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81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1]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月七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考查范围:1-6单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
(考查范围:1-6单元,侧重第6单元)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 积累运用(18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嘀咕(dí) 絮叨(xù) 爵士(jué) 明澈(chè)
B. 发髻(jì) 簸箕(bò) 颤栗(sù) 闪烁(shuò)
C. 着落(zhuó) 打更(ɡēnɡ) 咫尺(zhǐ) 撺掇(cuān
D. 哄动(hōnɡ) 澄清(chénɡ) 圈定(quān) 犀利(xī)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倾诉 陈列 惨白 星罗棋布
B.篝火 缥缈 惊扰 心不在焉
C.陛下 绝伦 汹涌 孜孜不倦
D.呈报 头衔 升腾 害人听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热门话题,大家对此都赞不绝口。
B.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C.小王两年来资助大学贫困生本来秘而不宣,但不久东窗事发,他的事迹被一位记者作了报道。
D.春天是到南沙赏樱花的最好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4、默写(6分)
(1)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 , ,是以谓之‘文’也。”
5、短文修改。(3分)
①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②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而且大家梦见过它。③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见、瞧见、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1)第①句中的标点符号有误,请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③句括号中选择的正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句有语病,请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2分)
“他经常穿着大人丢掉不要的破衣烂衫,全身一年四季都在开花,衣服上绽开的破布条随着他的蹦蹦跳跳而飘舞。他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破帽子,一块弯月亮样的帽边搭拉下来遮住了半边脸,肥大的上衣几乎拖到脚跟,裤子只一根背带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带不知哪里去了,裤裆像个大口袋吊在两腿之间,一只裤脚卷着,还有一只毛了边的裤脚拖到地上,走一步带起一阵灰尘。”
这段话出自哪本书?描写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6分)
7、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手机也悄然走进校园,成为了中学生的喜爱品。据调查,目前有60—70%的中学生佩带了手机,80%多的中学生主张带手机。那么,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入校园,成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某中学初一(1)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浏览完整试题(1) 为了让同学们对能否将手机带入校园有个清醒的认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述你提取的信息。(2分)
【材料一】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
用 途 玩游戏
听歌 攀比 发短信
聊天 便于和父母
联系 问同学
作业
所占比例 38% 20% 39% 2% 1%
【材料二】
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不健康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此类短信息当作一种时尚。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任美琴代表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你提取的信息: (2分)
(2)据统计,80%以上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学生不应带手机进入校园。针对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发表你的看法(50字以内)。(2分)
你的看法:
(3)为了解决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出现的诸多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出几条解决方案,请你找出其中不恰当的两项,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2分)
① 凡是学生自己带手机的,都请家长签个名,证明确实是因特殊原因为了家长与孩子间联系及沟通。
② 教育学生,当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不必带手机。
③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手机并非拿来招摇过市,用来炫耀。告诉学生应以怎样的方式使用手机。
④ 告诉学生,手机里面有闹钟装置,早晨起床时可以使用。
你找出其中不恰当的两项:
二、 阅读(46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远离烟害的新理由
张田勘
吸烟不仅可以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和变黄,而且也可以对全身的皮肤产生同样的后果。如果戒烟,则可能让皮肤慢慢恢复。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约兰达•赫尔弗里希等人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吸烟量和其年龄与其经历的皮肤损害有直接关系。科研人员对82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其中41名是吸烟者,另41人是非吸烟者。他们的年龄在22至91岁,研究人员观察和拍摄他们上肢内侧的图片来显示皮肤的好与坏。结果显示,年龄超过65岁的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身体皮肤的皱褶明显增多。
以前的一些研究也证明,吸烟者的面部皮肤也呈现出像在阳光下曝晒时所产生的损害。但是,赫尔弗里希等人的这项研究也证明,吸烟同样会使受到衣服保护的身体皮肤出现与面部皮肤一样的损害,吸烟导致皮肤之下的血管萎缩和对皮肤的血液供应减少。由此可能导致皮肤的受损和衰老,失去弹性和光泽。
正是由于吸烟引起血供减少,也引起相应的内脏器官的受损,如动脉、肾脏和心脏等。另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吸烟者的动脉由于受到烟草的毒害而变得坚硬,因而导致血压升高等心血管病。即使他们停止吸烟后也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使血管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生活中相当多的人从来不吸烟,却患了肺癌。原因何在?生活在烟尘污染的大都市、做饭时吸收油溶烟雾较多;不吸烟者,尤其是从未接触香烟烟雾的女性却患了肺癌,原因也可能要归咎于吸烟者。他们吸烟后施放的二手烟烟雾是造成不吸烟者患肺癌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员对美国和瑞典两个国家的100多万人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患肺癌的男人是从来不吸烟的人,而从不吸烟的女性患肺癌的比率更是高于从不吸烟的男性,甚至不吸烟者,无论男女,患肺癌的比率要高于吸烟者患肺癌的比率。这个事实过去曾一度作为吸烟者替自己辩护并嘲讽不吸烟者的理由:不吸烟不也同样患肺癌吗?而吸烟者还不一定患肺癌。不吸烟者患肺癌,无论是男性女性,都与吸二手烟有关。
由于男性吸烟者比女性多,因而女性会更多地暴露于二手烟烟雾中,所以女性不吸烟者受到的毒害更深。
在所有引起肺癌的原因中,吸烟是迄今为止可以证实的最主要诱因,而其他因素有氡气、石棉、铬和砷(砒霜)污染。普通人群可以排除氡气、石棉、铬和砷的污染,如果再排除做饭时的油溶烟雾以及环境中的悬浮颗粒污染,二手烟烟雾当然就是不吸烟者患肺癌的主要原因。
为了验证二手烟是造成非吸烟者患肺癌的主要因素,美国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启动了一项对5000人的研究,他们的工作和职业环境最有可能受到二手烟的伤害,如飞行航班服务员、餐馆工作人员和娱乐场所(酒吧、影剧院等)的工作人员,以弄清这些人的肺癌发病率与普通人的肺癌发病率有何不同,并最终确认二手烟对健康者的危害。
(选自《科学养生》略有删减)
8.依据文章内容,概括“远离烟害的新理由”。(3分)


9.文中加点词“这个事实”指代什么内容?(3分)


10.除了吸烟以外可能导致肺癌的原因还有哪些?(3分)


11.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对吸烟的人说点什么?(3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我说,你听
木铃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展开余下试题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 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 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17期 有改动)
12.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2分)
①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
1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⑵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14.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4分)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选择第 句。赏析:

15.“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得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4分)
16.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交流。(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12分)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千万蔽地_______②悉为两段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为什么到最后才点出子方虫天敌的名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本文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4分)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③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21、“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22、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说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四、作文(50分)
23、请以“其实 就在我身边”为题,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要求:⑴诗歌除外,问题不限;⑵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⑶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8分)
1.B (2分)
2. D(2分)
3. D(2分)
4、(6分)
(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3)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5、(1)将“人们常说,”中的逗号改为冒号。
(2)瞥见
(3)将“而且”改为“但” (3分)
6、《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芬(2分)
二、(6分)
7、(1)中学生使用手机不当的行为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而且大家普遍认为应禁止中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意对即可)(2分)
(2)我赞同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后就无心上课或上课的时候经常分神,会给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意对即可)(2分)
(3)②③(2分)
三、阅读(46分)
(一)(12分)
8.吸烟可以使面部皮肤,甚至全身的皮肤产生皱纹和变黄,失去弹性和光泽(1分)。吸烟引起相应的内脏器官的受损(1分)吸烟还会导致肺癌,尤其是吸二手烟尤为有害(1分)。(3分)
9.相当多的患肺癌的男人是从来不吸烟的人,而从不吸烟的女性患肺癌的比率更是高于从不吸烟的男性,甚至不吸烟者,无论男女,患肺癌的比率要高于吸烟者患肺癌的比率。(3分)
10.生活在烟尘污染的大都市(或污染环境中的悬浮颗粒污染)(1分),做饭时吸收油溶烟雾较多(1分),氡气、石棉、铬和砷(砒霜)的污染(1分)。(3分)
11.语言以告诫为主,具有劝勉的意味即可。(3分)
(二)(18分)
12. ①“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②老师脑梗严重,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2分)
13.⑴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正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想让学生尴尬,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
⑵看到老师的病情,伤心,难过之情难以控制,体现了“我”对老师深深的爱怜、痛惜。(4分)
14.示例一:第①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情。从而表现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爱心,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 示例二:第②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的亲切温和,表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的领悟,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等等


展开余下试题评分:也可任选其他角度,如联想和想象、词语的赏析等,表达合理即可。(4分)
15.第一个“好”表现的是一个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第二个“好”表现的是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老师。(4分)
16.示例略。 “交流”能较好地体现“感受深”,表达通顺即可。(4分)
(三)(12分)
17、遮盖 全,都(2分)
18、(1)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它(子方虫)搏斗
(2)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消灭,年成因此而庄稼大丰收。(4分)
19、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想读下去。(3分)
20、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4分)
21、衬托,或以声衬静。用儿童敲茶臼的声音反衬了夏日午后的寂静。(2分)
22、诗人打开北边的窗户,透进丝丝凉意,俯倚几案酣然大睡;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悠闲(闲适、舒适、惬意、慵懒)的心情。(只写心情得1分,要结合具体诗句)(2分)
四 作文(50分) (219.145.124.210)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2—2013”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