电器”、“10亿字节的红外线微电波发射器”、“氢物质燃料飞船”,大胆想象中都孕育着前沿科技的萌芽。


浏览完整试题学科王
6.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及行文特点,在空缺处补写语句,使意思完整连贯。(4分)
人生就像乘公交车,
我们知道它有起点和终点,
却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
有的人目的地远而行程长,
有的人目的地近而行程短;
有的人很从容,一路欣赏穿外的景色,
有的人 ;
有的人很幸运,车上刚好有他一个座位,
有的人 ;
到站的人下了,车上的人继续着行程,
依然推推挤挤,依然上上下下……
7.请你就下面一则“时事热点”撰写点评,要求:从两个角度点评,观点明确,条理分明,不超过80字。(5分)
在长春市新疆街市场,有一家卖锟钝的小店,一位行乞的老人经常光临这里,常错把游戏币当成硬币来买吃的,这家店从未拆穿老人,照样给老人付货。昨天,报道见报后,读者的热线反馈十分热烈。网络、微博上,老人用游戏币买馄饨的新闻也被多次转发,微博网友纷纷发表感想。学科王
(2011年11月2日《新闻化报》)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学科王
风干的名著
有关名著的改编缩写问题,多年以来聚讼纷纭,议论不断。但不管不同的声音有多少,各种各样的改编本依然源源不断,流行坊间。这些改编缩写本,其数量之多,简直有把天下名著一网打尽之势,纷纷冠之以“中国古典名著普及本”“外国名著学生读本”,还有什么“袖珍本”“卡通本”“速读手册”等,名目繁多,如乱花撩眼。
我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是不能改编缩写的,至于用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则另当别论。单从文学这种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说来,改编缩写之举便有违常理。文学作品是一个生气贯注的有机整体,是各组成要素之间撕掳不开的、血肉关联的组合。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一经成形,便由不得别人来改动了。压缩了篇幅,减少了字数,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异和退化,或干脆就是仅仅与原作名字相同的另一部东西。
著名学者陆建德指出:“文学名著必须维持原貌,正如阿凡提的汤,必须原汁原味,我们爱读《红楼梦》,因为那是曹雪芹的文字”,“一部伟大的作品,多‘潜在的魅力’,人物头上小小的饰物或下意识的细微举动都暗含了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文学名著才发散出千古如斯的永恒魅力,给人以经久的艺术享受。改写者往往遗神取貌地抽取所谓“故事”,而对那些看似无关宏旨其实又充满意味的细节,都看成可有可无的无谓枝蔓,难逃朱笔的杀伐。有完整情节的作品尚不能改动,更遑论那些异乎传统路子的作品。别的不说,就如汪曾祺和阿城吧,他们在作品里营造的那种境界,流淌着的那种诗性语言,依样画瓢都学不像,更不要说什么改写了。
我想起了有阵子对京剧的改造。据说,为了让这个传统艺术能叫年青人接受,便去掉京胡月琴的悠悠京韵,代之以“嘭嘭嚓嚓”的动感摇滚。这种被改造后非驴非马的东西,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倒是和时下名著的遭遇惊人相似。原本沉甸甸的东西变得轻飘飘,醇美的诗情变得淡乎寡味,丰饶的意蕴变得肤浅稀薄,形象苍白,语言温吞,乏善可陈。这类东西不可能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原著的欲望,而恰恰相反,会严重地败坏读者原本不错的胃口。在他们看来,这些所谓名著,还不如小时候老爷爷讲的故事那般亲切有味。
在速食快餐速配一次性等快捷型消费成为时尚的今天,名著改写之大行其道不是偶然的。这种短平快的东西,无论对阅读上只想浅尝辄止装点门面的成人,还是考试应急的学生,无疑适销对路。但提高素质实在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特别是在文学艺术方面,更需要长期的浸润和熏染,这是一种作用于灵魂的过程,急于求成不得。那些风干的名著,那些被榨干了艺术汁液的纸页,能给读者留些什么呢?
8.下列有关“名著改写”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所以名著的改编本源源不断,流行坊间。
B.改写者只是抽取名著中的“故事”,而忽略了那些充满意味的细节。
C.有完整情节的作品不能改动,那些异乎传统路子的作品则更不可以。
D.在改写者看来,那些所谓的名著不如老爷爷讲的故事那般亲切有味。
9.下列不属于“文学名著是不能改编缩写”的理由的一项是
A.文学名著是特殊的精神产业,改编后导致聚讼纷纭,议论不断
B.文学名著是一个有机整体和组合,改编后质就会产生变异和退化。
C.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改编后就失去了原汁原味,不能维持原貌。
D.文学作品意蕴丰饶,改编后引不起阅读欲望,倒了读者胃口。
10.用文中的观点,简要指出归有光《项脊轩志》片段的“潜在魅力”。(3分)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糯子
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昏暗的站台上,也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


展开余下试题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读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解不了闷儿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吨儿来。
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噎一声落了下来。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譬的鬓发。
一会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桔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桔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这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本文有删改)
11.简要分析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12.划线的两次肖像描写看似重复,却传达出作者不同的心情,请予以概括。(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13.第六节抛橘子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4.鲁迅先生谈到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时说过,“所用的主题最多是希望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之心情”。联系全文,赏析最后一段话的内涵。(4分)
1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是“乡下姑娘”,请结合作品谈一谈你的的观点。(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倾之,迁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阕,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浚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时晔与沈演之并为上所知待,每被见多同。晔若先至,必待演之俱入;演之先至,尝独被引,晔又以此为怨。晔累经义康府佐,见待素厚。及宣城之授,意好乖离。谢综为义康大将军记室参军,随镇豫章。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晔既有逆谋,欲探时旨,乃言于上曰:“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訞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且大梗常存,将重阶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臣受恩深重,故冒犯披露。”上不纳。
(节选自沈约《宋书•范晔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如厕产之 如:到……去
B.州辟主簿,不就 就:成功
C.父忧去职 忧:逝世
D.服阕,为始兴趣浚后军长史 阕:停止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辞以脚疾 以资政殿学士行
B.顷之,迁尚书吏部郎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乃言于上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臣窃惑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范晔与彭城王刘义康、太祖宋文帝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刻画了范晔为人为官的形象特点。
B.范晔为人傲岸不羁,不肯以技取悦皇上。在一次宴会上,宋文帝直接向范晔提出请求,范晔才奉旨弹奏,但待宋文帝一唱完,他立即停止了演奏,竟不肯多弹一曲。
C.刘义康母亲去世,范晔竟推开窗子,听挽歌为乐,得罪刘义康,被贬宣城。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最后完成了《后汉书》的编写,以此排解这种痛苦。
D.范晔对刘义康一直怀恨在心,想试探皇上的真实想法,摆事实、讲道理,试图说服皇上治刘义康的罪,结果皇上没有采纳范晔的意见。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臣 历 观 前 史 二 汉 故 事 诸 蕃 王 政 以 訞 诅 幸 灾 便 正 大 逆 之 罚 况 义 康奸 心 衅 迹 彰 著 遐 迩 而 至 今 无 恙 臣 窃 惑 焉
20.把文中画横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4分)
(2)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1—22题。
书边事
张乔[1]
调角[2]断清秋,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3]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1)张乔:唐代诗人。(2)调角:犹吹角。(3)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展开余下试题21.简要分析首联中的“倚”字的表达效果。(3分)
22.《书边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34题。(5分)
哀公问于由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由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子曰:“百姓足,君敦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民,辱①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②曰强。”
(《商君书》)
[注]:①辱:地位卑下;②战事兵用:临战严整、士兵全力以赴。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儒家与法家的经济思想。(2分)
儒家: 法家:
24.对这两种经济思想作简要评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
(2) , ,是使民养生丧死于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5)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 。(林则作作对联)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姹紫嫣红”是花的色彩,“芬芒馥郁”是花的味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美?植物学家告诉我们,如果花不能红,不能紫,也不能黄,灰灰的,没有香味,它早就已经被淘汰了;它是通过上亿年的植物学上的竞争,最后才形成这个美的存在。这样看来,“姹紫嫣红”“芬芳馥郁”的背后,隐藏着生命繁衍与壮大的竞争力。
请结合文意,以“美是一种竞争力”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8. C(A.“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不对,由原文“聚讼纷纭,议论不断”“但不管不同的声音有多少”可见,不同的声音还是很多的;B.“只是”绝对化,原文为“往往”;D.“改写者”不对,这里的“他们”应该是“读者”。)
9. A(陈述不能改编缩写,而不是理由,且前后分句也构不成逻辑关系。)
10. 撷取了充满意味的细节,流淌着诗性的语言,营造了清幽的境界(或:散发出千古如斯的魅力)。(3分,“细节”“诗性”“境界”各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11.【答案】作用:
①奠定了小说前半部分阴冷、压抑的情感基调;(1分)
②渲染了灰暗压抑的气氛;(1分)
③揭示“我”阴郁的心情;(1分)
④为下文乡下姑娘的出现作铺垫。(1分)
12.(2分)
第一次:表达了对姑娘的不屑与鄙视;(1分)
第二次:充满了喜悦之情,表达了对小姑娘的赞美。(1分)
13.(4分)
“姑娘抛橘子的细节”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1分)营造了人间美好亲情的气氛;(1分)展示小姑娘纯洁美好的情感,突出了人物形象;(1分)“橘子”具有象征意义,深化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1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16. 答案:B 就:就职
17. 答案:B,音节助词。A.用…借口 /凭…身份 , C.于是、就 / 才 ,D.句末语气词,无义/ 代词,指老师
18. 答案:D,范晔对朝廷有了反意,想借刘义康谋反来试探皇上想法,而非真的要治刘义康的罪。
19. 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3分,断错一处扣1分)
20.(1)皇上想听范晔的弹奏,多次用含蓄的话暗示他,范晔却假装听不懂,最终也不肯为皇
上弹奏。(“讽”“微旨”“伪”各1分,表达1分)
(2)谢综回朝时,向范晔反复说明刘义康的意向,请求晔消除两人之间的原有的不和,恢复往日的深厚的关系。(“申”“敦”“晚隙”各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1—22题。(7分)
21.“征人倚戍楼”展现了“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倚”极言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仿佛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巧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四、作文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学科王
附文言文译文: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是车骑将军范泰的小儿子。他的母亲上厕所时生下他,他的额头被砖弄伤了,所以他以“砖”作为小字。他过继给伯父范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范晔从小好学,博览经史,善写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乐。他十七岁时,州里辟召他为主簿,他没有去。曾任高祖刘裕的相国掾彭城王义康的冠军参军,随府又转任右军参军。入朝补任尚书外兵郎,出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又召回朝任秘书丞,因父亲去世而卸职。服丧期满他担任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任新蔡太守。檀道济北征,范晔害怕随行,借口脚有疾病,皇上不允许,让他由水路统率船队装载武器北上。军队回来以后,范晔担任司徒从事中郎旋即升任为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天,彭城太妃逝世了。将要安葬的时候,设奠祭那天晚上,官员故旧都集中在东府。范晔的弟弟广渊,当时为司徒祭酒,那一天正好值日。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在广渊的府中住宿,夜里二人畅饮,打开北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义康大怒,贬范晔为宣城太守。范晔不得志,于是删削数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范晔在宣城待了好几年,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又加官为宁朔将军。范晔之兄范皓担任宜都太守,其生母跟随范皓在所任上。元嘉十六年他们的母亲去世了,但遣人报告范晔却只说母亲有病,范晔没有及时奔赴。等到范晔启程(去看望他母亲时),又携带了妓妾跟从,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了,太祖爱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为母服丧期满后,范晔担任了始兴王浚的后军长史,兼任南下邳太守。刘浚睿理扬州,没有亲自过问政事,都委托给范晔。不久范晔又升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222.184.46.237)
标签:浙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慈溪”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