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70 2016-05-03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0]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测试(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更换(ɡēnɡ) 唱和(hè) 肯綮(qǐnɡ) 冥迷(mí)
B.纷奢(shē) 瞋目(chēn) 锱铢(zī) 横槛(jiàn)
C.间隙(jiàn) 淹没(mò) 麾下(huī) 创伤(chuànɡ)
D.剽掠(piāo) 鼎铛(dānɡ) 披靡(mǐ) 省亲(xǐ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莹润 雷霆 峭拨 目无全牛
B.迥异 空蒙 呕哑 钩心斗角
C.参差 经营 逦迤 踌躇满志
D.慷概 溃围 营茸 垓下之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舟中估客莫漫狂 漫狂:纵情、放荡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
C.身七十余战 身:身体
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态:指姿态的美好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过夕乃可饮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B.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吾为若德
C.①官知止而神欲行②善刀而藏之 D.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②复以小艇游庙中
5.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 B.愿为诸军快战
C.信造化之尤物 D.与江山相发挥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值夜溃围南出”的“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二、古诗文阅读(44分)
(一)课内阅读(每题3分,共9分)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省:探望。
B. 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访问。
C.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扣:通“叩”,询问。
浏览完整试题
D. 时座上有健啖客 啖:谈话。
8.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久居,祸且及汝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夺其物,故仇我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 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遽扑之,入石穴中
9.下列对《大铁锤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说明他是一个胆小鬼。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二)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吏捕方至,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学不为人,仕不择官,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节选自 《后汉书》 )
10.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 萃:聚集
B.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 爱:害怕
C.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祠:祭祀
D.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 筮:用蓍草占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郁怒恨之 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发表了评论,被人上书告他诽谤先帝,因而被要求前去狱吏那接受审讯。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能算是诽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孔僖回答皇上的问题后,得到了皇上的赞许,被授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但他认为学习应为了天下人,他不听好友的劝告,前往就任临晋令。在职三年,并且死在任上。
1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 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 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 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唐、宋公文用语。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14.该诗之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对其表现手法进行简要分析。(5分)
15.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四)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事音书漫寂寥。
(3)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读书治学始终充满一种理想和激情,一种民族情怀。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曾说:“他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神定气足,尤其是双目炯炯,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这种思想在历史学界有很大影响,并得到政府支持。但是钱穆却坚持自己的理想,做贯通的历史。他在北京大学争取到一人把一门通史课讲完,其目的就是要说明历史应该是能融会贯通的,而不仅仅是考证史料,更重要的是他要说明中国历史是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模式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它并对它保持信念。通过多次备课和讲授,钱穆终于将上自太古,下至清末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钱穆的民族情怀也贯穿在平时的生活中,在他初入北平,进燕京大学讲课时,就对校方用英文字母给教学楼命名表示不满,在他的提议下,燕京大学把外国名字均改为中国名字,也有了以钱穆名字命名的穆楼。据说,今天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也是钱穆命名的。
展开余下试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穆随学校南迁。学校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生活一度非常艰苦,钱穆曾和吴宓、闻一多、沈有鼎四人合住一屋。在西南联合大学,钱穆继续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局面更胜以前。著名历史学家、后来曾师从钱穆的严耕望讲述当时盛况:“校外旁听者争坐满室,先生上讲坛,须登学生课桌,踏桌而过。”也是在这里,钱穆开始手不停挥地编写《国史大纲》,因为正值抗战期间,钱穆笔间感情更加充沛。《国史大纲》跨越了几千年的风雨,不断重演着外族人入侵与被同化的历史、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气节与智能……在一个西方世界占据优势,中国正在跌落自信的谷底时,钱穆希望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保持着“温情与敬意”,该书一经出版发行,就成为全国大学的教科书,风行至今。抗战胜利,北大复校,傅斯年主持校务,钱穆没有得到聘书,遂闭门著书立说。
1949年,钱穆经由广州去了香港,离开大陆,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归故土。
当时的香港成了一个大的流亡场,各色人物从大陆逃亡香港,其中也有无数流亡学生。这些流亡学生,就像在大海上四处飘泊,前途渺茫,失去了精神依托。在这种情况下,钱穆放弃了较为闲适的教书生活,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建新亚书院,为内地流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严耕望后来感叹,钱穆此时正是学养成熟而精力未衰的阶段,正当更有高度发挥,却因时局动荡,被迫到香港办学,十余年间耗尽心力,对于学术界是一项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对于当时的学生,却有了精神的依归,更是为中华传统的存亡续绝,钱穆回忆新亚书院初创办时,“彼辈皆不能交学费,更有在学校天台上露宿,及蜷卧三、四楼之楼梯上者。予于晚间八九点返校,楼梯上早已不通行,需多次脚踏铺被而过”。在这时代巨变的无可奈何中,钱穆是要努力去培养传递文化的薪火。新亚书院是当时香港唯一不牟利的学校,许多老师来此授课,纯粹都是尽义务。学校还在每周末设公开学术讲座,吸引校外人士来听讲。
新亚书院位于香港著名的贫民区,条件十分艰苦。钱穆只有两间小屋,一间居住,一间办公。办公室给余英时的印象是“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支撑着他的,是中国传统精神。余英时回忆,在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他发现钱穆正躺在地板上,病了。
钱穆叫余英时去买二十四史给他读,仿佛这足以驱逐其所有的痛苦。钱穆亲自给新亚书院写了校歌:“……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新亚书院最终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的奇迹之一。而钱穆从香港到了台北,他再未回到大陆。1990年8月30日,钱穆在台北寓所辞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家人将钱穆骨灰散入茫茫太湖,以示其魂兮归来。
2009年8月8日,国学大师钱穆、傅斯年墨宝在香港拍卖。其中钱穆的信札,用行书写就,字体飘选、秀雅,信中钱穆写道,“今日之国运,吾侪从事学术教育工作者皆不得辞其咎”。短短一句话,可见一代国学大师“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20世纪三十年代,钱穆著书立说,主张国人要对国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对自己祖先的历史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尊重自己的传统。
B.文章引用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话“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说明钱穆先生是一位善于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的好老师。
C.北大复校后,在傅斯年主持校务的情况下,钱穆没有得到聘书,所以他在1949年离开大陆由广州去香港,这也是钱、傅二人观点不同所致。
D.在严耕望看来,钱穆创建新亚书院时正是学养成熟阶段,如果把精力用在学术上,会收效更大,但终因创业耗尽心力而十余年无学术成果。
E.作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有着非比寻常的治学精神和民族情怀,他秉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抱负,一生为国学复兴鞠躬尽瘁。
(2)第二段中,作者引用严耕望对钱穆在西南联大讲课盛况的描述,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钱穆在香港创建新亚书院,新亚书院的创立具有怎样的意义?请简要分析。 (6分)
(4)文章题目为“一生为故国招魂”,老一代知识分子钱穆先生的故国情怀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运用(3分)
18.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社会原子化”下一个定义,不超过70字。(3分)
①社会原子化是一种社会危机。
②这种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等方面。
③这些现象的产生缘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组织的解体或缺失。
五.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次,去景德镇旅游,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瓷器本是用大纸箱装着的,大纸箱的间隙里塞满了废纸屑。我考虑到大纸箱携带不方便,就扔掉了大纸箱和里面的废纸屑,直接把瓷器放进小巧的手提箱里。上车时,由于不小心,一个趔趄,手提箱重重地撞在铁栏杆上。打开手提箱一看,那件珍贵的瓷器已经破碎了。这时,我才后悔扔掉了那些看似没用的废纸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D
7. D(啖:吃。)
8.A(A.以:介词,用。/ 连词,因为。B.且:副词,将要。C.代词,他的。D.代词,它)
9.C(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是侧面衬托大铁椎。不能说宋将军是胆小鬼)
10.选B B项,爱:吝惜。
11.选D A项,代词,他们;代词,我。B项,连词,于是;副词,才。C项,兼词,于之;助词,啊。D项,都为介词,对于。
12.选A 是崔骃接受狱吏的审讯。
13.(1)我有做老百姓的心愿,您有做官的志气,各人听从各人的所爱,不是很好吗!(“布衣”“衮冕”“善”每点1分,句意2分)
(2)我恐怕官吏突然陷害我,令我含恨蒙受冤屈,不能申诉。(“卒然”“见”“构”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曾祖父孔子建,年轻时游学长安,与崔篆友好。崔篆出仕王莽任建新大尹时,曾经劝孔子建出仕,子建回答他说:“我有做老百姓的心愿,您有做官的志气,各人听从各人的所爱,不是很好吗!我们所走的道路,既然不同,请从此分别。”就回去了,死在家里。
孔僖与崔篆的孙子崔骃是好朋友,同游太学,学习《春秋》,因为读吴王夫差的时事,孔僖丢下书叹息说:“如此,这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崔骃说:“是的。从前孝武皇帝做天子时,年纪轻轻的,才十八岁,崇信圣人之道,以先王为学习的榜样,五六年的时间,号称胜过文帝、景帝的恭俭。到后来任意而行,忘记了自己以前的好处。”孔僖道:“书传上这样的事情多着呢!”邻屋的另一位太学生梁郁附和着说:“这样,武帝也是狗吗?”孔僖、崔骃默然不做声。梁郁发怒恨他们,暗地里上书告崔骃、孔僖诽谤先帝,讥讽当世。朝廷把这件事交管事的人处理,崔骃去狱吏受审讯。孔僖看到逮捕他的人快来了,害怕被诛,于是上书肃宗申诉:“臣愚见,认为凡是称为诽谤的,是说实际上没有这回事,捏造诬蔑而已。至于孝武皇帝,政治的好与坏,在汉史上写得明明白白,有如日月。这是叫做直说书传实事,不算捏造。皇帝为善,天下的善就都归于他;皇帝不为善,天下的恶也都会集在他那里,这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不可以责于人。并且皇上即位以来,政治没有什么过失,德泽及于百姓的却很多,天下的人都是知道的,我等为什么要讥刺他呢?假使非议的是事实,那就应该坚决悔过改正;若是说得不适合,也应当宽容,又为什么要加罪他呀?我们被诛杀,死就死了,但天下的人,一定会改变过去对皇上的看法,从这件事观察皇上的用心。自今以后,如果看到不可的事,就绝对不会再说了啊。我之所以不吝惜死,还敢于毫无顾虑地这样说,真正是为皇上爱惜这天下大业。皇上如果不爱惜,那我有什么办法呢?齐桓公亲自揭露他先君的过错,以启发管仲,然后全体臣子得以尽心为国。现在皇上居然想为远在十世的武帝隐瞒事实,难道不是与桓公大相径庭吗?我恐怕官吏突然陷害我,令我含恨蒙受冤屈,不能申诉,使后世议论的人随便以皇上作比较,难道可以再使子孙补救遮掩吗?我恭谨地去朝廷等待重诛。”皇帝本来也无加罪孔僖等人的意思,奏书送上去,马上下诏不问罪,授孔僖兰台令史。
展开余下试题
元和二年春,皇帝巡视东方,回来时经过鲁地,去阙里,用牛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奏黄帝、尧、舜、禹、汤、周六代的音乐,命令儒者讲《论语》。孔僖因向皇上道谢。皇帝说:“今天的大会,难道不是对于您孔氏的一种光荣吗?”孔僖回答道:“我听说贤明的圣主,没有不尊师重道的。现在皇上作为天子,亲自到我们这里,这是崇敬致礼老师,使圣德增辉。至于说到光荣,是不敢承当的。”皇帝大笑说:“不是圣人的子孙,哪里说得这样好的话啊!”就授孔僖郎中。
这年冬天,授临晋令,崔骃用《家林》占卜,说不吉利,阻止孔僖道:“你为什么不辞官呢?”孔僖说:“学习不为个人,出仕不选择什么样的官才做,凶吉在于自己,难道是由占卜决定的吗?”做了三年临晋县令,死在任上,遗体就地埋葬。
14.(5分)
这两句对仗工稳,都以拟人手法,动静结合,用“拂”和“侵”两字将句子写得富有动感,有声有色,饶有雅趣。(3分)竹声“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竹影“侵棋”写出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使人感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15.(6分)
诗歌描写了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的“官舍竹”形象(2分),诗人托物言志,借咏竹子既表现了自己被贬后淡泊无争、贞洁不渝的孤傲清高,(2分)也流露出了不受重用的孤愤不平与自我宽解。(2分)
17.(25分)
⑴(5分)
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C和D不给分。(B项,“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理解的角度过窄,余英时是从赞赏钱穆先生的学识人品的角度说的,紧接着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注脚。C项,因果关系不当,把钱穆离开大陆的直接原因归为“没有得到聘书”,文章没有说明;把它进一步分析为“钱傅二人观点不同所致”也于文无据。D项,说钱穆“十余年无学术成果”,错误,只是这时精力在办学上,使学术界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⑵(6分)
①学生中有“校外旁听者”,说明钱穆学识渊博,所讲课程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力,他的课堂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②学生们“争坐满室”,说明钱穆的讲座激起了抗战期间学子们的求学热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③ “登学生课桌,踏桌而过”一句极写听众之多,引用名家的原话,使文章的叙述具有可靠性和感染力,更具体形象地使当日的盛况再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
①能够为内地流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使他们有一个存身之处和精神归依。②能够培养在民族存亡之际,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递文化薪火之人;③更有助于唤起青年人在艰苦时期经世救国的远大人生抱负,即“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的不屈精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
【观点一】心怀祖国,就要把民族精神传扬下去,使之发扬光大。①要传扬民族精神就要做有益于民族精神传扬的工作。②发扬民族精神,保有民族情怀也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使民族情怀落在实处。③当外族入侵,民族危机的时候,更要多做一些对传扬民族精神有用的实事。(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二】在民族危机的时候,更需要有人担当,把民族精神传扬下去。①在民族危难时,民族精神的传扬尤为重要。②要传扬民族精神,就要做一些有利于发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之事,要有所担当。③传扬民族精神,尤其要有一种不慕名利的奉献精神。(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6分。言之成理即可。)
18. (3分)社会原子化是指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组织的解体或缺失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等方面的社会危机。
19.写作提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瓷器再珍贵也需要废纸屑的呵护与衬托;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废物,而是缺少合适的位置;不能够看轻自己,更不能看轻别人,要正确评价自己。 (124.230.132.66)
上一篇: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四川省达州市铁路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西省阳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