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371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71]
高坪中学平行班语文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坪中学平行班语文必修2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杨国平 审题:唐承君
第一部分(30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愆(qiān)期 杂糅(róu) 自缢(yì) 猗(yǐ)郁
B. 谣诼(zhuó) 契(qì)阔 溘(kè)死 载(zài)笑载言
C.玷(diàn)污 便(pián)言 拾掇(duo) 伶俜(pīng
D. 守拙(zhuó) 暧(ài)暧 自我徂(cú)尔 踯躅(zhízh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风致 煤屑路 妖童媛女 息列索落
B. 嬉游 廿四桥 九死未悔 涸辙之鲋
C. 诀别 樊笼里 信誓旦旦 乐府双璧
D. 磐石 明月珰 玉台新咏 没精打彩
3.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________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________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僻 赏玩 柔弱 B.幽僻 品尝 柔弱
C.幽静 品尝 软弱 D.幽静 赏玩 软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B.肖安江为什么敢插副总理的话?我们揣测,是李克强的讲话打动了他,让他不能自已,才忍不住要插话。
C.近几年来,朝鲜多次用核试验和洲际导弹撩动国际社会并屡试不爽。来源:学科网]
D.如果我们的政策反其道而行之,为追求“城镇化率”而先城镇化,再工业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无异于揠苗助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C.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D.2012年11月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
(9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艺创作与批评之间的最健康的关系状态应该是辩证的对立统一。文艺批评立足于文艺创作的基础之上,而文艺创作在文艺批评的指导下不断提升。如果过分对立,针尖对麦芒,冲突不断,无情鞭挞,对创作者和批评者都是伤害;如果过分统一,一团和气,没有了交锋与争鸣,文艺批评也就基本失去了它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
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取决于文艺创作者的胸怀。在研讨会上,评论家们争先恐后地表达对被讨论作品的溢美之词,往往只在结束时,轻描淡写地提一两点微不足道、无关痛痒的缺憾,而且这种缺憾往往可以套用在任何一部作品之上,可谓放之四海皆准。倘若真有评论家尖锐地提出批评的话,作品作者往往会冷眼相对甚至当场争执反驳,更有甚者怒发冲冠、恶语中伤。这当然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有关,可是更重要的是文艺创作者若不虚怀若谷,便会一叶障目。
浏览完整试题
对文艺批评,文艺创作者应该具有一颗真诚、宽容、大度之心,能真正听得进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言论,同时也需要自我反省的勇气,越是意见相左的,越要琢磨其缘由。成功的途径之一,就是听取多方意见,综合判断执行。对于文艺批评,文艺创作者若能以大气风度笑纳回应,相信必定会推动其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文艺的真正繁荣。
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取决于文艺批评者的立场与素质。所谓立场,就是摆正文艺批评者与文艺创作者之间的位置。很多批评家自认为是裁判,而创作者是运动员,常常摆出手握生杀大权、高人一等的姿态,甚至为了哗众取宠,对作品指手画脚,鸡蛋里挑骨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其实文艺批评者固然有着很大的发言权,但作品的最终评判还是广大读者,所以文艺批评者应把握严肃认真、与人为善的职业立场,认清文艺批评者是与作家、艺术家之间的平等对话,目标是为了共同探索真理;应尊重文艺家的劳动,因为尊重文艺家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从事的文艺事业。同时,文艺批评者的素质也非常关键,这里的素质既包括了个人的艺术素养、足够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审美眼光、人文关怀的思考、精辟独立的见解,也包括了最重要的公信力与责任心。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文艺批评者才能引导读者进行有效的审美鉴赏,对文艺创作者的创作进行指导和引领,获得其信赖与尊重。
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除了对文艺创作者与文艺批评者的要求之外,探索一些有效推动文艺批评与创作健康互动的模式和机制也十分重要。当下文艺作品面对的是市场,文艺创作者必然会忧虑批判性的文艺批评对其作品销路的影响,所以脱离现实地对作品进行抨击式的文艺批评显然是难以为创作者所接纳、赢得创作者真正欢迎的。而虚伪的“赞美式”“拔高式”或者“无关痛痒式”的文艺批评,又必然会失信于读者,最终丧失读者,使文艺批评名存实亡。
其实,文艺批评可以尝试分为两个时段,采用两种不同模式进行——即在作品创作完成尚未面世之前,组织专业批评家进行文艺批评,此时的批评应以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为主,帮助作者修改完善作品;在作品正式面世之后,应通过正面积极的文艺评论引导读者欣赏和体味。
(刘祎呐《文艺批评何必指手画脚》,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日)
6、下列关于“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因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艺创作者对评论家们就他们作品所表达的溢美之词或尖锐言论要能认真听取、虚怀若谷,具有一颗真诚、宽容、大度之心。
B.文艺批评者应把握严肃认真、与人为善的职业立场,同时还应具有艺术素养、理论基础、审美眼光等相关文艺批评方面的高素质。
C.摒除虚伪的“赞美式”“拔高式”或者“无关痛痒式”的文艺批评,探索一些有效推动文艺批评与创作健康互动的模式和机制。
D.专业批评家在作者作品创作完成尚未面世之前帮助作者修改完善作品;在作品面世之后,从正面帮助读者欣赏和体味作品。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艺批评立足于文艺创作的基础之上,而文艺创作在文艺批评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这样才是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之间最为健康的关系。
B.文艺创作者对文艺批评者的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言论,要有自我反省的勇气,听取多方意见,从而推动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良性互动。
C.文艺批评者只要具备了一个真正批评者的素质,就会对文艺创作者的创作进行指导和引领,从而获得他们的信赖与尊重。
D.文艺批评者对作品进行脱离现实的文艺批评很难让创作者所接纳,因为文艺创作者担忧这种文艺批评会影响到他们作品的销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艺批评只有在辩证的对立统一这种健康关系中,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也只有这种关系才能实现文艺的真正繁荣。
B.文艺批评者虽然对作品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但还应把握好正确的立场,认清关系和目标,因为作品的最终批评者还是广大读者。
C.对文学作品没有实质性交锋和争鸣,一团和气的批评,最终必然会失信于读者,丧失读者,使文艺批评名存实亡。
D.文艺批评者采用两个时段、两种模式对文学创作进行批评,可以扭转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使文学创作和批评健康互动。
三、(6分,每小题2分)阅读《孔雀东南飞》下面的选段,回答8—10题。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8.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作息:偏义复词,这里偏于“作”,劳作。 B.堪:忍受。
C.教训:古今异义,这里是“教养”。 D.逆:相背。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展开余下试题
A.好自相扶将 誓天不相负 B.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C.吾今且报府 四体康且直 D.我自不驱卿 本自无教训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叙写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依依惜别的情景,催人泪下。
B.“妾有绣腰襦……种种在其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精妙世无双”都使用了“赋”的手法。
C.刘兰芝说自己“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而焦母也认为刘兰芝与焦仲卿地位悬殊,这是造成焦、刘二人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
D.“初七及下九”一句中“下九”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九日,在汉代,这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第二部分(120分)
(28 分)
、用/为下面的语段中没有加标点的部分断句。(3分)较 之 于 诗 则 其 言 甚 长 其 思 甚 幻 其 文 甚 丽 其 旨 甚 明 凭 心 而 言 不 遵 矩 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用简要的文字概括上文3、4节的内容(每节概括文字不超过4个字)(2分)
、翻译句子(9分,每题3分)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故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词中三四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3分)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结句。(3分)
名句默写(任选6空填写,6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故前圣之所厚。
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三次写到了“笑”。一是氓的憨笑: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二是女主人的欢笑: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三是家人的讥笑:兄弟不知,_________________。
(5) ,忧伤以终老。
(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
(7)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磐石无转移。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9题。(24分)
超山的梅花
郁达夫
①凡到杭州来游的人,因为交通的便利,总只在西湖一带,登山望水,漫游两三日,便买些土产,如竹篮纸伞之类,匆匆回去。而离杭城三五十里稍东偏北的一带山水,现在简直是很少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样子。
②在古代可不同。去今百余年前,杭州人的好游的,总没有一个不留恋西溪,也没有一个不披蓑戴笠去看半山的桃花,超山的香雪的。原因是那时候杭州和外埠的交通,所取的路径都是水道。舟入塘栖,两岸就看得到山影;到这里,自杭州去他处的人,渐有离乡去国之感,因而塘栖镇和超山、独山等处,便成了一般旅游之人对杭州的记忆的中心。
③超山是在塘栖镇南,据说高有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超山脚下,塘栖附近的居民,因为住近水乡,阡陌不广之故,所靠以谋生的完全是果木的栽培。所以超山一带的梅林,成千成万;由我们过路的外乡人看来,只以为是乡民趣味的高尚,个个都在学林和靖的终身不娶,殊不知实际上他们却是正靠此而养活妻孥的哩!
④超山的梅花,向来是开在立春前后的;梅干极粗极大,枝叉离披四散,五步一丛,十步一坂,每个梅林,总有千株内外,一株的花朵,又有万颗左右;故而开的时候,香气远传到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登高而远望下来,自然自成一个雪海;近年来虽说梅株减少了一点,但我想比到罗浮的仙境,总也只有过之,不会不及。
⑤从杭州到超山去的汽车路上,过临平山后,两旁已经有一处一处的梅林在迎送了,而汇聚得最多,游人所必到的看梅胜地,大抵总在汽车站西南,超山东北麓,报慈寺大明堂前头,梅花丛里有一个周梦坡筑的宋梅亭在那里的周围五六里地的一圈地方。
⑥大明寺前的所谓宋梅,是一棵曲屈苍老,根脚边只剩了两条树皮围拱,中间空心,上面枝干四叉的梅树。因为怕有人折,树外面全部是用一铁丝网罩住的。树当然是一株老树,起码也要比我的年纪大一两倍,但究竟是不是宋梅,我却不敢断定。去年秋天,曾在天台山国清寺的伽蓝殿前,看见过一株所谓隋梅;前年冬天,也曾在临平山下安隐寺里看见过一枝所谓唐梅;但所谓隋,所谓唐,所谓宋等等,我想也不过“所谓”而已,究竟如何,还得去问问植物考古的专家才行。
⑦出大明堂,从梅花林里穿过,西面从吴昌硕的坟旁一条石砌路上攀登上去,是上超山顶去的大路了。一路上有许多同梦也似的疏林,一株两株如被遗忘了似的红白梅花,不少的坟园,在招你上山,到了半山的竹林边的真武殿外,超山之所以为超,就有点感觉得到了;从这里向东西北的三面望去,是汪洋的湖水,曲折的河身,无数的果树,不断的低岗,还有塘的两面的点点的人家,这便算是塘栖一带的水乡全景的鸟瞰。
⑧从中圣殿再沿石级上去。走过黑龙潭,更走二里,就可以到山顶,第一要使你骇一跳的,是没有到上圣殿之先的那一座天然石筑的天门。到了这里,你才晓得超山的奇特,才晓得志上所说的“山有石鱼石笋等,他石多异形,如人兽状”。诸记载的不虚。实实在在,超山的好处,是在山头一堆石,山下万梅花,至若东瞻大海,南眺钱江,田畴如井,河道如肠,桑麻遍地,云树连天等形容词,则凡在杭州东面的高处,如临平山黄鹤峰上都用得着的,并非是超山独一无二的绝景。
⑨你若到了超山之后,则北去超山七里地外的塘栖镇上,不可不去一到。塘栖镇跨在一条水的两岸,水南属杭州,水北属德清;商市的繁盛,酒家的众多,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镇集,但比起有些县城来,怕还要闹热几分。所以游过超山,不愿在山上吃冷豆腐黄米饭的人,尽可以上塘栖镇上去痛饮大嚼;从山脚下走回汽车路去坐汽车上塘栖,原也很便,但这一段路,总以走走路坐坐船更为合适。
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文章以游踪为线索,把超山的梅花、超山的地理位置和超山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B.塘栖地处水乡,耕地不多,因而乡民多种果树以谋生,故而才会有如此多的梅林,并非乡民趣味高尚,学林和靖梅妻鹤子的缘故。
C.文章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文章先叙述后议论,或虚或实,唤起了你的遐想,引起了你的共鸣,使你也想去超山作一次探梅访古的游览。
E.文章笔触清丽而又饱含深情,语调悠闲而能叙事状物,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然后令人掩卷难忘。
17.文章①②段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8.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的内容。(6分)
19.请探究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塘栖镇。(6分)
六、语言表达(8分)
20、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最恰当的语序是 。(4分)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________________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①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③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④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展开余下试题
21、用四个关键词解说“这些价值已经深深扎根在这家公司”一句中“价值”的含义。(4分)
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这一点不会改变。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和相互启发,这让我们用别人没有的方式进行创新。我认为,无论是谁在做什么工作,这些价值已经深深扎根在这家公司,“苹果”将表现非凡。——《乔布斯传》
关键词:
(60分)
阅读下边文字子,按要求作文。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深入基层对几千名不同行业的人进行采访,面对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一时间,“幸福”一词成为媒体热词,也引发了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自己“不知道”是否幸福。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一位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时,首先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该位记者却未放弃,继续追问道:“您幸福吗?”。这位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用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提问的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这段对话也让收看该期节目的观众忍俊不禁,热议连连。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每个人所作出的回答也不一样,你幸福吗?谈一谈你对幸福的理解,说一说你的幸福故事。
自选文体,自己命题,不少于800字。
语文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1、B 2. D 3. A “幽僻”指幽静偏僻,用在①句中更贴切;②句用“赏玩”才能和前面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相照应;“软弱”的对象常常指人,所以③句用“柔弱”更贴切。 4. A 项:颈的后部。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难以~. 不能~. 5、D(A.主客倒置,B.主谓搭配不当,C.重复。)
二、6、D [解析] D项混淆概念。D项是说文艺批评可以尝试的两个阶段,不是针对题干的信息。7、C [解析] C项错解关系。文中说的是“只有……才”,是必要条件,而“只要……就”是充分条件。8、D [解析] D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表述这样的信息。
三、8、D 9、B 10、C
四、11、较 之 于 诗 则 其 言 甚 长 其 思 甚 幻 其 文 甚 丽 其 旨 甚 明 凭 心 而 言 不 遵 矩 度。
12、3节:兰芝严妆 4节:辞姑别母
13、略 14、(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绪的低沉。15、略
五、16. CD解析:C项“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错,文中并不是“处处”都有体现,如“因为怕有人折,树外面全部是用一铁丝网罩住的”;D项“先叙述后议论”错,应是“写景抒情结合”。
17.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把超山今昔不同的地位进行对比,既是让读者对超山的历史有个全面的了解,也为下文具体写超山的梅花作铺垫。
18.(1)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一株的花朵,又有万颗左右”,写出了超山的梅花之多;(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自然自成一个雪海”,写出了超山的梅花之白、之多;(3)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如“比到罗浮的仙境,总也只有过之,不会不及”,突出了超山的梅花之美。
19. (1)在结构上,和前文内容呼应;(2)在内容上,是超山的梅花给塘栖镇的人们带来了富庶安定的生活,意在提醒镇上的人们也应尽心尽力地维护和爱护梅花,揭示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六、20、答案:④②①③ 解析:这段文字紧紧围绕“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顺序展开,由远景到近景,由高处到低处。④句紧承前面的“杨柳最多”,然后按照“树色”“树梢”“树缝”的顺序展开。
21、创新、简约、专注、深度合作、相互启发(答出四个即可)
七、略谁偷走了我的幸福
2010-03-12 08:55:00 来源: 三秦都市报(西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新闻背景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有专业民意调查机构对我国16个城市女性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女性幸福感位居15位,名列倒数第二;富有喜剧色彩的是,去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中,西安在10大?穴地级以上?雪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名列前茅。这两个反差很大的结果,颇让西安人特别是女性尴尬,难道她们真成了最幸福城市里的不幸者?
保障是幸福的温度计
张永春(西安社科院研究员):幸福是指人们获得物质满足或精神满足后的快乐心理状态,幸福是人生的最大目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不仅是城市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更是一个城市幸福指数的“温度计”,是普惠式幸福。社会保障做得好肯定为西安成为最幸福城市增分不少。
知足的女性最幸福
高小贤(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都市女性要获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要“贪欲”过高,不要攀比。健康体魄是幸福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产生幸福感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子女教育成为都市女性幸福的关键因素。知足心态女人懂得从有限的能力里得到满足,这本身是一种智慧,更是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女性不必羡慕别人财富和名誉也不必抱怨生活平凡,努力拥抱生活,就能明白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陈俊瑙(家庭主妇):我妹妹和朋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生活水准较高的城市工作,每月收入五千多元,她们自我感觉比西安女性更幸福,我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和照顾孩子学习,我放弃了自己的岗位和专业,做起家庭主妇,还在网上做些生意。虽然收入不多,但我们全家各司其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常怀感恩之心,保持乐观心态,感念生活中美好的事,乐善好施,发挥特长助人快乐,也是自己可以得到的成就与自豪。我认为大部分的幸福仍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那就是淡定浮躁后平常心的满足。
幸福元素缺一不可
崔彦(民营企业员工):我们家租住城中村民房内,有时下夜班骑着单车回家,看着一栋栋高楼里的万家灯火从自己身边飘过,脑子顿时闪现出这样的念头:我和丈夫辛苦节俭存下来的血汗钱,要是能买一套这样的房子,在这个城市也有了自家的一个窝,就是成就了我们夫妻前半生最大的幸福。我和都市女性一样,也要应对就业与生存的压力。就业收入等经济因素是我能快乐起来的重要元素之一。我身边的一些人经济状况不佳,他们的笑脸照样阳光,而有些百万富
上一篇:
石屏一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三模拟考(一)语文
下一篇:
石屏一中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题(二)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高坪中学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