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33  2015-02-06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3]
怀化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卷高二语文语文试卷
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综合题均须做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4.本试题卷共6页,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怀化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卷
高 二 语 文
命题人:怀化市一中 曾华   审题人:市教科院 于合长
注意: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洞穴(xié) 掇拾(duō) 付梓(zǐ) 模棱两可líng
B.憎恨zèng 欢谑(nuè) 精髓(suǐ) 茕茕孑立(qióng)
C.纤细(xiān) 剽掠(piāo) 庇祐(bì) 呼天抢地qiāng
D.老妪(yù) 概括(kài) 挑衅xìn 惨绝人寰(y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沽酒 戌边   默守成规  深恶痛绝
B. 告馨   尘埃   义愤填鹰   休戚相关
C. 孤鹜   纰邻   临渊羡鱼 涸澈之鲋
D. 干燥   岑寂   气喘吁吁   满腹经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篇近五万字的通讯报告观点不鲜明,引用资料没有核实,可为不刊之论,根本就不应该发出来。
B.在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中,曾玲未曾干出什么大事,但在大山中独自护林,坚守30多年,实在难能可贵。
C.菲律宾就中国军舰“非法”进入南沙群岛中的仁爱礁对中方提出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国公务船在仁爱礁海域正常巡航无可非议。
D.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我们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有关法规,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街头信笔涂鸦的问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B.公历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一天,团省委开展举办联欢会、吸收新团员入团、组织义工服务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庆祝节日。
C.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凿、长达 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了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D.寒窗苦读的高三学子们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决定的。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六 国 论(宋•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浏览完整试题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古文观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怪天下之诸侯 窃:私下里
B、韩、魏塞秦之冲 塞:要塞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抵制,抵挡
D、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伺:等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⑴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⑵又杂植兰桂于庭
B、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⑵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C、⑴藉之以蔽其西 ⑵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⑴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⑵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7、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B、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C、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D、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8、把本文与苏洵的《六国论》进行比较,对比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苏洵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贿赂秦国,作者从这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论证,而撇开战争胜负的一般军事因素。
B、苏辙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没有把握住当时的形势。他从韩、魏的现状、地理位置、有关史实入手,指出“秦之所忌”而展开议论。
C、两文在论证结构上有差异,苏洵的《六国论》提出中心论点后,分“赂”和“不赂”两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而苏辙的《六国论》则正好相反,作者抓住“秦之所忌”,通过反复对比,层层深入的分析,得出结论,把论点摆在了最后。
D、苏洵《六国论》的写作目的是借古讽今,规劝北宋统治者不可一味苟且偷安,屈辱求和,行文中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而苏辙的《六国论》则是纯粹的史论,行文中更多是客观历史的分析。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⑴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3分)
⑵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3分)
⑶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6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渔翁①(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②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③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③欸乃:摇橹声。
⑴诗歌首联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场景? (4分)
⑵“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11、古诗文默写。(8分,每句1分)
(1)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其二)》)
(3)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4)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开琼筵以坐花,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6)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8)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简答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不丹的幸福观给我们的启示(熊蕾)
按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中国以5878.257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的排名仅次于美国,高居第二位。而自称为夹在中国“龙”和印度“象”这两个亚洲巨人之间的“蚂蚁”小国的不丹,则以13.97亿美元排在第162位。但是按照人均GDP的排名,我们两国的差距大大缩小,中国排到94位,不丹则上升到109位。
如果按照英国莱斯特大学Adrian G. White教授的“全球快乐地图”来排位,不丹在世界排名第8,为亚洲第一,而中国则在80名以后。
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是以GDP为中心,以工业化发达国家为样板。而不丹则奉行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这是由不丹第四任国王吉格美•辛格•旺楚克在1972年首次提出来,和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仅仅以物质生产和消费来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度,而是涵盖了心理幸福、社区活力、文化、健康、教育、环境多样性、生活水平、政府治理和个人的时间分配等多个指标。GNH理念认为,单凭物质财富,不能带来幸福,或者说不能确保人民的满意度和福祉;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不应以牺牲生活的质量和人民世代珍重的文化传统为代价。
不丹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重庆直辖市的一半,不足百万的人口只是重庆的一个零头,但它和中国有一点类似,都是多山,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8%。其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近80%的农业人口,基本上也就是温饱水平,且农业劳动的辛苦,似乎很难和“幸福”联系到一起。
然而当我们了解到不丹的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和低犯罪率时,我们不能不承认不丹在奉行国民幸福总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比如他们不仅实行十年义务教育,而且对通过十年级考试的学生,国家继续支持免费学习到高中毕业。此后再次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教育到大学三年级。这样的教育保障,鲜有马加爵、药佳鑫之类的恶性案件出现。


展开余下试题不丹吸取了周边一些国家以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教训,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措施,包括通过立法保证不丹的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60%,以及不准许任何引起环境恶化和威胁野生动植物的工业和商业活动。由于这个政策,不丹国土的森林——不是绿地——覆盖率达72%,提供全国财政收入的40%的所有利用河流的水电工程,没有一个造成生态损害。这和我们中国一些地方为了发展为了政绩而近乎疯狂地破坏生态资源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们中国一些地区自称“香格里拉”,而很多不丹人并不知道“香格里拉”一说,他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也与天堂相距甚远。但是在不丹随处可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们为了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炫耀来追求幸福的心境,雄辩地向我们解释了真正的香格里拉该是什么样。
12.不丹人奉行国民幸福总值(GNH)的理念,下列不符合其理念的一项是
A.不丹积极发展经济,按照人均GDP的排名,不丹为109位,与中国差距很小。
B.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和低犯罪率是不丹奉行(GNH)的理念的很好体现。
C.不丹人不以物质生产和消费来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度,不以牺牲生活的质量和人民世代珍重的文化传统为代价。
D.不丹的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它的森林覆盖率达72%,到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景象。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丹人口少,国土面积小,且是多山国家,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农业劳动很辛苦,这是其提升(GNH)指数的瓶颈。
B.文章最后说的真正的香格里拉应该是人与就自然和谐相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心理幸福的状态。
C.文章开头从人们熟悉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较入手,目的是引出下文不丹独特的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
D.不丹鲜有马加爵、药佳鑫之类的恶性案件出现,说明其在奉行国民幸福总值理念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14.不丹人的幸福观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亲近泥土(王充闾)
①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秋时节,在这忽而霏霏、忽而潇潇、忽而滂沱的秋雨里。此情此境,无疑是触发忆念与遐思的一种酵母剂。带着深沉的凉意,荒疏的逸趣,它使秋中的一切都变得有情有意了。
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忆起了“弃我去者不可留”的悠悠岁月,忆起了童年,忆起了母亲,默诵着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③爱得深沉的土地,闪烁着绚烂的妖冶。
④《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但是,我的恋土情结的形成,却并非来自书本,而是自小由母亲灌输的。母亲郑重地告诉我,人是用泥土制造出来的。这个胎里带来的根基,使得人一辈子都要和泥土打交道。土里刨食,土里找水,土里扎根。最后,到了脚尖朝上,辫子翘起的那一天,又复归于泥土之中。母亲说,不亲近泥土,人是长不大的。许是为了让我快快长大吧,从落生那天起,母亲就叫我亲近泥土——不是用布块来包裹,而是把我直接摊放在烧得滚热、铺满细沙的土炕上,身上随便搭一块干净的布片。到了能够在地上跑了跳了,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泥孩儿。
⑤泥土伴着童年,连着童心,滋润着摇曳多姿的生命。可以说,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泥土中摔打过来的。
⑥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也就割断了同滚烫的泥土相依相偎的脐带,成了虽有固定居所却安顿不了心灵的形而上的飘泊者。整天生活在高楼狭巷之中,目光为霓虹灯之类的奇光异彩所眩惑。身心被十丈埃尘和无所不在的噪声污染着,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真是从心底里渴望着接近原生状态,从大自然身上获取一种性灵的滋养,使眼睛和心灵得到一番净化。
⑦从格致意义上来说,泥土对我有另外的含义。也许,泥土是人类最后据守的一个魂萦梦绕的故乡了。纵使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她的身边,也应在有生之年,把这一方胜境好好珍藏,埋在心灵深处;并经常跟这个记忆中的“故乡”作倾心、惬意的情感交流:从多重意义、多个视角上对她作深入的品味与体察。通过搜寻,打捞那些业已梦幻般模糊的痕迹;并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达到一种情感的体认,一种审美意义的回应:把被遮蔽的东西豁然敞开,把那本已模糊、漫漶的旧日情怀,以生动鲜活的“图式化外观”展现出来,烙印在心灵的屏幕之上。
⑧泥土饱藏着开拓和创造的无穷潜力。当东风吹拂大地时,泥土便睁开朦胧的睡眼,充满着柔情蜜意,慢慢地舒展腰肢,以一种天生的母性亲和力,为人们奉献出源源不竭的财富。我想,只要在泥土里久久地凝神伫立,大自然便会把它那无限的潜力,聚集到我们的脚下,然后像气流一样,通过经络慢慢地升腾到人们的胸间、发际,遍布全身。
15、第②段中“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句中“熟悉”“陌生”怎样理解?(4分)
16、文章的③至⑥段是本文的重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部分的内容,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7、第⑥段中说“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生命为什么会萎缩?(6分)
18、在作者看来“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泥土身边的人,怎样才能做到对泥土的热爱? (6分)
六、语言运用题(10分)
19、请以“星空”为主要对象,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写实景(50字左右),第二段写出与“星空”有关的某种生活道理(40字左右)。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七、写作(6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12月6日(南非时间5日),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整个世界为之动容。南非曾是世界上种族冲突最为激烈、最为血腥、最为持久也最为骇人听闻的国度,曼德拉为之不懈奋斗,27年的铁窗生涯升华出对整个世界有着典范作用的精神。从囚徒成为总统的曼德拉曾风尘仆仆看望将他送入监牢的前白人政权总理的遗孀,也曾友好会见几十年前将他宣判入狱的白人法官和始终对种族主义统治表示不悔的前白人总统。曼德拉博大的胸襟让南非避免了因种族问题而发生的内战,让促进种族和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人们赞颂曼德拉,就是在赞颂一种精神;人们仰慕曼德拉,就是在仰慕一种境界。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②文体清楚,议论文或记叙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怀化市2013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卷
高 二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题3分)
1、C。A、穴xué,棱léng。B、憎zēng,谑xuè。D.概gài,寰(huán)
2、D。A戌--戍,默--墨。B、馨--罄,鹰--膺。C纰--毗,辙--澈。
3、C。A、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此处望文生义。B、芸芸众生与“普通平凡”语意重复。D、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4、C。A、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B.不合逻辑。“吸收新团员入团”应改为“吸收优秀青年入团”。 D项句尾杂糅部分包括两种说法:①很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等因素的影响;②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等因素决定的。)


展开余下试题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5、B。塞,动词,阻塞。
6、C。C⑴⑵“其”均为代词,“它的”。A、⑴“于”介词,表对象,“对”;⑵“于”介词,表处所,“在”。B⑴“而”连词,表转折,“可是”;⑵“而”连词,表承接,不译。D⑴“莫”否定副词,“不”;⑵“莫”否定代词,“没有人”。
7、C
8、C。解析:苏辙的《六国论》的论点也是摆在开头。“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9、⑴我常常替他们深入长远地思考,认为他们一定有可以保护自己的方法。(“必”“自安”句意各1分)
⑵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得”“通”句意各1分)
⑶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伺”“取”句意,句式各1分)
附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殽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末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说来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末,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象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
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6分)
10.⑴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2分)借“渔翁”表现作者远离污浊的尘世,寄情山水的闲适自由生活。(2分)
⑵拟人手法(2分),表现了诗人志趣高洁,希求摆脱精神的压抑徜徉于山水之间,体现着他对自由人生的渴求,又略显孤寂的情怀。(2分)
11、⑴登东皋以舒啸⑵皓腕凝霜雪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⑷出师未捷身先死⑸飞羽觞而醉月(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7)乾坤日夜浮(8)叶上初阳干宿雨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简答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12、C。不丹人不仅仅以物质生产和消费来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度。
13、A。原文没有这个意思,并且与主旨相左。
14、不违背作者观点,言之成理即可。(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15.①熟悉的是儿时记忆中的许多(人、事、物)还在。②离开故土,虽有固定居所却安顿不了心灵的形而上的飘泊者。(共4分,每点2分,意合即可)
16.回忆了童年与泥土的亲密,述说了长大后离开泥土的失落,表达了作者对泥土的由衷赞颂,对故土的依恋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求。(4分,内容概括2分,情感归纳2分,意合即可。)
17.一是作者离开家乡后脐带被割断,没了来自故乡泥土的养料;二心灵受到了城市尘埃的污染,缺乏来自大自然的滋润,走向萎缩。(共6分,2个得分点,意合即可。)
18、(1)要把泥土珍藏在心灵深处。(2)要经常跟泥土作倾心、惬意的情感交流。(3)要搜寻、打捞那些业已模糊的内容。(4)要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合即可)
六、语言运用题(10分)
19、答案示例:(第一段:)夜晚的星空湛蓝湛蓝的,星星眨着眼睛,像浮游在辽阔大海里的无数小精灵。
(第二段:)星空是希望和理想的象征,生活中我们既要着眼现实,又要怀抱理想。
七、写作(60分)略。 (218.77.12.15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怀化市2013”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