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45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基础积累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言文常见句式,了解铭、说等古代文体知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 下列黑体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舍 (shě) 阡陌qiān mò) 便要还家(yào) 诣太守 (yì)  
B、案牍 (dú)濯清涟 (zhuó) 亵玩 (xiè) 鲜有闻 (xiān)  
C、轩敞 (xuān) 箬篷 (ruò) 钩画了了(liǎo) 选贤与能(jǔ)  
D、决眦入归鸟(zì) 老妪 (yù)幽咽(yān) 垂髫(tiáo)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左手倚一横木  
C、 选贤与能 D、初极狭,才通人。  
3、 下列加横线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 道渴而死 B: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C: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 下列词语跟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e:珠可历历数也f:不足为外人道也  
A ab B de C:cf D:df  
5、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②渔人甚异之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⑤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⑥箬篷覆之  
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⑧宋孟浩然之广陵  
A ①⑤\②③\⑦④⑧\⑥ B ③④⑤\②①\⑦⑥\⑧   
C ①④②\⑤③\⑦⑧\⑥ D ①⑤\②⑥⑦\③④\⑧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北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其《桃花源记》是诗《桃花源诗》的序。  
B、《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说”,是古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  
C、《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用韵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D、《核舟记》作者是清代的张潮。这是一篇介绍核雕艺术的说明文,展示了我国古代艺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8、默写填空  
①《陋室铭》中,作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 , 作者以前贤自况的对偶句是: , 。  
②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
③《春望》诗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   
④《核舟记》中的核舟左窗刻的是: , 。  
⑤《望岳》诗中能见出诗人凌云壮志的一句是: , 。  
⑥大道之行也, , , 。  
阅读理解 反复诵读古诗文,增强古文语感,整体感知古诗文内容,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二、阅读与理解: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浏览完整试题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这篇文章中虚构了__________的世外桃源,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_________________的意愿。  
10.用原文语句回答。  
A.村中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文中加横线字的拼音和字义。  
A.怡.( )_______B.遂( )_______C.为( )________D.语( )_________  
1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缘溪行(沿着)便舍船(放弃)阡陌交通(田间小道)  
B渔人甚异之(不同)悉如外人(都)具答之(详细的)  
C咸来闻讯(都)皆叹惋(哀叹惋惜)辞去(离开)  
D处处志之(做标记)及郡下(到了)诣太守(到)  
13、在下段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3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皆叹惋。  
14、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分)  
( ) 通( ) ,含义是 ( )  
15、翻译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2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6、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 
 
17、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3分)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这是一篇 的骈体散文,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2分)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叙事明理 D.寓情于理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2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盛蕃 蕃: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植: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  
20.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2分)  
2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2、本文写菊花、牡丹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三)不责碎玉吏  
韩魏公在大名①,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  
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2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表里无瑕 坐客愕然 非故也  
24、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  
俄 为 一 吏 触 倒  
2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  
   
②何罪之有?  
   
26、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  
   
27、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C 2、D 3、C 4、B 5、D 6、C  7 A  8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②有吏夜捉人。老妇出门看。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9、和平安宁;安居乐业;厌恶战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10、A: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1、怡(yí)愉快。遂(suì)于是,就。为(wèi)对,向。语(yù)告诉12、B、13、村人、渔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14、要通邀义:约请。15、①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③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16、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17、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18、A19、①多②挺立③少④适合20、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1、①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②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22、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23、污点,毛病;惊讶的样子;故意。24、俄/为一吏/触倒25、凡是东西形成、毁坏,也都自有它的定数;有什么罪过呢26、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27、要点:韩魏公有度量,能宽容下人。 (60.211.241.24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八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