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046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6]
中考语文课内古文系统复习人教新课标版
课内一类古文
七年级上册:《童趣》、《论语》: 讲学案:一
古文:《童趣》(一词多义,多出自航标)
解释加点实词:
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果如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鞭数十 ( );壑( )
2、一词多义:
A\明察秋毫 危机存亡之秋
B\见:见藐小之物 曹刿请见 见往事而
C\才美不外见 胡不见我于王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翻译句子: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课后练习理解: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参考答案:
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我昂着头看,脖子也累得发僵了。
4、热爱自然和生活, 仔细的观察事物,富有联想和想象,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发现美、认识美.。
中考链接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 徐喷以烟 (3)鞭数十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 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
C.以丛草为林(把)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答案】17.(1)观察 (2)慢慢地 (3)打(鞭打)18.A
19.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意思符合即可)
20.富有情趣(可爱),充满想像力。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兴正浓 (4)鞭数十
1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
C、以丛草为林(把) 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0.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3分)
【答案】 17、脖颈 慢慢地 兴致、兴趣 鞭打;18 B 19、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20、观察细致,想象丰富,热爱自然与生活。
《论语》 1、解释加点实词:
不亦说乎 愠 三省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 己所不欲 罔 殆 是智也
弘毅 凋 其恕乎
2、一词多义:
A\温故而知新: 公问其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 广故数言欲亡 :
浏览完整试题
B\呀然一惊: 惊觉欠伸: 波澜不惊:
3、翻译句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课后练习理解:联系生活实际,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译文参考答案:
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已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这种原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与人之间应多些宽容和理解。
中考链接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3分)
【答案】11。(1)信:诚实。 (2)图:料想。 (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而:然后,表顺接。12。(1)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13。见贤思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14。 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
七年级下册:《口技》 《孙权劝学》 《伤仲永》 讲学案:二
教学目的 巩固中考要点文章
重难点 实词句子和理解
教具 试卷练习
教法 无答案的先做后校对;有答案的记记做做,然后订正。
《口技》 1、解释加粗的词
中间力拉 虽人有百手 名其一处 会宾客 但闻
变色离席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妇抚儿乳 意少舒
曳屋许许声 一端 奋袖出臂 侧目
2、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C、毕: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D、坐: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
3、翻译句子
忽然扶尺一下,群响毕绝: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阅读:课文依次描写了表演前的(准备 )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和听众的(反应),表演结束时的情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____”字。
参考答案: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伤仲永》 1、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词。
⑴ 未尝识书具 ⑵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⑶ 稍稍:渐渐 宾客:用宾客之礼相待
⑷从先人还家 (5)邑人:同县的人 (6)利其然 以……为利 (7)扳:通 “攀”,牵,引 书:写 (8)称:相当 环谒到处拜访 或:有人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
⑴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⑵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⑶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⑷ 稍稍宾客其父 ⑸ 父利其然也
3翻译句子: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5、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
6、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参考答案: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他的天资,远远地超过有才能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则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5、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展开余下试题
《孙权劝学》 1、解释加粗的字
当涂掌事 蒙辞 涉猎 见往事 见事之晚乎
2.释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说说吕蒙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
与有志向的人分别几日,就要擦擦眼睛重新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3、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知道不足就立刻改正
中考链接: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B.若 孰若孤
或以钱币乞之 若毒之乎
C.过 及鲁肃过寻阳 D.见 见往事耳
人恒过,然后能改 有时见日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
(1)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8.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
成语:
启示:
【答案】5.A 6.D 7.示例:(1)因为吕蒙现在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2)鲁肃与吕蒙交谈讨论,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8.成语:刮目相待 启示:示例: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
链接阅读题:
7.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是:刮目相待,吴下阿蒙。(2分)
8.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
9.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
答: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八年级上册:三峡 湖心亭看雪 观潮 陋室铭 爱莲说: 讲学案:三
《陋室铭》
1、理解加点词词义
(1) 有龙则灵 ( ) (2) 斯是陋室 ( ) (3) 惟吾德馨 ( )( ) (4) 谈笑有鸿儒 ( ) (5)往来无白丁 ( ) (6)无丝竹之乱耳 ( ) (7)无案牍之劳形 ( )( )( ) 有仙则名 ( ) 可以调素琴 ( )
2、翻译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
参考答案:1、(1)灵异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2)这 (3)品德高尚 (4)博学的人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5、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暂无中考链接
《爱莲说》: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可爱者甚蕃( ) 益( )出淤泥而不染( )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 亭亭净植( )
亵玩( )鲜( )宜乎众矣:( )
2、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 之: 助词 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同上
3、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渔人甚异之。之: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
3、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爱莲说》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
4.《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答:
参考答案:1、(1)多 更加(2)(3)沾染(污秽) 洗涤 美丽而不端庄 立 很少 应当 3、 唐代 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周敦颐 北宋 哲学 谥号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3、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略、 (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5、说明: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中考链接
15.解释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16.翻译下面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7.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18.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15.①多②立③却,但是
16.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17.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18.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千里马的遭遇 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
中考链接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
展开余下试题
③不蔓不枝 枝 ④陶后鲜有闻 鲜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4).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
【答案】(1)①多② 洗涤 ③长枝节 ④很少 (2)①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②(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4)示例: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三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不见曦月(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良多趣味( ) ④晴初霜旦( ) ⑤略无阙处( ) ⑥重岩叠嶂( ) ⑦沿溯阻绝( ) 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1、①阳光 ②飞奔的马 ③真、实在 ④早晨 ⑤缺 ⑥(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⑦溯流而上 ⑧快
2、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 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3、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5、(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中考链接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上一篇: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邵阳市二中2012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中考语文课”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