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20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5]
衡南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衡南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答卷
语文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写在答题卷上。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指定处,写在问卷上及写错地方的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I卷 (33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青睐(lài) 名嫒(yuán) 得鱼忘荃(quán) 赍志而殁(jī)
B.潦水(liáo) 蕴藉(jiè) 刘病日笃(dǔ) 趋之若骛(wù)
C.熟稔(rěn) 耘籽(zǐ) 叨陪鲤对(dāo) 白云出岫(xiù)
D.数落(shǔ) 尺牍(dú) 睇眄中天(miǎn) 四处走穴(xué)
1、D
A、嫒yuán改为yuùn 荃 改为 筌 B、潦liáo 改为lǎo 骛 改为 鹜
C、叨dāo改为tāo
2、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是个下里巴人。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同学们却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如果只为了一个小小的成就便踌躇满志,不但得不到别人的赞美,反而会遭人们嗤之以鼻。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2、C(A.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B .“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与语境不合。D.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1日晚,多名日方人员以防止台湾“保钓”人员登岛为名登上了钓鱼岛。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中国政府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日方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中方将继续采取措施坚决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
B.大选前18个月,奥巴马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起的。
C.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将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揭幕剧目,同时还将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连续上演十一天。
D.春节前,川渝两地的群众得知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后积极行动,给患有疾病和受饥饿困扰的大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大熊猫的死亡率。
3、A
4.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也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4、(分析:解答此题要考虑句间的关系。④是一个总结句应放在③①之后,且②句有关联词“连……也……”的沟连,应放在后边,可体现出递进关系。①③句由“也”可知语序为③① 所以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小题。(9分,每小题3分)
网络上的文字活泼、自由、亲切、幽默,特别贴近生活,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正初露峥嵘。但是,网络语言在向传统的书面语言挑战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的诸多问题。


浏览完整试题很多人故意使用错别字。例如,把“我”写成“偶”,把“你”写成“泥”,把“这样子”写成“酱紫”,这在打字时既不经济,也无意义,但居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另外还有许多网民在网上使用夹杂英文、汉字、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文字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如“94”(就是)、“7456”(气死我了)、“bt”(变态)、“3ks”(谢谢)、PMP(拍马屁)等。这势必会对现代汉语造成消极影响。与这种洋泾浜式的词汇并生的,还有语法的混乱。这些新的词汇和语法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认读困难,更为严重的是,会给汉语规范带来极大的破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该国家、该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泱泱中华,方言无数,不同地方的人们仅凭口语并不能够正常交流,却几千年来始终统一于同一种文化之下,正是由于有汉字作为维系的纽带。曾有人想用拼音取代汉字,结果失败了。这更加说明表意的汉字被广大的中国人认可、坚守,所以不能过度地、无序地用谐音来幽默,那将取消汉字的表意性。把汉字和西洋字母、阿拉伯数字混合、杂糅着使用,则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在网络化时代,我们必须注意保持汉语的纯洁。因为语言的纯洁意味着文化的纯洁。
我曾经在网上写过一篇与本文同题的文章,有一位网友与我辩论说:“什么是正统的汉语,要回到文言文吗?现代白话文发展了没多少年,是不是也不能算正统呀?美国英语相对于英国英语岂不是更不正统?”我的回答是:正统和纯正是不同的概念。法国人的文化骄傲是世界有名的。在法国,你跟他说英语,他明明能够听懂,也会摇头。他们害怕英语会凌驾于法语之上,也不愿意让英语影响法语的纯洁。这是对自己母语最深沉的爱,不是维护正统。白话取代文言,是让文字与口语统一,是进步的。而网络错别字,基本上没有口语的基础,只能造成文字混乱。
网络承担着文化责任。网络是最新的媒体,也是最有前途的媒体,它将在不久的将来君临天下。我们在网络上发表的文字,将为后来人的网络习惯奠定基础。当我们在网络上轻松地使用语言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对世界发挥影响?所以,我们上网,不仅仅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珍惜爱护祖先辛苦传下的语言文字吧!
5.下列对网络语言负面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语言中垃圾语言的泛滥破坏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现代汉语的纯洁性。
B.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某些新词汇破坏了已被广大中国人认可的汉字的表意性。
C.网络语言中新词汇过度地、无序地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现代汉语规范。
D.网络语言中使用了大量错别字,这些错别字极大地破坏了汉字的口语基础。
5.D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网民胡乱地使用一些简约、便捷的新词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纯洁。
B.网络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与原有语言偏离的语言现象,这是对传统书面语言的否定。
C.网络上的文字活泼、自由、亲切、幽默,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特别贴近生活。
D.有时法国人故意听不懂英语是不愿让英语影响法语的纯洁,这是对母语深沉的热爱。
6、B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网络语言中把汉字和西洋字母、阿拉伯数字混合、杂糅着使用,不但会破坏汉字的表意性,还会造成文字混乱和语法混乱。
B.在网络交流中使用夹杂英文、汉字、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文字既不经济,也毫无意义。
C.网络是最新的、也最有前途的媒体,因此只要进行正确地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主流语言。
D.本世纪初很多人尝试用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结果宣告失败,这说明了网络语言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取代现代汉语的正统地位。
7..A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每小题3分)
辛公义,陇西锹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新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③。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新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北母。
后迁牟州剌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值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保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生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史传》)
【注】 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③差:通“瘥”,病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解的一项是 ( )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8.D (两:双方)
9.下列词语意义和用法都一样的一组是 ( )
A.为母氏所养          愚池之东为愚堂
B.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尚令百姓系于囹圄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9.D(乎:句末疑问语气词)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展开余下试题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实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10.B (①对他的评价,②他看到后的想法,⑥写罪人的,不是写公义)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11.D(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而不再打官司的不是罪人,是讼者)
第Ⅱ卷 非选择题(117分)
四、(23分)
12.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5分)

(2)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5分)

12、(10分)
(1) 公义自己每月的薪酬全都用来给病人买药,为病人请医生诊病治疗,亲身给病人喂饭喂药,病人差不多都治愈了。
(2) 以后再有要打官司的人,乡下年长德高的长者就当即正告他们说:“这点小事,你们如何忍心烦劳使君。”
【附:译文】
辛公义是陇西狄道人。公义很小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扶养,母亲热身传授儿子念书识礼。北周天和年间,朝庭选拔纯粹人家的后代入太学进修。公义在太学进修时期因勤奋而受人称道。北周武帝时,辛公义受朝庭征召进入露门学,这使他接收了更深道义熏陶。其时武帝每月都召集辛公义与大儒们在御前讲学论道,辛公义的学问常常为大儒所叹服,被以为是奇才,平辈也都很钦慕他。
辛公义从军平定陈国。因军功被授予岷州刺史。岷州本地的风俗惧怕人抱病,人一旦有了病,全家就都遁藏他。即使父子、夫妻之间也不尽相互侍侯照应的权利,孝义之道全都隔离。因此病人很多都死掉了。公义对此深感忧虑,筹算改动这种陋习。于是分拨手下巡视检查岷州各地,凡有抱病的,都用床抬到刺史府内,安设在刺史办公的大堂上。其时正值暑天,疾病爆发,病人有时多达数百人,大堂以致走廊全都安设了病人。公义给自己在厅堂上安设一榻,就在此办公歇息,夜以继日。公义自己每月的薪酬全都用来给病人买药。为病人请医生诊病治疗,亲身给病人喂饭喂药,(鼓励他们建立打败疾病的决计),如许病人差不多都治愈了。到这时,公义才召来病人的亲属公告他们说:“人的死生是由命运选择的,和亲人抱病没有几多联系,以前你们的亲人一旦抱病,你们就抛弃他,所以病人只要等死而已。此刻我把抱病的人都聚积在一路,我自己坐卧在病人之间,若是说污染的话,那我如何能不死呢?病人又如何能康复呢?你们再也不要置信恐惧病人的陋习了。”那些病人的子孙亲属都满面羞愧,叩谢后分开。这以后岷州处所人有抱病的,争相到刺史府找辛公义,病人在岷州本地无亲属的,公义就收养他们。人与人相互之间慈爱的风气起头形成。而惧怕病人的陋习遂得以肃除。全岷州的人都称号公义为慈母。
公义当时升迁为牟州刺史。刚一就任,先观察监狱积案。自己就在牟州牢房中间的院子里办公,亲身鞠问案犯。十多天里,积案差不多审结完了,这才回到刺史府大堂办公。凡是新的诉讼案件,公义都不按陈规立案牍,而是派遣值班的部属官员一人,坐在中间鞠问。若是案件没有实时审结,仍须权且收监的,公义就住在审案办公的处所,一直不回家。有人劝谏他说:“审理案件有法式,使君何须如许自讨苦吃呢?”公义回复说:“我无德无才,不能教化苍生向善,仍让苍生受监狱之灾,哪有苍生被关在狱中而刺史却心安理得的呢?”那些有罪的人听到这番话,都诚心服罪。以后再有要打官司的人,乡下年长德高的长者就当即正告他们说:“这点小事,你们如何忍心勤劳使君。”想要打官司的人良多就彼此辞让体谅从而停止
13、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 勃
其 一 其 二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寂寞离亭掩①, 江山此夜寒。
[注]①掩:关门。
将下面句子中空白处的答案,依次写到下面的序号后。(2分)
(1)、比较这两首同题诗,我们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 ,启行之时是 ,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
(2)、第二首诗中的“乱”、“飞”和“寒”三个词各得其妙,请你选取两个词作简要分析。(4分)
“乱”:
“飞”:
“寒”:
13、诗歌鉴赏(1)①津亭 ②秋夜(或“秋月夜”) (每空1分)
(2)“寒”:不仅是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也是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孤寂清冷的感受,表现了与友人离别后的凄冷伤感。 “飞”:借写月亮移动迅速而表现时间飞快,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别后心情的怅惘和沉重。 “乱”:夜里烟雾昏暗弥漫,正是诗人离别友人后心情的暗淡迷乱的写照,表现了作者与友人离别后内心的沉重和纷乱。注意:分析应包括“描述情状”、“ 明确特点”和“表述作用”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酌情给分
14.古诗文默写。(7分,每空1分)
(1) 园日涉以成趣, ,策扶老以流憩, 。(《归园田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4分)
夜半来客
[美]罗•阿瑟
奥萨贝尔一点也不像小说所描绘的侦探,跟他穿过这家阴暗的发着霉味的法国式旅馆走廊的福勒感到很失望。奥萨贝尔住的房间很小,在六楼,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应有的住处。
奥萨贝尔是个大胖子,很胖。“你失望了吧?作家先生。”奥萨贝尔转过头来说。他呼哧呼哧喘着气,悄悄笑着,打开他的房门,站在一边,让他扫兴的客人先进去。
“可是,我的朋友,鼓起劲来!”奥萨贝尔继续说道,“很快你就会看见一份文件,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它,好几个男人和女人丧失了生命……这很有戏剧性,是吗?”他边说边从身后把门关上,然后打开电灯。福勒突然毛骨悚然:屋子中央站着个男人,他手里握着一支手枪。
奥萨贝尔惊愕地眨了几下眼睛。
“马柯斯,”他上气不接下气,“你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你在柏林呢。在我房间里干什么?”
马柯斯是个瘦弱的男人,个头不高,那张脸容易让人想起狐狸脸上的表情。除了眼前这支手枪,他看起来并不十分危险。
“今晚不是有人要送一份关于某种新式导弹的报告给你么?”马柯斯低声说道,“我想它在我手里要比在你手里更好一些。”
奥萨贝尔走到一张沙发旁,一屁服坐下。“我决不能饶过这个旅馆的管理人。”他咬牙切齿地说,“这可是第二次了:有人从窗外那个该诅咒的阳台翻进我的屋里来!”
福勒的眼睛转向这房间惟一的窗户。夜幕降临,窗外漆黑。


展开余下试题“阳台?”马柯斯惊奇地问,“不,我用的是钥匙。早知道有阳台,我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了。”
“这不是我的阳台,”奥萨贝尔生气地解释着,“是隔壁房间的。可它延伸到我窗下,这两间屋过去是一个单元。任何人都可以从隔壁的空房间到阳台上去。上次有个家伙也是这么进来的。”
马柯斯看了一眼福勒,命令道:“请坐好!咱们得等上半个小时。”
“不,确凿地说,是三十一分钟。”奥萨贝尔闷闷不乐地说道,“会面定在十二点半。现在我想知道你是怎样得知这份文件的,马柯斯。”
这个瘦小的间谍不怀好意地笑起来:“我们倒想知道你们的人是怎么把它搞到手的。得啦,今儿夜里我要它重新回到我的手里,那是什么?谁在门口?”
听到敲门声,福勒跳了起来。奥萨贝尔不动声色地微笑着。“那是警察,”他说,“我觉得这样重要的文件,应该受到一点额外的保护。我通知过他们来这儿检查一下,以确保万无一失。”
敲门声一阵紧似一阵。
“现在你作何打算?奥萨贝尔先生!”
“假如我不去开门,他们会有其他办法进来的。对于开枪射击这个办法,他们是决不会犹豫的。”
马柯斯飞快地朝窗户退去。他用身后的一只手把窗户打开,一条腿跨进窗外的黑夜。
“把他们打发走!”他警告说,“我在阳台上待着。支走他们,不然我就开枪!”
敲门声更响了。有人在喊:“奥萨贝尔先生,奥萨贝尔先生!”
马柯斯将全身重量压在一条腿上,曲扭着身体,手枪仍然对准胖子和他的客人。另一支手抓住窗框。然后,他抬起另一条腿,跨过窗台。
门把转动,马柯斯飞快地用左手推了一下窗子,朝阳台跳下去,接着一声惨叫,他落下去了。
门开了。侍者亨利手托盘子站在那里,盘子里有一只瓶子和两只玻璃杯。
“这是您要的饮料,先生。”他把盘子放到桌上,熟练地打开瓶子上的软木塞,然后离开了房间。
浑身大颤、脸色苍白的福勒盯着他的背影。“可……可是……警察呢?”他结结巴巴地问。
“哪来的警察?”奥萨贝尔长叹了一声,“不过,我预料亨利会来的。”
“可是,阳台上的那个人……”福勒又问。
“不,”奥萨贝尔回答说,“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
15.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奥萨贝尔的人物形象。(6分)
15、奥萨贝尔是一位谨慎小心、有着超人的智慧(机智)、冷静镇定的侦探。(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他住在阴暗的发着霉味的法国式旅馆的六楼表明了奥萨贝尔的低调、隐蔽自己,从而体现他谨慎小心的性格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他从容应对,一步步引敌人进入圈套,“不动神色的微笑”“哪来的警察?”长叹一声,“他永远不会回来了”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冷静镇定的性格特点。
16.请结合文章分析这篇小说出色的烘托映衬艺术。(6分)
16、为了突出主人公超人的智慧,小说首先以其体质之弱来烘托其智慧。从外表来看——“大胖子”,从动作神态及举止来看——“呼哧呼哧喘着气”,奥萨贝尔可谓与其职业、身份格格不入。正因为如此,其临危不惧的镇定与超人的智慧更能得到凸现。小说的另一人物——作家福勒,则对主人公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其“失望”,其“扫兴”,其“毛骨悚然”的惊恐,其惊慌失措的语态,无一不对主人公起着很好的烘托作用。
17.小说中作为间谍的马柯斯相信了奥萨贝尔的话坠下楼,你认为这样的结局合理吗?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6分)
17、合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小说结局的特点。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着多处伏笔和铺垫,因此结局合理。
①小说第一段说明住所是在六楼,而那段的中心内容是福勒抱怨奥萨贝尔的住处不怎么样,这就转移了读者的注意力,为下文悄悄地埋下伏笔。
②“我决不能饶过这个旅馆的管理人。”与后来侍者来送饮料的情节相呼应。这恰恰说明尽管这旅馆看起来很破旧,但旅馆服务方面比较周全,成为下文有侍者专门为客人送来饮料,“熟练地打开软木塞”的伏笔。“福勒的眼睛转向这房间惟一的窗户。夜幕降临,窗外漆黑。”与马柯斯跳下“阳台”的情节相呼应。从福勒这个第三者眼睛,看到外面漆黑一片,加强了马柯斯跳楼的真实性。
③奥萨贝尔对福勒说“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它,好几个男人和女人丧失了生命……这很有戏剧性”既为下文奥萨贝尔说敲门的是警察提供合理性,也暗示了小说结尾的戏剧性。
18.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小说以奥萨贝尔接受一份重要的新式导弹报告的始末为主线,表现了一个传奇人物不凡的身手。
B.小说第一段说明住所是在六楼,而那段的中心内容是福勒抱怨奥萨贝尔的住处不怎么样,这就转移了读者的注意力,为下文悄悄地埋下伏笔。
C.福勒在小说中是个起穿插作用的人物,通过他的眼睛看到的情景,通过他提出的疑问,使得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真实可信。
D.面对突然出现的夜半来客,奥萨贝尔说“我决不能饶过这个旅馆的管理人 ”,表现出他对管理人疏于管理,致使自己陷入危险的愤怒。
E.这篇小说情节的发展环环相连,发展迅速,虽然短小,但堪称精悍,可与许多需要读几小时或几天的侦探故事或惊险小说相媲美。
18、AD
六、(10分)
19.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介绍画面内容,揭示个中寓意。(200字左右)

19.【答案示例】画面分左、中、右三个部分组成。左边是一位老人跌坐在地上,头上起了个大包,他伸手向路人求援道:“扶我一把!”中间是一个小伙子,双手插在兜里,很鄙夷地走过去。右边有一只标明“诚信危机”的大手拉着小伙子的左手,右上角还有一句话:“小心,别讹上你!”很明显,这幅漫画是针砭世风的。当这样的新闻一次次进入我们视野时,我们不禁要问,诚信有危机,道德受冷漠,善举被质疑,良心遭践踏,我们还敢做好人吗?社会还能和谐吗?
七.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给子孙留下溺爱,才会有大量“啃老族”的出现;给子孙留下权力高于一切的理念,才会有“我爸是……”的骄横;给子孙留下“名人效应”,才会有“谁敢打110”的跋扈……正所谓,开什么花结什么果。给孩子留下什么,的确是一门学问,需要现代人反思。
对于“给孩子留下什么”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写作提示】这是一个道德类题材的材料作文。考生应先仔细研读所给材料,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
给子孙留下溺爱、财产或名利意识等,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戒。那么,到底该给子孙留下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呢?那就是精神!好学上进、自强不息之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之心,友爱谦让、感恩回报之德……留品德,遗作风,教育后代修身向善,成长成才。
至于文体,可以营构故事,可以阐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衡南二中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