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6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4]
厦门双十中学2013届高三热身考 语文试题
厦门双十中学2013届高三热身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2) ,责臣逋慢。(李密《陈情表》)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傥任侠。乾德中,王师平蜀,群盗窃发,允恭裁弱冠,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贼将害允恭,其子以告,因遁去。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署绵、汉招收巡检,贼平,补殿前承旨。
太平兴国中,以殿直掌广州市舶。自南汉之后,海贼子孙相袭,大者及数百人,州县苦之。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太宗即命为广、连都巡检使。又以海盐盗入岭北,民犯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诏建为南安军,自是冒禁者少。贼有叶氏者,众五百余,往来海上。允恭集水军,造轻船,掩袭其首,斩之。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贼寇每遇风涛,则遁止洲岛间。允恭领众涉海,捕之殆尽,贼皆望风奔溃。又抵漳、泉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其家。
时缘江多贼,命督江南水运,因捕寇党。行及临江军,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夜发军城,三鼓,遇贼百余,拒敌久之,悉枭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贼系众舟,张幕,发劲弩、短炮。允恭兵刃所向,多为幕所萦,炮中允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弥壮。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争进。贼赴水死者太半,擒数百人。自是江路无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虽以官钱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惮其役,以是岁上供米,不过三百万。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江、浙所运,止于淮、泗,由淮、泗输京师,行之一岁,上供者六百万。
允恭有胆干,能以方略捕贼。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土人多被胁从。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王继恩表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本县令,允元什邡令。明年,召赴阙,授允升右赞善大夫,允元大理评事。
(《宋史•列传第六十八?杨允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允恭裁弱冠 裁:通“才”,刚刚。
B.日与饮博,阳不胜 阳:假装
C.而土人惮其役 惮:害怕
D.王继恩表其事 表:表彰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允恭能以方略捕贼的一组是(3分)( )
①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
②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
③允恭集水军,造轻船,掩袭其首,斩之
④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


浏览完整试题⑤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
⑥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允恭刚成年时被贼寇抓获,答应帮助贼寇才没有被杀,并留在贼寇那里暗中结交贼寇首领的儿子,用钱让贼寇首领的儿子窥探贼情。
B.杨允恭做广、连都巡检使时,老百姓违反禁令的人很多,于是请求把大庾县设为军,用官车装盐去卖,这样违反禁令的人就少了。
C.杨允恭在通州打击海贼时,曾经被贼炮打中左肩,但他毫不畏惧,神色勇敢,沉着用计打败贼寇,消除了贼患。
D.杨允恭接管江南水运后由三路转运使各自为政改为集中管理,并根据数字分配任务实施分段运输,这种方法用了一年,进献京城的贡米就翻了一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3分)
译文:
(2)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怎样的意蕴?(3分)
答:
(2)这首诗的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赤壁大战之前,庞统提出给曹操献“连环计”的主张,周瑜十分赞同。后来,周瑜利用蒋干再次来江东打探消息的机会,设计让蒋干带走庞统,曹操最后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三国演义》)
B.吴荪甫拿着孙吉人的“草案”,一面看,一面憧憬起来:烟囱如林,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这么想着吴荪甫便觉得双桥镇失陷不算什么事了。(《子夜》)
C.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瑞珏感到无限悲伤,哭着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 “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她只好依从;觉慧鼓励觉新反抗,说:“大哥,你要奋斗啊!”(《家》)
D.科尔恰金小姐门第显赫,对是否向她求婚涅赫柳多夫却迟疑不决,重要的原因是他一心向马斯洛娃赎罪,认为这是他结婚的障碍。(《复活》)
E.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查理,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到来,使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忡忡,害怕欧也妮被查理夺去。(《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l)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顽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一散,倏然不见了湘云,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哪里找得着?
湘云为何会跑到外头去?湘云到外头做了什么事?请简述。(《红楼梦》)
(2)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甘果瓦追上了克洛德,说:“你想出了一个把她救出圣母院的计划,可是你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巴黎圣母院》)
甘果瓦的“好主意”是什么?结果如何?请简述。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学而》 )
②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孟子? 离娄上》)
在孔子、孟子看来,说话要有什么讲究?理由是什么?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木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小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


展开余下试题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的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10.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观众对选秀节目产生疲劳感,是因为他们对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C.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虚假的情节,显示公众对于诚信的判断标准过于苛刻。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
11.第二段画线句子“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在论述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述。(2分)
答:
12.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谁是谁的痛
①几年来,父亲从没到过儿子所在的城市。因为去一次需步行好几里的山路,然后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再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父亲老了,不舍得花钱,况且还有严重的晕车毛病。当儿子打电话来问能否去参加他的婚礼时,父亲骂道:“浑小子,订日子了才给我说,这样的事就是出国我也得去啊!”
②父亲穿上了那件笔挺的西装,把皮鞋擦了一遍又一遍,看着鞋面上映出的他满是皱纹的脸,嘿嘿地笑。儿子是这个小山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城里,并且很快成了单位的领导,又找了一个天仙一样的城里媳妇。
③当父亲赶到时,宾馆里早已宾朋满座。儿子亲自开车从火车站把他接来,迅速穿过出出进进的人群,安排他到了一间安静的小屋里,说:“爸,你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也累了,就在这里歇歇吧。”父亲连连说:“我大老远来了,应该见见你的朋友啊!”“今天太忙,以后再说吧!”儿子说着,走了出去,随手把门给关上了。忽然门又开了,儿子探出一个脑袋:“ 爸,你别乱跑。”紧接着又是关门声。
④婚礼在一片祝贺声中进行着,伴随着一阵喧天的锣鼓,司仪走到前面,宣布所有的亲友就位。然后主婚人证婚人等在接连不断的掌声中送出了自己的祝福。忽然听到一声:“请新郎父亲讲话!”
⑤ “来了!”一个声音传来。人们纷纷扭转头,只见一个乡下老头从后面正拨开人群急匆匆地往前面走来。这时,有的人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只见他挽着西装的袖子,露出了黑黝黝的臂膀。
⑥新郎慌了,快步走到司仪跟前小声地说了什么。只听司仪道:“由于老爷子一路劳顿,嗓子变得沙哑,但他依然带来了对儿子儿媳最真诚的祝福……”儿子走到父亲跟前,皱着眉头小声说:“你怎么这个时候出来了?你不会讲话,心里就没数……”正说着,只听到司仪又高声宣布:“今天,公司的董事长梅先生也来到了我们的现场……”儿子赶紧离开父亲,笑容可掬地向梅先生迎去,赶到前面的父亲僵立在那里,在众人面前挤出了尴尬的笑……
⑦父亲回家了,他买了好多喜糖分给乡亲们。晚上,他把妻子的遗像又擦了一遍,说:“老婆子,你交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了。我把咱们的儿子养大,供他上了大学,如今也娶媳妇了。”然后他后退了一步,整了整那身西装,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大声说:“请新郎的父亲讲话!”接着又向前迈了一步,朗声背出了自己的贺词。
⑧就在一个月前,父亲就打听到城里人结婚都要让父母讲话的。父亲是个文盲,从没到过隆重的场合。他发誓不能给儿子丢脸,便特意找到本乡最有名的教师,为他写了篇讲话稿,还让人家一句一句地教会他,每天都要背诵一遍。
⑨父亲对着妻子的遗像一口气背了几遍,背着背着,不觉泪流满面……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加之还要花钱,所以有严重晕车毛病的父亲几年来一直没有到过儿子所在的城市。
B.打电话问父亲“能否去参加”婚礼时,其实儿子的内心希望父亲最好不能参加,而父亲则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他必须去。
C.从道理上讲,儿子觉得父亲应该参加自己的婚礼,但他又怕土气的父亲给自己丢脸,所以,他把父亲安排在小房间里,找借口不让父亲讲话。表现了他的虚荣。
D.第⑥段中,“皱着眉头小声说”这一语言描写,真实地表达出儿子对自己父亲此刻出现在婚礼现场的尴尬、懊恼和愤怒。
E.这篇小说以婚礼为线索,深刻揭示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既赞美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又流露出对他们缺乏文化的忧虑和无奈。
14.文中第②段和第⑦段的内容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5.如何理解小说标题“谁是谁的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题。
永远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
——悲怀追思女作家韩素音
暮秋,原《文艺报》总编辑金坚范来访,带来他精心翻译的韩素音自传三部曲里《凋谢的花朵》中文版本,谈及韩素音近况,勾起我难忘的回忆。前日,突然传来韩素音逝世的噩耗,不免悲怆追感前事。
初识韩素音女士,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她明言:“文化交融是重要的,不同的文化成就了今天的我。”由此,她提议并资助设立“文学翻译彩虹奖”。几次颁奖之际,她亲来中国,设宴款待宾客,席间频频跟中国文艺界交流。以后,她一如既往每年访华,在北京“文采阁”摆宴席会友,走过来跟我和《红楼梦》英译者杨宪益先生碰杯。我发现,杨宪益先生对跟周围人寒暄毫不感兴趣,独自默默饮酒,一遇韩素音却霎时容光焕发,谈兴甚浓,显示对她由衷的敬佩。可见,韩素音在中国老一辈传统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除“彩虹奖”外,韩素音还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范围里支助“青年翻译奖”,企望这项事业后来有人。
韩素音的作品译成中文的很多。1999年,我翻译了韩素音少见的用法文写的作品《明天的眼睛》。该书犹如一部“世说新语”,以华夏五千年文化树为高标,远瞩人类社会的“明天”。同时,其中一章也用一颗海外赤子之心对中国的时弊痛下针砭。以译者所观,国人读之当思其愦愦。但在书稿付梓时竟被整章删除。我觉得此举欠妥。出我意料,韩素音这样有国际影响、蜚声天下的作家,并没有追究,表现了异乎寻常的雅量。或许只缘这发生在她总是竭力维护的中国。


展开余下试题韩素音在瑞士积极从事多项文化交流,通过“儿童园地基金会”主持一项国际性的儿童文学艺术评奖。1994年,中国女导演王君正拍的影片《天堂回信》获奖,该片颇得韩素音赏识——更因为该作品来自中国。晚上,韩素音举办关于当代中国的报告会,这也是她累年在世界各地不知疲倦所进行的一项工作,旨在让西方人摆脱偏见,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1997年6月,我赴洛桑出席国际奥委会的“文化论坛”,韩素音女士闻讯邀请我在莱蒙湖畔的“和平大饭店”共进晚餐,她的印度夫婿陆文星作陪。那晚,韩素音百忙中暂得宽余,向我回溯了她动荡的生涯历练。坐在她一旁的原印度上校陆文星文质彬彬,因无烈酒通体不适,端坐一语不发,妻子则不时唤他名字“文森特”,都已是耄耋老人了,还仍然相昵似凤凰于飞。韩素音为欧亚混血儿,母亲是比利时淑女,父亲是中国铁路工程师,有一半中国血统。可是,用小说《凋谢的花朵》里一个人物赫斯的话说,韩素音是“想比中国人还中国人”。她始终怀着“中国情结”,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毅然决然从海外奔回中国,在四川省为苦难深重的中国民众效劳。新中国成立后,她年年访华写文章,为一个受尽西方列强凌践的民族的崛起讴歌。迟暮之年,她在莱蒙湖畔对我说:“中国是我最倾心的国度,我始终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矢志不渝。”
2008年夏天,瑞士瓦莱州政府出资在圣彼埃尔•德•克拉日镇为韩素音竖立了一座半身塑像,供来往行者瞻念。瑞士“儿童园地基金会”会长玛丽•让娜•卢耶专程到巴黎会晤我,说已经出资复制了韩素音塑像,期望能将之竖立在中国的一块“风水宝地”,以表故人的“乡土之恋”。令人万分遗憾的是,此事,一拖数年都没有结果。后来,玛丽•让娜•卢耶再度到巴黎约见我。这一回,她带来韩素音病重的消息。更让人忧心的是,韩素音的夫婿陆文星为其印度子女挪走了女作家几乎全部的稿费积蓄,陷对方于经济困境。对此,卢耶女士焦虑异常,希冀中国方面能向她落难的年迈女友伸出援手。我们于是跟国内有关单位联系,不料也均无回音。
11月5日,中国媒体宣布:“国际知名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11月2日在家中无疾辞世。”客观报道寥寥数语,似乎过于轻省了些。时下,人们关心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大话语权。韩素音一生都在中国遭西方一些“教师爷”诋毁时挺身为正义抗辩,我想,她才是一位最让人尊敬、最值得我们追怀的华夏优秀儿女。
(选自《中华读书报》2012年12月19日,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本文以时间为序叙述了与韩素音女士交往的往事,表达了对这位国际知名的英籍华裔女作家的敬重之情。
B.第二自然段叙述杨宪益先生对周围人和对韩素音女士的不同表现,侧面突出了韩素音女士在中国老一辈传统知识分子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C.《明天的眼睛》译稿出版时竟被整章删除,韩素音女士竟不闻不问,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雅量,只因为她相信中国、维护中国。
D.韩素音女士有一半的中国血统,但她始终怀着“中国情结”。这样写,能突出文末写的韩女士是最值得我们追怀的华夏儿女。
E.瑞士“儿童园地基金会”会长玛丽•让娜•卢耶出资复制了韩素音塑像,期望能将之竖立在中国,但此事后来却没有结果。
14.韩素音女士说“我始终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矢志不渝”,你觉得这一点文章中有怎样的体现?请分点概括。(4分)
答:
15.文章副题“悲怀追思女作家韩素音”,这里“悲怀”蕴涵着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下面一段文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A.洛阳纸贵 B.美轮美奂 C.无人问津 D.不以为意
17.下面这段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而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参与,更需要法律约束。
有语病句子的序号:
修改为:
18.“高富帅”和“白富美”是流行词汇,意思分别是“高大、富有、帅气”“肤白、富有、美丽”。某校在张贴校园标语时,巧妙地改造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弘扬了正能量。请你仿照标语的前半句,把后半句补充完整。(2分)
我做高富帅,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
我做白富美, , , 。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 分)
在第37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上,性感模特穿着比基尼京剧元素的衣服亮相T型台,引来一阵惊叹。身着三点式的比基尼小姐们以京剧扮相出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风秀。比基尼京剧元素服装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引来争议。
对于比基尼京剧,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五、写作(7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 分)
一双鞋,在地摊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会涨到一百,甚至几百;
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质量;
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
一双鞋,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卖出去。
这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和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厦门双十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热身考 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唯昭质其犹未亏(2)诏书切峻(3)梦啼妆泪红阑干
(4)舞榭歌台(5)苔痕上阶绿(6)余因得遍观群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厦门双十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