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85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5]
初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初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21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倔强 荫蔽 炽热 伎俩 伧俗 克扣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狡黠 玷污 确凿 莫明其妙 B.拮据 诘难 船蒿 小心翼翼
C.戳穿 杀戮 惩罚 息息相通 D.对称 取谛 蹒跚 大彻大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校长请著名数学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B、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光辉的事迹。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D、沙尘从内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经河北,到达京津。
4、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伊索寓言》中的不少故事都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狐狸和山羊》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C、《皇帝的新装》《最后一课》《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丹麦的安徒生,法国的都德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 、作为中国第一部 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6、默写(10分)
①、子曰:“其恕乎! ,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 ( 《浣溪沙》)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⑦、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⑧、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 , 。” 表明了室内主人高雅的交友方式。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浏览完整试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屋舍俨然 俨然: (2)具答之 具:
(3)芳草鲜美 鲜美: (4)无论魏晋 无论: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的一项 ( )(2分)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中轩敞者为舱
C、复前行 不复出焉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2分)
A、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翻译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2分)
7、“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 2分)
(二)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注释】①媒:介绍,夸耀。②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 用“/”标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限标2处)。(2分)
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延 延吾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B.以 以一置地下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而 可朝治而夕如矢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 22分)
(一)( 9分)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卖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⑴、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分)
⑵、“祸不单行”是针对什么事说的?它与第3自然段的哪个词相照应? ( 2分)
⑶、当“我”流下眼泪时,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是为了什么?( 2分)
⑷、第2、3自然段与下文写父亲的背影有何关系?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2分)
(二)凝望一棵开花的树
(1)我在杂乱的、破旧的村庄,寂寞地走过漫长的雨季。将我年少时的眼光,从晦暗的日子里打捞出来的是一棵棵开花的树,它们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
(2)整个春天我仰望着天空,看一棵棵沉默不语的树正吐露芳香,我常在一棵树下站定,想探访一棵会开花的树的秘密,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洋槐树的树皮,被四季的风雨雕刻成皱巴巴的脸,在这随处丛生,其貌不扬的树上,当一串串白白的、黄黄的、亮闪闪的花儿挂满枝头的时候,一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因此而变得诗意葱茏。那一串串的花朵上浅下暗,像盛满香料的杯子,清清的花香在春风里一次次掠过纯净,宽广的天空,让一个没有风景的村庄香飘四方。我蓦然发现一棵棵开花的树才是村庄的灵魂,一串串,一朵朵 花才是树的灵魂。一棵开花的树多么遵守季节的秩序,每一个春天的到来,就把洁白的灵魂挂 在树梢上,它们之所以选择了那样的高度,是为逃避一双肮脏的手掌,或低俗或恶俗的攻击?
(3)和一个村庄一样卑微的洋槐树、苦楝树、椿树、石榴树、梨树,它们和乡村的房屋,农舍,田野的庄稼一样保持着永久的沉默。但它们用芳醇的花香,或苦味的花香,向尘世表达出很智慧,很超脱的喜悦,我在整个春天被这浓郁的香气迷住了。我看见了生活里的大美和大雅。
(4)我在书本垒砌的阶梯上爬行,一棵棵开花树站立成我精神的守望者,我是五月出生,和石榴花同期,我自信在我的生命里流淌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力量。也许被那时的贫穷,闭塞,落后,愚昧的乡村生活所苦。或被满地烂泥堆积的土路,破旧不堪的屋舍等杂乱无章的凄凉风景所伤,我逃跑般离开了村庄,一去再也没有回头,仿佛心有余悸对那个村庄再作回忆,我向往富足,自由,浪漫的城市生活。我在一本本书里寻找出路,在一门门学 问中学下去,我掌握着先进实用的技术。我从一个单位调换到另一个单位,我认识许多该认识和不该认识的人,我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我认识了被物质欲望燃烧得忘却灵魂存在的男人和女人,看清了争名夺利者的丑陋灵魂,我被虚情假意的友情爱情蒙骗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看见了自己多么孤独的灵魂,心头涌动着无限抑郁的烦闷。我想关掉手机,关上防盗门离开人群过一段净心的生活,在红尘滚滚里这是不可能的,许多莫名其妙的流言将会把人淹死。
展开余下试题
(5)远离了故土,远离了那蓊蓊郁郁的开花的树,一个极度困惑,极度迷茫的时间段,我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听到了古筝,在一曲曲琴韵里寻找到了一片片苍苍的森林,梨花或洋槐花灼灼的白光正在阳光里复制我年少的梦。沉默不语的树啊,我蓦然发现万叶吟风的夏夜,一棵开花的树的语言就是古筝琴韵,我从小未曾见到的古筝,我一接触它竟无师自通地和它沟通了,像一见钟情的恋人。仿佛与树相伴的日子我就听懂这种音乐所表达的深沉的感情。在每一个酒醉的夜深人静,一曲曲古筝伴随我,洗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土。我自认为我是认真地、小心地一路走过来的,我已拥有许多知识和学问,其实我的纯洁的灵魂正不知不觉地被物欲抽走了。
(6)当我开始把目光从城市的名枷 利锁里收回,投入大自然的一棵自由开花的树,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我的目光有了阳光和绿色可以停留,有了自由呼吸的纯净空气,我脱离了低俗的生活,我的目光和灵魂渐渐变得宽广而清澈。
1、文章第(2)段中作者说“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惊奇”的原因是什么?(2分)
2、 题目《凝望一棵会开花的树》中“凝望”一词作和解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4、“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中的“精神”指什么?对我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四、作文(50+3)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③字数在600字以上。
3.D(A句“指教”改为“指导”;B句“塑造”与“事迹”不搭配;C句“成败”改为“成功”。)
4、B
5、B
二、1、(1)整齐的样子 (2)详尽(3)鲜艳美丽 (4)不要说,更不用说
2、B 3、C 4、C
5、⑴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⑵这个渔人为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那些人都感叹惊讶不已。
6、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7、学生回答只要能紧扣“表达作者美好理想,反映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并言之有理即可
1、(2分)驼者随直 / 亦复随死 / 其子欲鸣诸官。
2、(2分)A
3、(2分)做事情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就像治驼背,不能只治了弯曲的背,背不再弯曲了,可人的生命也没有了,这就是不看全部只求局部效益,这样做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这个驼背的人,被这样的庸医治好了背,却没了命,得不偿失。(意思对即可)
三、⑴ 开篇点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并设置了悬念 ⑵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惨淡 ⑶ 是为了安慰我,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 ⑷ 第2、3自然段不能删去,为后文写父亲去车站送我作铺垫,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气氛。
9、(2分,意思对即给分)使其貌不扬的树变得美丽起来,让杂乱无章的村庄也因此而变得诗意葱茏。
10、(2分,意思对即给分)“凝望”:集中目力远望(目不转睛的看)(1分),表达了作者对开花的树的惊奇、喜爱、赞美和敬重之情(2分,没有“敬重”的意思扣1分)
11、(4分,意思对即 给分)“像盛满香料的杯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浓郁(2分),“掠过”一词突出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情态,“一次次”则突出了香气之浓,花期之长(1分),全句表达了作者对开花的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12、(4分,意思对即给分)精神:卑微、沉默、其貌不扬,但它们用花香,向尘世表达出很智辉、很超脱的喜悦(2分)。 影响:我脱离了低俗的生活,我的目光和灵魂渐渐变得宽广清澈。(或: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我看见了生活中的大美和大雅,洗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土)(2分) (218.3.163.42)
上一篇:
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4)
下一篇:
2014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初三上第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