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55  2016-05-0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5]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阳高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 阳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2012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 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博、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等。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彩铃等。
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等。
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短讯等。
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原本连续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书,甚至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么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
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微”文化时的焦虑。
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大,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
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感到忧心忡忡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4~7题。
况钟传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办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②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③将卒,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注释】①蠲(juān):免除。②织造:明代督管丝织染业的职官,常以宦官担此任。③卫所:明初的军队制度,这里指驻军。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     用:运用
B.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当:判罪
C.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 延:邀请
D.郡民诣阙乞留 诣:前往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况钟“孜孜爱民”的一组是(  )(3分)
①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②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③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
④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⑤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⑥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难治之州得有能治之人。况钟到任伊始,略施计谋,就让那苏州的“贪虐庸懦”者现出原形,自此吏治为之一新,官员皆守法。
B.以前,太监侵官、将卒虐民的情形时有发生。况钟到任后,这些人都有所忌惮,不敢放肆。
C.况钟在担任苏州知府期间,重视教育,礼遇文儒,救助寒士。邹亮就是他推荐奏明朝廷的,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
D.况钟治理苏州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曾两次因任期满了离职,当地百姓都向皇上请求让他连任,均得到应允。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5分)
(2)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8.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一个字用的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秋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展开余下试题 (3)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一)》一诗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八路墙
李永生
很老的一片围墙。墙体已有坍塌,墙面斑驳陆离,几根乌黑的木梁横七竖八地残留在上面。冬天,常有猫或狗趴在上面晒太阳,被人惊醒了,躬躬腰,倏地窜下去,墙上的土坷垃便呼啦掉下来。
墙是九爷家的,这里曾经是他们家的三间瓦房,后来房老了,九爷家就在另一块地方盖起了新房,老宅院渐渐荒废,就剩下了这几堵破墙。
儿子想铲掉老院的这些残垣断壁,在上面起幢二层小楼。九爷就是不同意,因为那堵墙上写着一行字。字已褪色和破损,但仍能让人读懂,那是八个黑色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九爷自小脾气就刚烈,现在不让拆,儿子也不敢反驳。
九爷记得,那时候他刚六七岁,那个比他高半头的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小哥哥,在房墙上写这些字的情景。
九爷还记得,鬼子包围他们村后,要老百姓交出八路伤员,那个八路小哥哥怕连累老百姓挺身而出被鬼子用刺刀活活挑死的情景。九爷说,那是八路的宣传墙。那些字里有小八路的魂哩!
儿子脑瓜活络,不几天就又想了个鲜招儿——把那堵写着标语的墙盖在房里面。
不出几个月,楼房盖了起来,那堵“八路墙”果真被盖在了房里,还被巧妙地做成了“电视墙”。儿子还买来望远镜、水壶等仿军品挂在墙上,就有了战争效果。不过有一天来了一个客人,指着那墙说:“做的真好,跟真的一样。”九爷忙说:“就是真的,不是做出来的。”客人笑了,拿起那个仿制的望远镜说:“大爷真逗,这个也是军队用的真家伙么?”
那夜,九爷没睡好,大早起来对儿子说:“怎么会这样?真的成了假的,咱的墙不能受那假玩意连累!咱得找些真货。”
儿子说:“爹,干嘛那么认真!”
九爷说:“得认真,不然咱对不起牺牲的小八路。”
其实,儿子当时出此鲜招,只是缓兵之计,单等哪天老爹归天,再把墙拆掉。不过现在见老爹一脸天真,只得点头。
九爷开始打听战争遗物,九爷他们村是革命老区,战争遗留物不少,当天便在本村找到了半截八路军的武装带。九爷很高兴,回家便挂在了墙上。九爷继续满村寻,很快就又搜罗到一些东西,比如有日本饭盒、指挥刀、地图、弹药箱、八路军的鸡毛信、报废的小甜瓜手榴弹、《支那事变画报》。九爷认真地把他们布置好,每件东西放在哪里都细细斟酌……那面墙也就越发琳琅满目起来。
望着那么多好东西还有老爹兴奋的目光,儿子脑子一拐弯,忽然改变了原来那个想法,忽发奇想,说爹不如咱们就办个抗日战争纪念馆吧,咱也让人参观,给您找个乐子。九爷更高兴了,每天精神抖擞,斜挎水壶,背上口袋,打上绑腿,活脱一个老八路,继续开始了他热火朝天的寻宝之旅……
那天,九爷听人说三十里地外的杨村有户人家挖出了一把日本指挥刀,大喜过望,踹上一千块钱就奔杨村去了。
可是有买家比他先到了。来的是两个日本中年男子。当九爷得知买主是日本人时,急了,把主人扯到一边说:“这刀我买。”主人向他张开了手。这时,两个日本人似乎已看出九爷的来意,胖子迅速从书包里掏出厚厚的一叠钞票。九爷也立马把怀里的一千块钱掏了出来。主人望望九爷那薄薄的一叠钞票,又望望日本人手中那厚厚的一叠,表情显得很复杂。九爷歇斯底里地喊道:“给我留着。钱先欠着。”主人摊开手,说:“我就要不动窝的钱。”那两个日本人一听,连声“哟西”,放下钱,就要拿刀。这时,九爷眼里似要喷出火来,他一把抓住主人的衣领,指指两个日本人,恶恶地说:“他们为什么……?这东西都没了,谁还会承认糟践过咱中国?”旋即扑通一声,九爷竟给年轻的主人跪下了。
九爷平日在村里德高望重,虽然脾气急,但跟乡亲们从没红过脸,现在这个样子,让人很吃惊。刀的主人怔然片刻,望着九爷一头白发,忽然喊一声“折杀我了”,一把扯过刀,也扑通朝着九爷跪下了,双手捧着那刀递给九爷。两个日本人望着眼前的一切,呆了……
很快,九爷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了,“电视墙”和那把指挥刀是游客必看的重点。
1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7分)
12、纵观全文,分析九爷是怎样一个人?(8分)
13、题目为“八路墙”,有什么作用?请根据你的理解,进行分析。(1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黄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名列全国第二,当记者问到原因时,负责人说:“主要是对游客的意见 ,从而强化了对景区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
②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 ,会场秩序良好。
③央视羊年春节晚会上,香港年轻魔术师周家宏表演了一段纸牌魔术,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都被他熟练而精湛的表演吸引住了。
A.①洗耳恭听 ②倾耳注目 ③倾耳而听
B.①倾耳而听 ②洗耳恭听 ③倾耳注目
C.①洗耳恭听 ②倾耳而听 ③倾耳注目
D.①倾耳注目 ②倾耳而听 ③洗耳恭听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会让你时时无名火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微博这一方天地,传递善意,伸张正义,学习知识,放松自己,实在是奇哉妙哉,何乐而不为?
①短短几幅漫画,令人回味悠久 ②何必把心儿关闭得密不透风
③既如此,何不幽他一默,开怀一乐 ④把自己捆绑成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套中人”
⑤小小一个段子,令人忍俊不禁 ⑥生活本不缺乏轻松幽默
A.③①⑤②④⑥ B.②⑥④⑤①③ C.③⑤①⑥②④ D.②①⑤⑥④③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11分)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庙里人多热闹,但他不善管理账务,丢三落四,所以经常入不敷出;而韦陀虽是管账的好手,但他成天阴着脸,使得求拜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展开余下试题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一丝不苟,则让他管理账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密切配合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和套作。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C (“微”文化产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墙壁上的宣传标语口号、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并不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
2.C(A.无中生有,“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B.原文是说“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都变成了奢侈事”,并没有提及耐心;D.表述太绝对化,原文是说“完整的、有纵深感知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
3.B(“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错,他觉得由看电视转为刷微博,只是换了个地方挥霍时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4.A。(A项中“用”应为“因为,凭借”。)
5.B。(①说明况钟雷厉风行的为政作风,③说明况钟和同僚具有很强的协作精神,⑥说明况钟具有知恩图报的品质。)
6.D。(D项中前一次是因为遭遇母丧而离职。)
7.(1)况钟于是免除烦扰苛细的赋税,定立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于老百姓的,立即上书朝廷讲明。
(2)平思忠家一向贫寒,从来没有因(和况钟有)旧交情而(对他)有所求取。人们称赞他们两人都是贤德之人。
【参考译文】
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认为他才华卓越,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的官职。后又升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的空缺。况钟因为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 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派遣他前往。
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理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他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之前的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做。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个人,将属僚中贪财暴虐平庸懦弱的全都痛斥一番。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免除烦扰苛细的赋税,制定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于老百姓的,立即上书朝廷讲明。
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除用来赈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或:代为支出平常的办事费用)和拖欠的租赋。况钟为政,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出关入关时行奸作伪。设立纲运簿(纲:唐、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纲运: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防止运夫偷盗侵吞。设立馆夫簿,防止无理的需求。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除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以前,太监奉使织造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动不动便遭他们绑打。又有卫所将士军卒,时常欺凌百姓。况钟到任后,都收敛行迹不敢再放肆。即使是上级官员和其他省的官吏经过苏州的,也都从心里对况钟有所畏惧。
况钟虽然出身刀笔吏(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在古代,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
当初况钟为吏员时,吴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员起家,任吏部司务,对况钟有恩。到这时候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说: “并非我没有仆役,这是想借此报答您。”平思忠家素来贫寒,从来不靠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称赞他们两人都是贤德之人。
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留任。正统六年,况钟任期已满应当升迁,府中百姓二万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那里诉说,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英宗下诏进况钟食正三品俸禄,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况钟死于任上。苏州府吏民相聚哭悼,为他立祠致祭。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比不上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
8.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9.长。“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或:畏。“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10、(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墙体的破旧老化,已经没有了墙的功能。与下文九爷不舍得拆除形成强烈反差。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2、①不忘历史、铭记抗日先烈。他不忘八路小哥哥,舍不得拆掉围墙,搜集抗日战争遗物,最终建成抗日战争纪念馆。②做事认真。他四处奔走寻找战争遗物,认真布置,每件东西放在哪里都细细斟酌。③性格刚烈。不同意铲掉老墙,儿子不敢反驳。为了留住日本指挥刀,他瞪着眼,歇斯底里的喊。④德高望重,虽然脾气急,但从没跟乡亲们红过脸。
13、①故事的主要内容围绕“八路墙”展开。②暗示文章不忘历史,不忘先烈的主题。③点明主人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④照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⑤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4.C(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倾听,态度谦卑。倾耳而听:侧着耳朵,细心静听的样子。倾耳注目:认真听仔细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15.C( A项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主语是“贝母”,“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的发出者是人,因此需要改为被动句,改为“常常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阳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