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学考模拟卷
阅读:1228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8]
河北省冀明中学会考模拟试题13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十三)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
微博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不超过140个字符的片断式言说?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还是一种人际交流的崭新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一条信息随着微博用户“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
然而,微博的意义远不止于“快速”。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传统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说的是互联网的匿名性。而在走向实名的Web2.0时代,我们借用这句话说:“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一个账号,一个文字框,一个提交发言的按钮,“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平等也意味着选择的空间。在微博上,一条留言被阅读的次数,决定于发言者被关注的程度。微博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发言者予以关注,“听”与“不听”,“听”谁说的权利,全在于每位网民自己手中。诚然,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有着吸引更多“粉丝”的天然资本,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否取得更多公众的稳定关注,本质上取决于政府的发言质量,是否坦诚、是否贴近,是否有用。
“微”是一种琐碎的表达。140个字的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这使不善言者平添自信,也决定了这个平台拒绝宏大叙事,拒绝长篇大论,拒绝高高在上。对于政府和机构而言,要在这个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就必须抛弃“公文式语言”,适应这种平实的、人性化的交流,精思慎言,依靠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来吸引关注,留住“粉丝”。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国内某微博的广告语,也很好地点出了微博平等交流的实质。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当原本需要“仰望”而略显“遥远”的政府机关化身自己关注者列表中一个普通的ID,“政府机关”便也具备了如同面对面朋友般的亲近与亲和感。政府微博上,一条条柴米油盐的信息可能显得细微甚至平淡,但在这种细微和平淡的交流背后,正是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的点滴彰显。
(选自2010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微博的本质”的理解,符合作者所要强调的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是一种琐碎的表达,是有140个字符容量限制的片段式言说。
B.微博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特征。
C.微博是一种人际交流新模式,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区别于传统媒体。
D.微博是一种为人津津乐道的全新的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难以比拟。
2.下列对文中四句引文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说传统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特点
B.“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是说在微博上人人平等。
C.“人人都有麦克风”,是说在机构、名人之后,普通用户才拥有发言权。
D.“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点明微博具有平等交流的实质。
3.下列对“‘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在微博上,每个人、每个机构或组织都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
B.每位网民都有选择的空间,有自由选择发言者并予以关注的权利。
C.政府机关与普通网民细微和平等的交流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D.政府和机构能在微博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人的潜能是多元化的。因此,所谓的创新型人才也绝非仅仅是学术意义上的创新。学校教育究竟如何能够顺合人的自然禀赋来挖掘人的潜能?在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感言或传记中,我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发现,好奇心是构成他们成功的主要内在因素。对每个人而言,好奇心最初本是无功利的,它不过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满足。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在与他人或社会互动过程中,好奇心可能会逐渐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学校在不同阶段,能够持续地给予这种好奇心以呵护,以智慧性的引导,所谓人的创造性潜能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开掘。
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教育现实,好奇心的满足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而言几近于一种奢侈。漠视人的好奇心,甚至以各种显性或潜在的强制和规训方式逐渐抹杀之的体制化教育,在单纯的知识理解或获得上或许是不坏甚至是不错的,但是,在人的各种潜能开掘及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却可能是最为失败的。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所谓的习惯和规矩养成便开始成为学校日常生活规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随着年级的递增,在目不暇接的考试、竞赛和评优体制下,学习与学生的内在精神满足渐行渐远。学生的爱好越来越偏离其自娱性的本质而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学开始带有被动性,习带有强制性,好学一旦不再出自于满足好奇心的自我愉悦,而是为了取悦于他人,求知就逐渐黯淡了其灵性和智慧之光,求技和求艺就渐趋丧失了其创意之美。在分数至上取向下,原本各有其天赋和潜能的个体,被分等、被隔离和被排斥,被安排在一个跑道上竞争。分数让少数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有了业绩和政绩,引发了所谓的榜样效应,也收到了所谓激发人们急起直追的竞争(模仿)效果,但是,它挫伤的却是一代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中国人并不缺乏智力和知识优势,甚至也不缺乏吃苦和勤奋精神,但是,匮乏的恐怕就是被早期教育所遏制的好奇心以及由其所引发的内在激情和思维的灵活性。
(节选自阎光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有删改)
4.下列对好奇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的阐述,恰当的一项是
A.好奇心能够使学校教育顺合人的自然禀赋,并因此来挖掘出人的潜能。
B.好奇心能最大程度开掘人的创造性潜能,是活的成功的主要内在因素。
C.好奇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满足,它会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具有目的性。
D.好奇心会发展为具有功利性的探索,成为带有个体偏向的兴趣或爱好。
5.下列对如何呵护好奇心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好奇心带有一定目的性,需要学校在不同阶段教育过程中给予智慧型引导。
B.通过合理引导和激发,把个体引向探索之途,使好奇心成为少数人的特质。
C.使好奇心发展为一种持续的关注,满足求知之需,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D.应该顺合人的自然禀赋,满足好奇心的自我愉悦,满足人的内在精神需求。
6.下列对当下教育现实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漠视学生的好奇心,以各种显性或潜在的强制和规训方式逐渐抹杀好奇心。
B.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注重习惯和规矩等的养成教育,有利于思维的激发。
C.学生的学习带有被动型和强制性,好学是为了取悦他人,具有功利性色彩。
D.在分数至上取向下,原本各有天赋和潜能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跑道上竞争。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点亮心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多云黯然的午后。
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竟意外地看到文友的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炭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斯阴郁的心,令他既激动又振奋。罗伯斯迅速地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地逐册逐页翻阅书籍。可是,找了很久,也未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新回到墓地。从墓地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之下的是一名年仅10岁的少年,前几天,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弹炸死。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
这个感人的故事令罗伯斯久久不能释怀,一股澎湃的激情促使罗伯斯提笔疾书。很快,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
几天后,文章发表了。故事转瞬便流传开来,如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胜利而执著前行的脚步。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读大学的步雷克也读到了这篇文章,并从中读出了那句话的隽永与深刻。布雷克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随一个科技普及小组去非洲扶贫。
“到那里,万一你觉得天气炎热受不了,怎么办?”
“非洲那里闹传染病,怎么办?”
“那里一旦发生战争,怎么办?”
面对亲友们那异口同声的劝说,布雷克很坚定地回答:“如果黑暗笼罩了我,我决不害怕,我会点亮自己的蜡烛!”
一周后,布雷克怀揣着希望去了非洲。在那里,经过布雷克和同伴们的不懈努力,用他们那点点烛光,终于照亮了一片天空,并因此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的称号。
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这样的蜡烛。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7.对“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只小蜡烛失去光辉”里“一只小蜡烛”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信仰 B、 一个人的希望 C、 一个人的财富 D、一个人的品格
8.对第一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
A、交代有关罗伯斯的故事的发生背景,暗示当时残酷的社会背景。
B、“多云暗淡”点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烘托罗伯斯的悲伤心情。
C、点明作者心情阴郁的原因,也是下文写碑文的鼓舞人心的原因。
D、交代有关罗伯斯的故事的起因,引出下文有关碑文的感人故事。
9.对罗伯斯听完故事后,“久久不能释怀”的原因探究正确的几项是( )
A、他对10岁孩子说出此话感到震惊。
B、罗伯斯真切的悟出碑文蕴含的哲理。
C、被那位母亲的智慧和坚强深深感动。
D、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E、时代和伤感的故事让他的心更阴郁。
1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几项是( )
A、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几则小故事,顺序和倒叙相结合,脉络十分分明,条理非常清晰。
B、本文以“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只小蜡烛失去光辉”为线索,把故事串联起来,构思很巧妙。
C、罗伯斯和布雷克对待碑文故事的态度不一致:罗伯斯著文鼓励别人,布雷克则选择到非洲扶贫。
D、文章最后一段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相结合,既照应了题目,有点明了文章主旨,深化了中心。
E、“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只小蜡烛失去光辉”告诉我们要不怕环境的恶劣,保持坚定的信念。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赵光逢,字延吉。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胤,皆以文学德行知名。
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议者目之为“玉界尺”。僖宗朝,登进士第。逾月,辟度支巡官,历官台省,内外两制,俱有能名,转尚书左丞、翰林承旨。
昭宗幸石门,光逢不从,昭宗遣内养戴知权赴行在,称疾解官。驾在华州,拜御史中丞。时有道士许岩士、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骤至列卿宫相,因此以左道求进者众,光逢持宪纪治之,皆伏法,自是其徒颇息。改礼部侍郎、知贡举。光化中,王道浸衰,南北司为党,光逢素惟慎静,虑祸及己,因持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门人柳璨登庸,除吏部侍郎、太常卿。入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转左仆射兼租庸使,上章求退,以太子太保致仕。梁末帝爱其才,征拜司空、平章事。无几以疾辞,授司徒致仕。
同光初,弟光胤为平章事,时谒问于私第,尝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其清净寡欲端默如此。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时属乱离,女冠委化于他土。后二十年,金无所归,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观,其旧封尚在。两登廊庙,四退邱园,百行五常,不欺暗室,缙绅咸仰以为名教主。天成初,迁太保致仕,封齐国公,卒于洛阳。诏赠太傅。
(选自《旧五代史•卷五十八》)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度支巡官 辟:征召。
B.骤至列卿宫相 骤:很快。
C.王道浸衰 浸:浸透
D.弟光胤为平章事 为:任,担任。
12.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无几以疾辞
B.自是其徒颇息//梁末帝爱其才
C.时谒问于私第//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
D.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光逢“慎静廉洁”的一组是
①光逢与弟光胤,皆以文学德行知名
②因持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
③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
④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观
⑤历官台省,内外两制,俱有能名
⑥缙绅咸仰以为名教主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赵光逢年幼时爱读经典书籍,一举一动都很守规矩,人们把他看作象“玉界尺”那样正直温和的人。
B.他的门人柳璨受重用,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到梁朝时,柳璨又担任了中书侍郎、平章事,转任左仆射兼租庸使。
C.赵光逢眼见王道衰退,有人结党,他担心灾祸殃及自己,因而辞官到伊洛隐居,前后达五六年之久。
D.曾经有个女道士寄放了二十两黄金在他家里,后来女道士死了。二十年后,赵光逢便将金子交给官府,金子上的旧封条还在。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5.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
16.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17.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8.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19.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
(1)道之以政, ,民免而无耻。(《论语》)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论语》)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5)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三、知识积累与运用
20.下列各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媲美 洋溢/狭隘 桎梏/残羹冷炙
B.缔造/真谛 意蕴/熨帖 贫瘠/声名狼藉
C.吝啬/桅樯 空旷/粗犷 恒心/亘古不变
D.伺机/后嗣 猖獗/倔强 屏障/摒绝妄念
21.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冬时节,橘黄的灯光透过窗口,给晶荧的白雪镀上淡黄的光晕,凭添一丝暖意。
B.由他签署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那些在催残生命的火中受煎熬的人们以希望。
C.消费品生产行业应该从急功进利的发展模式改弦易辙,重建商业经营的伦理体系。
D.精辟透彻的分析、条理清晰的归纳、缜密严谨的逻辑推理是科研论文的重要特点。
2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 ▲ 着社会的良知。
②艺术真实的使命可以暂不 ▲ 现实生活的法则,因为虚构是小说家的特权。
③悲悯情怀 ▲ 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那些苦难的同类。
A.守护 理解 超脱 B.守护 理会 超越
C.守候 理会 超脱 D.守候 理解 超越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杭州小河直街这条历史名街经过整修,恢复了旧貌,让众多的参观者流连忘返。 B.在那些帮扶对象需要关心的时候,郭明义常常能够锦上添花,献出自己的爱心。
展开余下试题
C.互联网不是一个只是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格,却随心所欲地践踏他人人格的地方。
D.在世博园区,炫目影像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一些质朴无华的历史遗存也有魅力。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几年机动车越来越多,废弃排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B.“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具有高自主、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
C.沪杭高速铁路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
D.“天地图”的覆盖范围从宏观中国全境到微观具体乡镇、村庄乃至县市。
25.依次填人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梅暗香浮动,幽幽地飘香在千年的古诗里。“ ▲ ”,我感受到你的独领风骚;“ ▲ ”,我体会到你的坚贞不渝;“ ▲ ”,我感悟到宋人的辩证思维。
①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2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B.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
D.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B.像火焰,像钱币,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C.白宫庆祝“工作框架图”的背景图案值得玩味:解读生物之书——人文的里程碑。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便我耳不忍闻。
28.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
A.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元宵)
B.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龙舟锦标,遗风犹自说三闾(端午)
C.九九芳辰,年老又赏登高景 三三令节,秋神还添延寿春(重阳)
D.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 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清明)
29.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话语情境,在语言表达方面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某访谈节目: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刚刚因病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学生紧握老师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违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C.某名作家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王老师,拜读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D.某校新闻网: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30.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被刘知已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B.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如苏轼的豪放旷达,李白的豪放飘逸等。
C.《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置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D.《柳河东集》、《临川先生文集》、《樊川文集》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王安石、杜牧。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宴席上首席为长末席为卑,奉茶时八分满为宜,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见面时行拱手礼……据调查,这些中国传统生活礼仪,仅有少数人还在生活中保留着,不少人只保留了部分常用的礼仪。不过,多数人认为,在现代社会提倡传统生活礼仪,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对在现实生活中保留我国传统生活礼仪,你是怎么看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
1-6 CCDBDB
7、B 8、CD 9、BCD 10、BDE
11.C(逐渐,渐渐)
12.D(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人”。A凭借//因为。B那些//他的。C 到//在)
13.C
14.B(“担任了中书侍郎、平章事,转任左仆射兼租庸使”的是赵光逢)
15.踏
16.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17.A.
鉴赏
在北宋新旧党的斗争中,郭祥正的遭遇有似苏轼,因此他对苏轼颇为同情,感慨很多,如《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写道:“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他的《金山行》一诗,被称为“造语豪壮”,其中有“卷□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句。晚年隐居,不问世事,诗风由豪壮而冲淡,如《西□》:“远近皆僧刹,西□八九家。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可见他的诗风多样,所以过去人评其诗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宋诗纪事》)。
18-28CCDBBABCDDBA (111.11.85.132)
上一篇: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六)
下一篇:
河北冀明中学会考模拟试卷14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河北省冀明”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