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13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6]
2008-2011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之: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 》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二、 字音:
三、重点词语:
稍和:略为暖和。 于时:在这时。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 堕事:耽误公事。
古今异义: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一词多义:
①时:时常,冻风时作;时候,春和景明之时。
②为:表被动,被,山峦为晴雪所洗;写,故为之文以志之;是,人为刀,我为鱼肉。
③得:能够,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得到,得道多助。
④之:助词,的,脱笼之鹄;舒缓语气,不译,如倩女之靧面;限定关系,以,郊田之外;代词,未乏知也。
⑤乍:初,开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
⑥鳞:像鱼鳞,鳞浪层层;代鱼,呷浪之鳞;鱼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偕:一起,宠辱偕忘;和,与,偕数友出东直。
词语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 ②.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③.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
⑤.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四、.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者”。译: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自然。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之”是代词,代指上文所说“郊田之外未始元春,是“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正常语序应为“未知之也”。译: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
省略句: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省略主语“我”,即偕数友出东直。)译: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便)同几个朋友出了北京城东直门,到了满井。 ②柔梢披风。(动词后省略介词“于”,应为“柔梢披风”,“于风”作“被”的状语,又构成状语后置。) 译: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
判断句: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能够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不受拘束流连忘返在山水草木之间的,恐怕只有我这种清闲的官吧。
翻译: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高高的柳树夹着河堤,肥沃的土壤有些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
五、文章内容理解:
1、中心:这篇游记通过对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也流露出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
2.段意:全文共三段。


浏览完整试题  第一段写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  第二段写满井春色。
  第三段抒发感受,写此文的目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景色?
  共四个方面。
首写春水:如镜出画;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鬣寸许。山好、水好、万物美好。
4、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纳出什么样的感受,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表现了他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 寄意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
5、文中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
6、本文作者写春光中的人物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什么?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7、“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
  修辞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借代(呷浪之鳞,“鳞”代指“鱼”);
  从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两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
六、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文中准确地描写出作者出游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
2、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3、文中写水、山的比喻句分别是: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文中写了哪些人?哪句话描绘了鱼、鸟的神情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5、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7、这篇游记写初春的景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2分)
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新奇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举例略。
8、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9、“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性格?(1分)
表现了作者冒寒出游见到美丽的早春景色的欢快的心情;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弃
10、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找出来并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及其所包含的哲理。
主旨句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表现了作者冒寒出游见到美丽的早春景色的欢快的心情,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弃,。
哲理: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
11、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 乍暖还寒 、万物复苏 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
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 乍暖还寒 万物复苏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作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七、内容解读: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4.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5.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6.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各用一句话概括三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情。第三段:表述了自己乐于有此闲情出游。
8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全文以出游探春为线索,从城居不见春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逐层写出了郊外早春的诱人景色,最后归结到“郊田之外未始无春”的感受。
9本文表达作者的情感与《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相比为什么会不同?
因为《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有抱负未酬和被贬谪的遭遇,因此在文中流露出某种忧愁和愤懑,而《满井游记》的作者只是官小、职务清闲,并无被贬的遭遇,性情又比较达观,乐于闲于山水中,所以不仅没有忧愁,甚至为此而庆幸、自慰。
10作者在第一段写北京气候的寒冷时是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来写的?
第一段写北京气候的寒冷时,“余寒犹厉”的“犹”字强调了严寒的余威之烈。“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句中的“作”、“飞”、“走”三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寒风刺耳、沙石漫天的肃杀景象。两句中的“寒”、“冻”也集中地表现了自己欲出不能的懊丧、郁闷的心情。
11“妙用衬托,起伏多姿”是本文写景的一大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如:第一段极力描写北京气候寒冷,是用来衬托第二段满井风光的;用城内的“寒”衬托满井郊野的“暖”;用城内的“冻风”“飞沙走砾”衬托满井的水色山光、飞鸟游鱼;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烦闷衬托游于满井山水中那种“若脱笼之鹄”的“悠然自得”的欢愉。
12本文作者写景善用比喻,而且贴切新奇。根据提示找出相关的比喻句,然后再作简要分析。
(1)写水:“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分析:由春风泛起河里的层层“鳞浪”,很自然地联想到新打开的一面面亮晶晶的镜子。这个新奇的比喻准确写出了春天到来之时河水“清澈”的特点。波光与镜光都给人以冷的感觉,“冷光之乍出于匣”,又极为贴切地写出了早春水冷的特点


展开余下试题(2)写山:“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分析:山峦被融雪洗后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这个比喻不仅写出积雪消融,山峦转翠,青山显得格外清新、娇艳的特点,同时还极富美感,充满神韵,真正形神兼备。
(3)写麦田:“麦田浅鬣寸许”分析:早春二月,麦苗高约寸许,又时时在拔节,就像兽身上生长着的浅浅的鬃毛。这个比喻联想奇特,不仅写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麦苗的形态,而且表现出春天是生长的季节这个典型的季节特征。
13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4文中写了哪些人?哪句话描绘了鱼、鸟的神情?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08-2011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之:满井游记
2008年常德市
(甲)湖心亭看雪 (乙)满井游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18.(1)客居 (2)这(3)起,兴起 (4)刚好,恰巧  19.A  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22. 甲文 (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2010•荆州市,9---14,12分)
三(12分)古诗文阅读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井游记
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 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答案】三(12分)古诗文阅读
9.(2分)B10.(2分)C11. (2分)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12.(2分)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13.(2分)几处早莺争暖树14.(2分)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2011:承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3分)
【甲】(节选自《满井游记》)
【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月,达四聪,故共、鲧、欢兜②不能蔽也。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②共、鲧、欢兜: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
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娟然如拭 娟然: (2)上曰:“善。” 善:
1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1分)
是 故 人 君 兼 听 广 纳 则 贵 臣 不 得 拥 蔽 而 下 情 得 以 上 通 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译文: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学科王译文: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向后主提出了“开张圣听,察纳雅言”等治国方略,魏征在【乙】文中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10.2分,D11.2分(每题1分)(1)美好的样子 (2)好(答成“很好”也对)12.1分(有错不得分)是故人君兼听广纳,由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13.4分(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1)作为一个君主,自私做才能明辨是非,自私做会昏庸糊涂?(2)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衣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14.4分(意思对即可)魏征提出的建议是:人君要兼听广纳。(2分)
启示:生活中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2分)
(2011•广西省桂林市)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 廿二日天稍和  ② 泉而茗者
③ 柳条将舒未舒   ④ 呷浪之鳞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① 若脱笼之鹄
② 娟然如拭
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17. 文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18.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
【答案】
14.① 暖和 ② 喝茶 ③ 舒展 ④ 鱼(每小题0.5分,共2分)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② “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 “始”、 “未始”、 “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17.水(春水)(1分) 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共3分)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展开余下试题2011舟山(二)满井游记(节选)(9分)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风力虽尚劲 (2)呷浪之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 (3分)
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17.(1)猛,强有力 (2)代鱼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满井游记》练习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发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一、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茗míng 罍léi 髻鬟jì huán 汗出浃背jiá
B.偕jiē 膏gāo 娟然juān 飞砂走砾shòo
C.蹇jiǎn 靧huì 倩女qiàn 脱笼之鹄hú
D.呷xiā 廿niàn 明媚mèi 羽鳞鬣liè
二、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饮少辄醉 未百步辄返
B.波色乍明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于时冰皮始解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冻风时作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E.风力虽尚劲 游人虽未盛
三、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若脱笼之鹄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四.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1)燕地寒(  )   靧面(  )花朝节(  )  呷浪(  )  浃背(  )髻鬟(  )(  )廿二日(  )  乍明(  )  曝沙(  )  浅鬣(  )土膏(  )  蹇者(  ) 罍(  )沙砾(  )鲜妍(  )茗者(  )堕事(  )脱笼之鹄(  )
五.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冻风时作(  ) (2)廿二日天稍和(  )
(3)麦田浅鬣寸许(  ) (4)凡曝沙之鸟(  )
(5)夫不能以游堕事(  ) (6)恶能无纪(  )
(7) 泉而茗者( ) (8) 罍而歌者( )
(9) 红装而蹇者( ) (10)柔梢披风( )
六.翻译句子
1.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2.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3.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4. 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5.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6.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四、问答思考题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3.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4.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5.文段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六.填空:
1.《满井游记》作者是   代的   ,字   ,号¬¬¬ 湖北公安人,他和他的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主张用平易近人的文学语言进行写作,不必厚古薄今,人们称他们为   派。本文选自《 》
2.《满井游记》是一篇 ,全文 以 为线索组织材料。
3.. 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4.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波光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山峦为晴雪所洗后的鲜艳明媚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B 2.D 3.C
  二、阅读题  1.①若脱宠之鹄;②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③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C。注意原文中语言点:将舒未舒意为将要舒展开还尚未完全舒展开;披风意为在风中散开。
  3.悠然自得  4.修辞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借代(呷浪之鳞,鳞代指鱼);从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两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
  三、问答思考题
  1.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4.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5.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6.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参考答案:
1.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4.“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5.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08-2011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