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23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1]
内江一中2014级第四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内江一中2014级第四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30分)
一、(12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提防(dī) 亲眷(juàn) 谛听(dì) 扭转乾坤(niǔ)
B.伺候(cì) 缜密(zhěn) 谂知(shěn) 阿谀奉迎(yú )
C.埋怨(mái ) 栖迟(x ī) 暮霭(ǎi) 繁文缛节(rù)
D.自诩(xǔ) 吝啬(lìn sè ) 纶巾(ɡuān) 刎颈之交(wěn)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D惺松 淋漓 报应 残羹冷灸 无可置疑
B.干燥 鲁莽 国粹 前合后偃 礼尚往来
C.教诲 斟酒 暮霭 灰飞烟灭 舞榭歌台
D.蟊贼 骸骨 玉簪 咄咄逼人 良辰好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个深渊,当人们往下看时,会觉得头晕目眩。为安全起见,我们该退居到日常生活中去,让现实的烟火弥漫,以减轻临深履薄的恐惧。
B.当前,网上低俗淫秽内容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整治网络低俗之风迫不及待。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C.国内教育改革有来自民众、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压力,唯独没有来自企业的压力,但美国的企业界却是和政界、教育界并驾齐驱的力量。
D.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美日两国正不断扩大其军事、政治影响,对此,俄罗斯和中国有必要一个鼻孔出气,结成牢固的战略联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近来,对于谷歌未经合法授权擅自扫描收录使用中国作家作品的行为,引起了中国作家们的强烈不满,为此,谷歌首次公开道歉。
B.学生如果看不到自身发展所具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一味盲目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C.北京时间9月15日,中国排协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原中国女排助理教练俞觉敏接替王宝泉,执掌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
D.针对西南丰水地区今年为何出现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这一问题,水利部负责人分析指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
二、(9分,每小题3分)
何 为 国 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浏览完整试题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概念之所以暂时不用,有观点认为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而且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也本不可用。
B.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广义的国学是指“一国所有之学”。
C.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在学术分类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D.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C.狭义的国学概念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内涵丰富,譬如“子部”的“医家”,内容可谓宏大广博。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体系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三、 (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A.善属文,工书画       工:擅长
B.世宗以景故,不纳 纳:接受
C.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 克:完成
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 赦:赦免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3分)(  )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展开余下试题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周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熙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子之职,分司南都。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第Ⅱ卷 非选择题(120分)
四、(24分)
11、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用斜线(/)给文中第二段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乾 德 二 年 始 用 铁 钱 民 间 多 藏 匿 旧 钱 旧 钱 益 少 商 贾 多 以 十 铁 钱易 一 铜 钱 出 境 官 不 可 禁 煜 因 下 令 以 一 当 十。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 。
(3)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
(4)吾所以为此者, _____________ 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1分)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二十一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的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的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做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副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漏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 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有删改)
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二十一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D.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展开余下试题E.这篇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说明,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记叙颇为生动,而评价性文字里又渗透着作者的敬佩之情。
16、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请加以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先生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9、 请联系前后文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6 分)
一位老农拿着柴刀,使劲砍一棵歪枣树,口中念念有词:“叫你不结枣子。”
一位老太正在和一只母鸡生气,它不生蛋了,天天待在窝里孵蛋。大冬天,老太拎住它的翅膀,把它浸到冰冷的水里。枣树被砍后, ;母鸡被浸了水后, 。世上的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真应了那句“ ”的老话。
20、第一段的内容和形式,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出相应的句子。(5分)
如果昨天是坎坷,是失败,是泪水,是忧思,那么,我们不应该让今天的身躯陷入昨天的泥沼,否则,昨天的伤感会腐蚀今天的情绪,昨天的沉重会羁绊今天的步伐。
如果昨天是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人生寓意。(4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去墙洞却钻不出来,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才钻了出来。
①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2、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的心灵是棵树。一棵会开花的树。从你走进这个世界,走进茫茫人海,从你第一次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生根、发芽,悄悄地长出绿叶,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的绿阴。
你的心灵之树一定会开花。这花不见得多么妖艳,不见得是常开不败,也许它毫不起眼,也许它昙花一现,但它却是最迷人的。
我们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候,但可以肯定,每时每刻都有这样的花开放。只要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就会有心灵树上的花开放。
请以“心灵是棵会开花的树”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内江一中高2014级半期考试语文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请填涂)(30分 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120分)
11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4分)
译文:


(2) 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3分)
译文:
12题、用斜线(/)给文中第二段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乾 德 二 年 始 用 铁 钱 民 间 多 藏 匿 旧 钱 旧 钱 益 少 商 贾 多 以 十 铁 钱易 一 铜 钱 出 境 官 不 可 禁 煜 因 下 令 以 一 当 十。
13题、(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答:
14题、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2)
(3)
(4)
15题、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16题、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请加以概括。(6分)
答:
17题、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
18题、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先生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19题、请联系前后文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6 分)
答: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20题、第一段的内容和形式,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出相应的句子。(5分)
答:如果昨天是鲜花, 。
21题、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人生寓意。(4分)
①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


②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


22题、作文(60分)






<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内江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