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78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8]
初二语文综合试卷一
初二语文综合试卷一
一、(40分)
1.填空(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10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 。(《赤壁》)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 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6)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王老师已退休多年,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
(8)初中即将毕业,请你写出你喜欢的两句古诗,作为送给同学的临别赠言:
“ , ”。
2.名著阅读(20分)
(1)阅读名著,理解书中要旨。名著有时也无须长篇大论,方寸之间,却意蕴丰富。《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歌颂了母爱、 、自然;《伊索寓言》充满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 。(4分)
(2)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6分)
(3)简述鲁滨逊在海岛上造独木舟的过程及最后结果。(150字左右)(10分)
3.综合性学习(10分)
厦门与金门的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天,有一个金门学生考察团到你们学校参观,这些金门朋友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你们班组织的“夏日话扇”活动中……
(1)解说扇用途(2分)
林涛借助“Google谷歌”从网络上搜索到一则有关扇子的材料:
数千年来,扇子不断演变完善,种类日趋繁多。民间习惯将扇子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曰平扇 ,包括羽扇、绢扇、葵扇等,不能折叠;二曰折扇 ,即可自如敞开收叠者。在生活中,扇子有多种用途,例如……
林涛搜索来的这则材料不完整,请你续写一句话将扇子的用途介绍得具体些。
(2)辨识执扇人(2分)
博览群书的陈韵罗列出古典名著中各具风采的执扇人形象。他问大家:民间习惯称智谋之士为“摇鹅毛扇的人”。这种叫法与下列哪一位执扇人有关系呢?(填序号)
A.薛宝钗“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迎风翩跹,十分有趣。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绢扇来,向草地下来扑。”(曹雪芹《红楼梦》)
B.孙悟空“执着芭蕉扇,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又挥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吴承恩《西游记》)
C.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施耐庵《水浒》)
D.诸葛亮“端坐车中,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用羽扇招敌曰:‘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杀得片甲不回。汝等岂堪与我对敌?’”(罗贯中《三国演义》)
浏览完整试题
(3)感悟扇谚语(3分)
金门朋友也你一言我一语,介绍了不少与扇有关的民间谚语。这些扇谚通俗生动、耐人寻味。请你从下列扇谚中任选一句,简述你对这句扇谚的感悟。
①热天赠扇------雪中送炭。 ②扇面虽破--------扇骨犹在。 ③葵扇棉袄--------因时而用。
(4)画扇赠朋友(3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学们商定:根据古诗名句绘制几把画扇赠送给金门朋友。请你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具体描绘诗句所体现的画面。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5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5题。(14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8分)
5.文段中写了邹忌的进谏和齐威王的纳谏,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7题。(10分)
当语言消亡时
陈赛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消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根据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曾经谈到对于这个世界的最大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消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
(选自《晚报文萃》2010年第2期,有删改)
6.语言的消亡有多种原因,请根据文意写出其中的两点。(4分)
7.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6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13分)
征服还是被征服
20世纪人类最爱说的就是“征服自然”,还爱说“……展示了人类的力量。”征服自然,怎么叫做征服了呢?爬上去踩两脚,这就是征服了吗?十几二十个人准备上一年半载,满载物资装备,’还得有人为他们打好一个又一个前站营地,爬到了山顶插上旗子就可以说征服高山乃至征服自然了?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有记者问她征服沙漠后为何跪下的时候,她说: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同样的道理,登山是可以的,但登山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征服了高山,而是应该感谢山允许人的攀登。其实反过来想想,那么多的人不遗余力地要去爬高山,那么执着那么强烈地要登顶,当他们抒发“壮志”的一瞬间,是不是已经被高山的魅力所征服了呢?
至于通过登山来展示人类的力量,更是大可不必。我们的“力量”大自然早巳经领教过了:几百年长成的大树,人可以只用三分钟就让它倒下;几万年才长成的一片热带雨林,人可以几天之内将其变成一片赤土;大自然要花几百万年才能生成的物种,人可以用几十年就让它消失。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满;海洋,可以当作自家后院的垃圾场;天,都可以戳个窟窿……还有什么我们办不到的?
老子说过:“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说明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我们一直都是在使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力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使用自己的智慧来消除自身的“征服欲”,做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
什么是真正的力量?我想起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片段。辛德勒问纳粹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个人犯了偷窃罪,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展开余下试题
一棵参天古树,本可以用来做家具,但人没有伐倒它;一只珍稀野生动物,可能被投进汤锅,但人保住了它;一片平静的湖水,人没有让推土机隆隆碾过;一座圣洁的高山,人们放弃登顶,而停下来欣赏她神秘且宁静的美丽,并把她的圣洁和神秘代代相传。
8.文中的“真正的强者”、“真正的力量”指的是什么?(4分)
9.从全文看,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是什么?(4分)
10.你赞成人们“征服自然”的说法吗?请阐明你的观点,并举例说明。(5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13分)
石缝间的生命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
或者就只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 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颠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有删改)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石缝间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4分)
12.本文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5分)
13.文中的种种生命现象,使你想到了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4分)
三、(30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美国孩子一出生就完全没有免疫力,科学家只能把他放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玻璃罩里生活。就在这种环境里,在一个科学小组的严密护理下,这孩子活了下来,一直长到十一岁。因为一次很小的疏忽,外界的空气被渗漏到玻璃罩里,孩子被感染,由于没有免疫力很快就死了。
要求: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40分)
1.(10分)(1)思而不学则殆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出淤泥而不染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乱花渐欲迷人眼 (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诗句,可得分;每空1分,添、漏、错字一个扣0.5分。)
2.(1)(4分)童真;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每格2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2)(6分)示例①:我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作为取经集体中的核心人物,唐僧有着常人难以容忍的缺点。他胆小懦弱,走到穷山恶水时,常常“大惊失色”、“流下泪来”。他人妖颠倒,是非不明,多次上了妖精的当仍是执迷不悟,对忠心耿耿的孙悟空动不动就念紧箍咒。可见唐僧还真是可憎可恶。
示例②:我不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唐僧为了从西天取回真经,不畏千难万险,不为财色迷惑,富有献身精神。他对徒弟要求严格,对自己从不懈怠。处处以“慈悲为怀”,一路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他那普度众生的崇高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执着追求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示例③:我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猪八戒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每当遇到困难,总爱嚷嚷:“师父,我们分行李吧!”巴不得要散伙。他还特别好进谗言,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精”这一节中,他挑唆不明真相的唐僧念紧箍咒,赶走了孙悟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真是可气可恨。
示例④:我不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在西天取经的曲折道路上,猪八戒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不少战功。在智取芭蕉扇、大战盘丝洞等战斗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作战,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他憨厚老实、肯卖力气、富有人情味,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3)(10分)答案示例:鲁滨逊砍倒一棵大树,花了22天用斧子去掉了根部和枝杈,花了一个月做成船底的样子,又花了三个月用槌子和凿子把树的内部挖空,终于做成了一只独木舟。小舟离水边有100码,他只得把通向水边原是向上斜的土坡掘成向下斜的土坡,突然发现要挪动小舟,还要挖一条运河来引水,但这要花他10或12年的时间,最后他只好不甘愿地放弃了此项计划。
(以上两题,答案只要大体完整,语句基本连贯,即可。)
3.(1)(2分)要点与评分:用途1分;表达1分。
例一:扇子能扇风,消除夏日的炎热。 例二:扇子能作为装饰品,美化环境。
例三:扇子能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 例四:扇子能作为道具,使表演更为生动。
(2) D (2分) (3)(3分)要点与评分:任选一句,扣其句意,感悟,2分;表达,1分。
例一:①句,急人所急,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例二:②句,人总会遇到困境,但决不能丧失精神和意志……
例三:③句,各种事物都有其作用,但要合时合地……
(4)(3分)要点与评分:扣住诗句主要意象,想象合理2分;表达1分。
例一:①句,潮水涨满了,宽阔的江面波光粼粼。江上一叶扁舟顺风扬帆,踏浪前行……
例二:②句,美丽的黄鹂,在苍翠欲滴的柳树上欢唱着。一行白鹭,展翅飞向蔚蓝的天空……
二、(50分)
4.(4分)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大意对即可)
(4分)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大意对即可)
5.(6分)邹忌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等;齐威王胸怀宽广、虚心听取意见、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任选一人,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6.(4分)(1)殖民者(战争)对土著语言的破坏(或:说这种话的人消失了);(2)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有些语言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或:说这种话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3)语言的消失是肉眼不可见的,不易引起人们的警觉;(4)绝大多数语言没有文字记载,只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特别脆弱。(答对两点即可,答其他原因符合文意亦可)
7.(6分)(1)语言中所包含的各种“人类知识”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失。(2)语言的消亡将使世界变得单一的没有色彩的地方,将对文化的多元性造成极大的冲击。(答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照抄原文句子,每点得2分。)
8.(4分)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2分) 保护自然资源的力量(2分)
9.(4分)含蓄地批评人类破坏自然的现象,呼吁人们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10.(5分)略(观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事例2分。)
11.(4分)因为它们战胜了困境,具有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
12.(5分)略(言之成理即可)
13.(4分)略(有看法2分,能联系实际,2分;言之成理即可) (222.192.184.50)
上一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下一篇:
2013年八年级语文十月月考试卷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初二语文综”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