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329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9]
2013年沙厂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2013年沙厂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考试寄语:亲爱的同学,岁月无痕,时光飞逝。火红的六月即将来临,同学们就要走进中考考场,去迎接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考验和选择。在此,文惠实验学校向每一位参加中考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福,祝愿大家马到成功,喜登金榜!
温馨提示:1.答卷前请将你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2.语文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其它题目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4.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依次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题3分,共30分)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菜畦(wā) 酝酿(niànɡ) 亢奋(kànɡ) 忍俊不禁(jīn)
B.迸溅(bènɡ) 澄清(chénɡ) 畸形(jī) 惟妙惟肖(xiāo)
C.琐屑(xiè) 地壳(ké) 萌发(ménɡ) 中流砥柱(dǐ)
D.嫌恶(wù) 阔绰(chuò) 招徕(lái) 销声匿迹(n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左右逢源 漠不关心 肆无忌惮 强聒不舍
B、翻天覆地 脍炙人口 世外桃源 提心吊胆
C、侧隐之心 戒骄戒燥 无与伦比 谈笑风声
D、袖手旁观 销声匿迹 苦心孤诣 断壁残垣
3. 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B.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镉米”之所以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大米产地土壤遭受镉等重金属污染。在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相是( )
A.腾讯已明确表示微信业务暂不收费,否认收费流言纯属谣传。
B.通过今年年初几场雾霾的倒逼,才使国人有幡然醒悟的呼吸之痛。
C.据台媒报道,台湾屏东琉球渔船广大兴28号5月9日在鹅銮鼻东南东170海里台菲重叠海域作业,遭菲律宾公务船以机关枪扫射,65岁船员洪石成中枪死亡。
D.随着禽流感病毒H7N9的出现,中国政府不但严阵以待, 而且世界各国也倍感紧张。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 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断一一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 傅雷家书》 是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C、高尔基的《海燕》 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文中的“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D、《 狼》 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课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文笔简练,情节曲折。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
6.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⑴尽管“朋”“友”两字各有所指,后来人们往往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指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人。


浏览完整试题⑵“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友”在甲骨文中就是把两只右手合在一起,表示两个人握手的意思。
⑶这里的“朋”“友”已不分彼此,互为一体了。
⑷“朋友”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A.⑵⑴⑶⑷ B.⑷⑵⑶⑴
C.⑵⑴⑷⑶ D.⑷⑵⑴⑶
7.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 H7N9亚型最早于2008年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小水鸭中首次被分离出来;是一个全新的禽流感重配病毒,其8个基因片段全部来源于禽类。在中国爆发的H7N9首次直接感染人类。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8.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D.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9. 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  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     受用不尽。
④有的教师还运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     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A.法制 制约 终身 激发 B.法治 制约 终生 激励
C.法制 限制 终身 激发 D.法治 限制 终生 激励
10.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朝而往 ②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①醉能同其乐 ② 其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C.①名之者谁 ② 四时之景不同
D.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1) ,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4)《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 三峡》 一文中,间接表现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 。
(5)雅安地震,毁坏房屋数万间,数万人无房可居。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____ _。”
(6)李清照《武陵春》中“ , ”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
(7)有的家长寒暑假让孩子出去打工,正如《醉翁亭记》中所谓“ , ”,目的大多不是他们“挣钱”,而是要他们去体验和感悟。
二、阅读与理解 ( 40 分)
(一)古诗赏析(4分)
12.阅读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赏析“草色遥看近却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40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6题。(14分)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
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5.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16.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
(三)小说阅读
阅读《远 行》完成17~21题。(共14分)
远 行
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
“为啥?”
“我这成绩,就中等,始终上不去。”
父亲一个响雷:“我一辈子在土里都没有挖出金疙瘩,你还想挖?现如今,种庄稼也要有文化呢。”
又到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高中,也难进大学的门。”


展开余下试题“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手僵在空中,瞬间便柔了回来。儿子的耳边没有响雷。那夜,父亲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披一身月光,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烟头的红光时隐时现。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
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好生纳闷。以前,父亲一大早便催儿子起床读书,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儿子一骨碌起床,心想,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
父亲:“本场近,猪崽便宜;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
儿子:“不骑摩托?或者搭车?”
父亲:“摩托坏了。走路省钱。”
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猪崽在背篼里似乎在往大里长,越来越沉。双腿渐渐像灌了铅,身子渐渐僵硬如石块,汗水如泉般淌了出来。
与父亲的距离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以前背柴火,儿子背不动时,父亲总要接一程。可这回,父亲歇下担子,却没有倒回来的意思。
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只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
儿子:“爸,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
父亲黝黑红亮的脸膛闪电一样抽搐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
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
父亲:“你能背到大石头那里吗?”
儿子一看,山脚确实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
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
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
儿子:“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父亲:“赶紧走,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能背到前面那棵大树那里吗?”
儿子抬眼一看,前面确实有一棵大树,很近,于是说:“能。”
来到大树下面歇息。父亲:“能背到半山腰吗?”
儿子抬眼一看,半山腰很近,于是说:“能。”
半山腰歇息。父亲:“能背到那处瓦房吗?”
儿子抬眼一看,前面一处瓦房已经亮起了灯光,隐隐约约能听到人声,于是说:“能。”
父亲:“能背上山顶吗”儿子抬眼一看,山顶很近,于是说:“能。”
往山顶走,不,准确地说,儿子弓着腰,垂着双臂,是爬。儿子:“爸,我实在迈不动步了。”
父亲:“咬咬牙,力气又有了。”
爬上山顶,儿子一屁股软在地上。山那边的集镇就在眼前。
父亲喘了一会儿,说:“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好样的!路就是这样一步一个目标地走过来的。”
猪崽换成了钞票,父子俩美美地吃了早餐。
儿子:“回家走路就轻松了。”
父亲:“不,回家搭车。”
儿子纳闷:“不省钱了?”
车上,儿子太疲倦了,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经到家。
儿子:“爸,我要继续读书。”
父亲:“好,上学,我用摩托送你。”
儿子:“摩托不是坏了吗?”
父亲:“没坏。”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7.请以“父亲”为主语,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25个字左右)。(2分)

18.下列是小说中“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请补全。(2分)
不愿上学 畏惧前行 决定上学
19.请你按照右栏中的提示为下列选段作批注。(4分)
20. 小说中父子翻山时的对话似乎显得重复啰嗦,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分)

21.小说结尾的情节设置别具匠心,请你简要赏析。(3分)

(四)议论文阅读
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回答22—25题。(共8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⑴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⑵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⑶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⒁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 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⑸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22.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2分)

23.第⑶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写一条有关“责任”的名言吗?(2分)

24.如何理解 第⑸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25.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2分)
【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26.(1)毕节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系中段,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七律•长征》中以一名句________________凸显了毕节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丰富的形象内涵。全区最高点也是全省最高点在赫章县韭菜坪,此处素有“________”之称,海拔2900.6米。(2分)


展开余下试题(2)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乡考古发现的大量出土文物充分印证了夜郎文化与文明。据《史记• 西南夷列传》 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日:“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今天家喻户晓的一个成语。
①该成语是 。(1分)
②汉语工具书把该成语解释为对__________者的讽喻。分析材料不难发现,该成语其实是一段被误读的历史。(1分)
(3)最近先后出现了江苏省无锡市曝出学校给“差生”进行“智商测试”一事;陕西省西安市出现了给“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学生戴“绿领巾”的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红校服”事件也一度引起社会关注。一系列的歧视“差生”事件,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差别式对待的讨论。
①阅读下面一段有关校园冷暴力的材料,总结校园冷暴力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
校园冷暴力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从直接的打骂、责罚发展到今天的冷暴力,看起来惩罚方式不那么“负面”了,但实际上伤害却升级了,因为伤害到了心灵。
;
②以下是《法制日报》联合搜狐网开展的“如何看待教育差别式对待”调查的结果,描述一下其主要内容。(2分)
看 法 所占比例
这是对孩子的歧视行为 28.41%
比体罚学生更坏的教育方式 51.14%
理解,学校为了加强教育培养 20.46%


③有人说考试排名也是一种教育歧视,浙江、重庆、山东、江西等地立法明确规定不得按照考试成绩公布学生排名,你如何看待按照考试成绩公布学生排名的行为?(2分)

四、作文(60分)
27.下列两题,任选一题
Ⅰ半命题作文 : 正能量
“正能量”当选为2012年度“十大流行语”和“十大中国媒体新词语”。
“正能量”走红有奥运的背景。起初,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博主很微博上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之后这两句迅速被网友跟进和模仿,这两句话也成了时下网络最热门的句子。后来网友把点燃正能量的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伦敦奥运火炬成了正能量的代言物,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本届奥运,中国收获和影响很大,但是能够直接进入中考作文的关键词难找。
“正能量”的产生,当然也有“负能量”泛滥的社会背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力不从心,就业、买房、结婚让人们“亚历山大”,生活在时代的焦虑中。人们为所求不得而愤怒,人们为失望落空而悲伤,人们为前途渺茫而恐惧。这些负面情绪所带来的“负能量”,会随着生命的漂移而流动,它泛滥在网络和现实生活的角角落落,于是便有了“网络谣言”,有了“杜甫很忙”、“元芳很忙”,有了“暴力抗法”,有了“灰色上访”,有了“跳楼”“自焚”。
社会是一辆疾驰的列车,它需要能量的驱动。“负能量”会对列车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引发故障而抛锚。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这需要政府创造更多的“宏观正能量”,个人创造更多的“微观正能量”,媒体负责任地传播“正能量”。
请你以“ 正能量 (补充动词,如:找回、接纳、凝聚、激发、传递等)”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字数600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Ⅱ话题作文
六月,离别的季节,泪水纷飞的纯洁;
六月,栀子花开的香味,即将结束美丽的精彩;
六月,站在门前,体会离别时泪水的酸甜;
六月,回忆起,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雨季节,有欢声,有笑语,有火花,也有共步携手的美丽。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时间已经无情的把我们抛弃。我们即将面临离别,各自走进不同的避风湾,在那里高展自己的风采。
每一次离别,都是一次永久的记忆,每一滴不舍的泪水,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突然之间,开始害怕时间的流逝,害怕那种感觉会让我痛彻心扉……
没有相遇就没有故事,没有相遇就没有离别。可这份浓厚的情感,我又将如何刻画得更加圆满?
多希望自己是一阵风,吹过了,就什么都没有。
多希望自己是一滴水,流过了,就什么都忘记。
请以“离别”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字数600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2013年沙厂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
1、D 2. C 3. B 4. C 5. D 6. D 7.A 8. B 9. A 10. B
(二)诗文填空
11.⑴大漠孤烟直 ⑵千树万树梨花开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⑸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⑹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⑺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阅读与理解
(一)古诗赏析
12.(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若有若无的特点;表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今人赞叹。 (意思相近即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热爱)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13. (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14. (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意思对即可)
15.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意思对即可)
16. (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
(三)小说阅读
17.父亲通过带我赶场卖猪崽改变了“我”不想上学的想法。
18.宁可卖猪 反省觉悟
19.(1)“僵”和“柔”两个动词非常传神(造型感极强、进行人物特写);贴切地反映出父亲(由想“打”到想用事实教育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2)渲染了清冷、静谧的气氛,烘托父亲内心的不平静;也使父亲“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这一刻画更真实。
20.这儿作者用繁笔(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3年沙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