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34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4]
2009年初三语文测试题
2009年初三语文测试题
说明:
1.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 0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
分不能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 0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弥漫(ní) 荒谬(miù) B.绯红(fēi) 炽热(zhì)
C.豁免(huò) 攫取jué) D.滞碍(jì) 鄙夷(bǐ)
2.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经过了这次的挫折,她浪子回投,我们相信她会走得更好。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这些浅显的道理都是妇儒皆知的,普通人一看就明白。
D.温总理为了灾区人民可谓鞠躬尽萃,把灾区人民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钱学森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成为我国航天领域中流砥柱的人物。
B.他手上的玻璃瓶不小心掉在地上,发出山崩地裂的声响。
C.学校举行的书法比赛,她获得了一等奖,真是妙手回春。
D.要落实保护天鹅的措施,这样才可以让野生的天鹅繁荣昌盛。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对《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电视连续剧有较大的兴趣和感动。
B.许多女孩为了保持美好的身材而不喝牛奶,过度劳动,却减少了骨骼所需的营养,导致骨质脆弱。
C.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影响了论文的水平。
D.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因为他的确是饿了。
5.请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摆手舞追忆的是土家族先民创业的艰辛,缅怀的是祖先的功绩,展示的是古往今来的生活场景,涵蕴的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使封闭的山寨 了,使沉寂的村落 了,使古老的土地 了,使天涯的距离 了……
A. 开明 喧哗 年青 比邻 B.开通 喧闹 年少 拉近
C. 开放 喧嚣 年轻 咫尺 D.开朗 喧嚷 青春 缩短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浏览完整试题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析不正确的一项。
A.安陵君其许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阻挠)
C.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D.岂直五百里哉(只)
7.选出下面句子中“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固以怪之矣。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我把安陵君当作一个忠厚的长者,我不打他的主意。)
B.虽千里不敢易也(虽然拿一千里土地,也不敢交换。)
C.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承蒙大王加上优惠条件,用大面积的土地来换小面积的土地,很有诚意。)
D.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老百姓的发怒,也只不过是舍弃荣耀,光着脚走路,脑袋率先着地罢了。)
9.选出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秦王不悦”的原因是因为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以大易小的条件。
B.“唐雎挺剑而起”是布衣之怒的表现,是对秦王的抗争。
C.“长跪而谢之”表示秦王已经屈服。虽然是秦王的权宜之计,但这是斗争的结局。
D.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他们的斗争是正义和非正义的拼死较量。
10.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安陵君是一个胆小怕事、卑躬屈膝和懦弱无能之人。从他自己不出使秦国,而让唐雎代替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B.唐雎的说话十分高明。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遗产”和“义气”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其敌,不辱使命。
C.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肖像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的精神和秦王的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
D.“唐雎出使秦国”是斗争的高潮,从写作来说是全文的重心,描写得最细最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三.积累与综合性学习(共15分)
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苏轼)
(3) ,小桥流水人家。(《天静沙•秋思》马致远)
(4)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5)《论语》中阐述“读书人心胸不可以不宽广,志气不可以不坚强,因为他要担负重责大任,而且要走很远的路”的句子是: , 。
(《论语》十则)
12.某中学为营建“书香校园”,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5分)
(1)请你给这次活动拟一条标语,以体现活动主题,激发更多同学的读书热情。(2分)

(2)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3分)



四、现代文及名著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3至23题。
(一)
淋雨
那天下午,雨开始下的时候并不大。而且在连续几天燥热之后,那阵雨,真正给人们带来了清凉,空气里的尘土,让大大的雨点弄湿了,弥漫起一阵潮湿的泥香。
于是,就又想出去淋一淋雨。
淋雨的借口是去拜访一位朋友。
出门的时候,雨已经很大了。新加上去的外衣肩上已在经过院子的时候淋湿。于是,在门前撑起雨伞等计程车,那透明的黄伞和眼前的雨帘混而为一;雨线就从伞檐上汇成一片,冲刷下来,鞋子也开始湿了。
计程车来的时候,裤脚上也沾满了雨。
上了计程车,两臂也湿了。
计程车的雨刷忙不过来,于是,整个计程车就像艘潜水艇,在四处漫溢的水中向前驶去。
雨来得太急,沟渠来不及疏散,只见整条马路渐渐变成了河流。那马路中央的葱茏树木就绿得迷蒙起来,远处的山也是。
我们的潜水艇就这样冲入了急雨,驶向了灰蒙蒙的空间,配衬着这雨中疾驰的,是车顶上雨声的急响。
司机说:“这阵雨真大!你早一点出来就好了。”
转了两个弯,到了朋友的住处。司机停下车表,我打开车门,急雨直扑过来,我的头发立刻湿了。我迈下车子,水深及膝。我退回来,浑身湿漉漉的。我把车门关上,对司机说:“送我回去吧!”
司机小心地把车子开到路边,指给我看左边的一条最宽的路,说:“你看,像海一样。”
可不是!波涛滚滚的一片急流,我们的车子像一艘汽艇。
“你不下车是对的。”司机说,“路边的水更深了。”
于是,我们调转头,开向回来的路。
雨声像一段欢快的音乐,急管繁弦的一片交响,一路送我回到家所在的小巷。
“雨的交响”也已到了最后一章。
这最后一章,奏的是嘹亮华丽的尾声。雨声渐收,天光乍现,远山渐近,云层渐薄,后面竟透出了隐隐的日影,鸟儿也已开始鸣唱。
车门前停下来,付钱的时候,司机说:“你晚一点出来就好了。”
我笑笑,跑进院子,欣然于这一番雨中奔驰。
打电话给朋友的时候,说:“我去看过你了,真高兴淋了一身的雨。”
(摘自海天出版社《罗兰散文——生命之歌》,罗 兰/文,有改动)
13.就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表现雨的“大”与“急”各举出一个例子。(3分)

14.本文中多次运用了“照应”笔法,请写出一例。(3分)

15.试析文中画横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

16.摘取两例表现作者“淋雨’’雅趣的句子。你一定也有过雅趣之事,请概述一例(4分)

(二)
人际交往的金钥匙
①交往从第一印象开始,幽默的人容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自然也不难吸引


展开余下试题别人的交往热情。
②第一次交往.多少有些陌生感,幽默能使陌生感到很快释然。美国著名演说家罗伯特有许多朋友,其中不少是无名之辈,他们同他首次见面时,总有些拘谨。有一次,罗伯特过60岁生日,许多朋友去看他。有人见他头秃得厉害,就劝他不妨戴顶帽子 罗伯特回答说:“你不知道光着头有多好,我是第一个知道下雨的人!”这句幽默的话一下子使聚会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人们之所以喜欢同罗伯特交往,如果因为他是个极有才华的人,那么也因为他的幽默能使第一次交往就成为朋友的欢聚。
③幽默还是信任之桥的建设者。美国大众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在他的著作中引用过一件轶事:林肯总统在会见某国总统时,还没有握手就谈笑风生:“啊,原来我的个子还没有你高,怎么样,当总统的滋味如何?”那位总统有点拘束,说:“你说呢?”“不错,像吃了火药一样,总想放炮。”这段对话使两位总统间的猜疑、戒备之心立刻消失了,以后的会见完全是在信任、坦率的气氛中进行的。一般说来,幽默的人比较豁达、宽容,不大计较小节,对方与之交往没有心理压力,因此,信任的建立相对比较容易也就不奇怪了。
④人际交往之中,有时难免会有尴尬的场面出现,幽默是最好的化解方式。一次,一位作家在家中宴请几位朋友,不知什么缘故,几位客人激烈地争论了起来,情绪越来越激动。这位主人为了平息餐桌上的争论,于是提了一个十分意外的问题:“诸位,刚才是一道什么莱?大概是鸡? ”“是的。”一位客人答道。“一定是公鸡!”主人一本正经地说,“原来是鸡作祟,难怪大家要斗起来。”说完他举起酒杯:“来点灭火剂吧,诸位!”干戈顿时化为玉帛,一场餐桌上的争战偃旗息鼓了。
⑤犹如一桌美味佳肴能激发人的食欲一样,幽默风趣的态度,也是唤起别人交往热情的“味精”。有一次,特鲁•赫伯去看望一位病人,这个人已在病床上躺了3年。赫伯问他每天都吃点什么,他笑着说:“在这儿会挨饿吗?我每天都要用叉子来吃药。”病人同赫伯讲了一连串发生在病房里的笑话,使在座的人都忍俊不禁。医生告诉赫伯,这病人刚来时,他们以为他活不到年底,现在却要痊愈出院了。“或许是他的那些笑话帮了他的大忙。”后来,这位病人出院时,同室的病友依依不舍地对他说:“你一走,我们都要死了。”他却回答:“不会,倘若你们死了,医生也活不了,他们上哪儿去收医药费?”真是三句话不离幽默。然而,正是幽默使他成了一个大受欢迎的人。
⑥心理学家凯瑟琳说过:“如果你能使一个人对你有好感,你就有可能使周围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对你有好感。只要你不只是到处与人握手,而是以你的友善、机智、幽默去传播你的信息,那么时空距离就会消失。”
⑦用幽默打开交往之门,或许你就不需要其他的钥匙了。
17.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8.文章题目中的“金钥匙”和第⑤段中的“味精”分别是指什么内容?(2分)

19.文章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文章连续使用四个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如果将第一个与第四个调换位置行不行?为什么?(4分)


(三)
名著阅读
A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哎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饿,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
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
B
到得松树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水,杳无踪迹。叫了一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走,只见草地上团团血迹。
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啃一条人腿。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便不抖,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
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那大虫退不彀五七,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母子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


展开余下试题21.这两段文字选自哪一古典文学名著?作者是谁?(2分)

2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刚遇到老虎时武松和李逵的不同反应,再比较一下打虎过程中体现出两人性格中的不同点。(4分)


23.两个文段都对老虎的威猛运用较多的笔墨来描写(如文中的画线句),请问这些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关于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分别另写一个与他们有关的故事情节。(4分)


五、作文(50分)
24.题目:留在心中的期盼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共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10分)
燕相出亡
昔者,燕相得罪于君,将出亡,召门下诸大夫曰:“有能从我出者乎?”三问,诸大夫莫对。
燕相曰:“嘻,亦有士不足养也”大夫有进者曰:“亦有君之不能养士,安有士之不足养者?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施之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燕相惭,遁逃,不敢复见。
1.解答下面的文言文知识的问题。(8)
(1)解析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①亦有士不足养也( )
②有能从我出者乎( )
③诸大夫莫对( )
(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2分)
隆 冬 烈 寒 士 短 褐 不 完 四 肢 不 蔽 而 君 之 台 观 帷 幔 锦 绣 随 风 飘 飘 而 弊。
(3)用现代文翻译“君不能施之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3分)

2.读完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至少说出两点。(2分)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
1、C 2、B 3、A 4、D 5、C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
6、B 7、C 8、A 9、B 10、D
三、积累和综合性学习(每小题2分)
11.(1)塞下秋来风景异(2)千里共婵娟(3)枯藤老树昏鸦(4)草色遥看近却无(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2.(1)活动名要紧扣读书,体现读书活动的目的、作用等内容,语言要精炼。例:书香满校园、与书为伴。(2分)(2)建议要能在读书活动中实施。例:①举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读课外书的情况;②请新华书店到学校搞一次书展;③全校(或各班)举办“读书交流会”(或演讲会)④举行“名著走向舞台”的话剧表演等。(3分)
13.正面描写:我打开车门,急雨直扑过来,我的头发立刻湿了。侧面表现:计程车的雨刷忙不过来,于是,整个计程车就像艘潜水艇,在四处漫溢的水中向前驶去。(其他正确的答案也给分)(3分)
14.示例一:“淋雨的借口是去拜访一位朋友”与“打电话给朋友的时候,说:‘我去看过你了,真高兴淋了一身的雨。’”相照应。示例二:“司机说:‘你早一点出来就好了。’与“司机说:‘你晚一点出来就好了。’”相照应(3分)
15.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淋雨的快乐心情。(3分)
16.“淋雨’’雅趣的句子:我笑笑,跑进院子,欣然于这一番雨中奔驰。打电话给朋友的时候,说:“我去看过你了,真高兴淋了一身的雨。”(2分)。例子略(2分)
17.运用幽默感去与人交往.就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3分)
18.幽默感。激发人交往热情的幽默风趣的态度。(2分)
19.不行。(1分)第一个是从开始交往设例,第四个是从唤起别人交往设例。二者之间具有递进关系。(3分)
20.举例论证。具体真切地论证了幽默是信任之桥的建设者(4分)。
21.(共2分)《水浒传》;施耐庵。
22.(共4分)刚遇到老虎时:武松是 吃惊害怕,李逵是怒火中烧 ;(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打虎过程中:武松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打死老虎,而李逵是用刀就轻松解决。由此可见武松是智勇双全,而李逵是有勇无谋。(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
23.写老虎的凶猛是从反面衬托了两人打虎的英勇(2分)。情节略。(2分)
附加题
1.(1)①不值得②跟随③各位
(2)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对两个1分)
(3)译文:你平常不肯把很轻的东西施舍给士人,却想得到士人很重的东西,怎么能办到呢?
2.例:(1)要想别人对得起自己,自己首先要对得起别人
(2)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3)自己如果为人所不满,首先应该反躬自省。 (121.9.250.4)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9年初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