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专题训练
阅读:140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0]
2013高三第一次月考文言文、语用题、作文
综合试题,适合第一轮复习
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9分,每小题3分)
守望《思想者》 从维熙
心脏是生理的,心灵是精神的;人的心脏不过拳头般大小,是一团跳动的肌肉;而心灵中蕴藏的精神却可覆盖天宇,无岸无涯。
艺术家罗丹用刻刀,雕塑了一尊《思想者》。他弓曲着身腰,手托着下颏儿,神态沉郁地思考着世界。当我们走到这尊雕塑之前,都会感到脚步之沉重,身体之轻飘,从而向往着臻美的成熟。因为成熟是沉甸而美丽的——像田野里十月的向日葵。
当然,天地之间的芸芸众生,能成为罗丹《思想者》般的人,或者只有寥寥。但是,这个成熟的老人,似能启迪我们今日生活在立体交叉桥下的行者——无论是从事各行各业南行北去的行者(特别是青年),要追求生活充实,而不要流于平庸,或疏懒于轻飘。
草本植物中,有一种风流草。这种草的本能与特性,就在于能在风中跳舞。季风刮过来了,它就手舞足蹈。它的全部美丽,依附于风潮,如四月纷扬的柳絮,九月漫飞的芦花,风乍起时,它们给人以炫目的美丽,风平浪静时,它们已不知途归何处。它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生命?可以从《思想者》中找到答案!
在绿色家庭中,还有一种寄生草,它们依附于苦藤而生。苦藤挣扎着、拼搏着,以自己的灵肉蛮力攀登着山崖。可是寄生草没有苦藤奔突的韧力,它紧紧缠住苦藤,却也梦想着与蓝天白云为伍。其实,这对生命自身而言,是很悲哀的。因为它的成长少了苦藤攀崖之苦,也就感悟不到苦藤攀缘的快乐!如果将其移植到人的世界中来,可以视其为没有灵魂的活尸——这也是《思想者》赠给我们的一条衡量灵魂的标准米尺!
由此,我们可以把目光从草本植物投入动物世界中来。如同风流草和寄生草一样,象虱就是依附大象而生的。尽管象皮十分粗糙,对象虱来说,似无自己的乐趣可言,但是象虱可以不劳而食,并跟随大象蹒跚的双足,漫游热带和亚热带的丛林。
我们把象虱放在哈哈镜下,可以惊异地发现《变形记》中小小甲虫还原成的人。这不是卡夫卡笔下小人物的原型:她们长着象虱所没有的披肩长发,她们有着比象虱美丽万倍的荷花般的容颜;她们浓妆艳抹,她们香气袭人。……可是她们比卡夫卡笔下的小人物还要卑贱,她们是时尚中滋生出的傍大款的青春靓女。
或许她们原来不是没有灵魂的一团粉肉,但是人类具有的依赖性以及金钱诱使她们扼杀了原有的灵性。如果她们多到《思想者》面前站上一会儿,趸一点人生真谛,说不定她们的天赋能演绎出一幕幕千古风流的壮丽戏剧来呢——可是她们的生命像风流草、寄生草一样轻薄,在失重中依附升腾,使她们的韶华青春没有闪烁出自我的流光异彩,就在“金屋藏娇”之中拉合青春戏剧的大幕。岂不悲哉!人生有多种自毁的方式,她们无疑地选择了最为卑贱的一种。这又是《思想者》给时尚生活的又一儆示和启迪!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这或许可以看成罗丹《思想者》的无声旁白。如果一个人只有心脏跳动带动的呼吸,而无对人生意义的认真的叩访,则堕落之门对你敞开,即使你不想踏进地狱之门,果戈理的《死魂灵》迟早会把你列入只具有行尸走肉功能黑色幽默的名单之中。人们堕落只有一条定律,就是从生命之轻开始叩打灵魂自戕的门环……
5.从原文看,下列对“衡量灵魂的标准米尺”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浏览完整试题
A.指是否轻飘。无论从事怎样的职业都应该追求沉稳,脚踏实地,这样才能实现“生活的充实”,像“田野里十月的向日葵”。
B.指是否平庸。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该追求卓越,不庸庸碌碌,不浑浑噩噩。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沉甸而美丽的”成熟美。
C.指是否依附。寄生草虽然享受到了“与蓝天白云为伍”的快乐,但因为依附于苦藤,并不值得称颂。只有独立的生存,才是真正的有灵魂。
D.指是否有独立的思想。苦藤饱尝攀崖之苦却也感悟到了“攀缘”的快乐,快乐源于“独立”。生命的价值在于独立的思想。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成熟的生命是“沉甸而美丽的”。这里指有丰硕的成果和高尚的品德,更指经历生活的磨砺而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因而有魅力。
B.象虱依附大象而生存,它不劳而食,并跟随大象漫游热带和亚热带的丛林,但这并不是自己的乐趣。
C.“小小甲虫还原成的人”指一些有漂亮容颜、浓妆艳抹的青春靓女,她们依傍大款,缺少了独立的灵魂,这是一种卑贱的生存。
D.保持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既要克服人类具有的依赖性以及金钱的诱惑,又要对人生的意义进行认真的叩访,这样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
7.依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心脏是生理的,心灵是精神的”既巧妙扣题,又阐明思考的重要,为下文挖掘《思想者》这一雕塑的深刻思想内涵打下铺垫。
B.本文以“风流草”作喻,批评了社会中那些随波逐流、浮躁轻浮的人,提倡养成踏实沉稳的作风,追求充实卓越的生活。
C.“心之官则思”既巧妙照应开头,又再次重述“独立思考”的重要。人思考就应该深入到“人生意义”的层面,否则难免踏入“堕落之门”。
D.本文全篇采用比喻的写法,以“风流草”、“寄生草”为喻体,目的是批评那些“傍大款”的青春靓女们:她们是没有灵魂的一团粉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象无事一样。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三、语言运用(15分)
18.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关联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① 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 ② 不是首都, ③ 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④ 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 ⑤ ,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① ② ③ ④ ⑤
19.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的语句中有四句在语序、语意等方面有不当之处 ,请找出来,在横线上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4分)
北京奥运会“八金王”、14枚奥运金牌得主菲尔普斯被抓拍到吸食大麻的照片,①立刻让这位偶像走下神坛,②菲尔普斯发表道歉声明并承认了吸毒事实。③23岁的菲尔普斯尽管在游泳池中取得了成功,④但却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感到惭愧的事,这辜负了人们对他的期望。为此,他感到抱歉,⑤并保证避免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
展开余下试题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20.仿照下列句式,以“理想/幻想”或者“光荣/虚荣”为话题写一组句子,字数大体相同即可。(6 分)
例:魅力/权力
魅力是一种软力量,权力是一种硬力量。魅力像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权力像陡峭的冰山,让人心生敬畏。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
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D(指是否有“独立的思想”。造成“轻飘”、“依附”的本质原因是缺乏“独立的思想”,这是一个生活态度问题。而“平庸”与“卓越”是对生活状态的评价,与“尺度”无关。)
6.A(“成熟的生命是沉甸而美丽的”是指人经历磨砺、思考等而获得人生真谛的愉悦,与“成果和品德”无关。)
7.C(A本文并不是要着意挖掘《思想者》的内涵,而是借此阐述“独立思想”的重要。B “风流草”“风流”的原因是没有灵魂,本文的主旨不是要“提倡养成踏实沉稳的作风,追求充实卓越的生活”。D 本文采用的不是整体比喻的写法。作者从植物界、动物界、人类社会中类比联想,阐释“独立思想”的重要。目的也不主要为批判“傍大款”的靓女。“风流”、“寄生”、“傍大款”是独立灵魂缺少使然。)
8.【答案和解析】 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动,经常。
9.【答案和解析】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用排除法,排除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③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
10.【答案和解析】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错误,文中说的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逃犯纷纷来自首。”
11.(1)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他指挥的。
(2)译文: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安家的有几百户。
【答案和解析】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句注意“交结”为古今异义和“令长”、“ 指麾”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合境”和“从而”“ 居住” 为古今异义。
参考译文: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以命。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贫富相通,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全部满足了,却没有惊扰百姓,所以被称为“大治”。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经常进剿失败,每次都丢盔弃甲,军械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集,并且以军法要挟百姓,像这样已经多次了。临近的城池在建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官员民众互相指责,日夜喧哗,还是不能完成。德深问众人想做什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只不过约束负责的官员,修造的城池也无须超过别的县,而使百姓辛劳困苦。但是他的属下办事尽力,为各县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调任馆陶县令,贵乡官员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互相谈论这件事,都感慨流泪,说不出话来。到了去任职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号的声音传便整条道路。魏德深到了馆陶,全县的百姓都象见到父母一样。有一叫赵君实的狡猾的员外郎,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前后任的县令没有不被赵君实左右的。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逃犯纷纷来自首。贵乡百姓冒着危险到城里请求德深留任,上级下令答应了。馆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诉,称贵乡的任命文书是假的。郡守不能决断。正好有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了,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并诉讼,才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规模达到了几百家之多。
元宝藏对魏德深很厌恶,正好越王杨侗在郡中征兵,元宝藏就令魏德深带一千士兵去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以武阳归顺李密。德深所带领的士兵都是武阳人,因为家乡已被敌人占领,想到亲人,都出洛阳向东痛哭,然后又回洛阳了。有人对士兵们说:“李密的军队在金墉,离此仅二十多里地。你们要是去投靠李密,又有谁能够阻挡呢?何必这样痛苦。”士兵们都哭着说:“我们和魏大人一起来,不忍心丢下大人而逃走,并不是因为道路难走啊!”魏德深就象这样深得民心。后来他和敌人作战,牺牲在战场上,贵乡、馆陶的百姓至今仍然怀念魏德深。
18.【答案】①对于;②虽然;③但是;④还;⑤总之
【解析】①处,对应后面的“……来说”应该填“对于”;②、③两处可以从语义上加以分析,承接前文,不是首都便缺少文化名城的要素,所以两个分句之间应构成转折关系,应填“虽然”“但是”;④处,承接前文重在强调后者的重要性,和前文构成转折关系,应该填“但是”;⑤ 后面的句子“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然是对整个段落论述的总结,属于结论,所以应该填“总之”。
(1)①改为“这位偶像立刻走下神坛”或补出主语“这一事件”
(2)②改为“承认了吸毒事实并发表道歉声明”
(3)④改为“但却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感到遗憾的事”
(4)⑤改为“并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或把“不会”删去。
高考作文指导——材料作文
审题提示
由话题我们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如从美学角度写“距离产生美”,从交往角度写“距离可以保持一个人的独立个性”,从认知角度写“距离可以保证客观性”,从物理角度写“距离可以提供活动空间,保证安全”等,但结合材料聚合思维,则不能这样随意去写了,材料告诉我们距离的远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两则材料二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至于文体选择,“你有这样的体会吗”,暗示你写记叙文,从心理或者科技角度写距离由远变近或由近变远的体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则是要写议论文,同意不同意皆可,体现话题的开放性。如同意,则是因心灵隔膜,人与人之间咫尺如天涯,不同意可写只要人与人心灵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展开余下试题
1.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二则材料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
N1亦远,亦近
白云飘拂的天尽头,那里应当叫做远;彩蝶飞舞的窗外,这里无疑应当叫做近;远就是远,近就是近,这是不容混淆的。
但是,远和近不是一层不变的。大洋彼岸可谓远也,然而一部可视电话使亲人如在眼前;同室同床可谓近也,可是同室操戈、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天涯可谓远也,可是王勃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大陆与台湾仅一条海峡相隔,可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了50年还未能走到一起。
近亦远,远亦近,远近相通,远近互变,地理人心,历史现实,写作的话语太多了,用智慧去发现和抒写远近变化的奇观和奥秘。
N2现代科技的距离
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几小时飞机就到了;美国在地球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N3一瞬之间的距离
真理与谬误是相邻的,成语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俗语曰“真理再向前跨进一步就是谬论”。智慧和寂寞是相邻的,世界史上伟大的智者常常是十分孤寂的人。仙境与死亡是相邻的,于是有“欲仙欲死”的说法。爱和恨的感情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两极,它们其实又是相邻的,由热爱到憎恨常常会发生在一瞬之间。
发散思考
距离除了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而外,还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同样的地理距离给不同时代的人们造成不同的障碍呢?在历史和现实中有哪些远近互通互变的现象呢?在多元的时代要不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地理距离的缩短,心理距离会自然缩短吗?
《距离》作文优美片段
示例(起始段落):
1.独步在城市四通八达的街道上,抬头仰望那被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现代的科学技术确实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即使相隔万里,身处地球的两端,却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络;随着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也许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然而当人与人真正走进时,我们是否依旧感到孤独呢?空间上的距离很容易超越,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要怎样拉近?
(我们缺少一座沟通的桥。)
(我们太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来拉近我们心灵之间的距离。)
2.白云飘拂的天尽头,那里应当叫做远;彩蝶飞舞的窗外,这里无疑应当叫做近,但是,远和近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洋彼岸可谓远也,然而一部可视电话使亲人如在眼前;同室同床可谓近也,可是同室操戈、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天涯可谓远也,可是王勃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大陆与台湾仅一条海峡相隔,可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了50年还未能走到一起。
3.当冬末梅花绽时,证明冬与春的距离又近了一步,这时你会说距离给了你希望;当手中的风筝线放出一段,证明风筝与天空的距离又近了一步,这时你会说距离使你放开眼界,当浪花努力的爬上浪头时,证明浪花与浪头近了一步,你会说距离使你在奋斗中勇往直前。
4。有首小诗《距离》这样写道:岸与岸没有距离,只要有船或者飞机,或者翅膀……五湖四海也只是小小寰球/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或者索道,或者脚步……地球已是一个村落/人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或者目光,或者肝胆……异族也可以成为兄弟
示例(主体议论段落)
5.距离并不意味着惧怕。有的人看到横在面前的独木桥,就畏缩而不敢前行,这两岸的距离,最终成为他始终不敢逾越的鸿沟;有的人仰头看见高高的台阶,就哀叹过高而不肯举步,这台阶的距离,最终使他失去了“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这样的因惧怕而生的距离,有增无减;而惧怕也伴随着距离,与日俱增。
距离并不意味着放弃。有人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距离,自认为是天壤之别,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其实他忽略了:假若他不懈努力,这距离是完全可以缩小甚至消失的;有的人行至半山腰,已累得气喘吁吁,望着头上的山顶,他摇了摇头,它的半途而废,使他永远失去了“一览众山小”的机会。这样因放弃而生的距离,让人们在为其惋惜的同时,也生出了几分“怒其不争”的愤慨!
6.人生也是一种距离,你可以为了失败而哭泣,可以为了失败而痛苦,也可以为了苦闷而挣扎,但你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放弃就意味着你会离成功、幸福、快乐越来越远,拉开了你与坚强的距离。
7.当我们和父母发生争执,抱怨父母和我们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时,你是否觉得我们和父母的距离远了?可是,我们每天上学出门前父母那一声叮咛,夜晚挑灯苦读时桌上的那一杯牛奶又是否被我们忽略?却原来那最远的距离,最深的代沟里蕴含着的却是最近的关怀和最深的爱。
8.海伦凯勒盼望着三天的光明,虽然她什么也没有等到,实现梦想的距离遥不可及,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埋藏了希望的种子,埋藏了梦想,她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古老的地坛在四百年里等待史铁生的到来,尽管史铁生再也摆脱不了轮椅的束缚,再也登不上那渴望已久的地坛,他有了活的勇气。距离,因为有了人的努力,才觉得有了生机,因为有了人的希望,才觉得有了美丽,因为有了人的憧憬,才觉得那不是距离。
9.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在面临生死的时候人们的选择。我们在经历着本来很美丽的春天的同时,还体会了有一种距离,叫SARS。
在这个SARS无孔不入的时候,到处充满着抗击它的味道。地铁站里一对情侣戴着口罩在接吻,美其名曰“非典时期的爱情”;超市里有人大呼小叫的抢着方便面,说现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去,要多采购东西供这些日子食用;有人用破棉絮制造出一些叫口罩的东西卖给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叫“16层防护”的市民;有人趁机偷偷的把鸡蛋卖到5块钱一斤;还有人早早的请假躲在家里,连家里的亲
上一篇:
威宁玉龙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语文(上)期中试题
下一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13高三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