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13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3]
(苏教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苏教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查范围: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 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铿锵(kēng) 跌宕(dàng) 吝啬(lìng) 钦佩不已(qīn)
B 俊逸(yì) 垂髫(tiáo) 赫然(hè) 草长莺飞(cháng)
C 彷徨(páng) 鹿砦(zhài) 深邃 (suì) 迥乎不同(jiǒng)
D 涉猎(shè) 同僚(liáo) 彭湃(bài) 琴瑟友之(s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寥廓 门槛 哔哔作响 幽摩隽永
B.蓑毛 缔造 似曾相识 红鹄之鸣
C.稀疏 抚摩 阡陌交通 慷慨激昂
D.稚气 峰烟 一气贯穿 婉约清秀
3、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是置身于秀丽宁静的湖光山色之中,还是身处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广场上,他都能不二法门地读他自己喜爱的书。
B.中华民族有着诗人般的灵魂,有着哲学家的睿智,自然也有气吞斗牛的襟怀。
C.含英咀华是阅读经典的主要方法,但是面对浩若烟海的华章,我们也不必全都咬文嚼字,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浏览更多的作品。
D.生活并非易事,没有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很多成功者都经历过无数次挫折和失败。
4、默写。(6分)
①小时候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③剪不断,理还乱, , 。
④ ,死即举大名耳, !
5. 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改正。(4分)
快速公交BRT ,又叫“地面上的地铁系统”。 ①它是通过开展专用道路,实现轨道运营的城市客运系统。BRT的开通,不仅可以节省市民的乘车时间,而且能提升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②交通专家表示,我市的快速公交开通后,将彻底解决主城区交通拥挤。


6.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2分)
  
  
  
  
  
二、综合性学习 (6分)
7、请完成下列习题
某中学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览表(℅)
时间年级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10年级 11年级 12年级 合计
8小时以上 9.7 10.9 7.6 7.0 4.2 2.1 41.5
6至8小时 7.6 6.6 6.7 10.8 9.3 8.1 49.3
6小时以下 1.0 1.2 1.1 1.7 2.0 2.1 9.2
(1)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睡眠时间总体上呈何态势?(2分)
(2)如果你是该校的学生,请你针对表中反映出的问题向学校提出两点建议。(2分)


(3)请你拟一句宣传语.(2分)

三、 阅读(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1)生活里常可见到这样的场面——
(2)两个年轻的妈妈在聊天,甲乙都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她们的心里都充满希望对方欣赏自己孩子的渴望,但忘了自己也该去欣赏对方的孩子。


浏览完整试题(3)一场演出刚完,全体演员拉着手排着队出来谢幕,但观众却已走了一半。剩下的也拥挤着往外走。掌声稀稀落落。其实演出成功,观众也满意,但就是不鼓掌。真为演员们难过,他们所要求观众的,不就是稍慢一点走,鼓一下掌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表示一下对他们演出的欣赏呢?
(4)人们总是很吝啬对别人的欣赏。
(5)其实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但别人却会从你的欣赏里,得到了对自我的肯定,得到了鼓励、欢乐、信心和力量。
(6)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
(7)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有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尽。半路遇上两个小孩儿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泳技鼓掌。小孩儿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重新认识了自我,觉得生活还是值得留恋,于是轻松地踏上了归途。
(8)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常常捧着我那只能“发表”在本子上的习作欣赏,一番点评之后,是一句“这里有黄金”,包含了所有的期待和鼓励,使我战胜自卑,练笔不止。
(9)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人生是表演,也是奋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喝彩和鼓掌,就像需要批评一样。如果只有沉默,那生活就一定会索然无味。
(10)欣赏不同于阿谀,它是出于真诚,它是对别人人生意义的肯定,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修养。
(11)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成就固然值得欣赏,但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甚至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都同样值得欣赏。只要我们敞开胸襟,我们就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12)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生活会因为有了欣赏而变得更加美丽。
8.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用文中语句回答),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用自己语言概括)。(4分)
9.第⑺⑻两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从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第⑾段告诉我们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明了欣赏别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述了中心论点。(4分)
10.第⑨段中加点的“沉默”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第⑩段中说“欣赏不同于阿谀”,请简答“欣赏”与“阿谀”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小巷深处(节选)
林莉
①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②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A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③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④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 “为什么?”B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⑤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了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和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⑥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勤的招呼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⑦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⑧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⑨“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⑩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⑾“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
⑿“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⒀“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⒁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⒂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C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⒃“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⒄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⒅“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D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展开余下试题⒆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2.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3.摘取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母亲感情的变化过程(均用两个字)。(3分)
满足——自豪——( )——( )——( )
14.选文中划线的句子对母亲形象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你选择一处体味其所蕴涵的思想情感。(4分)
我选 处
描写方法:
思想情感:

15.最后一段中“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6.如果把课文题目《小巷深处》改为《我的母亲》或《母亲赞》之类,你认为效果好吗?为什么?(4分)


(三)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7—20题。(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7.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2分)
(1)皆叹惋( ) (2)屋舍俨然( )
(3)便扶向路( ) (4)寻病终( )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9、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20、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你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4分)

(四)阅读诗歌,完成21—22题。(4分)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21.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2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四、作文 (5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由此我们知道,快乐来自成功,来自梦想,来自爱心,来自坚持。其实,你生活中,也一定有过来自成功、梦想、爱心、坚持的快乐。正是因为享受了成功,胸怀着梦想,付出了无私的爱,无数次执着的坚持。你的快乐才那么鲜亮,那么真切,那么丰盈。
请以“快乐,来自于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⑴请在“成功”、“梦想”、“爱心”、“坚持”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使题目完整;
⑵要写自己生活中与“快乐”有关的事;
⑶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⑷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8分)
1、C (2分)
2.C (2分)
3、A(“不二法门”指不可言传的法门或独一无二的方法,此处宜用“心无旁鹜”)(2分)
4、①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②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④且壮士不死即已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6分)
5、①“开展”改为“开辟”,②在句子最后加上“的状况或的问题”。(4分)
6、示例: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教导我们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2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1)学生睡眠时间呈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的态势。(2分)
(2)布置作业要适量,要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率;教育学生保证休息(2分)
(3)示例;让孩子多睡一小时 关爱学生睡眠 多睡一小时(2分)
三、(46分)
(一)(12分)
8、(4分)人们总是很吝惜对别人的欣赏。要欣赏别人(要善于欣赏别人,要学会欣赏别人)。
9、(4分)举例。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欣赏的作用)。许多东西值得欣赏。敞开胸襟(善于发现)。
10、(2分)冷漠(漠不关心)。
11、(2分)欣赏是真诚的(欣赏是对别人真诚的肯定),阿谀是虚伪的(阿谀是对别人虚假的讨好)。
(二)(18分)
12.我长大后厌恶家而离开家,后来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3分)(意对即可)。
13.沉默(回避)——厌恶(隔绝)——感动(懊悔)(每处1分)(共3分)
14.不设统一答案。示例:C处:外貌、神态描写。(2分)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虚荣的深深自责。(2分)(意对即可)。(共4分)
15.表明“我”已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2分)表达了“我”对母亲真心的爱。(2分)(意对即可)。(共4分)
16. “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这里珍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母爱故事,这里也是真挚感情的寄托,同时与文章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意蕴丰富。其他题目则显得平淡直露。(4分)
(三)(12分)
17、惊叹,惋惜。 整齐的样子。先前。不久(2分)
18、(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4分)
19、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与世隔绝、无人问津(2分)
10.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民风淳朴,没有剥削、压迫,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久的,应该起来抗争。(谈自己的想法即可)(4分)
(四)(4分)
21、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2分)
22、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解析:李群玉的这首诗,别开生面,第一句是运用绝句中的“明起”手法,从题目的本意说起,不旁逸斜出而直入主题。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在诗人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2分)
四、作文 (略)(50分) (219.145.124.210)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苏教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