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344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4]
2014年初升高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模拟试卷(二)
2014年初升高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模拟试卷(二)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解释加点字词:
由是先主遂诣亮 (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因屏人曰 ( ) 遂用猖獗 ( )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3、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
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 ”。
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③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 ?
4 “遂诣亮,凡三往”表明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5、 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的中心,通过对话你能看出两个人的思想性格吗?
6、文末写“关羽、张飞等不悦”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7、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3)
8、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什么的重要性?试从文中找出相应词语作答。
9、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吗?请列举一两例来。
10.为什么要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11.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二、阅读《公输》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浏览完整试题
公输盘曰:“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公输盘不说 ( ) ②请说之 ( ) ③知而不争 ( )
④不可谓知类 ( ) ⑤然胡不已乎 ( ) ⑥胡不见我于王 ( )
2.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
3.翻译下面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2)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5.简答:
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3).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4).墨子见公输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5).墨子止楚攻宋的前提是什么?他是怎样诱使和激发公输盘承认这一前提的?
6)本文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
三、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三里之城( )(2)池非不深( )(3)委而去之( )
(4)亲戚畔之( )(5)多助之至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主旨是 。
3、文中的双重否定句是 ,从修辞角度看,这是一组 。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本文主要是从 和 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本文的结构方式是 。
5、翻译下列句子: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按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顺序划分本文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上文第④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用波浪线画出来。
8.文中的君子是指 。“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什么?
9.上文第④段开头的排比句从反面否定了什么观点?作者认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该靠什么?
10.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11.孟子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四、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回答文后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空乏其身( )(3)衡于虑( )
(4)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 (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本文开头采用 修辞手法,说明 。
3、本文认为一个人处于逆境时的心理状态是 。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本文的结构方式是 。
5、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文中的“大任”指什么 ? “是人”要经历哪些磨炼?通过这些磨炼,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7.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经常遭遇哪些困境?经过遭遇困境后,得到的好处是什么?(用文中三个字回答)
8.文章侧重论述 。读过本文,使人不由想起这样两句话:自古雄才多磨难, 。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阅读《核舟记》原文,回答文后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左刻“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展开余下试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长约八分有奇(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诎右臂支船( )
佛印绝类弥勒( ) 矫首昂视( ) 高可二黍许( )
2、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神情与苏、黄不属。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通计一舟 B、诎右臂支船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左手倚一衡木
4、把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内容写在后面横线上。 。
5、文中写东坡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文中写佛印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
6、用“//”给第三段文字分层并概括各层的主要意思。
7、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
2)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3)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4)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6)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7)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哪一句?
8)试分析苏轼和佛印的不同性格或心情。
苏轼:
佛印:
9)选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0)作者用“技亦灵怪矣哉”来赞美雕刻家高超的技艺,请你选用两个成语来概括其技艺的高超。
2014年初升高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1、拜访 信同伸 伸张 大概 命人退避 因此 而且
2、1)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2)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本题要注意“殆”、“资”及反问语气,翻译意思对即可)
3、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③消灭曹操。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4、对谋臣的极端信任和尊重,不为舆论所左右,思贤若渴。
5、刘备是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诸葛亮对全国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的个性特点如数家珍,有谋有略,高瞻远瞩。
6、表明关羽、张飞等时人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无所知,这一细节的补充正是本文行文的严密处。
7、(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8、人谋。
9、例草船借剑 空城计
10.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11.从政权、地位、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二、阅读《公输》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1.①同“悦”,高兴 ②解说 ③劝谏,劝阻 ④事理 ⑤ 停止 ⑥ 引见
2.荆 国/有 余 于 地/而 不 足 于 民
3.1)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杀害(或“损失”)不足的(民众)而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4、 C
5.简答题:
1)闻、起、行、至、见。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2)班门弄斧 墨守成规
3)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驳。
4)阻止攻打宋国。
5)仁义。先是请公输盘帮他杀人,然后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自相矛盾的话,从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道义上驳得公输盘哑口无言。
6)参考:(1)让战争从地球上走开。(2)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满地球的每一个角落。(3)珍惜生命,反对战争。(4)用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
三、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回答文后问题:
1、(1)内城(2)护城河(3)放弃(4)同“叛“背叛
(5)极点(6)限制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排比句
4、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例证、道理论证。 总分总。
5、1)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少 。
3)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6、A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得道者;得道;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靠武力来统治天下 ;得道(或行仁政)
10.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施行“仁政”,战必胜矣。
11.宣扬“仁政”。
四、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回答文后问题:
1、(1)起,被任用(2)使……资财缺乏(3)衡同横 梗塞、不顺
(4)奋起,指有所作为(5)同“弼”,辅弼 (6)捣土用的杵。
2、排比;一个人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磨难
3、困于心,衡于虑。
4、例证、正反对比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分总。
5、1)如果国内没有能够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家通常会灭亡。
2)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3)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6、治理国家的重任;苦其心志....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犯过失;内心困苦;思虑阻塞;不被为了解。改、作、喻。
8.生于忧患;从来纨绔少伟男。
9、略
五、《核舟记》答案:
1、零数 类似 诎同屈 弯曲 像 举 上下
2、1)他们互相靠着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摺里。 2)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想类似。3)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3、A
4、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5、中峨冠而多髯者;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6、……//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第一层:总述船头上的三个人。第二层:说明苏黄共阅手卷。第三层:介绍佛印的神态动作。
7、
1)列数字 作比较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2).嘻,技亦灵怪矣哉
3)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4)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6)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8)儒雅;放旷
9)总结核舟所刻内容之多,进一步突出王叔远的“奇巧”。
10)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59.45.74.138)
上一篇:
2014年初升高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模拟试卷(一)
下一篇:
2014年初升高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模拟试卷(三)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14年初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