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40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0]
四川泸州蔺阳中学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2(附答案)
四川泸州蔺阳中学校高2012级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二)
语 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第1至8页,答题卡第9至12页。15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共36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答第Ⅰ卷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答第II卷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按题号顺序书写答案;答在试题卷上不得分。
3.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倔(jué)强 麻痹(bì) 鞭挞(tà) 挫(cuō)折 信手拈(niān)来
B.祈(qǐ)求 女佣(yōnɡ) 信笺(jiān) 勾(ɡòu)当 拐弯抹(mò)角
C.笃(dǔ)信 桑梓(zǐ) 隽(juàn)永 箴(zhēn)言 装模(mó)作样
D.通缉(jī) 症(zhēnɡ)结 田塍(chénɡ) 碑帖(tiè) 言简意赅(ɡ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咳嗽 羞赧 摒弃 蜷缩 乌烟瘴气 相形见绌
B.紊乱 亟待 羁绊 敦促 大有禆益 出其不意
C.会晤 急躁 夯实 濒临 至高无上 真知卓见
D.擘画 全愈 厮打 誊写 捉襟见肘 扣人心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3)还有一些参观者 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 竟然 注视 B.消逝 竟然 凝视
C.消逝 居然 凝视 D.消失 居然 注视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不久回国,才下飞机,走出海关,大步跑进机场候机大厅书店,问服务员有没有《狼图腾》,人家顺手就递给我一本,可见这部书很是炙手可热的。
B.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C.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D.许多名人的书画作品,在他们在世时往往一文不名,而在他们去世后却身价倍增。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小学开始的做题、考试、培训、家教等,使中外名著对现在的高中生越来越陌生了。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地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工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D.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 , , , ,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浏览完整试题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尊重鲁迅故居的历史原貌
名人的故居,当然应按名人居住时的原貌陈列。
解放初,将周家新台门中小堂前一排六楼六底的房屋中间,砌造一堵高墙,高墙之西的两楼两底定为故居,在小堂前门口挂一“鲁迅故居”的牌子。但不论哪段时期,鲁迅家人口加上佣工,常住人口总在十四五人,四小间怎么能住得下呢?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中说:小堂前一排屋六楼六底,鲁迅家的正房占四楼四底共八间,厢房七间也属兴房,另有一间放米谷的仓间,加起来共十六间。大半个世纪以来,却一直以四间房为“鲁迅故居”,显然离历史事实太远了。
现今“小故居”中,既有朱安的卧室,又另有鲁迅的卧室。
解放初,绍兴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同时建立。有一位曾长期在鲁迅家作佣工的长者,在纪念馆工作。有人把他回忆鲁迅的一些说法记录下来,在刊物上发表。其有这么一段话:“鲁迅先生结婚是在楼上,过了一夜,第二夜鲁迅先生就睡到书房里去了。……当时照老例新婚夫妇是要去老台门拜祠堂的,但鲁迅先生没有去。后来知道是鲁迅先生对这桩包办封建婚姻很不满意。”这段话的每一句都经不住推敲。经过一些人的“加工”,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的《鲁迅年谱》中说:“奉母命回绍兴与山阴女士完婚……在家仅停留四天即重返东京。”鲁迅婚后到底在家住了多少天呢?周作人在《鲁迅在东京》中说:鲁迅“丙午年夏回乡结婚……秋天再往东京。”周作人在《旧日记里的鲁迅》中又说:“丙午年……夏天回家去,适值鲁迅回来结婚,秋间便同他往东京去。”周作人是当事人,他两次的说法相同,是可信的。
在鲁迅故居中就一直有一间朱安居室,在楼上;有一间鲁迅书房兼卧室,就是楼下小堂前斜对面的小方室。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中,写到1919年12月“一个雨夜”,大哥突然回到家了。“我和母亲住在小堂前的后间,大哥住在楼上,鹤照住在隔壁祖母住过的房间里。大哥上楼时,母亲告诉他,写了信给运水……”当时合家人,留下等鲁迅来接往北京的是:母亲、朱安和周建人一家,一位佣工王鹤照。全家用房已紧缩到两楼两底。楼上两间,一间住着周建人当时的妻子羽太芳子和他们的一女一儿,另一间住着朱安。鲁迅上楼去睡,在哪个房间里,还要笔者多费笔墨吗?
故居中与朱安的卧室相呼应的,还有一间鲁迅卧室,里面陈列着的床、四仙桌,旁写“说明”说是原物。但我查了周建人《鲁迅故家的败落》正文前的《晚清新台门(西部)》图,都不见这被指为“鲁迅卧室”的方形房间。周建人在数说他家的十六间住用房时,也没有说到这间书房兼卧室。他结婚第二天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睡”都是虚构出来的故事。
鲁迅一生反对“瞒”和“骗”。为了对鲁迅负责,对历史负责,恢复鲁迅故居的历史原貌,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节选自《文汇报》,作者倪墨炎,此处有删改)
7.本文认为应该“恢复鲁迅故居的历史原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当时照老例新婚夫妇是要去老台门拜祠堂的,但鲁迅先生没有去。后来知道是鲁迅先生对这桩包办封建婚姻很不满意。
B.名人的故居,当然应按名人居住时的原貌陈列。然而,鲁迅故居就有例外,有很多地方不符合历史事实。
C.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以四间房为“鲁迅故居”;在鲁迅故居中一直有一间朱安居室,有一间鲁迅书房兼卧室。这些都离历史事实太远。
D.我们的鲁迅研究、鲁迅介绍,不能杂入“瞒”和“骗”的做法,恢复鲁迅故居的历史原貌,是为了对鲁迅负责,对历史负责。
8.下列对鲁迅故居中“既有朱安的卧室,又另有鲁迅的卧室”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放初,有一位曾长期在鲁迅家作佣工的长者,有人把他回忆鲁迅的一些说法记录下来,在刊物上发表。这影响了鲁迅故居现今的陈列。
B.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中,叙述鲁迅将合家人接往北京的一段文字,可知鲁迅是住在楼上朱安居室,而楼下小堂前斜对面的鲁迅书房兼卧室根本就不存在。
C.故居中与朱安的卧室相呼应的,还有一间鲁迅卧室,里面陈列着的床、四仙桌,旁写“说明”说是原物。这充分表明后人力图再现鲁迅故居的历史原貌。
D.《鲁迅故家的败落》正文前的《晚清新台门(西部)》图,和正文数说鲁迅家十六间住用房时,都没有“鲁迅卧室”。证明现今故居两间卧室的布局不符合历史原貌。
9.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名人的故居,当然应按名人居住时的原貌陈列。恢复鲁迅故居的历史原貌,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B.“鲁迅故居”至少应该包括周家新台门中小堂前一排六楼六底的房屋在内的十多间,而绝不是现今的两楼两底的四间房。
C.《鲁迅年谱》中的有关说法是建立在经不住推敲的虚构故事之上的,某种意义上说,是杂入了“瞒”和“骗”的做法。
D.绍兴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同时建立。在纪念馆工作的那位长者,因为曾长期在鲁迅家作佣工,他是当事人,他的说法是可信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卻。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展开余下试题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 如:到……去
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枉:白白地
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邀请
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完成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①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②以乱易整,不武
B.乃:①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之:①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D.方:①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第Ⅱ卷(主观题,114分)
四、(28分)
13.将前面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5分)
翻译:
(2)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5分)
翻译:
14.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此词写于作者罢官闲居江西乡间时。
(1)词的上阕“破”、“鸣”、“点”都用得非常传神,请选其一,赏析炼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


(2)简要赏析这首词最末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内容。(10分,每空1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戴望舒《雨巷》)
(3)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徐志摩《再别康桥》)
(4)复为慷慨羽声, , 。(《战国策》)
(5)真的猛士, , 。
(6)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
回想铁生
陈 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展开余下试题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1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
17.根据作者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8.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


19.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关于精神方面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六、(13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据此拍摄出灾难大片《2012》。影片虚构了2012年地球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的故事,火山、地震、海啸、台风等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影片登陆中国,上映仅3天就拿下了7500万元左右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几乎赶上了《建国大业》。不过,影片中的灾难场面和惊悚特技也引起了争议。著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建议停映《2012》”。他在博客中称:“看完电影真的是很后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是错上加错。”
你认为我们高中生能不能看《2012》这样的影片?请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答:


21.依据画线的句子,仿写句子,使语意连贯。(5分)
世界有爱而融融,人间有爱而温馨,心灵有爱而阳光。爱是暖暖春天的萌动,让经过沉睡的心灵焕发出激情;爱是 , ;
爱是 , ;爱是 , 。
22.把“嫦娥一号”卫星开始出使月球的旅程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也就在这一刻,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这一天,时间将被定格在“11月5日”。这一刹那,中国“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②在地—月的通道上,“嫦娥”依然将孤独地飞行将近5个昼夜。
③伴随发射点火的巨大轰鸣,在长三甲“大力士”的托举下,“嫦娥”将首先被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5.1万公里、运行周期约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④经过长途跋涉,承载无数传说的月球将终于出现在“中国嫦娥”的眼前。此时,高速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将放缓自己的脚步,开始第一次“刹车”制动,以使自己被月球捕获。
⑤在发射完成后的7天时间里,“嫦娥一号”实际上是以一颗“地球轨道卫星”的面目,在调相轨道展开自己的旅行。
答:(只填序号)
七、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正在越变越大:建筑物的高度已达到510米,游艇上的活动面积有3个足球场大,飞机客舱能安排650个座位……
于是引起了人们对“大”的思考和议论——
“越大就意味着越好吗?”
“大,又有什么不好呢?”
要求:①请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要离开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③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蔺阳中学校高2012级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二)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A.挫cuò;B.祈qí;C.模mú)
2.A。(B.裨;C.灼;D.痊)
3.D。(消失,居然,注视)
4.C。(空穴来风,原指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可改为“不以为意”。D.一文不名,一个钱也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此处可换为“一文不值”。)
5.B。(A.主客颠倒,应是“现在的高中生对中外名著……”C.关联词搭配不当,改为“无论……都(总)……”D.语序不当,改为“广泛地听取了……”)
6.C。(这几句是递进关系。⑤②强调食品安全所涉及的部门以及不监管的危害,⑥用“因此”承上启下,谈具体措施,③①从监管部门谈,④从企业角度谈,由大到小。)
二、(9分,每小题3分)
7.A。(这是曾长期在鲁迅家作佣工的长者的回忆,原文说这“经不住推敲”“是虚构出来的故事”。)
8.C。(C项表述与作者分析相反。)
9.D。(原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泸州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