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23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必修五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6]
大庆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大庆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1 试卷分Ⅰ、Ⅱ卷,共18题
2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例子俯拾皆是。庾信《马射赋》中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联,王勃《腾王阁序》中化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与……齐……,……共……”之类是汉语言格式,它一旦撑起了名句,充当了名句的基本框架,便同名句一起升华成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现象。因此,当我们读到金庸《天龙八部》三十二回中“不知此人请了哪一个腐儒撰此歌功颂德之辞,但听得高帽与马屁齐飞,法螺共锣鼓同响”这样的描写,就很自然地想起王勃的佳句,也就很自然地产生强烈的对比,为“那是何等淡雅清丽的意境”和“这是多么龌龊庸俗的做法”而不禁哑然失笑。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犹如管道或轨道,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一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对立关系,或者说,是点面对立的一种特殊的并列关系。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中的一种形式。我们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符号与管轨的关系,立足点是它们之间点面对立的关系。
  语言工作者应该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结合文化来研究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特别是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语言的许多现象,可以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语言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引起种种新的思考。举例来说,汉民族文化对于汉语词汇的发展、汉语词义的演变、汉字的创造和使用等等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那么,汉语语法的形成和发展会不会也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汉语语法重“意”不重“形”。形式上框架简明,没有繁多的标记;表意上灵活多样,隐性语法关系十分丰富。理解汉语,特别是阅读汉语古籍,最主要的障碍不是语法。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率先出现的语言学著作是分别讲词义、讲文字、讲语音的《尔雅》、《说文解字》、《广韵》等等,而不是语法学专著。
( 邢福义《漫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不属于汉语的特点的一项是( )
A 汉语的语言格式,一旦充当了名句的基本框架,便升华成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现象。
B理解汉语,特别是阅读汉语古籍,最主要的障碍不是语法。
C 汉语语法重“意”不重“形”,形式上框架简明,没有繁多的标记。
D 表意上灵活多样,隐性语法关系非常丰富。
2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上,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因此研究语言现象应该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B不同的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风貌。
C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有着某些制约作用。
D语言之于文化,好比镜子影集之于管道轨道。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语言和文化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对立关系。
B 金庸小说中“高帽与马屁齐飞,法螺共锣鼓同响”构成的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浏览完整试题C 汉民族文化对汉语的文字和词汇等方面的影响是明显的。
D《尔雅》、《说文解字》、《广韵》都是全面研究音、形、义的语言学著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古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隋文帝杨坚)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士彦等狱,赐物三百段、奴婢十口、马二十匹。每有奏谳,正色侃然,上嘉之,渐见亲重。
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陛下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绰曰:“若更有闻见,宜数陈之也。”迁大理少卿。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赦摩诃。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裤,俗云利于官,上以为厌蛊①,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绰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熲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撼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耶?”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治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
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万计。
(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七•赵绰传》)
①厌蛊 :用巫术致灾祸于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恪:谨慎,恭敬。
B处法平允,考绩连最      允:得当,公平。
C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 夺:耽搁。
D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 诃:同“呵”,呵斥。
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赵绰执法公正不阿的一组是(3分)( )
①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 ②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
③若更有闻见,宜数陈之也 ④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
⑤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 ⑥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绰性格刚毅正直,在任大理丞时,由于办案公正,业绩突出,连续受到提拔。他严肃的态
度和刚直的性格得到高祖的赏识,因而受到亲近和器重。
B赵绰性格倔强,敢于犯颜抗上。萧世略在江南造反,高祖认为他年纪小,是被人逼迫的,但
赵绰坚持劝谏,不肯退朝,坚决要求定他的罪。
C隋文帝执意要杀一个没犯大罪的官员时,赵绰强行劝谏,几招杀身之祸,但即使临刑之际,
他仍坚持己见,最终皇帝不得不退让。
D隋文帝处置案件往往任由己意,屡被赵绰的力谏激怒。但文帝内心却很赏识赵绰的诚实正直,
对他给予可不拘宫廷礼仪的恩遇。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5分)
(2)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8-9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8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好处。(5分)
9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表达沉着蕴藉,感情严肃深挚。请结合诗歌多重主题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空闻虎旅传宵柝,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_________________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将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别难过,妈妈
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希金斯多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一直在给你机会。我不喜欢警察,但这次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


展开余下试题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一边,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幺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儿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上帝饶恕他吧!你还傻愣着干什幺?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是在袒护儿子,她不想让阿尔弗雷多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大发雷霆。
C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D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2)简要分析划线部分描写的作用。(6分)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痴气”钱钟书
杨绛
要认识一部书,还是得认识书的作者本人,最好从小时候起。
钟书一出世就由他伯父抱去抚养,因为伯父没有儿子。钟书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钟书”。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
钟书四岁起识字,并已开始囫囵吞枣地阅读家中收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以及书摊上
租来的《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这类小说,看完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后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和我讲哪条好汉使哪种兵器,重多少斤,历历如数家珍。
钟书十一岁,伯父去世。伯母抽大烟,家败得很快。钟书读书时练习簿也买不起,他就用伯父生前亲手用毛边纸、纸捻子为他钉成的本子,老师看了直皱眉。同学都有许多笔尖,他只有一个,断了就没法写了,他急中生智,把毛竹筷削尖了头蘸着墨水写,当然写得一塌糊涂,老师简直不愿意收他的练习簿。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生年月日。小时候他不会分辨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衣服套在脖子上只顾前后掉转,结果还是颠倒。
钟书十四岁考上苏州桃坞中学。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没有了严父管束,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父亲回家命他做一篇文章,他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这顿打激起了他发奋读书的正气。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那时商务印书馆出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
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二十岁那年考上清华大学。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戏曲剧本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字中,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
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
钟书写完了《围城》,“痴气”仍然旺盛,但是没有体现为第二部小说。《围城》重印后,我问他想不想再写小说。他说:“兴致也许还有,才气已与年俱减。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为了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遗恨里还有哄骗自己的余地,后悔是你所学的西班牙语里所谓‘面对真理的时刻’,使不得一点儿自我哄骗、开脱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我宁恨毋悔。”这几句话也许可作《围城》《重印前记》的笺注吧。


展开余下试题(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钱钟书周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由此得名。他的确极爱看书,且不择精粗,像戏曲那样
极俗的书,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
B钱钟书伯父去世后,生活十分拮据。可他仍能乐观对待这一切,买不起练习簿,就把毛边纸、
纸捻子订成本子来写;钢笔尖撅断了头,就把毛竹筷削尖了当笔尖来用。
C父亲的一顿痛打激起钱钟书奋发读书的正气,他从此用功读书,作文也有了很大进步。他代
父为钱穆的一本书所写的序文,十分成功。
D“痴人有痴福”。钱钟书的“福”在于只要有书可读便别无营求,而供他阅读的书都很有价
值,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
E在这篇文章中,钱钟书夫人杨绛以时间为序,对钱钟书的生平进行了回忆。叙述中满怀深情,
勾勒出一个充满“痴气”的钱钟书形象。
(2)钱钟书的“痴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并分析。(6分)
(3)《围城》重印后,钱钟书还想不想写小说?为什么没再写?请简要分析。(6分)
(4)钱钟书“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
这样的读书方式你赞成吗?请至少从三方面简述你的观点。(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国际社会上,一些国家希望借中国的力量来制衡美国;也有一些国家则只要美国不为已甚,就希望同美国继续友好往来。 
B某国际运动品牌公开承诺,会在2020年前淘汰其供应链中所有有毒有害物质,身先士卒响应绿色和平的号召,带动纺织业做出“无毒”改变。   
C正因为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方面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 写出极具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谈美书简》。
D踏上北国土地,极目远眺,茫茫雪原,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你的心里顿时就会有一种
歧路亡羊的感觉。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A来自肌纤维的信号可控制干细胞行为和参与肌肉生长,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人们找到因年龄和疾病引发的肌肉萎缩问题的方法。
B 今年刚刚开始,就能以最佳历史个人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世界记录,这令他相
当兴奋。
C从三亚海鲜餐馆高价宰客事件中,反映出了广大游客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努力完善市场监管
制度,真正尊重游客切身权益的愿望。
D自从尖尖角文学社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后,各种充满趣味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
地开展起来了。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近几年,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大都和网络有着密切关联,山西黑砖窑、华南虎案、李刚案、药家鑫案、个税调整、甬温动车事故等等。网络声音潮水般地浸进现实社会,也浸润着、改变着现实社会。 , , , , , 。
①良好的网络心态将有助于社会的成长
②网络社会是日常社会中的一部分
③作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
④反之,它的盲目与非理性必将引发社会思想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⑤网络并非是无关现实的“虚拟世界”
⑥网络心态是社会心态的反映和延伸
A②⑥⑤③①④ B⑤②①③⑥④ C②⑤⑥①③④ D⑤③②⑥①④
16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5分)
连报考都有严格限制的英国伊顿公学,凭借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首选的地位和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而成为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中学。
17仿照例句,结合所给篇目内容,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6分)
《梦游天姥吟留别》:感慨权贵的鄙俗,李白的梦想是寻仙访道,因此他期待游历山川;
《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2月16日晚,北京市东直门的一家餐饮店发生火灾,在消防车赶赴救火现场途中,大量社会车辆不仅不让行,反而抢道超车。有网友将此情况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后,一时引发热议。有网友说:“和消防车抢道,堵塞的是公共道德。”有网友说:“如果着火的是我们自家,我们也要抢消防车的道吗?”还有网友说:“即使不是开车,我们抢道占道的事情还少吗?我们违背公德的事还少吗?人们都习惯了!”
这件事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大庆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B(是理解汉语时的难点,而不是汉语的特点。)
2D(根据第二段,应该是符号之于管轨。)
3C(A 原文中说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特殊的并列关系 B不是《天龙八部》那两句之间构成对比,而是那两句和《滕王阁序》中的语句构成对比 D三本书不是全面研究的著作,而是分别研究语言的某一方面。依据在全文最后一句。)
4C(夺:改变)
5A(①“赵绰每次对狱案提出处理意见﹐报请朝廷评议定案,都很严肃正直,受到皇帝赏识。”不能正面表现题干;③皇帝说的话,反映的是皇帝对赵绰的信任;⑥赵绰的自谦之语。)
6B(赵绰坚持定萧摩诃的罪。)
7(1)陛下推行尧、舜的王道,多存宽容(之心)。况且法律是天下最大的凭证,难道可以失掉吗?(“宽宥” “信” “其” 判断句 各1分,句意通顺1分 )
(2)皇上(气得)抖抖衣服走到里面去了,过了很长时间才放了赵绰。第二天,皇上向赵绰道歉,慰问鼓励他,赐给物品三百段。(“释” “明日” “谢” “劳勉”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赵绰是河东人,品性正直刚毅。在北周,开始做天官府史,因恭敬勤恳,被提拔做夏
官府下士。
杨坚接受北周皇帝禅位,建立隋朝,授与赵绰大理丞,赵绰按法律办事,公正适当,
考察成绩连接排名第一,提升做大理正。很快升迁为尚书都官侍郎,不久转为刑部侍郎。
因处理梁士彦等案件(有功),赐给物品三百段、十个奴婢、二十匹马。每当向皇上送上需
议罪案件时,表情端庄严肃、刚毅正直,皇上赞美他,逐渐亲近、器重他。
皇上因盗贼不能禁止,要加重刑法。赵绰进谏说:“陛下推行尧、舜的王道,多存宽容饶恕(的仁爱之心)。况且法律是天下最大的凭证,难道可以失掉吗?”皇上高兴地采纳了赵绰的劝谏,于是告诉赵绰说:“如果
标签:人教版 高三 必修五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大庆实验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