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58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82]
2015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仿真训练二(有解析)语文试卷
2015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仿真训练二(有解析)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刚直尚气节。景帝不豫,廷臣请立东宫,帝不允。瑄与同官钱璡、樊英等约疏争,会“夺门”事起,乃已。
天顺初,民诉曹吉祥、石亨夺其田。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帝语大学士李贤、徐有贞曰:“真御史也。”遂遣官按核,而命吏部识瑄名,将擢用。吉祥闻之惧,诉于帝,请罪之。不许。
未几,亨西征还,适彗星见,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将劾亨、吉祥诸违法事。先一日,给事中王铉泄于亨。亨与吉祥泣诉帝,诬鹏等为已诛内官张永从子,结党排陷,欲为永报仇。明日疏入,帝大怒,收鹏及瑄。御文华殿,悉召诸御史,掷弹章,俾自读。斌且读且对,神色自若。至冒功滥职,帝诘之曰:“彼帅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何云冒滥?”斌曰:“当时迎驾止数百人,光禄赐酒馔,名数具在。今超迁至数千人,非冒滥而何?”帝默然,竟下瑄、鹏及诸御史于狱。榜掠备至,诘主使者,瑄等无所引,乃坐都御史耿九畴、罗绮主谋,亦下狱。论瑄、鹏死,余遣戍。亨等复谮诸言官。帝谕吏部,给事、御史年逾三十者留之,余悉调外。尚书列上给事中何萤等十三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诏以萤任州判官,祯等为知县。会大风震雷,拔木发屋,须臾大雨雹。亨、吉祥家大木俱折,二人亦惧。掌钦天监礼部侍郎汤序本亨党,亦言上天示警,宜恤刑狱。于是帝感悟,戍瑄、鹏铁岭卫,余贬知县,而萤、祯等亦得无调。瑄、鹏行半道,适承天门灾,肆赦放还。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
宪宗即位,并还故官。瑄寻迁浙江副使。按行海道,禁将校私纵戍卒。修捍海塘,筑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民得奠居。为副使十余年,政绩卓然,进按察使。西湖水旧可溉诸县田四十六万顷,时堙塞过半,瑄请浚之。设防置闸,以利灌溉,功未就,卒。
瑄以忠谏名天下,为士重。天启初,赐谥忠怀。海盐人祠祀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遣官按核按:调查
B.瑄等无所引引:引荐
C.论瑄、鹏死,余遣戍论:判决
D.功未就,卒就:完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诉于帝,请罪之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B.斌且读且对犹且从师而问曰
C.给事、御史年逾三十者留之今者项庄拔剑舞
D.设防置闸,以利灌溉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sj.fjjy.org
A.杨瑄刚强正直,崇尚气节。景帝拒绝册立太子后,杨瑄和同僚相约上疏抗争,恰逢“夺门”事变,这才作罢。
B.杨瑄曾上奏曹吉祥、石亨抢夺民田等罪行,得到英宗的赏识。英宗要求吏部标记杨瑄姓名,准备提拔重用。
C.御史张鹏、杨瑄等人因弹劾石亨、曹吉祥的计划泄露而被逮捕下狱。周斌在面对英宗的诘问时,淡定自若。
D.杨瑄在浙江副使的十多年任职中,严明军纪,修筑海塘、堤岸,政绩卓著;担任按察使时,又请求疏浚西湖。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1)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分)
(2)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4分)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 杨瑄把(这件事)上报朝廷,并列出两人依仗宠信独专大权的情况。(3分)(“闻”“怙”)
(2)有人劝说(他们)应当前往石亨、曹吉祥(那里)谢罪,两人最终没有去,又被贬戍守南丹。(4分)(“诣”“谢”“卒”、整体句意各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推断。其前文的意思是说,皇帝无言以对,最后把杨瑄、张鹏和众位御史关进监狱。严刑拷打,追问主使的人。据其语境,引:牵攀、招供。
考点: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A 项①介词,向;②介词,比。 B 项①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②副词,尚且、还。 C 项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助词,用在时间名词后,不译。 D 项皆是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考点:理解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由原文“亨与吉祥泣诉帝,诬鹏等为已诛内官张永从子,结党排陷,欲为永报仇”可见,张鹏、杨瑄逮捕的原因不是弹劾计划泄露,主要是因为曹吉祥、石亨的诬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 这两句的翻译,在句式上没有什么特点,重点是要解决句中关键实词的在文中的含义。(1)句中的“闻”应为使动用法,可翻译为“上报”;“怙”,译为“依仗”。(2)句中的“诣”译为“到”,“谢”应释为“谢罪”,“卒”应解为“最终”。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杨瑄,字廷献,是丰城人。景泰五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杨瑄为人刚强正直,崇尚气节。景帝病危,朝廷大臣请求册立太子。景帝不允许。杨瑄和同僚钱璡、樊英等人约定一起上疏争辩,碰上“夺门”事变发生,于是就停止了。
天顺初年,有百姓状告曹吉祥、石亨侵占他们的田地。杨瑄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并且罗列二人凭恃宠幸独断专权的罪状。皇帝对大学士李贤、徐有贞说:“这才是真正的御史啊。”于是派遣官员考察核实这件事,并且命令吏部记下杨瑄的名字,打算提拔使用。曹吉祥听到这件事很害怕,向皇帝哭诉,请求治杨瑄罪。不被允许。
没过多久,石亨西征回来,适逢彗星出现,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人准备弹劾石亨、曹吉祥所有的违犯法纪的事情。前一天,给事中王铉把这事泄露给了石亨。石亨和曹吉祥哭着向皇帝申诉,诬陷张鹏等人是已经被诛杀的宦官张永的侄子,结成私党排挤陷害其他官员,想给张永报仇。第二天奏疏呈进去,皇帝十分气愤,关押张鹏和杨瑄。皇帝驾临文华殿,召集所有的御史,扔下弹劾的奏章,让他们自己读。周斌一边读一边回答,神色自若。读到冒功滥赏,皇帝责问他说:“他带领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怎么说是冒功滥赏?”周斌说:“当时迎驾只有几百个人,光禄大夫赐给他们酒菜饭食,姓名和数字全部都在。现在越级提拔达到几千人,不是冒功滥赏又是什么?”皇帝无言以对,最后把杨瑄、张鹏和众位御史关进监狱。严刑拷打,追问主使的人,杨瑄等人没有牵连任何一个人,于是朝廷认为都御史耿九畴、罗绮是主谋,也关进监狱。判处杨瑄、张鹏死罪,其余的人都发配戍守边疆。石亨等人又诬陷各位谏官。皇帝命令吏部,给事、御史年纪超过三十岁的留下来,其余的全部调到京城外。吏部尚书给皇帝列出了给事中何莹等十三个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个人。诏命把何莹等人任用为州判官,吴祯等人任用为知县。恰逢刮大风、雷声震天动地,刮起树木,吹垮房屋,不久又下大雨和冰雹。石亨、曹吉祥家里的大树全部被风折断,二人都非常害怕。执掌钦天监礼部侍郎汤序本来是石亨的同党,也劝谏说上天发出警告,应该宽赦刑罚。于是皇帝醒悟过来,判杨瑄、张鹏戍守铁岭卫,其余的人贬为知县,而何莹、吴祯等人也得以不被调走。杨瑄、张鹏走到半路上,正巧承天门发生火灾,被宽赦释放回家。有人劝说他们应当去拜见石亨、曹吉祥,两个人最后都不去,又被贬谪去戍守南丹。
宪宗登上皇位,他们一起恢复原来的官职。杨瑄不久升任浙江副使。巡察海上的交通,禁止将校私自放纵戍卒。修建防海塘,筑造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百姓得以安居。任副使十多年,政绩突出,晋升按察使。西湖的水在过去可以灌溉各县的田四十六万顷,当时堵塞了一半多,杨瑄请求疏通它。修建堤坝设置闸门,以方便灌溉,事情还没完成,就死了。
杨瑄凭借忠诚和直言进谏而名扬天下,被士人所推崇。天启初年,赐谥号为忠怀。海盐百姓修祠庙来祭祀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呼!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摽掠其人,倚叠如山倚叠:堆积
B.金块珠砾,弃掷逦迤逦迤:连绵不断
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磷磷:多而突出的样子
D.戍卒叫,函谷举举:举行(起义)
【小题2】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展开余下试题【小题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秦爱纷奢”的一项是(3分)
①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③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④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小题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给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小题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1)琴声笛声(音乐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喧闹。(2)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3)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没有贿赂的国家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自己。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D项,举:攻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关系,一个表顺承关系。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是六国,不是秦。⑤是秦始皇的顽固。⑥是楚人焚烧秦宫。排除这三项即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作者在文中对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没有给予同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管弦”“ 呕哑”“于”各1分;(2)“族”“天下”判断句各1分;(3)“以”“丧”“完”句意各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燕、赵收藏的金玉珍宝,韩、魏聚敛的金银,齐、楚保存的瑰宝,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宫中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突出的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缝隙,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的线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乐声嘈杂,比闹市的人们的话语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不敢言语只能在心中咒骂。失去人心极端孤立的统治者(秦始皇)却一天天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刘邦入主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3.文言文阅读(22分)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如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掾。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及践阼,封安国亭侯。帝幸广陵,行中领军,从。征东大将军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臻曰:“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用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后迁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祖之初如陈留如:到、往
B.帝幸广陵,行中领军幸:皇帝到某地
C.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假:借
D.诚用百姓疲劳故也用:因为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展开余下试题A.不应三公之辟不知日之入
B.战于荥阳而卒惑而不从师。
C.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D.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举匏樽以相属
【小题3】文中哪几件事能体现卫臻的深谋远虑?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3分)
(2)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3分)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分)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①识破吴国降将的谎言;②建议派兵断绝诸葛亮粮道;③反对收押兰台令史;④反对出兵攻辽。(答出一点得1分,四点4分)
【小题4】(1)曹操也觉得卫兹很奇特,好几次去他那里商议大事。
(2)孙权虽然有长江作依靠,却也不敢和我军抗衡,这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项,假:给、授予。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结构助词,的/主谓间;B项,表顺承/表转折;C项,介词,趁机/因为;D项,前后均为“而”。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从文中找到卫臻言行举止的语句,然后疏通句意,根据句意筛选出体现卫臻的深谋远虑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例如,第三段,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异、诣、砺、惑、伪、辞。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卫臻,字公振,陈留郡襄邑县人。父亲卫兹,节操高尚,曾拒绝三公的征召。太祖(曹操)初次到陈留郡,卫兹就说:“平定天下的人,必定是这个人啊。”曹操也觉得卫兹很奇特,好几次去他那里商议大事。后来卫兹跟随曹操讨伐董卓,战死在荥阳。太祖(曹操)每次从郡境内路过,必定派遣使者前去祭拜他(卫兹)。
正值曹操奉诏为献帝到魏地挑选贵人,他借此上表让卫臻留下来担任参丞相军事。为追念其父卫兹的功勋,又赐封卫臻为关内侯,转任户曹掾。曹丕即魏王王位后,任命卫臻为散射常侍。等到当了皇帝,曹丕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曹丕要亲自去广陵,让卫臻做中领军,陪同前往。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说:“孙权虽然有长江作依靠,却也不敢和我军抗衡,这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待详细审问降将后,才知道果然是吴军守将制造的谣言。
明帝曹睿即位,卫臻被晋封为康乡侯,加封为侍中。诸葛亮进犯天水,卫臻向明帝建议说:“应该派一支奇兵急赴散关,断绝蜀军粮道。”明帝就任命卫臻为征蜀将军,授予他符节,让他都督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刚到长安,诸葛亮就退兵了。卫臻回到洛阳后,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又加封为光禄大夫。当时,明帝正热衷于修建宫殿,卫臻多次恳切地规劝。等到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卫臻又把这事报告了明帝。明帝下诏说:“宫殿盖不成,我已经收心了,你怎么又管起这事来了呢?”卫臻上疏说:“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臣每天观察这类事情,大多如此。因此,我恐怕将来各职司会逐渐越职,以至犯了大罪。”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明帝说:“陛下即位以来,没有做出得以书写记载的业绩。眼下吴、蜀倚仗地势险要,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对明帝说:“毋丘俭所说的都是战国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王业者应该做的大事。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况且辽东的头领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对辽东的统治已经沿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少数民族,对内整修武备习练战阵,而毋丘俭却想用一部分军队长驱直入,早上到达,晚上就回来,他的想法太狂妄了。”毋丘俭出兵果然失利。
后来卫臻升任司空,转任司徒。正始年间,卫臻晋爵为长垣侯,食邑一千户,他的一个儿子被赐封为列侯。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8分)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推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舍县之大家舍:寄居<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5高考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