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50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6]
河北省冀州中学2013-2014年高一语文B卷下学期期中新人教版
河北省冀州中学2013-2014年高一语文B卷下学期期中新人教版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庙堂与山林之间
晋宋时期,无论是当代和后世褒贬不一的谢灵运,还是身前身后均有盛名的王羲之,抑或死后方逐渐赢得“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大名的陶渊明,他们都曾在山林和庙堂之间徘徊过。
王羲之曾经在给谢万的信中,自得于他异于古之辞世者的“坐而获逸”之乐:“古之辞世者,或被发佯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坐而获逸,遂其宿心。”王羲之欣喜于自己的“坐而获逸”是“遂其宿心”,似乎退隐山林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但据史载,他的退隐始末大概是这样的:在王羲之出仕前,本也是一再推辞,但殷浩用“足下出处,正与隆替对”等语极力敦劝他,与谢安出仕前朝野上下所谓的“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如出一辙,足令王羲之对自己的出山充满期待。不过事与愿违,王羲之的庙堂经历显然没有谢安那样顺利。他在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与王述不和,后王述升为扬州刺史,会稽隶属扬州,王羲之不甘心成为王述辖下的地方官,派遣使者向朝廷提出将会稽从扬州分出来,独立为越州,结果“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既而内怀愧叹”。后来王述巡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王羲之在辞官退隐前,我们无法否定他曾产生过立身庙堂,甚至如谢安般在庙堂里干出一番事业的念头,他之所以毅然在父母墓前发誓辞官,是因为耻做王述下辖的地方官,而并非是向慕山林,希求高远。
曾放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呢,也并非彻头彻尾的“羲皇上人”,这是自鲁迅以来的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的事实。从陶渊明的文字作品来看,他不但少壮时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猛志”,盛年也时有庙堂之念的流露,只不过他对难以把握的庙堂有所顾虑而已,其《拟古》其六所写的“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不畏道里长,但畏人我欺。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正是这种顾虑重重的复杂心理的描画。虽然陶渊明也有“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的诗句,但正如谢灵运实际上终未能以山林熄灭庙堂之念一样,陶渊明也不时受到曾经的“猛志”的侵扰。
其实无论是谢灵运,还是王羲之和陶渊明,他们在面临生命价值自我拷问时的这种徘徊矛盾的心理,几乎可以说是大多数个体生命寄托模式单一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士的宿命,只不过他们在这种情境中自我排解的方式和效果存在差异而已。王羲之比较决绝,他在父母墓前立誓辞官归隐的特别方式,不但断绝了庙堂中人再次征他出仕的可能——“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也保全了自己的晚节,没有因“去而复还”而遭人讥笑。陶渊明虽然难免为自己的“有志不获骋”而彷徨不安过,但终究慑于“人我欺”的复杂局面,没有再踏入庙堂,避免了“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的窘状。
与王羲之、陶渊明相比,谢灵运的心理斗争要激烈得多,代价也就格外的大。如同陶渊明表示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样,谢灵运留下的文字中也有过不止一次类似的表述,如他《游名山志》所说:“山水,性分之所适。”但他所谓的“性分之所适”的山水并未能战胜他的庙堂心,当元嘉三年宋文帝征他出山做官,且派他的旧交范泰写信敦奖他时,他便复还庙堂了。而且从他复出后被重用的期望破灭后“意不平”的表现来看,他所谓的“性分之所适”恐怕只是刹那的感喟。比起王羲之的“坐而获逸”和陶渊明的“羲皇上人”来,谢灵运这种瞬间的感悟对于庙堂之念的遏止更缺乏持久的疗效,他一直是“欲希心高远”。这个“欲”字,点出了谢灵运虽然一直是在期望、向往高远的境界,但因为无法摆脱那时时晃动的曲盖身影,所以也就永远只是“欲”,而难以最终获致。 (选自2013 年第 3 期《清华大学学报》,有删改)


浏览完整试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鲁迅以来的不少研究者认为陶渊明并不是彻头彻尾的“羲皇上人”,所以陶渊明并不能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王羲之的“坐而获逸”、陶渊明的“羲皇上人”和谢灵运的“性分之所适”,这些文字都表现出对山林隐逸的向往。
C.王羲之立誓辞官归隐断绝了庙堂之念,陶渊明在彷徨不安中回归田园,虽然方式不同,但都避免了遭人讥笑的窘状。
D.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都在山林和庙堂、隐与仕之间徘徊过。其中,谢灵运对于庙堂之念的遏止更缺乏持久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从王羲之给谢万的信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对自己“坐而获逸,遂其宿心”的欣喜,退隐山林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
B.陶渊明的诗中也常流露出庙堂之念,只不过他对难以把握的庙堂有所顾虑,担心万一出仕后不如意会被世人耻笑。
C.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士在面临生命价值自我拷问时,都有在山林和庙堂之间徘徊矛盾的心理。这是他们的宿命。
D. “欲希心高远”中的“欲”字,点出了谢灵运一直是在向往高远的境界,出仕做官只是被逼无奈,不是出于本心。
3.下列对“他们都曾在山林和庙堂之间徘徊过”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王羲之出仕前虽一再推辞,但也曾想如谢安般干出一番事业,后来只因与王述不和,又耻于做王述下辖的地方官,才在父母墓前发誓辞官。
B.陶渊明虽曾放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但从其作品可以看出他仍不时受到曾经的“猛志”的侵扰。
C.谢灵运多次说过“山水,性分之所适”之类的话,但山水并未能战胜他的庙堂心,元嘉三年他又复还庙堂。
D.王羲之、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曾在山林和庙堂之间徘徊过,只是隐逸山林之念从未战胜过建功立业的理想。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4——14题,每题1分,共11分)
4、下列句子中解词错误的一项是(1分)( )   
A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C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 以……为师)   
D则耻师:(名词 老师)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1分)(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而耻学于师 D学于余
6、下边各句子里加黑划线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1分)(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分) (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代词,那里)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代词,他们)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8、下面句子中加黑划线词语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1分)(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9、下列加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是(1分)( )
A.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B.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C.声非加疾也(快) D.非能水也,则绝江河(横渡)
10、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1分)( )
A、非我也,岁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1、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分) ( )
A.老大嫁作商人妇:(古:年龄大。)
B.暮来朝去颜色故:(古:神态、脸色。)
C.因为长句:(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12、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1分) (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3、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
A、君子生非异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金就砺则利
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展开余下试题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2分) (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蕃:增多。
B.元淳尝署州事 署:代理。
C.卒定谳,论罪如律 论:议论。
D.复欲于计典黜之 黜:罢免。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却被诬陷。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士兵冲入衙内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5分)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9、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5分)
20、结合尾联,简要赏祈“嫌”字的妙处。(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 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3) ,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5)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6)师者, 。(韩愈《师说》)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
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黄家驹有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叫《光辉岁月》,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正是黄家驹创作献给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首对自由的颂歌。歌中唱道:“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这既表达了黄家驹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据说,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于12月5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斗士”几乎用自己整个青春和壮年为代价,为抗争不公平的种族隔离奉献了全部力量,并最终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敬意,成功推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
1918年7月,曼德拉生于南非东开普省一个村庄里的一个显赫家庭。他先是在教会学校学习,然后进入福特哈尔大学(Fort Hare),当时这所大学是专门为南非黑人设立的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但他因参加一场抗议活动(与一学生团体选举的争议有关)而被学校开除,后来他逃到约翰内斯堡,在那里学习法律,成为科班律师。他和他的朋友、同为斗争英雄的奥利弗•坦博创办了南非第一家黑人律师事务所。
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里,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1944年,他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在1961年非国大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成立后成为该组织的领袖。
一年后,他因“非法越境”和“煽动工人罢工”的罪名被捕,被判监禁五年。1964年,还在服刑的他与非国大其他活动分子在臭名昭著的“瑞佛尼亚审判”(Rivonia Trial)上被控阴谋颠覆,被判终身监禁,随即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涯。在监禁期间,他曾与种族隔离政府官员秘密谈判,最终于1990年2月11日被释放。在此九天前,南非解除了对非国大的禁令。
1991年,南非议会投票废除了一系列作为种族隔离制度重要基础的法律;1993年,曼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南非首次组织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获胜,他本人也以62.2%的支持率当选为南非首位民选黑人总统。
曼德拉宽广的心胸,推动饱经种族压迫之苦的南非超越仇恨、走向和解。和平实现了民主过渡。1995年,他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1999年6月14日,任满一届的他履行诺言,功成身退,自此过起了漫长的退休生涯。
南非官方曾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将曼德拉的政治生命“法定”为67年。
2009年11月11日,第64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曼德拉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日”,以表彰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2010年曼德拉92岁诞辰,成为第一个“曼德拉日”,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就此和政治、历史戏剧性交织。
即便反对曼德拉的人也承认,曼德拉有感染力、号召力和顽强的斗志,在漫长的67年政治生命中,他不畏挫折,不受威逼利诱,执着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种族隔离制度在南非已存在了漫长的3个世纪,且南非历史上从未有过统一的、多种族平等相待的国家,他的政治目标曾被认为迂阔而不切实际,不同色彩和谐共处的“彩虹国”,仿佛注定只能存在于幻想中。谁又能想到,他和同时代无数黑人、白人、其它有色人种中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顽强奋斗,竟真的能让“彩虹国”从天上降临人间?
正如BEYOND乐队的致敬之曲《光辉岁月》中所唱的那样,这位传奇政治家“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历尽艰难,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做出了杰出贡献,“问谁又能做到?”
(摘编自《网易新闻》)(1).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
A.作为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生为黑人权利奔走呼号,历尽艰辛,他或许有过彷徨,但他从不退缩,终于赢得世人敬仰。
B.在曼德拉年轻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人。


展开余下试题C.曼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本人也当选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
D.鉴于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7月18日,从此和政治、历史产生了联系,不再只作为他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而存在。
E.曼德拉是新南非的缔造者、非洲人民的骄傲,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回顾了曼德拉的传奇一生,表达了对曼德拉一生丰功伟业的赞美。
(2)、请简要概括曼德拉为追求“光明和自由”所作的努力。(6分)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用了黄家驹的《光辉岁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4)、曼德拉的逝世是巨星的陨落,他的“光辉岁月”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7分)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十一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旅客运输组织周密,运力充足,平稳有序,未发生旅客滞留情况,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B.10月8日,习近平从巴厘岛的APEC会场归来,为今年外交布局收官之作画上圆满的句点,进一步勾勒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外交开局的清晰轮廓。
C.根据对全国城市住房情况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房价上涨幅度仍然不小,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0%。
D.只有产品在优胜劣汰中竞争而出,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它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
2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这一点突出了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可见,曾几何时,中国是瓷器大国!
B.不管完成这项工作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我们都要适可而止,不为已甚,不然就会累坏身体,还会影响今后的工作。
C.自从出版了《决战》这部长篇小说,他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续创作了几部历史题材的小说。
D.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有欠缺,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诸多不足,加之要偿还基础教育的欠债,因此难免左支右绌。
2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2分)( )
成功存在于输赢胜败的关系中, , , , , ,这些成功的时刻,却并不是我们感受到人生幸福的时刻。
就会产生成功经验
这样的时刻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自豪
③例如当老师成功的戳穿了学生的谎言,在竞赛活动中超过了同行,在晋级评审中超越了同事,在矛盾争吵中令对方哑口无言等
④但却不太可能让我们感到幸福
⑤当我们在竞争或战斗中击败了别人
A.⑤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⑤
C.⑤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⑤
26、仿写(6分)
那“笔”,是太史公的如椽笔,君不见,他正襟危坐,用毕生的心血书写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山”,是 ,君不见,他 ;那“水”,是 ,君不见,他 。
27、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中国“希望工程”标志影像《大眼睛》于23日在北京华辰秋拍会上以30.8万元拍卖成交。它是著名摄影师解海龙于1991年拍摄的。它曾经给亿万中国人带来心灵的碰撞。
六、写作(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要求:1.选好角度,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文作文,不要套作。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答案
1.A(强加因果,陶渊明心中的庙堂之念不影响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B(A项,原文“似乎”表示可能,后文对这种可能进行了否定。 C项,绝对化,原文中说的是“几乎可以说是大多数”。 D项,谢灵运其实无法摆脱心中强烈的庙堂之念。)
3.D(无中生有,如陶渊明最终回归了田园。)
4、答案D应该是动词,解释为“拜师”
5答案A宾语前置,其他三项都是状语后置。
6.C 矣:句末语气词(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
7、答案 C(其:难道,表反问)
8、答案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其他为名词作状语
9、答案C 疾:强
10、A (判断句式。其余为定语后置句。)
11、答案D应该为求学的人
12、答案.B 13、D (名词作状语,其余名词活用为动词。) 14、D
15. 【答案】B
【解析】用筛选法。不是直接写陶元淳的排除,如④⑥;不是写他“关心民生疾苦”的排除,如③。③是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④是侧面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⑥是元淳之子陶正靖所为。
16. 【答案】C
【解析】C项“论”:判罪。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卒定谳,论罪如律”是说陶元淳不畏强权,依法审判、定罪。
17. 【答案】B
【解析】B项:“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错。原文是“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坐不检验失实”是说总督定了他“检验失实”的罪名;“会赦免”指朝廷大赦天下。
18. (1)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
(2)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
解析】赋分要求:1.“得分点”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得分点:(1)译出大意给2分;“访”(考察,查访)、“私”(私下,偷偷地)、“揭”(诬告,揭发、告发、诽谤等也可)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2分;“下车”(官吏到任)、“劾”(弹劾)、“何以”(以何,凭什么)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19.同情与忧虑百姓疾苦,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5分,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20.“嫌”,嫌弃,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 “嫌”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不嫌弃诗人的情态,尾联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3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冀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