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082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2]
2012中考语文冲刺试题(二)
2012中考语文冲刺试题(二)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惩罚(chénɡ) 堤岸(dī) 绯红(fēi) 称心如意(chènɡ)
B.沟壑(hè) 侥幸(jiǎo) 脑髓(suǐ) 扣人心弦(xuán)
C.惬意(qiè) 污秽(huì) 殉职(xùn) 随声附和(hè)
D.桑梓(zǐ) 憎恶(zèng) 祈祷(qǐ) 一碧万顷(qǐn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精至 倔强 一丝不苟 消声匿迹
B.宽恕 咫尺 胸有成竹 鹤立鸡群
C.狼藉 鞠躬 微不足道 妙手回春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 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千岛湖的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 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
A.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 B.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C.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D.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
4.古诗文默写(6分)
(1) ,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2)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
(3) ,,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4)且壮士不死即已, , 。(司马迁《陈涉世家》)
5.下面语段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3分)
①3月20日零时,国家再次调整汽柴油价格,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②随着油价的节节攀升,节能环保、绿色出行为主打概念的电动车市场在上海掀起了一轮销售小高潮。③国家近年强调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中,使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代表产品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④随着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原本青睐摩托车的上班族们也渐渐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车市场。⑤业内人士指出 ,随着崇尚“新能源,绿色生活”生活方式的民众越来越多,以节能环保为概念的电动车市场还将继续走高。
6.名著阅读(3分)
请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3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 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要求学生利用寒假进行“走进菜市场,关注菜篮子”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说为什么“菜篮子”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分)
【材料一】
“菜篮子”一头连着物价指数,连着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农民的“菜园子”和钱袋子,连着农村的繁荣稳定,两头都是大民生。而且,人们在饮食上越来越追求健康,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抽样调查发现,很多家庭用于购买蔬菜的支出约占食物总支出的二分之一以上。另外,2012年1月23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按照惯例,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大量购买蔬菜,储备各种食物。
浏览完整试题
【材料二】
北京某大型批发市场部分菜价变化一览表
蔬菜名称
时间 土 豆 黄 瓜 西红柿 油 菜
2011年12月下旬 2.6元/公斤 4.2元/公斤 3.8元/公斤 1.90元/公斤
2012年1月上旬 2.8元/公斤 4.5元/公斤 3.9元/公斤 2.1元/公斤
2012年1月中旬 3.2元/公斤 5.7元/公斤 4.3元/公斤 2.3元/公斤
(数据来源:①中国粮食门户网 ②农业信息网)
(2)蔬菜由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有一个加价的链条,下面是对相关人员的采访记录,请你从中概括出导致菜价上涨的原因。(每空不超过8个字)(3分)
菜农说:“每袋50公斤的复合肥涨到了163元,而在之前,每袋只要145~148元。仅仅是化肥,每年每亩地的成本就要涨上150元左右。”
送菜车主说:“我每车总货物量约18000斤,但是经过千里运输,到了北京实际卖出的货物量还不到15000斤,损耗率在25%至30%之间,这些损耗得通过菜价补偿。”
卖菜摊主说:“我每天出货总量约350斤,但日摊位费113元、日管理费20元,这些成本都得分摊到菜价上。”
超市经理说:“超市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时免税,但销售时要支付13%的增值税,只得把这部分成本打入菜价。”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一文,完成8——11题。(12分)
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纷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⑥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8.根据第①节内容,指出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 的具体含义。(2分)
9.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句话的理解。(2分)
10.指出第③④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1.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诺贝尔精神”。(4分)
(二)阅读《老村与老屋 》一文,完成12~16题。(18分)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们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②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
③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
展开余下试题
④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并盖上了新房,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由于缺乏先见之明,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也包裹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岁月,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我曾想自己为“老屋”画一幅画,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我曾寄望于儿子,让他好好学画,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因为儿子画技再高,他能画出我记忆中的海水情深吗?于是,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
⑤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是他一砖一瓦一单一木用小驴驮料,帮咱家盖起南屋的。”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但母亲的话、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伏在一张大高桌上,面对南窗复习课程,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第四年我终于成功了。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更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
⑥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而且,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懊丧之事!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
⑦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飘落,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并给予它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的祭奠,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
12. 纵观全文,作者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为什么会有“酸楚和愧疚”的情感呢?(3分)
13.分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4.概括第⑤段所写的事件,并分析作者写这些事件的目的。(4分)
15.仿写第⑦段画波浪线一句,要求句式相近,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句间要有联系。(3分)
16. 文中叙写了老村和老屋的种种变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l6分)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2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征求无已 ( ) (4)百姓不堪 ( )
18.翻译(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9.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4分)
20.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l—22题。( 4分)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21.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2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得 分 评卷人
四、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由此我们知道,快乐来自成功,来自梦想,来自爱心,来自坚持。其实,你生活中,也一定有过来自成功、梦想、爱心、坚持的快乐。正是因为享受了成功,胸怀着梦想,付出了无私的爱,无数次执着的坚持。你的快乐才那么鲜亮,那么真切,那么丰盈。
请以“快乐,来自于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⑴请在“成功”、“梦想”、“爱心”、“坚持”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使题目完整;
⑵要写自己生活中与“快乐”有关的事;
⑶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⑷不少于600字。
展开余下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
1.C (2分)
2.A (2分)
3.A (2分)
4.(6分)
(1)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2)林空鹿饮溪
(3)簌簌衣巾落枣花
(4)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②句“节能环保”前加上“以”③句删掉“使”⑤句“市场”后加上“销量”
(3分)
6.主要讲述了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3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1)①“菜篮子”关系到民生②人们饮食结构中蔬菜需求量不断加大
③春节来临需求增加影响“菜篮子” ④菜价上涨幅度太大影响百姓“菜篮子”(答出三点即可,3分)
(2)①种植成本增加②运输损耗严重③摊位费、管理费过高④增值税打入菜价(承担不必要赋税)(答出三点即可,3分)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12分)
8.(2分)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渴望和总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困惑。( “渴望”“困惑”各占1分)
9.(2分)面对诺贝尔奖的桂冠,求者不得(1分),得者不求(1分)。
10.(4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1分) 引用论证 (1分);
作用:为证明获奖科学家的成就在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这一观点(1分),与下文写中国科学界缺少诺贝尔精神形成对比(1分)。
11.(4分)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经年累月的苦守)(2分);
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 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2分)。
(二) (18分)
12.“酸楚”是因为记忆中村庄和老屋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愧疚”是因为没有留下老屋的一些可做纪念的物件或照片。(3分)
13.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狗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体现了作者对老村的喜爱与怀念之情。(4分)
14. 母亲的谆谆教导,我在南屋的不懈努力。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并说明故乡是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脉。(4分)
15. 句式相近,分句间有联系;比喻恰当(3分)
示例:随着幕布缓缓拉开,亭亭的舞者如出水芙蓉般站立在舞台中央。
16. 老村与老屋的消逝(变迁),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老村老屋(故乡)寄托着人们对往昔生活的留念,是远离故土的人们的根脉所系,应该珍惜。老村老屋的消逝,使蕴含其中的古朴、宁静、温情随之消逝,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结合点,让社会和谐发展。(4分)
【古诗文阅读】(l6分)
(三) (12分)
17.(1)犯过失, (2)同“弼”,辅弼, (3)停止 (4)忍受,能支持(2分)
18.(4分)(1)用这样的方法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19.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4分)
20.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2分)
(四)( 4分)
21、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2分)
22、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解析:李群玉的这首诗,别开生面,第一句是运用绝句中的“明起”手法,从题目的本意说起,不旁逸斜出而直入主题。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在诗人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2分)
(2分)
四、作文(50分) (219.145.124.210)
上一篇:
2012中考冲刺语文试题(一)
下一篇:
2012中考语文冲刺试题(三)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12中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