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48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8]
巴川中学初2013级春期素质测评(二)
巴川中学初2013级春期素质测评题(二)
语 文 试 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B )(3分)
  A、颤抖(chàn) 霎时(shà) 凛冽(lǐng) 果实累累(lěi )
  B、闷热(mēn ) 字帖(tiè) 贮蓄(zhù) 诲人不倦(huì)
  C、雏形(chú) 酝酿(niàng) 洗濯(dí) 玲珑剔透 (tī )
  D、血本(xuè) 倔强(jué) 栖息(xī) 吹毛求疵(cī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训诫 寥阔 抖擞 禄禄终生
  B、决别 梦寐 缀连 具体而微
  C、糟蹋 踊跃 苍茫 折衷是非
  D、蓦然 斑澜 严峻 可望不可即
3.下面加点词在同一句话中的含义、用法与词性完全相同的是一项是( D )(3分)
  A、这枯涸的溪流枯涸了少年年轻的心。
  B、窗外花枝招展的樱花树迎来一群花枝招展的少女驻足欣赏。
  C、只有抱着绝处逢生信念的人,才真有可能在山穷水尽时绝处逢生。
D、看到瘦骨嶙峋的你攀爬在这座瘦骨嶙峋的山上,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身体里咚咚直跳。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
   ①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使我市酉阳、黔江、巫山和奉节等区县发生冰冻灾害。②高海拔地区因雨雪冰冻灾害部分造成交通主干道和通往乡村的道路出现结冰现象,③多次发生多起交通事故,④交通安全形势严肃。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该删去 “受”或“使” 。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造成部分” 。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多次”或“多起” 。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 “严肃” 改为 “严峻” 。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精神生活。其中《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明代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
B.《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D.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6.春日迟迟,风景无限。古代文人在春日特别喜欢衔觞赋诗,留下了大量的歌颂春天的佳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后面的题。(4分)

 (1)班级办黑板报需要你选择一句和春有关的古典诗句,请用楷书抄写在下面的格子里。(2分)
 
抄写用楷体,工整无误。内容必须和春有关,五言,七言皆可。
(2)请将抄写的和春有关的古典诗句所表现的意境描写出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2分)

7.综合性学习。(10分)
   今年是重庆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校将要组织纪念卢作孚诞辰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综合性学习。
【链接材料】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家境贫寒,辍学后自学成材。其于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浏览完整试题(1)材料探究。(3分)
   民生公司主营航运业。1934年1月26日,记者陈友琴乘坐该公司民主轮由湖北省宜昌市出发,同年1月29日,抵达重庆。以下三则材料都摘录自陈友琴日记《川游漫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2月版),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至于生活上一切所必需,民生公司各轮,皆可供给,且有图书备阅,有各种音乐器具,供客玩弄,使旅客在船上,不感寂寞之苦也。
   材料二:山更高,峡更险,水路曲折更多,故最易覆舟。入川之轮,七十余只,无一未受厄者。……(民主轮员工)撑舟者撑舟,牵缆者牵缆,而轮船乃得势以上。
   材料三:午餐前,民主轮职员及船役演习消防。足见民生公司办事人之认真,其进取精神,能令人钦佩也。
   根据材料,请概括陈友琴眼中民生公司有哪些优点?
   
服务周到、不畏艰苦(团结一心)、办事认真。(1点1分)
(2)语序排列。(3分)
   卢作孚先生擅长演讲,下面这段话是他在1936年的一场著名演讲词文稿的节选。可惜由于时间久远,其中划线的四句话语序发生了错乱。你觉得顺序正确的排列应该是?( C )
   最重要必须全国一致。①亦不仅全国人民一致拥护政府而已。②尤须全国人民与政府一致。③不仅全国之军队、政治上之各派别一致。④必须中央与地方,公家与私人任何作为皆联成一气以树国防之基础也。
                ——卢作孚《如何应付当前之国难与敌人》
   A.③①④②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3)情景对话。(4分)
   卢作孚的孙子卢铿是重庆一中1966级校友,校团委派你邀请卢铿先生于本周五下午2:30在学校大礼堂做一次关于纪念卢作孚先生的演讲。你怎样说他才会来呢?请写下你要说的话:
例子:尊敬的卢铿先生,您好,我是重庆一中的学生,受校团委的委派,邀请您本周五下午2:30在学校大礼堂做一次关于纪念卢作孚先生的演讲。我们都非常崇拜卢作孚先生,而您又是我们的校友,我们热切盼望您的到来。(邀请礼仪1分,事情交代清楚2分,用语得体理由充分1分)
要求有称呼、问候、自我介绍,事情交代清楚,语言礼貌得体,语气诚恳。理由充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
(2)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李商隐)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
(4)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5)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辛弃疾)
(6)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7)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f(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9)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情景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水尤清冽(格外 ) (2)佁然不动 (呆呆的样子)
(3)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 (4)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 ) (3分)
  A、本文选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B、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C、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D、从“似与游者相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宁静幽雅,清新自然的。
12、《小石潭记》短短一百余字,向来以笔简意丰为人称许。清代学者何义门评点文中“闻水声,如鸣珮环。”一句说道:“水激石而成声,一句中将下两层都暗领。”意即此句明写水而暗写石,言简而意丰。请你任选文中一句,用精辟的语言点评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4分)
我选择:
评点:
答案要求:用语精炼,评点恰当。(选择1分,评点3分)
评点示例:写鱼动静结合,写水虚实相生。 处处围绕题目中“石”字来写,笔墨俭省而意蕴丰富。等等。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7题。
小红虫
                   (台湾)简媜
现在想想,已有二年多了。但那只小红虫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样,深深地让我记忆着。
那年我高三,最机器化的年龄,每天窝在图书馆死啃活啃得不知天昏地暗。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背地理笔记,昏昏沉沉之际,突然发现一只很小很小的小红虫,比一粒沙子还小,慢慢地爬上我的笔记簿。我感到很新鲜,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虫,我怀疑是不是眼花了,把随手一点的红原子笔水看成是虫。但它真的在动,我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儿,是真的小虫没错?多新鲜!我不禁趴在桌上看得出神。好可爱的小不点儿,它一定是刚到这个世界不久,瞧它红得那么弱,步伐那么轻细,只要我大力点儿呼吸,怕不把它吹到十万八千里远才怪哩!它没有固定的方向,似乎是漫无头绪地在摸索,它一定没搞清楚它站的地方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不过,我发觉它对颜色的辨别力很高,尤其是黑色,只要一碰到黑色,就马上变换方向,而且动作急速,仿佛相当惧怕的样子。最后,它终于穿过字与字之间的空隙,到达笔记簿上最大块的空白地方,它似乎很喜欢白色。我想,它是不会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它在白色的纸上安步当车,一点也意识不到是否有突发性的危险。我伸出一根指头慢慢地往下靠近它,希望它知道我的存在。可惜它没有经过光线投射下的黑影。我的指头一直随着它移动,而它仍是不知不觉,我不知道小虫的世界里,有没有第三空间的存在,我的指头在它的上面猛动不停,它还是没知觉。


展开余下试题   这可惹恼了我,有几次,我几乎要直直压下去,对我而言,这是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我没这么做,说不上来为什么,杀一只虫还不至于有一秒钟的罪恶感,但我就是没压死它。不过,我打算给它一个难关,惩罚它对我的妨碍,如果它通过了,我就把笔记簿让给它去逍遥,如果没通过,只好不客气地请它另谋出路。我在桌上敲几下,算是通知它了。于是,拿起黑色原子笔,在它的周围划一个大圆圈,然后慢慢涂黑,让黑色一步一步向它逼近。它的反应立即可见,急速地四处乱撞,碰到黑色就掉头,像被包围在熊熊烈火之中的人一样,只会乱冲乱撞,那样地惊恐、焦虑、无助。我想它现在的心情,大概跟我有一次走在地下道,突然灯全黑了,畏惧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一样。我的笔尖继续逼近它,它反向逃避,我转向又逼近,它错乱的程度几近疯狂,只会团团转,只会在渐渐缩小的空白里慌乱得不知所措,它那样地惧怕黑暗。我想,如果它知道上帝,我相信它会死命地喊着上帝,而这时候,我无疑地是它的上帝。最后,一团漆黑当中只留一点点空白让它立足,我囚住它了。
   我怀疑它是否能走出去,它是如此地畏惧黑暗。也许对一个小生命,这么做太苛刻了。我在想要不要释放它?突然,出乎我意料地,它静了下来,在仅存的空白里一动也不动,仿佛死去一般。我不禁纳闷起来,然而更让我震惊的事发生了,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竟然动了,不是在空白里转动,而是一步步慢慢地往黑暗走去,很笃定地,朝着一定的方向,很镇定地走,没有慌乱、没有焦虑,更没有畏惧,像一只走惯黑暗的虫。是什么力量让它把黑色透视成白色,让它那么肯定黑暗之后就是白色?它只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虫子罢了,它怎么能够……?!它终于走出黑暗,我囚不住它,认输地把笔记簿让给它。
  我想,它已有资格去走遍一个地球。
13.阅读全文后,在横线上补全我心情的变化过程。(4分)
惊奇 (出神 )——( 恼怒)——(怀疑或“犹豫”)——(纳闷)—— 震惊
14.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它在白色的纸上安步当车,一点也意识不到是否有突发性的危险。
这里指小红虫在白色的纸上悠闲自在爬行的情态。 (2)它竟然动了,不是在空白里转动,而是一步步慢慢地往黑暗走去……
这里指小红虫往黑暗走去的动作出乎我意料,让我非常惊讶。
15.请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4分)
   它的反应立即可见,急速地四处乱撞,碰到黑色就掉头,像被包围在熊熊烈火之中的人一样,只会乱冲乱撞……
(1)从描写角度鉴赏: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撞、掉头”这两个动作,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小红虫在黑暗中的慌乱不安。
(2)从修辞角度鉴赏:运用比喻手法,把黑暗中的小红虫比作在熊熊烈火之中的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红虫在黑暗中的慌乱不安。
16.结合全文,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这句话在文末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勇敢的品质能帮助我们战胜巨大的困难。 17.每个人都会像小红虫一样,会遇到自己畏惧的“黑暗”,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4分)
结合实际,言之成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题。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周国平
   ①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②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类的都属于奢侈品。它们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强求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
  ③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④仔细想一想,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被它的生理构造所限制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循着过犹不足的法则。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分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时的那份痛快。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生理满足的范围了,但称它们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们至多只是一种心理满足罢了。
  ⑤人要奢侈起来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奢华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往往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使人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只有在那些精神素质极好的人身上,才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而这又只因为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物质享受,始终把精神生活看得更珍贵。一个人在巨富之后仍乐于过简朴生活,正证明了灵魂的高贵,能够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快乐。
  ⑥智者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因为看清了物质快乐的有限,最少的物质就能使他们满足;另一方面,因为渴望无限的精神快乐,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他们满足。
  ⑦我一向认为,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
  ⑧许多东西,我们之所以觉得必需,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们。当我们清理自己的居室,我们会觉得每一样东西都有用处,都舍不得扔掉。可是,倘若我们必须搬到一个小屋去住,只允许保留很少的东西,我们自会判断出什么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了。
  ⑨许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认为必须做,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列入了日程。如果让我们凭空从其中删除某一些,我们会难做取舍。可是,倘若我们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只能做成一件事情,我们自会判断出什么事情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了。 (选自《重庆晚报》 )


展开余下试题18.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的理解。(4分)
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不为物役,才能保持精神的自由。
19.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举例论证,列举殷纣王和秦始皇生活侈糜的例子,具体地证明了人的肉体需要是被它的生理构造所限制的,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20.请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只有在那些精神素质极好的人身上,才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21.下面这则材料印证了选文中的哪一句话?(4分)
  资料链接: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22. 倘若你必须搬到一个小屋去住,只允许保留很少的东西,除了生活必需品,你还会带上什么东西?请列举其中的一项并说明理由。(4分)
结合选文内容主题,该物品不能是生活必需品,表达出其必要性,言之成理即可。
四、作文(55分)
23.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1)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体不限。
一个在家乡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的同学比,自己的成绩稍差,她就抱怨老师的“水平太低”;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她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局长的哥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点的中学读书。一天,友人倾听了她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呢?每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2)要做一个 的人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使我们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和见闻,对这些道理也会有自己的认识。那么,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是认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好呢?请你将上面文题的横线部分补充完整,如选填诚实、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183.64.170.25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巴川中学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