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总分:120分 时量: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缅(miǎn)怀 嘈(zāo)杂 恬(tián) 然 铁骑(qí) B 圭臬(nì) 迸(bèng)发 钿(diàn)头 嘲(zhāo)哳 C贾(jiǎ)人 幽咽(yàn) 红绡(xiāo) 悯然(mǐn) D 显赫(hè) 滥(làn)用 惶(huáng)恐 谪(zhé)居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画分为四个等级来进行解释。 B 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洪扬了一次。 C 我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 D 我国副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 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 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 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B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 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临出发了,张小芳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B 南京路上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身居闹市,一成不变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C 在严酷无情的事实面前,他过去给自己筑起的一座座海市蜃楼,顷刻间全都倒塌。 D 谁叫你平日贪玩,到考试才临阵磨枪,没考好还累倒了,这是自作自受! 6.对下列诗名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为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 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 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7.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快弹数曲”中的“快”是“赶快”之意。 B “歌以赠之”中“歌”为“作歌”之意。 C “径须沽取对君酌”中“径须”,应解释为只管。 D “去来江口守空船”中“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 8.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将 将进酒,杯莫停 呼儿将出换美酒 B 感 感斯人言 感我此言良久立 C 为 因为长句 为君翻作《琵琶行》 D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9.对《将进酒》诗句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B 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浏览完整试题C 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D 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10.对下列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贬官,降职 青衫:唐代低级官吏穿的服装 B.善才:指琵琶师 命酒:叫(手下的人)摆酒 C.管弦:指音乐 铁骑:身披铁甲的战马 D.教坊:唐代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击节:打拍子 二、选文阅读[共计50分] (一)共计12分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①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②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③委身为贾人妇 ④凡六百一十六言 1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2分 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②命曰《琵琶行》 ③感斯人言 ④凡六百一十六言 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3.下列句中划线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2分 A 歌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 C 夜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D 酒 遂命酒 1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文(4分)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二)共计8分 自然界的现实空间是三维空间。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和高等动物,由于摄食与逃避敌害的生存需要,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三维空间景物的感知能力,即不仅能够感知景物的形状和大小,还能感知景物的方法、距离(前后远近、高低深浅)。 眼睛能够看见东西,是通过眼睛视网膜感受物体反射或反射的光而实现的。眼睛的视网膜是平面的,怎样能够产生三维空间的立体感觉呢?光具有振幅、波长和相位三个物理参量,视网膜只是一种能量接收器,只能感受光的强度(振幅)和颜色(波长),本能分辨光的相位变化,而景物的深度信息正是由光的相位变化差来反映的。那么,眼睛又如何获得深度信息产生立体感觉呢? 尽管利用单眼凭借经验也可以获得某些立体信息,但人的空间视觉主要通过两只眼来实现。在观察外界的物体时,每只眼睛的视网膜部都形成一个单独的视像,这两个视像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的视觉皮层,经其综合作用便形成了一个单一的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映像。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注视着一个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视轴(视网膜中央凹与瞳孔中心间的连线)必须指向同一方向(辐合),这样两只眼睛的视像便都落在各自的具有最敏锐视觉的中央凹上,这时两只眼睛才被看成为一个器官,看成一个假想的眼睛,并把它叫做中央眼。我们是依靠这个中央眼的视觉方向束确定物体空间位置的。在用双眼视觉观察外界物体时,要通过调节眼部肌肉的收缩程度使两眼对准物体,即使两眼视轴辐合。 (选自《名师手把手•语文》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版) 15.在人的双眼视觉过程中,形成单一的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映像的关键一环是( ) A.物像通过中央眼将视像映在两眼各自的中央凹上。 B.两眼视网膜中央凹与瞳孔中心间的连线指向同一方向。 C.观察外物时,两眼的视网膜都形成一个单独的视像。 D.大脑视觉皮层对接收到的单独的视像进行综合。 16.对文中画线的“深度信息”理解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 A.由光的相位差反映的关于物体所处位置的信息叫深度信息。 B.使人通过视觉而获得鲜明强烈印象的信息是深度信息。 C.振幅和波长数值都比较大的物像形成的视觉形象称为深度信息。 D.通过中央眼获得的,经由大脑视觉皮层给的信息是深度信息。 1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的双眼产生视觉的形成过程是:调节眼部肌肉的收缩程度——两眼视轴辐合——两眼把物体看成一个视像。 B.人对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是在长期进行过程中形成的,促使这种能力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存需要。 C.只有分辨出光的相位变化,才能获得景物的深度信息,形成具有立体感的视觉形象。 D.视网膜是一种能量接收器,人类正是通过两眼的视网膜才获得了空间立体视觉的。 18.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人类视觉的奥秘 B.双眼才有立体感 C.双眼的立体视觉 D.从物体到视觉映像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 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 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0.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21.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4分) (四)共计22分 别踩疼了雪 ⑴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 ⑵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⑶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⑷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⑸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