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115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5]
淮阴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查高一语文试题
淮阴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查
高一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1.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A. 围炉煮茗(míng) 箕踞而遨(jù) 戕害 (qiāng) 召唤(zhào)
B. 窗临远阜 (fù) 施施而行 (yí) 恣意(zì) 间或(jiàn)
C. 地濒大海(pīng) 百舸争流(gě) 夹(jiā)衣 慰藉(jiè)
D. 不积跬步(kuǐ) 洗洗涮涮(shuàn) 蛰居(zhé) 给予(jǐ)
2.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莫衷一是 雾霭 冬宵三友 曝背谈天
B.无动于衷 沧茫 义无反顾 金璧辉煌
C.毛骨悚然 喧哗 披荆斩棘 引觞满酌
D.撼动人心 恣意 群山之巅 逍遥快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任长霞并不____她爱动感情的一面。泪为民而流,情感出于____,可歌可泣;情为民所系,长霞堪称楷模,精神永存。
②美国态度比较强硬地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大陆与台湾统一。
③爱滋病在全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____防止爱滋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掩饰 真诚 阻止 而且
B.掩盖 至诚 阻止 因而
C.掩饰 至诚 阻挠 因而
D.掩盖 真诚 阻挠 而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送礼者与受贿者彼此心照不宣,导致权力腐败案件不易觉察。
B.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C.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疑是饮鸩止渴。
D.在中超最后一个阶段的比赛中,万达实德队以0 : 1折戟沉沙,其表现令人遗憾。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B.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C.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D.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就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套用苏轼的话,即“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直选产生的乡镇长既要对上级负责,也必须对百姓负责,“乡官”们的政治生命的长短,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拥护与否。
B.在这次大选中,不仅共和党无法在这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过度批评奥巴马,而且在这些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立场还成了对手攻击的靶子。
C.由于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使中国加入全球卫星定位大国的先进行列,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兔侠传奇》这样一部以儿童玩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 5000多万元的票房。
7.下列文学常识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学不可以已”是他的《师说》中的名句。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之首篇。
浏览完整试题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有《苏东坡集》。
D.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重点写江浙一带冬天的明朗、晴和、充满生机,体现了他的散文美学特征。
二、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5 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或:或者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过一般的人
9.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10.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而今安在哉?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2.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13.翻译下列句子(共10分)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桑乾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①刘皂,咸阳人。②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乾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1)“客舍并州已十霜”中的“霜”字,可否换成“年”?请简述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无端更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 ▲ ;书生意气,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 ,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 ▲ ___ 。(荀子《劝学》)
(4)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韩愈《师说》)
(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 (苏轼《赤壁赋》)
(7)寄蜉蝣于天地, ▲ 。 (苏轼《赤壁赋》)
(8) ▲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回 家
章 珺
①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②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③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④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⑤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⑥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征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⑦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展开余下试题
⑧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⑨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⑩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⑾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作者是分哪几个层次来表现“回家”这一话题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第③段和第⑦段中划横线句子的含义。(10分)
①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⑦段说道:“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请结合全文,并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70分)
20.节奏本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后也喻指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均需要节奏。把握节奏,你能欣赏到韵律之美;把握节奏,你能体会到和谐之美;把握节奏,你会收获成功之喜。
请以“把握节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查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濒bīn 夹jiá)
2.B(苍茫 金碧辉煌)
3.C(掩饰:设法掩盖真实情况,不使外露。掩盖:遮掩,隐瞒。至诚:十分诚实、诚恳。真诚:真心实意,不虚伪。阻挠,阻碍、扰乱,使不能顺利进行。阻止:阻拦使停止。因而,表因果关系;而且,表递进关系。)
4.B(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饮鸩止渴: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
5.D(句号移到后引号外:即“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6.A(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将“不仅”后移到“民主党”后,两个分句是同一个主语
C.项缺少主语,去掉“由于”;D项句式杂糅,保留“赢利”去掉“的票房”或者将“赢利”改为“取得”)
7.A (“学不可以已”出自荀子的《劝学》)
8.B.(或:有的方面)
9.B.(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A,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示代词,那些)
10.C.(圣:圣人;A.则: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B.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D.惑: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
11.B.(B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是介词结构后置句,C是定语后置句,D是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12.D.(这个对比,目的在于揭示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13.(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远。(“假”“利”“致”各1分)
(2)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余”“嘉”“贻”各1分)
(3)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然”“向”“未始”“于是”各1分)
14.答案 (1)不能。因为:①“霜”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客居并州的时间, 还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②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抑。③“霜”、“阳”、“乡”押韵,音韵流转、乐感优美。(每点2分,答“能”不给分,只答“不能”亦不给分)
(2)无端,即没来由。更渡,即再渡。诗人非但不能回故乡咸阳,反而又要漂泊他乡,(2分)“无端更渡”表现了诗人饱受颠沛流离,伤心、无奈之情。(2分)
15.(1)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师不必贤于弟子(6)歌窈窕之章 (7)渺沧海之一粟 (8)苟利国家生死以
16.围绕“回家”作者分了四个层次:身在异乡想念家乡;回到家乡却无法再融入其中;回家又巴望离开家乡;再次离开并开始了再次想念;如此循环往复,没有尽头。(每层1分,共4分)
17.① “不堪一击”是因为身在异乡的我们突然感受到远离家乡的孤独,这种孤独让我们伤感且脆弱, (2分)“坚韧无比”是因为家乡给我们精神的支持,对家乡的思念让身在异乡的我们不再孤单,而奋斗也变得更有意义。(2分)此句写出了家乡在身处异乡的游子的心中的分量。(2分)
②这句话的含义是:在异乡的奋斗,让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融入了异乡,反而与魂牵梦系的故乡有了许多格格不入的东西。(2分)此句表达出了作者回到故乡后茫然与失落的情感。(2分)
18.综合全文来看,作者所描述的回家的感觉是含蓄而复杂的,有时淡化甚至遗忘,有时又强烈而清晰,回家的感觉夹杂着喜悦和甜蜜、苦涩和痛楚,这句话概括了想念家乡的“感动”与“期望”;回到家乡的“茫然”与“伤心”;离别家乡的“不舍”与“企盼”。身可归去,心却永远回不去,却又永远想回去。想家、回家、别家、再念家的循环正表现了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此句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有升华情感的作用。【能够概括出情感的变化曲线,并答到看似矛盾的循环(2分)恰体现了对故乡的刻骨铭心或不可割舍的感情(2分)即可】
19.此题为开放型试题。可有如下三种看法:①“幸”:离开了故乡,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②“不幸”:离开了故乡,也远离了故乡所代表的“自然与朴素”,开始变得“麻木而冷漠”。③“既幸也不幸”。只要言之成理均可。(6分)
20.【评分细则】
1.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切入分为52分。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一个档次(3分)。
2.凡在表达或主题或故事情节等某一个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提高一个档次,依此类推。凡在某个方面达到优秀级别的,或者构思精巧,或者形象丰满,或者意境深远,或者很有个性,或者语言很见功力,可以按63分向上赋分,最优秀的可以达到70分。
3.注意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2/3;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2/3。否则,视为文体不明,上限不得超过40分。
4.凡写成其它文体的,只要不是诗歌,正常评分。违背命题要求,写成诗歌的,上限不得超过5分。
5.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过35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200字以内的未完篇文章上限不得超过20分。
6.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7.确认抄袭,经核查2/3以上文字与已发表作品雷同,最高不超过5分。
8.低幼化的语言、过于寒碜的语言、缺少品位的语言应该在切入分以下。
命题:韩维加 (112.2.223.34)
上一篇:
淮阴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查高二语文试题
下一篇:
福建莆田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淮阴区2012”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