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90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0]
陵川三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陵川三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Hi,同学,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你可一定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一)积累(共16分)
1、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xiè( )渎 jiǒng( )异 àng( )然 虬( )枝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一望无垠 争颜斗艳 以生殉职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心无旁骛 彼此歉让 心怀袒荡 忍俊不禁 傲然挺立
错别字
改正
3、完成默写(8分)
①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
②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杨礼赞》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秋雨夜,高斋闻燕来。《闻雁》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池鹤》[唐]____________)
⑤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念白求恩》)
(二)运用(共6分)
4、在下列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或者短语,使前后的意思表达连贯:(4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5、仿造下列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
(2)如果我是春雨,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6题。(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2分)
骈死( )__________ 食马者( )__________
2、有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1分)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4、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段以外的成语填空)。(2分)
5、本文用了十一个“不”,围绕观点一气呵成,最后一个“不”揭示了什么?( )(2分)
A揭示作者的根本立场 B揭示伯乐不识马
C揭示了应先寻找伯乐 D揭示了不识马的根源
6、思考一下,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说说你的见解。(3分)
浏览完整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7-12题。(13分)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地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节选自《白杨礼赞》
(乙)①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
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②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节选自《松树的风格》)
7.两文分别写了白杨树和松树的干、枝、叶。从抓住事物的特征看:(2分)
A.甲文的第一段围绕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B.乙文的第一段围绕松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8.从描写的着眼点看:(2分)
A.甲文的第一段侧重写的是白杨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乙文的第一段侧重写的是松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文的第一段都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构安排材料的;两文的第
二段都运用 ______________方法展开议论的。(2分)
10.甲乙两文的第二段都采用_____________的手法赞美白杨树和松树。(2分)
11.联系全文看,两文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现中心。(2分)
甲文“白杨树”不但象征了_______________,尤其象征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的四君子”请任选一种,学习本文由形及神的写作手法,做一模仿练习。(3分)
①所选对象________________
②对其形神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3-17题。(13分)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求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外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胆子落在了他那“白领”的旗子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要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 旗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人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象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的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阵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室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埋,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我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边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3. 在⑥段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2分)
14. 揣摩第④、⑨段中画曲线的2句话,回答问题。
①“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⑧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成“潮水”,这个比喻形象的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训练(共40分)
题目:《成长的脚印》
展开余下试题
要求: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层次清晰,表意前后连贯,中心突出。
3、不少于600字,体裁不限。
试题答案:
(一) 积累部分
1、亵 迥 盎 qiú 2、颜 (妍) 生(身) 歉(谦) 袒(坦)
3、(1)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2)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3)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4)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
(5)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4、5、(略)
阅读片段(二)(三)
7、A:力争上游B:自我牺牲精神 8、A:形态B:用途
9:总分 ,对比或比较 10:欲扬先抑
11:北方农民 ,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
的精神。 12、言之成理即可
13、外貌(或神态、表情) 父亲渴望被儿子关爱
14、①怕妻子因此大吵大闹,与自己离婚。
②如果妻子真地提出离婚,就答应她。
15、父亲给自己的感动
内心受到的感动很深、很强烈、不可抑制。(或父爱的博大精深)
16、①为让儿子过得安宁,主动提出去住老年公寓。
②要为儿子捐献角膜。
17、言之成理即可 (124.164.252.67)
上一篇:
陵川三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下一篇:
《最苦与最乐》《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陵川三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