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243  2016-01-06
标签:粤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3]
东莞大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
东莞大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
东莞大中学 刘生
一. 本大题10小题,共42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
①《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②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③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总是 , ?
④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的句子是“  ,  ”。
⑤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4题(9分)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可怜:可惜
C.日益骄固 固:坚固
D.秦人不暇自哀 暇:闲暇,空暇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4.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戍卒叫,函谷举
A.灭六国者,六国也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阅读下面课外文段,完成5-9题。(18分,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
道光间,先生奉命封琉球国王。礼成,散步于馆外,见一屋中有棺焉,前和有题识曰“天朝参将某公之柩”,异而询之,则乾隆间护送封王之使,至彼国而以病死者也。问何不归,曰:“海船忌载柩。”先生曰:“是俗忌耳,何足虑。吾当归之。”谋于副使,副使不可,先生曰:“吾两人犹彼也,万一死海外,亦无归乎?请□吾舟载之,虽沉溺无悔。”而一舟之人亦皆执不可。先生怒,卒载之行。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参将故粤人,访其家□归之。仁者必有勇,先生之谓欤?


浏览完整试题先生曾授衡州府知府。彭雪琴侍郎其部人也,方应童子试,先生见而才之,招至署中,教以读书作文之法。衡阳一县应童试者千余人,侍郎是岁县试,咸拟正案第一,侍郎亦自谓然。至正案发,乃第三。越数日,县令召而语之曰:“以文论,汝宜第一矣,亦知不得之故乎?”谢不知。曰:“府尊意也。府尊曰:‘彭某他日名位未可量。一衿之得失迟早皆可不计,今岁在吾署读书,若县试第一人,必谓明府推屋乌之爱耳,是其终身之玷矣。’”是岁侍郎竟不入学。后数年,乃隶诸生之籍。侍郎以此感先生知遇益甚。
(选自《清代名人轶事.高先生轶事》,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一舟之人亦皆执不可 坚持 B.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 怪罪
C.先生见而才之 才能 D.咸拟正案第一 打算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是恰当的一项是
①请□吾舟载之 ②吾与俱投□海耳 ③访其家□归之
A 以 于 以 B 以 于 而 C于 之 以 D 于 之 以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B.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C.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螺舟先生作为清国全都去册封琉球国王,看到乾隆年间一位护送册封使而在琉球病亡的的参将的灵柩,因为禁忌不得送回,长久搁置在琉球。
B.高先生决意把灵柩送回国,回来时海上风浪大作,同船的人跪求高先生把灵柩丢到海里。他坐在一块木板上,对众人说:“把我也丢到海中。”
C.一番相持,海上又是风平浪静。高先生的封舟抵达粤东,参将的灵柩终于送归祖国,终于得以安息在自己的故乡。
D.高螺舟先生任积衡州知府时,特意交代衡阳县令,降低童生彭雪琴县试成绩的名次,他当年也没能考中秀才,而彭雪琴对高先生却非常感激。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 是俗忌耳,何足虑?吾当归之。(3分)
(2) 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3分)
10.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这是陆游48岁在南郑担任军务时所作。此时他助 川陕宣抚使王炎为“干办公事”,身着戎装,往返前线,前方有利的形势和军队壮阔的生活,使他触景生情,作者于是写下这首词。
(1)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的下片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本大题共7小时,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论续书的不可能
俞平伯
《红楼梦》是部没有完成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续它,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两种:(1)高鹗、程伟元续的四十回,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证,从后人的笔记中,知道曾有这么一本的存在。至于从高本百二十回续下的,如《红楼圆梦》、《绮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从高鹗以下,百余年来,续《红楼梦》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败的。这必有一个缘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续书人的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续貂,是普遍而真确的事实,但除此以外,却还有根本的困难存在,不得全归于“续书人才短”这个假定。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败,不但高鹗诸人失败而已。
我深信有这一层根本的阻碍,所以我的野心,仅仅以考证、批评、校勘《红楼梦》而止,虽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书,高氏所续有些是错了的,但决不希望取高鹗而代之,因为我如有“与君代兴”的野心,就不免自蹈前人的覆辙。我宁可刊行一部《红楼辨梦》,决不敢草一页的《续红楼梦》。
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作者有他的个性,续书人也有他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学的手段,却要勉强去合做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像。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的著作;即是他自己,如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的应具有的诚实。
至就续者论,他最好的办法,是抛弃这个妄想;若是不能如此,便将陷于不可解决的困难。文章贵有个性,续他人的文章,却最忌的是有个性。因为表现了你的个性,便不能算是续作;如一定要续作,当然须要尊重作者的个性,时时去代他立言。但果然如此,阻抑自己的才性所长,而俯仰随人,不特行文时如囚犯一样未免太苦,且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尸居余气罢了。我们看高鹗续的后四十回,面目虽似,神情全非,真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事情!
而且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又有特殊的困难,这更容易失败了。第一,《红楼梦》是文学书,不是学术的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第二,《红楼梦》是写实的作品,如续书人没有相似的环境、性情,虽极聪明,极审慎也不能胜任。文学不是专去叙述事实,所以虽知道了事实,也仍然不中用的。必得充分了解书中人的性格、环境,然后方才可以下笔。但谁能有这种了解呢?自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作者而已。再严格说,作者也只在一个时候,做书的时候。我们生在百年之后,想做这件事,简直是个傻子。


展开余下试题高鹗亦是汉军旗人,距雪芹极近,续书之时,尚且闹得人仰马翻,几乎不能下台。我们哪里还有续《红楼梦》的可能?如果有这个精神大可以自己去创作一部价值相等的书,岂不痛快些。高鹗他们因为见不到此,所以摔了一跤。我并不责备高鹗的没有才情,我只怪他为什么要做这样傻的事情。我们看高氏续书,差不多大半和原意相符,相差只在微细的地方。但是仅仅相符,我们并不能满意。我们所需要的,是活泼泼人格的表现。在这一点上,兰墅(高鹗字兰墅)可以说是完全失败。高鹗的失败,大概是如此,以外都是些小小的错误。我所以每作严切的指斥,并不是不原谅他,是因为一百二十回本通行太久了,不如此,不能打破这因袭的笼统空气,所攻击的目标,却不在高氏个人。
这篇短文的目的:一则说明我宁写定这一书(《红楼梦辨》)而不愿续《红楼梦》的原因;二则为高鹗诸人,作一个总辩解,声明这并非他们个人的过失;三则作“此路不通”的警告,免将来人枉费心力。(有改动)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的续书,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两种,其一是高鹗、程伟元续的四十回。
B.作者不想自蹈高鹗的覆辙,所以作者的研究仅以考证、批评、校勘《红楼梦》而止。
C.续他人的文章,因为要尊重作者的个性,就阻抑了自己的个性。
D.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更难,因为《红楼梦》是写实的文学作品。
12.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表明作者不愿续《红楼梦》的缘由。
B.说明作者写《红楼梦辨》的原因。
C.声明高鹗续书的失败是时代局限使然。
D.告诫现代人续《红楼梦》是枉费心力。
13.在作者看来,“凡续书的人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概括文中作者关于高鹗续书的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5分)
信 仰
邓石岭
下午两点半,下着细雨,天阴得有点发冷。我刚打开办公室的门,他也跟进来了。我沏了一杯茶,坐定,自顾喝茶,没理他。他没有像以往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来,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间,抖瑟着。我没叫他坐,他也不坐。
他姓蔡,70多岁了,是上访专业户,我们都叫他蔡老头。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上班了,看见他,都乐了,都说,蔡老头,又从北京回来了呀?见到某某了吗?某某指的是中央的一个大人物。他说,回来了。又给每个人都敬上烟。抽的是大中华。老头今天有喜事了?我不问,其他人也不问,都去忙自己的事,把老头一个人撂在屋中间。他有话自然会说。他果然就说了,他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我们都将头抬了起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又都一齐看着蔡老头。
老头高兴了,自个儿搬了个凳子,坐了下来,猛吸了一口烟,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
我说,这么说,他们认定你是1940年入党的了?
老头说,不,他们说我是1949年入党的。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几个人差点笑出了眼泪。只有老头不笑,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我们。我们也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他。
蔡老头真是个怪物。就为到底是哪一年入党的问题,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上访。本来,不管是1940年还是1949年入党的,他都享受离休待遇。可是他固执得很,死认定自己是1940年入的党,十几年里,他跑广州跑北京,工资都倒贴进去了。这一次,他去北京,是去找一个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蔡老头说,是真金,就不怕烈火烧。
我对他说,这么说,蔡老头,这一次你没有找到你那位战友?
不,找到了。老头说,他也说我是1940年入的党,我确实是1940年入的党。就是那一年,日本鬼子的炸弹炸伤了我的左腿。老头说着就卷起他的裤腿,把那碗口大的疤指给我们看。
老头的固执劲又来了。屋子里的几个人又都笑了起来。按惯例,老头接下来会呈上他那一叠厚厚的材料。那一叠材料里有上至中央下至村委会的公章,老头每到一个地方申诉,就一定叫人家盖上公章,明明那公章一点也不管用,可老头信它。那一叠材料里,就有我亲自给他盖上的十九个公章。我拿出公章来,准备给他盖上第二十个公章。
可这次老头没带材料来,见我们都笑,老头张开的嘴又闭上了。我说,蔡老头呀,你这次来,到底想干什么呀?老头搓搓手,说,嘿,我要干什么呀?突然又说,你们都是党员吧?办公室里几个年轻小伙子打趣道,蔡老头,党员又有什么用呀?你还是先弄清自己是哪一年入党的吧。老头激动起来了,满脸通红,牙齿咯咯地响。他大声说,我告诉你,小子,我是1940年入党的,我是老党员了。入党没用,干啥有用?你说说,你说说。泡歌厅、搞腐败,这些就有用了吗?你们这些人,还是共产党员吗?
老头几乎要跳起来了。他说,我这次去北京,我那位战友死了,他死了,我突然想开了,他干了一辈子革命,死了还将遗体捐献给国家,我还在哪一年入党的问题上争什么,我还算个共产党员吗?老头突然“啪”地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清脆的一巴掌,像打在办公室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不说话,老头脸色发紫,我脱下一件衣服,披在他身上。
我的心里,流着长长的泪。
15.文章第一段中“他没有像以往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来,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间,抖瑟着”,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小说内容,请你简要分析蔡老头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文意,赏析小说结尾两处画线的句子。
(1)老头突然“啪”地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里,流着长长的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有2小题,共6分。
18. 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3分)
(1)割须弃袍:
(2)跃马过檀溪:
(3)巧授连环计:
(4)无故冤挨打:
(5)哀哀疾致死:
(6)新婚守空房:
19.在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若同时回答两题,只按第一题计分。(3分)
(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
答:

(2)下面这些故事都出自于《红楼梦》,请任选一个,简述它的主要内容。要求:简要交代故事内容,字数不少于50个。
①香菱学诗 ②宝玉抓周 ③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答: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 ④ ,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到一种声音在殷① 切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② 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牛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③ 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上,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


展开余下试题(1)在①②处填写加点字正确的拼音。(2分) \
(2)在③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1分)
(3)从“无动于衷”、“不动声色”中选一个词语填在文中④处。(2分)
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据上交所相关人士透露,将继续保持对日内短线操纵、跨期连续操纵等各类市场操纵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一经发现,将根据相关规定立即采取限制账户交易、盘中暂停证券账户交易等违法行为。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智能手机存在安全隐患的三点原因,不超过25个字。(5)
当前,我国超过90%的智能手机使用国外手机操作系统,虽然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可以对系统进行“二次加工”,但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手机用户下载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则又将会面临病毒感染、信息泄露等更多的风险。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对应用软件的安全审查机制,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很少。因此,我国智能手机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不容小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3.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别了,_ ___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记叙文; 4)不少于800字。
语文模拟二参考答案
1.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 C项,固:顽固
3. 选B。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关系,一个表顺承关系。
4. B(B和例句都是被动句,都是动词本身直接表示被动。A是判断句,C是介词结构后置句,D是省略句)
5.A【B.咎:过失,罪过。名词。C.才:认为有才能。名词意动用法。D.拟:猜测,揣度。】
6.B 以 于 而
7.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8.B【“登木而坐”的“木”指棺木,这里指参将的灵柩】
9.(1)①这是民间的禁忌而已,有什么值得顾虑的?我应该让他回归故国。(关键词“归”1分,判断句1分,句意2分)
②你们可以替我安排祭祀,我向死者祷告,把不得不这样做的意思(缘由)告诉他。
【评分细则】(‚汝曹‛ 1分,省略句1分,句意1分)
(2)①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认为童生彭雪琴有才华,招他到知府官署中,并传授读书作文的方法。
(彭雪琴侍郎其部人也,方应童子试,先生见而才之,招至署中,教以读书作文之法。) ②着意爱护人才,特地交代县令,将彭雪琴县试成绩从第一名改为第三名,不希望因为自己与他的关系而给外人造成误会,从而影响彭学琴的名声和前途。
(彭某他日名位未可量。一衿之得失,迟早皆可不计。今岁在吾署读书,若县试第一人,必谓明府推屋乌之爱耳,是其终身之玷矣。)【评分细则】3分,一点2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清道光年间,高螺舟先生奉命去册封琉球国王。礼仪完成之后,在宾馆外面散步,见到一间屋子中有棺材,前面有题识,是‚天朝参将某公之柩‛,感到惊奇,就向人询问,原来是乾隆年间护送封琉球国王的使者,到了这琉球国因为生病死亡的。高先生问‚为什么不回国‛,回答是:‚航海的船禁忌运载灵柩(装着死人的棺材)。‛高先生说:‚这是民间的禁忌而已,有什么值得顾虑的?我应该让他回归故国。‛他跟副使商议,副使不同意,高先生说:‚我们两人就像他,万一不幸死在海外,也是这样不能回国吗?请用我乘的封舟运载灵柩,即使船沉没了也不后悔。‛可是全船的人都坚持不同意。高先生很生气,最终将灵柩载在船上航行。船启航不到一天,风浪汹涌,船上的人都把罪过归在高先生身上,请求丢掉灵柩,高先生不同意,可是风刮得更猛,请求的人更多。高先生叹息着说:‚他死在外国,我运载他的灵柩回国,现在反而要丢进海里。我将来用什么去面对死者呢?你们可以给我安排祭祀,我向死者祷告,把不得不这样的意思告诉他。‛众人把灵柩抬上船头,替高先生陈设祭品。高先生穿衣带帽走出来,登上灵柩,坐在上面,对众人说:‚快把灵柩丢到海里。‛众人都很吃惊,请高先生下来,高先生曰:‚我不下去了,将我跟灵柩一起投进海里吧。‛众人大惊,争着上前拉高先生下来,高先生大声呵斥:‚你们怎么敢这样!我打定主意了。我因为一副灵柩的缘故,连累你们众人,不把灵柩投进海里对不起活着的人,不过我不与灵柩一起投在海里,又用什么去面对死者?我打定主意了。‛正在相持不下的时候,海上的风浪也平息了,高先生笑着说:‚船航行平稳如常,你们为什么竟然这样啰嗦?‛于是依然把灵柩抬下船舱。而大海从此风平浪静,封舟安全抵达粤东。去世的参将原是广东人,高先生寻访到他的家,派人把灵柩送回去。仁爱的人一定有胆识,说的就是高先生这样的人吧?
高先生曾担任衡州知府,彭雪琴侍郎是他属下的人,当时正要参加童子试,高先生见了,认为他有才华,招他到知府官署中,教给他读书作文的方法。衡阳全县参加童子试的有千余人,彭雪琴这一年参加县试,大家都猜测他在名单中是第一,他自己也认为是这样。等到正式审定的名单公布,却是第三名。过了几天,县令叫他来,告诉他说:‚按照文章衡量,你应该第一名,也知道不能够这样的原因吗?‛彭雪琴表示抱歉,说不知道。县令说:‚这是知府大人的意思。知府大人说:‘彭某人将来的名誉地位未可限量。一个秀才的得失,迟早都可以不考虑。他今年在我官署中读书,如果县试得第一名,人们一定会说是知府大人爱屋及乌了,这就会成为他一生的污辱了。’‛这一年彭雪琴结果没有考上秀才。后来过几年,才取得秀才的资格。彭雪琴侍郎因此更为感谢高先生的知遇之恩。
10. 答案 (1)上片分别描写了瑟瑟秋风、漠漠边城、哀切角声
标签:粤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东莞大中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