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442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42]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综合练习
《兰亭集序》练习
一、文学常识
1、《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2、此地有 , , , 。
3、是日也, , 。 , 。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 , 。
5、固知 , 。
答案:1、《晋书•王羲之传》逸少,东晋;书法;书圣;王右军
2、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解释下列字词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 少, ,长, 。
死生亦大矣 不知老之将至: 终期于尽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3、映带左右 一觞一咏 4、足以极视听之娱
5、所以游目骋怀 引以为流觞曲水
答案:1、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年少的人;年长的人;大事;老年;尽头
2、把……看做一样;把……看做相等 3、名词作动词:围绕;喝酒
4、动词做名词:耳目 5、使动:使……纵目;使……敞开;使……流动
三、一词多义
1、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 (2)把酒临风: (3)故临崩寄臣:
2、一:(1)若合一契 (2)其致一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觞一咏 (5)吏呼一何怒 (6)而或长烟一空
(7)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3、次:(1)列坐其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余船以次俱进 (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5)陈胜、吴广次当行:
4、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5)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5、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期:(1)君与家君期日中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道不通,度已失期 (4)终期于尽 (5) 期(jī )年之后
7、信:(1)信可乐也: (2)自可断来信:
(3)今行而无信: (4)愿陛下亲之信之: (5) 欲信大义于天下:
8、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9、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何陋之有:
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 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顷之未发: 及其所之既倦:
参考答案:1、临:面对,引申为“阅读”;迎;将要;
2、一:一起;一样;把……看做一样;一边;多么;全部;专一
3、次:旁边;行军途中的驻地;次序;下一等;编次,引申为“轮到”。
浏览完整试题
4、致:情致;达到;得到;招致;招致
5、修:高、长;寿命长;修建;
6、期:约定;期望、要求;时间期限;至 、及;周、满
7、信:实在、确实;使者,指媒人;信物、凭信;信任;通“伸”,伸张
8、所以:……的原因;用来
9、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代词“向之所欣”;助词,无义;助词,补足音节;动词,往、到达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答案:1、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可是)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 用来畅快地表达幽深内藏的情怀。
2、用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以极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3、等到他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便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
4、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它而 引起 心中的感慨;
5、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 人们的思想情致是一样的。
五.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不知老之将至( 取独 )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交往 )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1、D.思想情趣。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①悟言一室之内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A 。(B、把看做一样/ 一边;C、一样/一起; D、副词多么/数词一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3、A.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4、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20分)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裕亦目羲之与王承 目:看待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5、B.“目”应为“认为、品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且焉置土石
B、意甚悦,固求市之 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扣舷而歌之
6、D.A组中的“焉”均为兼词“于之”;B组中的“固”均为副词“一定”;C组中的“相”均为副词,偏指第二人称;D组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5分) (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展开余下试题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7、C.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8、D.“王述在会稽任职进,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
9、翻译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9、(1)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涵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渡过浙江,便产生了终身住在这里念头。
(2)假使天下人都象他那样学习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118.122.85.149)
上一篇: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2月月考试卷语文试卷
下一篇:
初三毕业班课内知识综合练习(附答案)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高中语文必”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