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6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海滨教育中心2012-2013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海滨教育中心2012-2013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请将下列选择题的答案写入表格内,只写答案序号。
一、选择题(2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干涸(hé) 滑稽(jī) 忌讳(huì) 翘(qiáo)首以待
B.鸟瞰(kàn) 馈(kuì)赠 畸(qí)形 苦心孤诣(yì)
C.荟萃(cuì) 悼(dào)念 脊(jǐ)背 相形见绌(chù)
D.慰藉(jiè) 倔强(jiàng) 矜(jīn)持 汗流浃(jiā)背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______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_____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______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_______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
A.清脆 柔曼 雄浑 厚重 B.柔曼 清脆 雄浑 厚重
C.清脆 雄浑 厚重 柔曼 D.柔曼 清脆 厚重 雄浑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建设地铁三号线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油田社区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上海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转入常态化管理,即日起终止流感流行应急预案Ⅲ级响应。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B.“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5、下面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郭沫若《静夜》)
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隐隐流露出诗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本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浏览完整试题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蒹葭》以早春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用起兴手法,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6、下面几种情形下的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当好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我没空!”
C.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自行车时,你说:“真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D.当班主任到你家走访时,你说:“您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回答下面问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7、选文部分的说明对象是( )(3分)
A.物候现象 B.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 C.物候现象来临是由纬度决定 D.经度差异影响物候
8、针对选文部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选文第②-⑤四个段落的起始句说法都有变化,而且四个因素影响是并列的,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只是依次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楚。
B.选文中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
C. 选文第三段第③段在说明“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时,首先使用了举例说明,在举例说明中又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事理说明科学、严谨。
D.第段加点的“只”字说明两地春天到来的时间相差较小。“就”字表示华北地区冬天与夏天紧接,表示“春季短促”。
阅读《醉翁亭记》片断,回答文后问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选择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山间之四时也
辍耕之垄上
B.朝而往,暮而归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对句意理解有误的是( )(3分)
A.环滁皆山也。
句意: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山。
B.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句意: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是醉翁亭。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句意:醉翁的情趣不是在饮酒上,而是在山光水色中啊。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句意:欣赏山水的乐趣,得心应手地寄托在酒中。
11、下面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选文第①段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山——水——亭),写出了醉翁亭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
B. 选文第②段写景,因为景美,作者才有纵情山水之意。第③段叙事,重点写了滁州百姓出游的快乐,显示了太守励精图治的业绩。
C. 从②③段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美丽的山间景色和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D. 第④段“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禽鸟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的“乐人之乐”。


展开余下试题第Ⅱ卷
二、古诗文默写: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山舞银蛇,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3、古代诗词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诗人们用如花的妙笔写意抒怀,王维的“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李白“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7分)
赞曰:李将军(1)恂恂(2)如鄙人(3),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彼其中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此言虽小,可以喻大(5)。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6),苏武有之矣。(《汉书•李广李陵传》)
【注释】(1)李将军,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 (2)恂恂(xún):诚信的样子。 (3)鄙人,地位低下的人。 (4)蹊(xī):小路。 (5)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这谚语虽然说的是桃李这样的小问题,但可以把它来比喻人间的大事情。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言( )
(2)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辱( )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段文字是班固《汉书•李广李陵传》结尾的“赞语”。“赞语”是史传家在纪传之后的结束语,从这段“赞语”中可以看到李广是一个怎样的人?史传家班固对李广将军是怎样的态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6分)
告别炉火
李晓东
  ①楼房封顶了,还有三四个月,就可以乔迁新居,欣喜之余,生出一丝惆怅。
  ②是冬季,飞花碎玉烘托出年关将至的温暖和醉意,同样温暖的,是小屋里悄悄燃着的炉火。火燃得正好,是那种青烟散尽后的兴旺和宁静。炉膛醉红着脸,将一腔热情辐射到小屋的角角落落。热情,却不张扬,这是炉火的性格。这种性格营造出一个祥和平静的冬季——许多年的冬季,我都是这样度过。
  ③有关炉火的记忆,源于对火盆的怀念。
④我出生林区。冬季,白雪皑皑,滴水成冰——那才是真正的冬季,漫长但绝不寂寞。父亲是早年的大学生,鬼怪神灵,天文史地,他似乎无所不知。在我们屏住呼吸神往于古今的时候,母亲会拿着火箸,细细地拨开火盆里的热灰,埋几颗洋芋、几粒豌豆。不多时候,小屋内就飘出烧洋芋的清香,间或有豌豆爆裂的“噗嗤”声。火盆烧的是炭,地地道道的上好木炭。细心的母亲总会把截成一拃①来长的木炭横铺竖搭,在火盆中央垒起一把漂亮的火炬,燃烧的火炬,红得超凡脱俗,无比灿烂。这时,母亲便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⑤父亲的古今讲完了,洋芋也烧熟了,焦黄软香、滚热烫手的一块,看着就叫人眼馋。轻轻一掰,热气腾腾送到嘴里,那种酥软蓬松,自然天成的美味,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多年以后,再尝烤箱中烘烤出的洋芋,却没了那年那月的可口舒坦。土生土长的东西,似乎天生就离不开一个“土”字。遥想当年,火盆不过是黄泥垒就,顽石砌成,所烧木炭,采自深山老林,燃烧后的灰烬,细白轻绵。而那洋芋,全赖肥土养育,天雨滋润,入口之后,自然齿颊生香,余味无穷。
  ⑥往事如烟,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儿子已蹒跚学步。光阴改变了许多的人和事,唯一不变的,是那团悄悄燃着的炉火。
  ⑦倚在床头织着毛衣,一岁的儿子睡得正香,丈夫外出尚未回家,我在等他。等待是最容易让人心绪不宁的,因了这炉火的辉映,我的心情并不阴郁。我知道,丈夫正披着一肩雪花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正当年轻,年轻的岁月,会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即使是在冬夜,依然不能停下奔波的脚步。劳碌的,却是温馨的,仅仅只是因为,暖暖的小屋燃着一团暖暖的炉火。砂锅内,鸡汤煨得正浓,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矮矮的砂锅,敦实古朴,清香四溢中,它的每一寸纹理都透着温润。不时有溢出的汤顺着锅沿流下,滴在炉盖上,发出“吱吱”的响声。烟囱中徐徐流出的青烟,飘飘悠悠迷离了夜的眼……
  ⑧风雪夜归人,倘若少了炉火的等待,是否还能那样从容?
  ⑨楼层一天天拔高,我知道,告别炉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小屋里悄悄燃着的那团炉火即将消逝,这是我28岁人生中最后一个丰润的冬天了。从此,我将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享用一种叫做“暖气”的东西。也许,它真的能使我的冬天在东西南北风中远离窘迫。然而,我始终固执地以为,那种温暖的外衣里裹着的是冷漠和距离,矜持中拒绝你的亲近。现代文明在带给人实惠的同时,扼杀了许多温情。
  ⑩有炉火的地方,才有生活。炉火相伴的日子,酵香浓郁,回味悠长。
  【注释】拃(zhǎ):量词,表示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17.文末说“炉火相伴的日子”令作者“回味悠长”,这种“回味”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炉膛醉红着脸,将一腔热情辐射到小屋的角角落落。(品味“醉红着脸”“一腔热情”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烟囱中徐徐流出的青烟,飘飘悠悠迷离了夜的眼……(此句所在的段落主要写人,为何还要写夜晚烟囱中的青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悄悄燃着的炉火”出现几次?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乔迁新居,“欣喜之余”为何会“生出一丝惆怅”?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21、某校八年级一班组织一次以“让历史告诉未来”的主题班会,他们搜集了一些有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例和文学作品,下面所给材料中,不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内容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材料一:孙犁《芦花荡》,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自如地穿梭,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
材料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接着,日军又先后攻占了关岛、香港、马来亚、泰国、菲律宾、印尼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以美国为主力的盟国军队同日军进行了一系列争夺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战斗,以著名的中途岛战为转折,使日本失去了在太平洋上的主动权。
材料三:电影《上甘岭》反映的是我抗美援朝志愿军与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上甘岭战役”。此役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双方伤亡约3万人。此战在中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余下试题 材料四: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分三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使苏联国土欧洲主战场。随后,苏德双方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地进行大会战,德军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材料五:平津战役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22、仿照下面句中加点的部分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使文意前后贯通。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今天,和平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放眼全球,不少地方的武装冲突逐步降温甚至平息,但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战火连绵不断。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还在忍受战火的煎熬。和平,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心声。和平是人们心底的梦,人们在梦里发出甜美的笑;和平,是春天温婉的歌,萦绕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和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读下面《傅雷家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段文字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_的信。从写作者的语言特色考虑,填入文段中横线空白处的应是下面哪一句话?( )(2分)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24、选段中划曲线一句“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中,根据你对本书的阅读,说一说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Ⅲ卷
六、作文(50分)
我们的生活是由一天天的琐碎连缀而成的,我们的成长也是由一朵朵的花絮绽开而结的果实。采撷成长的花絮,就是采撷生活中的一缕温馨,一种感动,一份真情。有时候,拨动我们成长时钟的,不一定都是什么豪言壮语,而仅仅是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激励我们一路走来的,不一定都是什么惊世之举,而常常是一朵花絮,一抹朝霞,一句叮咛。可以说,发现生活的花絮,就是挖掘生活中的亮点,感受成长中的花絮,就是品味人生的美丽。
请你以“采撷成长的花絮”为题,写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字数600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海滨教育中心2012-2013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答题纸)
第Ⅰ卷
一、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第Ⅱ卷
二、古诗文默写:
得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舞银蛇,_________________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1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得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言( ) (2)辱( )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6分)
得分
17.(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0分)
得分
(一)(5分)
21、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2、和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5分)
23、(2分)___________ ( )
2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滨教育中心2012-2013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海滨教育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