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20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考查范围:1-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
(考查范围:1-6单元,侧重第6单元)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 积累运用(18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傣族(dǎi) 遐思(xiá) 阑干(lán) 蟾蜍(chú)
B. 橘园(jú) 池沼(zhǎo) 屋檐(yán) 两栖(xī)
C. 贿赂(huì) 轩榭(xuān) 花卉(huì) 锡箔(bó)
D. 焚香(fén) 嶙峋(xún) 娇小(jiāo) t恤(xù)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机制 拓宽 身孕 大千世界
B.质地 陶醉 惆怅 毛骨悚然
C.华裔 胡茬 蚂蚱 史无前例
D.凋零 呻吟 投注 月白风青
3.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B、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C、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4、默写(6分)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 。
5、下面的语段中划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指出并改正。(4分)
2012年2月6日是农历正月十五,①当人们沉浸在喜庆团圆的元宵节气氛中时,铁路部门上演了感人的一幕爱心接力。一位远在河北衡水的老人病重,急需一种特效药治疗,这种药品通过铁路部门送到湖北襄阳,再通过由北京铁路局天津客运段负责营运的K258次列车送到衡水,②老人的“救命药”经过两千多公里的辗转接力最终顺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2分)
火车上,有位青年正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乘客据此推断道:“你在炼钢
厂工作吧?”这个笑话说明了某些人对文学名著的无知。请你简要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6分)
7、时下,不少电视台都在热播“穿越剧”。“穿越剧”的走红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热点,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讨论,不少媒体对其进行了文化反思。今年央视春晚,更有几个节目对“穿越剧”进行了讽刺和批评。
(1)在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出了关于“穿越剧”的不同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方志远指出,“穿越剧”除了很搞笑之外,有些细节其实也是在拿当下的一些现象“开涮”,用一种“戏说”的方式来描述,或者是对现在社会的一些鞭笞。“虽然我不怎么看,但‘穿越剧’其实还是挺好玩的。”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梁晓声表示,自己今年“两会”期间可能会提案,建议央视春晚将舞台“全部还给老百姓”,从老百姓中挑选能歌善舞的人。他还直斥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太少,“就剩下穿越和青春偶像了”。


浏览完整试题你对穿越剧有怎样的看法?请说一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建漳浦县的两名小学女生小美
和小华(均为化名),因小华丢失了自家卷帘
门钥匙,怕被责骂而相约跳塘自杀。小美在
遗言中写到:“我的好朋友小华因为丢了家里
卷帘门遥控器,要去自杀,我跟她不求同年
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死后我要穿越时
空,回到清朝去跟皇帝拍电影……”
(3月5日《海峡导报》)
悲剧发生后,许多网友发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就此事跟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受导报记者委托,在班上做了个随机调查,16名小学生中竟然有14人相信穿越剧里所虚拟的故事,认为自己可以穿越回古代,占到了总数的87.5%。
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46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 。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挡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又太冷了。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8.阅读全文,请拟一个能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写在下面横线处)(2分)

9.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分)
说明方法: 、
表达作用:

10. 请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特点,在文章第⑤段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处)(2分)

18. 文章第⑩段写道“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照本段画曲线的句子,写下你可以为地球“裁剪衣裳,描龙绣凤”的行动。(写出两点即可)(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甚至有点不耐烦地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 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展开余下试题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⑦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2.本文记叙了作者的父亲进城送梨的故事。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情节的发生发展变化 “我”的心理变化
父亲催“我”回家摘梨
父亲特意进城送梨 →
感动
13.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文中第④段加点的“放在心上”是指把什么放在心上?为什么“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4分)



15.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
(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16.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三)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17——20题。(12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4分)
乡村四月
【宋】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1、诗中“ ” 、“ ”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2分)
2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23、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
一、(18分)
1.B (2分)
2. D(2分)
3. B(2分)
4、(6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5、①处:修饰语的顺序不对,“一幕”应放在“感人的”前面; ②处缺少谓语,应在“顺利”后添加“送达”(或“运达”等)。(每处2分,共4分。)
6、参考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战士形象,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2分)
二、(6分)
7、(1)略(2分,是非分明,言之成理即可)
(2)(2分)示例:“穿越剧”误导了很多青少年,不是因为它的热播,而是因为我们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把“穿越剧”情节误以为真,是这些孩子太天真,还是我们的教育太“幼稚”?
(3)历史只能作为借鉴,要脚踏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2分,意思接近即可)
三、阅读(46分)
(一)(12分)
8.示例1:地球的多彩衣裳;示例2:知冷暖的地球彩衣;示例3:为地球穿上更舒适的“彩衣”;


展开余下试题示例4:变幻多彩的地球(文章原题目)(2分)
9.列数字 作比较
示例1:列数字。列举了同样的热量,使水、空气、花岗岩温度均升高1摄氏度但不同体积的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水能够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解释了海洋湖泊冬暖夏凉的原因。
示例2:作比较。将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摄氏度所需热量,与3000立方厘米空气或5立方厘米花岗岩升高1摄氏度所需热量进行比较,突出了水能够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具体解释了海洋湖泊冬暖夏凉的原因。(4分)
10.示例:大气是调节地球“体温”的透明衣裳。(2分)
11.示例:植树造林、呵护一草一木就是在加紧织造绿色的衣裳;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就是在为地球披上更加清新透明的纱衣。(4分)
(二)(18分)
12、(4分,每格1分)父亲精心照顾梨树 应付、不耐烦 埋怨 愧疚
13、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与下文“我”和妻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我”因忽视父爱而产生的愧疚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14、“我”和妻子对父亲说的话及对父亲的态度。(2分) “我”意识到自己和妻子由于对父亲的不理解而说的话对父亲造成了伤害,更看到父亲局促不安、难过的的样子,内心深感愧疚。(2分,意思对即可)
15、(1)“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2分,意思对即给分)
(2)“木然拒绝”“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一股甘泉直入心田”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梨味的甘甜,也表现出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的父爱。(2分,能品味出其中一点即可)
16、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联系实际谈感受2分。
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问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
(三)(12分)
17、(1)拘泥(2)追究到底(3)河流的形势(4)因此(2分)
18(1)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2)所以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不畏辛劳,深入实际。(3)亲自发放钱粮,不克扣一毫一厘,随行的人员也不曾强行搜刮一分一厘。(4分)
19.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4分)
20.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2分)
(四)(4分)
21、才;又(2分)
22、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2分)
四 作文(50分) (219.145.124.210)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2—2013”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