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350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0]
2012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古诗复习试题
第一课《七律 长征》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律(lù) 等闲(xián) 云崖(yá)
B.迤逦(yí) 铁锁(suǒ) 逶迤(yí)
C.长征(zhēnɡ) 磅秤(bànɡ) 磅礴(pánɡ)
D.蒙骗(ménɡ) 岷山(Mín) 乌蒙(ménɡ)
【解析】选C。A项中“律”应读lǜ;B项中“迤逦”的“迤”应读yǐ;D项中“蒙骗”的“蒙”应读mēnɡ。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普通,平常。 (2)弯曲绵延的样子。 (3)欢悦。
3.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答案:(1)对偶 夸张 (2)对偶
4.给下列诗句断句。
(1)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2)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答案:(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本课这首诗,完成5~8题。
5.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哪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诗中找出描写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红军的精神即可。
答案:这首诗写了“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表达了红军战胜自然险阻的豪迈精神。
7.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对词语情感表达的考查。在这里,“喜”和“开颜”是红军将士翻越雪山后喜悦心情的体现,也是革命必胜的信心的体现。
答案 :“喜”、“开颜”两词写出了红军闯过长征途中又一道难关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心。
8.这首诗共有8句56个字,高度概括且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展示了一幅幅威武雄壮的图画。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一幅图是“飞夺泸定桥”。通过这幅图,我仿佛看见了大渡河水流湍急、惊涛拍岸的情景,又仿佛看见了红军指战员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英勇身姿,似乎看见了蒋介石妄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彻底破灭的沮丧之态。这幅图生动地表现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也正是通过这幅图,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忱来报效我们的祖国!
【延伸提能力】
9.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说出这首诗中的两个历史事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八一南昌起义、遵义会议
10.《长征》塑造了什么样的英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们是一支挺立于中华天地间的铮铮男儿,他们有超出常人的钢铁般的意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前仆后继,缔造了新中国的历史。


浏览完整试题11.“大长征”这句话反复出现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法的理解能力。诗中“大长征”这句话反复出现主要在情感方面起着激发的作用,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同时也起到了提醒和激发读者情感的作用。
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主题的能力,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先烈们精神的高度赞扬并号召人们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
13.假如你在清明节的时候来到英烈的墓碑前,你会说些什么?请把自己的感言表达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主要围绕“对先烈们的赞扬和自己今后的打算”来谈即可。
答案(示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来到这里,祭奠我们的烈士前辈,正是你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祖国的繁荣与强大、为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们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我们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好好学习,掌握本领,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4.新中国60周年国庆盛典在全球的目光里璀璨落幕,从1949年到2009年,六十年间的辉煌与成就让世界为之震撼惊叹,那些走在五星红旗下的年轻脸庞更是让人动容,他们刻苦、坚毅的表情昭示着“新”中国人的成长。
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你校开展“国庆盛典感怀”论坛活动,请你来参加,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2009年国庆盛典,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她所迸发的团结、和谐音符与人文情怀,已深深镌刻在13亿国人心中。
15.有人曾为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写过一副对联,下面是对联的上联,请写出下联。
上联:过草地红军历尽千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翻雪山将士走过万难
一、基础平台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加油啊!)给加点的字注音。
夜阑( ) 寥落( ) 惶恐( ) 戍轮台( )
月笼沙( ) 泊秦淮( ) 风飘絮( )
2。填空在线。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①《泊秦淮》选自 ,作者 , 代诗人,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本诗作者为“ ”。本诗从听觉的角度,运用“曲笔”的手法,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的诗句是 , 。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著名爱国诗人。诗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 。
③《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的大臣, 家,民族英雄。诗中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 。
④律诗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 、 。律诗最重要的规则是讲究 ,
律诗的一、二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 ,五、六两句叫 ,七、八两句叫尾联。一联中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 。
3。探究乐园。下列对诗歌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望》这首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前,作者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故而写作本诗,以志纪念。
B.《泊秦淮》七言绝句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中透出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最后两句用委婉的议论抒发心中的不满。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七言绝句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显得自然而巧妙,作者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读来荡气回肠。
D.《过零丁洋》这首七言律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4。诗文写真。下列诗句中划分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佳句赏析。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二、阅读冲浪(在阅读中提升你的能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加油啊!)给加点的字注音。
花溅泪( ) 搔更短 ( ) 不胜簪( ) 烽火( ) 抵万金( )
2。在字词中夯实你的基础。解释加点的字。
①春望
②国破
③感时
④抵万金
⑤烽火
⑥浑欲
⑦草木深
⑧家书
3。文学链接。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春望》选自 ,作者 ,字 , 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社会弊端,世称“ ”。
4。探究乐园。选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感时花溅泪”中的“时”,指的就是“国破山河在”一事。
B。“恨别鸟惊心”中的“别”和“恨”,就因“烽火连三月”而来。
C。“白头搔更短”的原因就是“感时”和“恨别”的结果。
D。《春望》的“望”是指“望景感时”;“春”是指“春”又来了,一切都好了。
5。做个小翻译!翻译句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佳句赏析。


展开余下试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在运用中拓展你的思维。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家书抵万金”这句话的理解。

回头看看,有的地方是不是再来斟酌一下。你的优秀品质在这儿得到了充分展示,还满意吧!
答案:
一、
1。lán liáo huáng shù lǒng bó xù
2。①《全唐诗》 杜牧 唐 小杜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②《陆游集》 陆游 务观 放翁 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③《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 履善(宋瑞) 文山 南宋 文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五律、七律 平仄 颔联 颈联 对句
3。A4。A5。①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夜泊秦淮”四字不但为上一句的景色揭示时间、地点,而且照应了诗题。“近酒家”三字则为下文打开了道路。②“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实在令人同情。但诗人并“不自哀”,反而“尚思为国戍轮台”,可见诗人的忧国、爱国之情的强烈。③这句诗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三字则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
二、1。jiàn sāo zān fēng dǐ
2。①春天里看到的景象。②国都,指长安。③国家的时局。④值⑤这里指战乱。⑥简直⑦茂盛⑧家信。
3。《杜诗详注》 杜甫 子美 唐 诗圣 诗史
4。D5。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都是繁密的杂草树木。
6。因为感时伤怀,加上久别思家之苦,即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话溅泪;即使是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去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溅”“惊”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7。“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只有亲历战乱,方能体会这句花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训的心情。“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联系实际略。
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解析:这三道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第1题考查诗歌的诵读
第2题考查对常识、内容和情感的把握
第3题考查对名句妙处的品味,是一道开放题。
答案:1.B(“离别”和“宦游”分别各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
2.C(错在对诗句内容的曲解。)
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供参考,意思对即可) (115.46.201.97)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12苏教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