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326  2016-01-1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6]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出师表》《隆中对》《词五首》练习精选习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出师表》《隆中对》《词五首》
练习精选习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猖蹶( )( ) 陇亩( ) 社稷(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2)盖追先帝之殊遇( ) (3)斜晖脉脉水悠悠( )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1)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深追先帝遗诏 ( )
(2)效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
5.选择词义茬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抱恨终天
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后值倾覆 樯倾楫摧
D.不宜妄自菲薄 薄暮冥冥
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意思一致。
(2)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
文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 。(2分)
2.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下面加点的部分不能连读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浏览完整试题7.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形势,作者的用意是( )(2分)
A.表达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怀念。
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
D.希望刘禅认识形势的危急,实施广开言路的政策。
(二)(11苏州)阅读《出师表》《隆中对》中的两段文字,完成8—11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臣本布衣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还于旧都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先主曰:“君与俱来。
答:
先主遂诣亮,凡三 往,乃见。
答:
10.《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1.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



(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加点同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躬耕于南阳(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由是感激( ) (4)遂许先帝以驱驰( )
2、用“/”给第一段画线的句子断句。(1分)
4.第二段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浯回答。(2分)

5、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3分)



6.请你用白话文(翻译)写出第二段小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四)《隆中对》
一、 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该字的意思
1因屏人曰 ( ) 2好为《梁父吟》( ) 3枉驾顾之 ( )
4遂用猖蹶 ( ) 5先主遂诣亮 ( ) 6民殷国富 (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谓为信然 谓先主曰 2以弱 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3 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4则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
三、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
1欲信大义于天下通; 通 。2自董卓已来通; 通 。
四、 文学常识填空
1 《三国志》是部 史书,共六十五卷,人们把它和 、 、 合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2 陈寿是 朝人, 学家。“隆中对”的“对”是 的意思。
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① 胄( ) ② 戎( ) ③ 箪( )
2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文中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① ②
3 翻译“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
4 上句中,“身”的意思是,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 。


展开余下试题5 根据文章,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①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② 安抚边境各民族; ③ 广布“仁义”;④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⑤ 巩固荆、益基地; ⑥ 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⑦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⑧ 搞好内政。正确顺序是:
6 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五)比较阅读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A 崩殂( ) 性行( ) 臧否( ) 裨补阙漏( ) 陛下( )
B 咨诹( ) 夙夜( ) 菲薄( ) 猥自枉屈( ) 陟罚( )
C 驽钝( ) 攘除( ) 以遗陛下( ) 费祎(  ) 行阵(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A 陟罚臧否( ) 性行淑均( ) 夙夜忧叹 ( ) 引喻失义( )
B 中道崩殂 ( ) 悉以咨之( ) 此皆良实( ) 危急存亡之秋( )
C 平明之理( ) 臣本布衣( ) 以彰其咎( ) 咨诹善道( )
三、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A 诚宜开张圣听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 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
2 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身”的意思是。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
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一3题.(11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B 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
C 此用武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⑵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⑶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⑷ 总揽英雄 揽:
11.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分)


(七).默写填空。
(1)《武陵春》是南宋 词人 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的句子是 。
(2)辛弃疾是南宋 派词人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表现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的句子是 , 。 !
(3)千嶂里, 。
(4)《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片赤诚忠心的名句是:
,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 。
(6)《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7)莫道不消魂, , 。
(8)《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明自己壮志的句子是:
, , 。
(9)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揭示词人和征夫心理矛盾,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10)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
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 ?
(11)“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一叶轻舟,载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 , ”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2) ,燕然未勒归无计。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3)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4)过尽千帆皆不是, , 。(《望江南》温庭筠)
(1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的抱负和雄心的句子是: , 。
(16)把李清照《武陵春》默写完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
, 。
参考答案
一、1.略 2.略3.(1)而且压抑 (2)失败 凶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言行品德恶劣(4)深感遗憾 极为憎恨
4.(1)给予留给(2)成效效果 5.B 6.C 7.略
二、(一)1.出师表诸葛亮 2.c 3.D 4.B 5.A 6.B 7.D
(二)8.A 9.译文: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10.“许”是答应、许诺的意思。诸葛亮为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遂许先帝以驱驰”,而一“许”便是二十一年。在历经了无数“危难”后,如今又要“出师”,继续为刘备的遗志“北定中原”而“驱驰”,这仍然是对“许”的践行。一个简单的“许”字,让我们读出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们感受到 了他信守承诺、一诺千金的高尚人格。


展开余下试题11诸葛亮的担心不是多 余的。刘备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这是对诸葛亮的信任。如果诸葛亮辜负了这份信任,也就等于说刘备有眼无珠、看错了人,那“先帝之明”当然 受损,甚至就不能成立了。从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维护着刘备的明君形象。“恐”也是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真切内心写照。
(三)l(1)亲自, 自身(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感动,激动(4)奔走效力(或“奔走效劳”)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正反对比论证。句子为“亲贤臣,……倾颓也”。
4.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心情:夙夜忧叹。行动: 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6.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7、在当时对内政建设打而(用人)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四)参考答案 一、 1略 二、 1 谓:说;谓:对……说2 为:变为;为:表被动,“被”3 因:就此、于是;因:凭借 4 将:将领;将:率领。三、 1 “信”通“伸”:伸张2 “已”通“以”:介词,以。四、 1 纪传体《史记》《汉书》《后汉书》 2 晋史回答,应对 五、 (一) 1 ① zhòu② róng ③ dān 2 ①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②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3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4 亲自躬5 ⑥③①⑤②④⑧⑦ 6成霸业,兴汉室
(五)比较阅读一、 A cú xíng pǐ bì bì B zōu sù fěi wěi zhì C nú rǎng wèi yī háng 二、A善恶 平 早 适宜、恰当 B死亡 询问 善良、诚实的人 时 C 治 平民 表明、显扬 询问 三、A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店铺)开始营业B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C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四、(一) 1先帝 2 zhòu;亲自;不长庄稼、荒凉(的地方)。3 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4 “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5 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六)9.(3分)D 2.(4分)(1)争强、争胜 (2)资助、给予 (3)兴旺富裕 (4)招致、罗致 3.(4分) 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分);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分)(意思对即可)。
(七).⑴女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⑵留取丹心照汗青 ⑶长烟落日孤城闭 ⑷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⑸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⑻今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⑼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五、 (10)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1)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12-16)略 (218.106.157.3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