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547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47]
语文版七上文言文阅读精要考点
语文版七上文言文阅读精要考点
1《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
一、重点品析
1.《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期行》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2.结合《期行》中陈元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甲生:元方小小年纪,却知“明礼诚信”的道理,面对无礼无信的大人,他果敢地表现出自己的义愤。他是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勇敢率真的小孩子。乙生:元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向他表达歉意,可他却“入门不顾”,这虽是天真率直的表现,但他还缺乏宽容大度的胸怀。
3.《乘船》结尾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是如何评价二人的优劣?
通过看二人的言行,华歆的品行优于王朗。 尽管开始华歆对别人的要求感到为难而犹豫不决,但这是他处事谨慎的表现。而一旦答应了别人,他就一诺千言,不因情势危急而弃人不顾,他是一个重诺重信之人。而王朗尽管开始有救人帮人之心,但一旦自身难保的时候,便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他是一个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任、轻诺寡信的人。
二、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不,通“否”,译为“不在”)
(2)词类活用 :歆辄难之(难,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为难”。)
(3)特殊句式 :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句,“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三、文学常识: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著名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世说新语》中有一些记载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表现了比较进步的道德观。
五、练习
1.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 )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 )____________ (4)遂携拯如初( )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 ) (2)幸尚宽,何为不可( ) (3)陈太丘与友期( ) (4)太丘舍去( ) (5)既已纳其自托( ) (6)宁可以急相弃邪( )
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参考答案 1.(1)fǒu;同“否” (2)zhé;当即 (3)xié;携带 (4)zhěng;救助 (5)yé;相当于“吗” 2.(1)搭船 (2)幸而,恰巧 (3)约定 (4)不再等候而离开 (5)请托,请求 (6)难道 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4.(1)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中考集锦(广西题)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是无信 / 是进亦忧,退亦忧 B、太丘舍去 / 屋舍俨然
浏览完整试题
C.相委而去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D、下车引之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2卖 油 翁
一、文学常识:《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点词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 (2)但微颔之(只、不过;点头)
(3)无他,但手熟尔(罢了) (4)尔安敢轻吾射(怎么)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尔安敢轻吾射”)
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手熟”)
3.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以我酌油知之”)
4.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5、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熟能生巧)
中考集锦
A(上海题) 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以我酌油知之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福建题)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3三 峡
一、文学常识:课文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我国南北朝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字音
素湍(tuān)绿潭 不见曦(xī)月 夏水襄(xiāng)陵 重岩叠嶂(zhàng)
略无阙(quē)处 沿溯(sù)阻绝 属(zhǔ)引凄异 飞漱(shù)其间
三、词义
(1) 略无阙处 (完全没有 ;同“缺”)
(2)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正午)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 (即使 ;奔驰的马) (5)素湍绿潭(白色;急流的水)
(6)猿鸣三声泪沾裳 (几声,这里的“三”不是确数)
(7)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岩峰。
(8)隐天蔽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四、译述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①其间,②清③荣④峻⑤茂,良多趣味。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①于②水③树④山⑤草)
五、按要求默写并译句子。
(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
默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默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3)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同工异曲的句子。
默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翻译下列句子: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降霜的早晨初晴或降霜的日子,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宛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六、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考集锦
A(柳州、北海)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稍有一点点) B、至于夏水襄陵(漫上)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 D、每至晴初霜旦(结霜的早晨)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3、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写出首句和尾句即可): 它着力渲染了
4、如果你到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1、A 2、语言通顺1分,译文中“奔”、“御”、“疾”必须准确,给2分;错1个扣1分译文: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3、 “睛初霜旦……哀转久绝”三峡秋天凄清肃的气氛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抄写原文的不给分,不用自己的话阐明酌情扣分)
B(郴州题)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
C夏水襄陵(河岸) D属引凄异(连续)
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展开余下试题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
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1D 2A 3.B)
C(衢州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王命急宣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④每至晴初霜旦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4、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1、(1)有时(2)快(3)急流,急流的水(4)到2、(1)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2)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3、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4、寂静凄清)
4《论语》六则
一、字音释义
(1)人不知而不愠( yùn )怨恨 (2)不亦说乎(yuè )高兴
(3)学而不思则罔( wǎng )迷惑不解 (4)思而不学则殆(dài )危险
(二、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怨恨,心里不满)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 ; 殆:危险或疑惑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
四、“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学而时习之(表顺接)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接)学而不思则罔(表顺接 )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接)
五、文学常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中考集锦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超越,超过)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通“智”,智慧) D.思而不学则殆(学业上陷入困境)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D.思而不学则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人不知而不愠 五十知天命
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C.第六则,孔子自述他的成长过程,孔子因为勤于思考而使自己得到了不断成长。
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第二、五则分别概括为:“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
(1、C 2、A 3、A 4、翻译略)
5《伤仲永》中考集锦
A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
5、.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 (1)文采和道理;(2)胜过、超过。2、.C 3、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4、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每空1分)5、.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原文1分,说出理由1分,共2分)
B.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余闻之/也久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世隶耕 ( ) (2)即书诗四句 ( )(3)父异焉 ( ) (4)称前时之闻 ( )
3、.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
4、.后天的学习很重要。请你把方仲永的故事提炼成一个论据来论证这个论点。
答:
(1D本题是对学生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考查,腻乎较容易的题目。在四个备选答案中:A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其涛/以养父母收族为意”,8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余闻之也,,久”,C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即/书涛四句,并/自为其名”,D项朗读节奏划分正确。故正确答案选D)项。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先要准确理解文甸的意思;然后,结食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具体的语境加以分析,就能够进行正确划分。2.(1)属于(2)书写 (3)感到诧异(认为奇怪) (4)相当(2分)3、.(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水题诗。(2分)(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分)4、.简述这个故事即可。如:自小天资聪明的仲永,因为没有后天的学习,不也同样落得“泯然众人矣”的下场吗? (2分))
C练习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就: ②称: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句)。
(1)余闻之也久 (2)从先人还家
4、同邑人“宾客其父”的目的是什么?仲永的父亲为什么要“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答: 。
5、题目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方仲永哪些方面堪“伤”?
答:
6、纵观全文,方仲永的写诗才能的变化,可分为哪三个阶段?请用原文回答。
答:
7、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
答: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2、就:完成这里是写好。 称:相当,符合3、略
4、第一问对仲永的才能感到惊奇;第二问认为这样有利可图5、伤:哀伤 其父“利其然”“不使学”,仲永被邑人捧杀,终“泯然众人”;6、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7、略)
展开余下试题
6木兰诗
1、本语段出自《木兰诗》,节选自____ __编的《______ ____》。
2.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1)旦辞爷娘去(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3)军书十二卷( )(4)出郭相扶将( )
3、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的脚步跳跃,雌兔的双眼迷离。
B.策勋十二转 记了许多次功。
C.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能听到燕山脚下胡人的战马嘶鸣的声音。
4.“扑朔迷离”一成语是由该诗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得出。现常用来比喻_________ _____。
7《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试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故不语郎君 故: ②且父未尝语我也 语:
③亡何,其人亡 亡: ④而翁知我 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②卒辇而致之。
3.本文表现了蔡勉旃怎样的优秀品质?
(1①所以 ②告诉 ③通“无”,没有。 ④你,你的2.①哪有寄存一千两白银却没有凭据的?②(蔡勉旃)最终用车子运着(白银)送还给了他。3.“重诺责,敦风义”或者“诚实守信”。)
第六单元古文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全都正确的是:( )
A、可汗 (kě hán)殆(dài)识之(zhì) B、华歆(xīn)环谒 (yè)机杼 (zhù)
C、泯然 (mǐn)军帖(tiě)溅溅 (jiàn) D、燕山 (yàn)朔气 (shuò)城阙(què)
2、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个是( ))
A、相委而去 (委屈)B、诲人不倦(教导)C、泯然 众人(普通人)D、出郭相扶将(外城)
3、下列选项中“而”的用发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4、找出按音节划分节奏错误的一句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D、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5、下面“之”字的用发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歆辄难之 B、忽啼求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择其善者而从之
以下按原文填空:(以下每题一分,)
6、成语“择善而从”出自《论语》,原句是 , 。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句是 , 。
8、《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徘徊,写得乐观开朗,其中最能体现诗人宽阔胸襟的句子是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虽感惆怅,却也达观的心绪,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现在也常用这句诗生命新事物必定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诗是
11、孔子认为孔文子之所以为文的原因是 。
12、《夜雨寄北》中,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际景物推移到想象的境界,从而使过去、现在和将来在这里奇妙地实现了融合的千古名句是 。
13、孔子提倡“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六则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言论,这两句是 。
14、《论语》是 家经典之一,是 的记录。
15、《世说新语》是古代 集,作者 是 时的文学家。
16、《伤仲永》的“伤”的意思是 ,作者是 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本文说明了 和 的关系。
17、《木兰诗》选自 代 编的《 》,是 时期的一首 民歌。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 ,他和 、 、 并称为“初唐四杰”。
第七单元古文训练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矜jīn 杓shāo 圃pǔ 遣qiǎn B.阙quē 溯shù 湍tuān 巘xiàn
C.券juàn 辇niǎn 襦rú 帩xiào D.姝zhū 踟chí 蹰chú 峙shì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早晨的阳光)月
B. 虽乘奔御风(虽然),不以疾也(快)就傅读书(靠近)惟手熟尔(罢了)
C. 哀转久绝(断绝,消失) 晴初霜旦(早晨) 至于夏水襄陵(大的土山)
D. 而(但是)翁知我(把……当知己) 公亦以(因,凭借)此自矜(夸耀)
3..下列句中加点“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思、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我酌油知之
A.忽啼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康肃笑而遣之 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2)《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
5.填空题:
(1).文学常识填空(8分)
A.《登飞来峰》的作者 是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B.《陌上桑》节选自 《 》。
C.《卖油翁》的作者是 ,是 代政治家,文学家,号 。
D.《三峡》是 时期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写的一篇写景散文。
(2).按照原文或根据意思用文中原句填空(20分)
A.春冬之时,则 , 。
上一篇:
富顺初中2012秋季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
下一篇:
四川泸州蔺阳中学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2(附答案)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语文版七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