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38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7]
梧州市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卷语文试卷
梧州市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卷
语 文
说明:1.本试卷共10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6页;答题卡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26分)
(第Ⅰ卷共13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积累运用(14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栖息(qī) 狩猎(shòu) 嫉妒(jí) 锲而不舍(qì)
B. 亘古(ɡèn) 炽痛(chì) 哺育(bǔ) 相形见绌(chù)
C. 旁骛(wù) 涟漪(qí) 襁褓(qiáng) 如坐针毡(zhān)
D. 吊唁(yàn) 殷红(yīn) 绯红(fēi) 风雪载途(zài)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亵渎 伎俩 赃物 根深谛固 B. 玷污 拮据 深遂 一泻千里
C. 惬意 粲然 战粟 不可名状 D. 吞噬 怂恿 凛冽 迫不及待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B. 虽然面临国内监控的论战,但是这几天奥巴马却络绎不绝,一改此前思前想后的形象。
C. 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D. 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自“虚拟时代”网站开办以来,每天接待顾客平均约有6000人次左右。
B. 制度的优越、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C. 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
D. 我国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5.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B. “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C. 科举制度起于隋唐。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是参加乡试得中“亚元”,这一级别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
D. 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时所行的成人礼。“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6.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 ,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 ,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 ,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 ,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 ②一首浪漫的诗歌 ③一篇美丽的童话 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 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7.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颔联前半句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后半句写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浏览完整试题B. 颈联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C. 尾联慷慨激昂,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D.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二、现代文阅读(一)(6分)
①汉字,在中国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
②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在古文中只称“字”,少数民族为区别而称“汉字”,指汉人使用的文字。
③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期间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相比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④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现时中国定为国家规范用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平,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
⑤现代中文汉字大致分成繁体中文与简化字两个体系。前者主要用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而后者由中国大陆制定使用,并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采用。
⑥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发明的那天起,直到现在一直被中国人使用。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开端,所以我们通常说汉族有5000年文明史。
⑦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开始进入字符积累阶段,商代时期已形成相当系统的文字体系。
⑧汉字这个名称,得名于汉族和汉朝,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大的文字之一。
⑨汉字起源的说法有五种,即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8. 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A. 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
9. 对选文说明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文字下定义,使读者对汉字有确切的了解。
B. 第③段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
C. 第④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汉字在古代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
D. 第⑨段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汉字的起源。
10.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狭义的汉字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B. 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不单中国使用,还有其它一些国家使用。
C. 现代中文汉字大致分成繁体中文与简化字两个体系。香港、澳门以及台湾主要使用繁体字,中国大陆使用简化字。
D. 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的发现,中国学者揭开了汉字起源之谜。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10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会宾客大宴 // 会天大雨,道不通 B. 宾客意少舒 // 稍稍宾客其父
C. 虽人有百手 // 虽千里不敢易也 D. 群响毕绝 // 猿则百叫无绝
12. 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1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交代了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铺垫。
B.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句话表现了听众如临其境的神态,说明口技人表演者的表演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C. 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D. 全文紧扣表演的“善”,既用生动形象的描绘来侧面突出口技表演的“善”,又用众宾客的反应来正面烘托口技表演的“善” 。
第Ⅱ卷(94分)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二)(6分)
东安①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③。令初不知爱,漫④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⑤,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⑥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 ① 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 ② 轴:画卷 ③ 邑令:县令。 ④ 漫:漫不经心,随便。。⑤物色:察看;观察⑥ 逮:等到,及。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展开余下试题(1)令初不知爱( ) (2)踉跄逐之( )
16.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7.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描写,衬托了绘画人技艺的高超。(2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8.按要求填空。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2)白头吊古风霜里, 。 (陈与义《登岳阳楼》)
(3)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5)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山随平野尽, 。 (李白《渡荆门送别》)
(7)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8)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
(9)《使至塞上》中王国维描绘了一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雄浑壮阔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 。
五、名著阅读和综合性学习(10分)
19. 名著阅读(3分)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1)以上文段节选自 (作者)的《 》(作品)。(1分)
(2)文段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2分)
20. 综合性学习(7分)
助人为乐曾经是国人一大美德,而今却遭遇尴尬。为此,九年级(一)班举行了一场以“老人当街摔倒,扶还是不扶”为辩题的辩论会,请你参与相关的主题活动。
(1)仔细研读以下三则材料,请提取两条当下人们不愿扶起摔倒老人的原因。(2分)
 材料一:2011年9月3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直到老人家人赶到才被送往医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据《楚天都市报》)
材料二:2011年8月2日,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行驶的路上停下车来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老太太指称司机为“肇事者”。但由于殷红彬、郁维贞所开车辆装了监控探头,一看录像,真相大白,司机和乘务员终获清白。老太太家属事后向司机赠送了锦旗。(据央视“新闻1+1”节目)
材料三:新加坡法律规定,被援助者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处。(据央视“新闻1+1”节目)
① ②
(2)在这场辩论中,反方认为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请你从正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3分)
(3)假如你是校报的小记者,为宣传驾驶员殷红彬扶起老人的先进事迹,打算电话采访殷红彬,请依据材料二提供的情况,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4分)           
她长得像我妈
①在一溜打赤膊的搬运工里,我见到她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嗯,女搬运工本就少见,何况她这么矮,这么瘦,我都不知道她能不能搬动一箱瓷砖。
②让我吃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昨天下午刚刚见过她,就在一个大超市门口。当时之所以多留意了她几眼,是因为她长得有点像我妈,满脸都是皱纹,看上去明显超出实际年龄。只是她看起来比我妈稍稍年轻一点,但是更瘦小,像远在千里之外老家的小一号的我妈。我记得因为这个,我还笑了笑。
③当时她正和儿子吵架,虽然她努力表现出家长训斥孩子的口吻,可俩人看起来就是吵架。她儿子也就十三四岁的模样,却比她高半头,她得仰着头数落他——因为那个男孩自己在超市买了一双耐克鞋,而且从超市一出来就立马换上了,那双旧鞋则拎在手里。这样一来,即使她吵赢了,这双鞋也没法退了。我在超市见过那鞋的特价广告牌,799块。而她生气就因为这价格,她说她天天在超市门口整理自行车,打扫卫生,一个月才800,他一双鞋给花没了。
④今天竟然又见到她,巧得让我不由多看了她一眼。她很敏感,很快发现我注意了她一下,而且她误会了我的眼神,特意从一排搬运工里跑过来,跟我保证说她能搬动,让我放心,她不是来混搬运费的。我不过是帮朋友一个小忙,替他看着搬运工腾挪一个仓库。我朝她点头,说:“你可以挑小箱搬,注意别砸着脚。”
⑤她本来都转身走了,听我说了这句话,回头看了我一眼,显然又理解错我的意思了。第一箱她就赌气搬了最大的,一箱足足70斤。她个头矮,不能像别人用背的方式,只好抱着瓷砖,头后仰,下巴紧紧顶着,走起来身子有点摇晃,像一只笨拙的家鹅。虽然很吃力,倒也顺利搬到了仓库门口的车厢旁。她停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右腿一提,膝盖顶住箱子底,“嗨”的一声将瓷砖举高了一些,车上的搬运工伸手接过去。她掸了掸衣襟上的灰尘,扭头看了看我。
⑥第一车装满的时候,搬运工们突然嗷嗷叫着往车上爬,争抢去卸车的机会。卸车和装车的价钱一样,但是比起装车,那活儿轻松一些,所以需要的人也少。最先爬上车的4个人,就算抢到了机会。她反应明显慢了,等她挤到车厢边,四个胜利者已经坐在瓷砖箱上微笑了,有种占了便宜的得意。她在门口很不甘心地看着车子扬着灰尘开出去老远,才慢慢掉头往回走,脸上是几乎要哭的表情。
⑦我把一个塑料凳子递给她,示意她坐下来歇歇,“一会儿车还得回来,下一趟再去。”她笑了笑,没说话。这些搬运工里就她没带杯子,于是我用一次性杯子倒了水给她,她边喝水边谢了我三次。
⑧她其实很健谈。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读大学了,自己做家教赚学费和生活费。二女儿明年也要高考了,小儿子从小惯坏了,不太听话。一开始,她满脸都是笑——心疼、欣慰又有点骄傲。说到小儿子叛逆、经常逃课,跟她顶嘴、吵架,有时还偷钱离家出走时,她的脸上罩上了乌云。说着说着,她突然毫无征兆地哭了。鼻涕眼泪混在一块,一把抹了擦在鞋帮子上。那姿势、哭腔和表情,跟我妈当年为我生气时几乎一模一样。那么一瞬间,我很是恍惚,仿佛自己又倔强地面对着伤心的母亲.........
⑨后面几趟车,我跟司机交代了,每趟都让她去卸车,她很高兴,每次大家吼她,让她动作快一点上车,她都回头朝我感激地笑一下。她不知道,每次她一朝我笑,我就想哭。
2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第④⑤段的内容(2分)
22.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我”和她的心理、态度都在不断变化。请按要求填写下表。(3分)
“我”的心理 她的心理
装车前 吃惊、不放心 恳求、不服气
休息中给“我讲她儿子时” ① ②
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去卸车 给她多挣点钱的机会 ③
23. 作者之所以在第③段插叙她和儿子吵架的过程,(1)从内容看, ;(2)从与下文联系看, 。(4分)
24. 文章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十分精彩,请自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她个头矮,不能像别人用背的方式,只好抱着瓷砖,头后仰,下巴紧紧顶着,走起来身子有点摇晃,像一只笨拙的家鹅。
25. 文章结尾说“每次她一朝我笑,我就想哭”,“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2分)


展开余下试题七.作文(50分)
26. 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以“那段日子好难忘”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成长中总有许多东西陪伴着我们,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振奋,有的令人深思,其中有些能让人铭记在心。请以“原来 一直在我身边”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在横线上填写“关爱、亲情、温暖、友谊……”),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答题卡
题号 1-13 14-15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正确填涂
!
错误填涂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座号、姓名认真填好。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蓝黑)墨水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 (第1~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第14~26题,共94分)
14.(4分)
(1)译文:     
(2)译文:     
15.(2分)(1)爱(    )     (2)逐(    )
16.(2分)译文:     
17.(2分)    描写
四、默写填空(10分)
18.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五、名著阅读及综合性活动(10分)
19.(3分)(1)(1分)作者: 作品:《             》
(2)(2分)答:                         
                                    
20.(7分)(1)(2分)①                           
②                                 
  (2)(3分)  
          
                                   
(3)(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4分)
21.(2分)(2分)答:                          
22.(3分)① ②

23.(4分)(1)从内容看,                        
(2)从与下文联系看,
                               
24.(3分)答:                             
   
25.(2分)答:                             
                   
                   
七、作文(50分)
26. 任选一题作文。
题 目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26分)
(第Ⅰ卷共13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梧州市2014”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