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89 2016-05-11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9]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灌南高级中学、海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海州高中、灌南高中、海头高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查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大腹便便(pián) 饥肠辘辘 拓片(tà)
繁冗拖沓(tà) 言简意赅 发髻(jì)
B.沁人心脾(qìng) 不可思议 纾祸(shū)
三轮载客(zǎi) 莫名其妙 觇视(chān)
C.正身黜恶(cù) 漫不经心 蹙眉(qi)
飨慰士卒(xiǎng) 残羹冷灸 列观(guān)
D.氛围融洽(fèn) 礼上往来 自诩(yǔ)
咬文嚼字(jiáo) 毛骨悚然 砧板(zhān)
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B.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效应”。
C. 赵教授第一次和外国人打交道,一番话表达得得体精当,冠冕堂皇地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D.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3.下列语段语序排列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②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③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④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⑤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⑥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④⑤⑥③ C. 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①②④⑥③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
②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悲:同情
B.①敛赀财以送其行 敛:征收赋税
②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闭、塞
C.①将崇极天之峻 崇:推崇
②情不胜其欲 胜:禁得住
D.①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隙
②披帷西向立 披:分开,掀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B.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南京、无锡等地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程度。
C.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2015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最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景区不堪重负,引发国人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节选)
浏览完整试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司马迁《鸿门宴》节选)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雪九庙之耻 雪:洗雪 B.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没有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道芷阳间行 间:间隙
7.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1)予之生也幸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1)而幸生也何所为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1)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1)吾其还也。 (2)会其怒,不敢献
8.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回答。(3分)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烛之武)话里的言外之意(1分):
▲
(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郑伯说动烛之武出使的两点理由:( 2分)
① ▲ ② ▲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分)
翻译: ▲
(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3分)
翻译: ▲
(3)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分)
翻译: ▲
三、古诗鉴赏(10分)
10. 阅读下 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4分)
▲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6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阉之乱, ▲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2)亦以明死生之大, ▲ 。 (张溥《五人墓碑记》)
(3)简能而任之, ▲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吾所以为此者, ▲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人间如梦, ▲ 。 ( 苏轼(《赤壁怀古》)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 ▲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8) ▲ ,无韵之离骚。
五、现代文阅读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思念在土布上流动 耿 翔
①我是穿土布长大的。
②在我身体成长的简史中,感恩地记着几种粮食、几样野菜和几棵果树,再就是几件土布做的衣裳。而在这些属于贫穷人家的物质中,几件土布衣裳,给了我一定的体面,使我在青春期来临之前,一直快活地走动在乡野上。因此,一提起故乡的土布,我就想起那些玄妙的织机声,怎样穿透乡村的夜色?怎样穿梭出日子的黑白?怎样穿越一位少年的想象?而母亲,准会在这个时候,隐去一头白发,隐去一脸皱纹,隐去一身枯瘦,回到她年轻的日子里,给我们织染土布,给我们裁剪衣裳。那时的乡村,应该活在一群会用手工,织出土布的女人的尊严里。
③其实,从一缕棉花到一块土布,再到我们身上的一件衣裳,这个过程是很漫长和艰辛的。一茬庄稼的成熟,也就几个月时间,麦子的成熟期最长,经过秋播、冬埋、春发,到了夏天,把一片黄灿灿的穗子递给镰刀,一种粮食的身世,又一次被大地完成了。而一块土布呢?我记着母亲先是用好长的时间,一斤一两地积攒棉花,由棉花到棉线,又要经过纺车一夜一夜地摇动。那些纺好的线,像一家人过日子时的大部分喜悦,被小心地包在一个包袱里。我经常看见母亲,选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一个人静悄悄地打开包袱,在太阳下反复地比对每把线的成色、粗细和韧性,分得一清二楚。浆线的过程、打筒的过程、经布的过程,在织布这个手工工艺中,这些很讲精细的程序,确实是一种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如果把它按工序写出来,就是一部讲述织布的乡土读物。如果把织布机子、纺车、缯绳、绞棍、育筒、木梭这些与织布有关的物件,从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取出来,再看看打造这些物件的木匠,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母亲每花两三年的时间,织出来的一匹土布,我不敢说它一定就像云锦,但后来对诗的许多感觉,或许在那时,就被母亲无意地织在她的土布里。
展开余下试题
④也许,母亲织的土布有多长,我对乡土的感觉就有多长。
⑤事实上,许多织布的细节,比如拐线、纶绳、浆线,我都作为母亲的帮手参与过。特别是浆线,让我欣赏了乡土生活既朴素、又很神秘的另一面。这些乡村女人,在用粮食喂养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中,又智慧地发现了它们在织布中,会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便于手工操作。
⑥村里人说,母亲的手底下会出活,忙完织布机上的活,那双很会裁剪的手,又要忙碌我们的衣裳了。
⑦这样的日子,在我心里充满了幻想:土布,剪子,母亲的手,三种不同的物象,都在母亲的目光下,变幻出一件件遮蔽我们身体的衣裳。现在,如果我说她那时就像裁剪着云朵,就像缝补着马坊的一块土地,也不会有人说我这是矫情。但母亲那时最真实的心态,是让我们穿得体面一点,用她织出来的土布,弥补日子的艰辛,带给一家人欢乐。
⑧看着她飞针走线的样子,心还没有长到能用善良、柔情观看世界的我,直接觉得阳光有多细密,这时母亲的心,就有多细密。她知道父亲一生是劳作的人,常年把柴捆背在身上,要不是那一层衣裳,脊梁上都会磨出茧子来。因此,要把织得粗厚的布留给父亲,要一律染成黑色的,要裁剪得宽大一些,这样结实的衣裳,耐磨也耐脏。乡村人穿衣,也有乡村人的审美标准,就是方便劳动。至于身体本身,那时的生活状况,还顾不了多少,只要一年四时觉着不饥、不冷,就是大地上最幸福的人了。可以说,我的父母一辈,就是为此劳累困顿了一生。直到裹着一身土布,回到泥土里去。
⑨那些土布衣服上面,存在着那个年代里,阳光的气息,泥土的气息,更多的是母亲的气息。作为一件单纯的衣裳,它真实地记录着母亲给予我的那份爱,像棉花一样,像土布一样,透明在那个年代的阳光下。
⑩可惜的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拥有这些衣裳了。我想,如果还有一件的话,今天吹过乡野的风,会绕过母亲留下的一些织布用的物件,从那件土布衣裳细密的针脚里,帮我吹出她的一些秀发。
⑾要是我早年,贴身穿过的那一件呢?
12.第③段写“麦子的成熟”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13.文章第⑩段的划线句有哪些深刻的含义?(4分)
答: ▲
14.作者通过对土布形成的过程的描写,展示了母亲优秀品质的哪些方面?(6分)
答: ▲
15.作者写母亲“忙碌我们的衣裳”时,是以什么为重点的?又是怎样描写的?(6分)
答: ▲
六、现代文阅读题: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7题。
论睁了眼看 鲁迅
⑴虚生先生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⑵但现在我所想到的是别一方面——
⑶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我们的圣贤,本来早已教人“非礼勿视”的了;而这“礼”又非常之严,不但“正视”,连“平视”“斜视”也不许。现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至于说对外却有大力量,乃是近一月来的新说,还不知道究竟是如何。
⑷再回到“正视”问题去: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一辆汽车坏了,停在马路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然而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视,却要身受的。文人究竟是敏感人物,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苦痛不过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为。”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须我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再说费话,就有“不合时宜”之咎,免不了要受大学教授的纠正了。
⑸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早就感到了,他于是使一个才子在壁上题诗,一个佳人便来和,由倾慕——现在就得称恋爱——而至于有“终身之约”。但约定之后,也就有了难关。我们都知道,“私订终身”在诗和戏曲或小说上尚不失为美谈,实际却不容于天下的,仍然免不了要离异。明末的作家便闭上眼睛,并这一层也加以补救了,说是: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这大帽子来一压,便成了半个铅钱也不值,问题也一点没有了。假使有之,也只在才子的能否中状元,而决不在婚姻制度的良否。
⑹《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的敢于实写的,而那结果也并不坏。无论贾氏家业再振,兰桂齐芳,即宝玉自己,也成了个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和尚。和尚多矣,但披这样阔斗篷的能有几个,已经是“入圣超凡”无疑了。
⑺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⑻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有删改)
16. 古代作家如何看待对才子佳人“私订终身”的?作者用《红楼梦》一例有何作用?(6分)
答: ▲
17.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
七、名著阅读(7分)
18.回顾理解阅读《欧也妮葛朗台》的有关情节内容,做答下列两道简答题。
(1)举两个事例说明葛朗台是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4分)
答: ▲
(2) 请简要叙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死后的关于欧也妮的故事。 (3分)
答: ▲
八.作文(7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种承受。承受了痛苦,就会变得坚强自信;承受了幸福,就不会被幸福淹没;承受了成功,才不会迷失方向。
人生,需要承受。承受孤独,会倍加珍惜亲情和友谊;承受责任,会体悟到诚实与崇高。
要求:以“承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自定立意,自选角度。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联合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答案:A.【B.沁人心脾(qìn) 三轮载客(zài) C.正身黜恶(chù) 蹙眉(cù) 残羹冷炙 列观(guàn)D.氛围融洽(fēn) 礼尚往来 自诩(xǔ) 砧板(zhēn)】
展开余下试题
2. 答案:C.【冠冕堂皇:形容表面庄严体面、光明正大的样子。此处用来表示言辞恰当之意并不恰当】 3. C。参见《拿来主义》第1自然段。 4.B
5.B (A.句式杂糅,删去“作者之手”C.搭配不当“节奏”不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D.删掉“至”,或改为“了”)
6. D 间:抄小路。
7. A 取独 (B “为何”倒装,译为“干”“做”/ 句末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C 如果/ 派遣 D 婉商语气 / 指代范增)
8.(1)责怪郑伯没有重用自己。(2)A、 主动认错;B 、 点出不出力的后果或危害(直接用原句或翻译句子回答不给分)
9.(1)只是我考虑这个问题,强大的秦国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用兵(出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赵国啊。(“顾”,只是,但,1分;“加兵”,用兵,出兵攻打,1分;“徒以”,只是因为,1分)
(2)实在没料到我终于返回朝廷重整衣冠(重新穿上朝服),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诚”,实在,的确,1分;“日月”,借喻皇帝,1分; “得正丘首”,死在故土或故国,1分。)
(3)从这条小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见项王)。(“耳”,罢了,1分;“度”,估计,1分;“乃”,才,再,1分。)
10. (1)杨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烘托了送别的氛围;(1分)渡头,点明送客的地点;(1分)行客,用行人稀少营造了送别时的凄清情境。(1分)这些意象都扣住了题目中的“送”字。(1分)
(2)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或想象、或即景抒情)、拟人的手法。(2分)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2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2分)
11. ⑴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⑵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择善而从之(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一尊还酹江月(6)徒慕君之高义也。(7)可以养松乔之寿 (8)史家之绝唱。
12.以麦子的成熟过程与土布的形成过程作比较(2分),具体、形象地展现出土布形成的复杂和艰辛。(2分)
13.以形象的诗歌般的语言(1分),抒写了对土布、尤其是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1分),倾吐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戴之情(2分)。
14.(1)通过母亲从积攒棉花到织成土布那漫长的二三年间的千辛万苦的记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坚韧。
(2)通过写土布如云锦般的美丽,以致对作者今天的诗歌创作的启迪,写出母亲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3)通过母亲“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的记述,写出了母亲聪明而富有智慧。
(每点2分,共6分)
15.是以展示母亲美丽的心灵为重点展开描写的(2分)。通过母亲为自己做衣服和为父亲做衣服目的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为自己做衣服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穿得体面”,获得欢乐;而为父亲做衣服主要是方便劳动(2分)。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母亲的朴实而又伟大的金子般的内心(2分)。
16.(1)认为这不失为美谈(1分),但不敢正视(1分),认为这不合礼教(1分)。(2)作用:①肯定宝玉出家这种敢于正视、反抗现实的处事态度(或表达作者对宝玉出家的肯定态度)(1分),②与才子佳人小说作家形成对比(1分),③为后文呼吁要有几个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凶猛的闯将作铺垫(1分)。
17.①首先阐述中国人缺少正视的勇气及原因(根源),②接着批判国人一贯采取的无视、瞒和骗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同时肯定敢于正视、反抗现实的处事态度,③最后得出“新文艺需要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的结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1)①抢夺梳妆匣: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在看到女儿把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孩子。”直到看到太太气得晕死过去,才放弃了金梳妆匣,极力讨好妻子。因为如果气死了妻子,女儿将继承妻子的遗产,因小失大划不来。
②诱骗继承权:妻子死后葛朗台的财产面临着被女儿瓜分的危险。在女儿服丧期间,他搀扶女儿去用餐,用慈爱的眼光盯着她几个小时,在她面前发抖,让她签署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文书,并阻止公证人说明。得逞后他狂喜说“你救了你父亲的命了”“人生就是一场交易”。
③看守密室:葛朗台八十多岁时中风瘫痪,对家产看管得更严了,他叫拿侬整天推着他在密室与卧房壁炉之间转来转去,生怕有人来偷他的金子。他平时迷迷糊糊的,但一到交租结账的日子就清醒,坐在转椅上监督女儿把一袋袋的钱放到密室堆好,将密室的钥匙藏在胸前口袋里,不时按一按。看着金子“这才叫我心里暖和”。
④临终抢法器: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葛朗台眼睛突然睁开,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2) 答:①查理(后来改名夏尔)发了财回到巴黎,给欧也妮写了一封信,抛弃了欧也妮。②欧也妮代查理还清了他父亲的欠款。③欧也妮嫁给德蓬风,但是她只给丈夫友谊而不和他同居。④婚后德蓬风步步高升,可几年后就去世了,欧也妮成了富有的寡妇。⑤欧也妮将大量的金钱用于慈善事业。(答出3点即可得3分)
19.作文(70分)作文评分标准。
建议:语言的优劣是拉开差距的重要依据。(1)以质赋分, 46分为切入分,但切入分不是起评分、平均分;要拉开评分档次,让有思想个性、感情真挚、语言表达好的文章得高分,质量低的文章得低分。(2)抄袭作文评20分左右,文体不符合的作文评35分左右。(3)字数不够,每少50字扣2分;明显未成篇的,35分以下。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扣满5分为止。 (124.230.158.167)
上一篇: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海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