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36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09~10学年高桥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
09~10学年高桥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提示按原文填写句子。(10分)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出来,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 ,草 。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残酷,悲壮,激烈的句子是 ,
。
(5)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 。
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选出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2分)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A.天上的云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读下面文段后回答问题(4分)
一天,住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林的姐姐时说:“你家小林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钟,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
徐阿姨的话言外之意是什么?请写出来
。
假如你是小林的姐姐,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口语交际。(4分)
近来,为了迎接考试,语文老师加大了学生的作业量。同学感到负担过重,对语文老师的作法有意见,你作为语文课代表,在协调师生关系时,你对语文老师说:
。
你对同学说: 。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伤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1) 未尝识书具 ( )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3) 或以钱币乞之( ) (4) 不能称前时之闻( )
7.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1分 )
A.稍稍宾客其父 8.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泯然众人矣 D.从先人还家
浏览完整试题
8.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 (用原文填写)(1分)
9、翻译句子。(2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2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⑤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1.“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试分析第四段各句的描写角度:(4分)
第①②句 ,第③句 ,第④句 ,第⑤句
1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14、文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写得很优美,请你谈谈美在何处。(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一个含“春”字的成语及含“春”字的古诗。(2分)
成语: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苦娃娃“写进”北大
我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妈妈,她今年49岁,叫李小云。
我童年时,年迈的奶奶和爷爷相继患病卧床不起,家里欠下的债一年比一年多,大人们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
8岁那年,家里勉强送我进了学校。学费是妈妈向帮工的人家借的,书包是她用旧衣物缝制的,别的孩子用剩下的铅笔头,我用小棍捆扎起来就成了笔。
我读书十分专心,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1996年8月,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我欣喜若狂跑回家,把这一喜迅告诉日夜奔波操劳的父母。谁知话一出口,他们的脸上却布满了愁云。
晚上,我听到外屋有吵闹声,原来妈妈想把家里那头怀孕的母牛卖掉,供我上学,爸爸坚决不同意。病在床上爷爷听见了争吵声,一急之下撒手人寰,不久,奶奶也去世了。
安葬了他们,家里又多了几千元的债。我不再提上学的事儿,把录取通知书放在书页里,下地干活去。过了两天,妈妈偷偷卖了牛,爸爸知道后暴跳如雷:“以后种庄稼驮粮食咋办,你去拉,你去背,卖牛的钱能供金旺读几年书?”
妈妈痛哭了一场,吼道:“娃儿念书有什么错?金旺能考上县重点,在这个村子里还算头一份,我不能把娃娃的前途耽搁了。我就是砸锅卖铁,肩挑背磨也要送娃去念书。”
第二天,我到县城上中学了。我家离学校有50多公里,为了节约钱,我一学期只回家一两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回家拿夏天的衣服,发现爸爸瘦得出奇,脸色蜡黄地躺在炕上。他得了胃溃疡,医生让他尽快动手术,妈妈又要去借钱,爸爸死活一依:“只借不还,谁还愿意借给我们;贷款,家里咋还得起?死活听天由命吧。”
邻居告诉我,那年夏天,母亲一个人完成了双抢双收。她没钱请人,没钱雇脱粒机,白天一个人在田里收割,然后一捆捆背回家,晚上在院坝里铺上一块塑料布,用双手在石头上摔打脱粒亩多地的麦子,收完后还要到田里栽秧。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破了,双手磨出血。没等邻居把话讲完,我跑向在田里忙碌的母亲,大哭道:“妈,我不念书了……”
妈妈将我赶回了学校。爸爸的手术用贷款做了,只是家里的债务已达8000元。
每个月妈妈总是步行将米面按时为我送到学校。她还到几公里外的一家印刷厂收集废纸,带给我做草稿纸。我在学校里只能吃咸菜,穿别人送的补疤衣服,但我没有怨气,没有自卑。
我刚进县中学的时候,第一堂英语就懵了,我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母亲送钱粮的时候,我对她讲:英语可能要拖后腿,要赶上来困难很大。谁知妈妈满脸笑容地说:“妈不爱听娃说困难,记住,只要能吃苦就什么也不难了。”望着母亲那因劳累而过早苍老的脸,我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
我拼命地背英语课文,专心致志地跟老师练口语,课余时间借来同学的录音机进行跟读,同时,借阅大量课外辅导书,演算了上千道习题。妈妈那憔悴而不服输的面容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激励着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期末考试,我取得全班第二的成绩,英语也跃为全班第三名。
展开余下试题
1999年5月,我以总分全县第一的成绩通过毕业考试,我飞快地跑向车站,让家乡的熟人捎信给妈妈报喜。妈妈托邻居转给我一套新衣服和100元钱,并附上一张纸条:“别骄傲,记住,全家人等着你的好消息。”我把新衣服叠好压在箱子的最底层,发誓不考上北大决不穿。7月下旬高考成绩公布,我考了个全县第一,喜到极点,我心中默默地喊着:“妈妈,您的儿子没有辜负您。”
回到家里,妈妈一把将我搂在怀里,朗朗的星空下,她紧拿着我的成绩单,哭了。
不久,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单也不来了。在全村、全乡,我是头一个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乡政府特地举行了一次庆功会,妈妈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坐上了主席台。
而今,我在北大上学,想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读书,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我想毕业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让辛苦了大半生的妈妈早日过上舒心的日子。
16、从哪些地方可见作者学习艰苦?用原文回答。(2分)
17、从哪些地方可见金旺在学校生活艰苦?用原文回答。(2分)
18、金旺并非天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19、当金旺告诉妈妈自己在县中学学英语有困难时,为什么“妈妈满脸笑容”?(2分)
20、当金旺高考成绩全县第一名时,妈妈为什么“哭了”?(2分)
21、从文中可以看出,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仅能从经济上予以无私的帮助,还能从 ,如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 。(2分)
22、从“苦娃娃‘写进’北大”这一感人事迹,可以使我们想起关于人成长的一句古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该诗句表面咏物,实则喻人;还能使我们想起另一对偶句:“ ,学海无涯苦作舟。”(2分)
23、你是怎样看待苦的?(2分)
四、作文:(40分)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能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会出代价。
请以“说话算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500
附加题:(10分)
曾子杀彘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母还,顾反为汝杀彘②。”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注]①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②彘:zhì,猪。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曾子之妻之市
之:
②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止:
25.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
26.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3分)
答:
七年级上期半期考试参考答案
1、(1)、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时习之
2、酝酿 hè liáo
3、答案不惟一。示例:秋,以她的成熟辉煌(或“豪爽潇洒”)夺人魂魄;冬,以她的纯洁宁静(或“不畏严寒”)令人深思。
3、B
8、D
二、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7.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4分)
(1) 未尝识书具 ( 曾经 )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
(3) 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 (4) 不能称前时之闻( 符合,相当 )
8.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C ) ( 1分 )
A.稍稍宾客其父 8.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泯然众人矣 D.从先人还家
9.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用原文填写)(1分)
10、翻译句子。(2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 同县的人都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都请他的父亲带他去做客。
12.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分)
答: 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
现代文阅读(27分)
依次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3至21题。
(一)(15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⑤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展开余下试题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3.“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不是,不能删去。因为这里说看见桃、杏、梨只不过是联想,去掉“仿佛”一词就变成实际是这样子,与课文所述不符。
14.试分析第四段各句的描写角度:(4分)
第①②句 视觉 ,第③句 味觉 ,第④句 听觉 ,第⑤句 视觉
1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比喻、排比 )
16、文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写得很优美,请你谈谈美在何处。(2分)
答: “亮”“逼”字用得精练,从视觉的特殊感受写树叶和小草的色彩,描写极其生动,烘托春雨的恩泽。
17.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一个含“春”字的成语及含“春”字的古诗。(2分)
成语: ___ 满面春风、春风得意、春风化雨 、 春华秋实
古诗: ___春眠不觉晓;春风又绿江南岸;春色满园关不住;春风吹又生
16、学费是妈妈向帮工的人借的,书包是她用旧衣服缝制的,别的孩子用剩下的铅笔头,我用小棍捆扎起来就成了笔。
17、我只能吃咸菜,穿别人送的补疤衣服。
18、刚进县中学的第一堂英语课就懵了;拼命地背英语课文,专心致志地跟老师练口语,课余时间借来同学的录音机进行跟读,同时,借阅大量课外辅导书,演算了上千道习题。
19、给孩子信心与鼓励,让他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20、为孩子考了全县第一高兴;为自己十多年的努力没白费高兴。
21、精神上予以热情的鼓励;记住 ,只要能吃苦就什么也不难了。 22、书山有路勤为径。
23、略
三、附加题(10分)
曾子杀彘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母还,顾反为汝杀彘②。”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注]①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②彘:zhì,猪。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曾子之妻之市
之: 去、到
②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止: 阻止、劝阻
23.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 现在你欺骗他,就是教孩子学着骗人呀!
2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3分)
答: 曾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它告诫人们,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不可不检点,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意对即可) (183.10.99.128)
上一篇:
病句修改成语运用周练习语文试卷
下一篇:
2014年初三总复习语文试题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09~10学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