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684  2016-05-1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4]
重庆万州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万州二中高2018级高一下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150分钟完成。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本试卷的答题卡,并保管好本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论《诗经》的伦理思想
王云飞
《诗经》中关于孝悌的观念产生较早,大致上反映了西周初年已有的关于调节家庭宗族关系的范畴。“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说明周成王有信用,可为下民的模范。祭祀他的人,永远要孝顺先王,以他为榜样。“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信、顺在孝之中,孝子之诚无穷尽,永远赐予其幸福。
《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关于“孝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先祖的祭祀上,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孝”的观念还是有区别的。孔子的“孝”主要是指事亲,他扩大了“孝”的概念。如孔子答樊迟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他还在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所以,孔子不仅要求祭祀,而且侍奉前辈要以礼,要让父母和祖父母先享用酒食,恭恭敬敬,如此等等才算作“孝”。《诗经》里的“孝”是以“我”为中心,祭祀先祖的目的是为了让先祖的灵魂保佑自己福寿安康;而到孔子、孟子时则是要求以好好奉养活着的先辈为至孝。同是一个“孝”字,目的倒了过来,由《诗经》中的“为我”转变成“为人”;由形式上的祭祀祖先活动为主转变为服侍长者为主。孔子要求以在世的父祖为中心,尽可能服侍长辈,多做奉献。“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当然,说得更具体些,就是要求继承先祖的事业。
《孟子》论述了不孝的五种表现,说明懒惰、赌博、嗜酒、贪婪、偏爱老婆孩子、纵声色之欲、打架斗殴、祸害乡里,这些都是不孝的表现。孟子还要求,尽孝悌的义务不附加任何条件,不可怀有任何个人目的。他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轲在这里所说的“仁义”和“孝悌忠恕”的意义是相通的,主要是教导贵族子弟以仁义之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原则。他认为,做到了这一层,那就会无利而王。既然王 道备而天下安泰,又何必言利?所以,孔子倡导的奉养活着的父母和老人以及孟子的照顾鳏寡孤独的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孟子所说的“王道”就是开明君主政治下的和谐社会。现在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每个家庭的子女都能尽到“养老”这一份义务,那么就给国家、社会减轻了负担,就会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所以这一点至今仍应作为一项美德向青少年们提倡。
西周统治阶级不仅在家庭伦理上要求“孝悌”,而且要求臣僚对国君要“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汝)”,这就是说,不要对周王朝三心二意,怀有背叛的阴谋,并且警告对方“上帝在看着你们呢!”这实际上是“忠”的思想萌芽,只是未用此字表述。至于宽恕的思想,与不虐待俘虏的思想是一致的。 (节选自2015年第2期《名作欣赏•中旬刊》)


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反映的周代关于“孝悌”的思想,大致上反映了西周初年已有的关于调节家庭宗族关系的范畴。
B.《诗经》中的句子“成王之孚,下土之式”,说明周成王有信用,可为下民的模范;而“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则说孝子之诚无穷尽,永远赐予其幸福。
C.孔子的“孝”主要是指事亲,而《诗经》扩大了“孝”的概念,《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关于“孝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先祖的祭祀上。
D.孔子提倡的“孝”,既包含了祭祀,也指要以礼侍奉前辈,要让父母和祖父母先享用酒食,要恭恭敬敬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孝”和孔孟所讲的“孝”的最大不同,是《诗经》里的“孝” 以“我”为中心,而孔子、孟子则是要求好好奉养活着的先辈。
B.孔子要求以在世的父祖为中心,尽可能服侍长辈,这样同是一个“孝”字,目的倒了过来,由《诗经》中形式上的祭祀祖先活动为主转变为服侍长者为主。
C.不孝不一定是对父母的不顺,在孟子的理解里懒惰、赌博、嗜酒、贪婪、偏爱老婆孩子、纵声色之欲、打架斗殴、祸害乡里,都是不孝的表现。
D.孟子认为要“怀仁义”来“事其君”“事其父”“事其兄”,因此,也就是说尽孝悌之时,只要不以取得私利为目的就可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孝悌的观念产生很早,《诗经》就有周代关于“孝悌”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对先祖的祭祀上,目的是让先祖的灵魂保佑自己福寿安康。
B.在孟轲看来,“仁义”和“孝悌忠恕”的意义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孝悌是教导贵族子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原则。
C.孝悌的观念在今天有现实意义,先祖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子女能尽到“养老”的义务,那么国家、社会负担就能减轻,社会生活就更加和谐。
D.《诗经》中也反映了要求臣僚对国君要“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汝)”观念,虽然没有用“忠”字表述,但这实际上是“忠”的思想萌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到7题。(19分)
孙 晟 传
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少为道士,居庐山简寂宫。常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简寂宫道士恶晟,以为妖,以杖驱出之。乃儒服北之赵、魏,谒唐庄宗于镇州,庄宗以晟为著作佐郎。
天成中,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反,伏诛,晟乃弃其妻子,亡命陈、宋之间。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
晟奔于吴。是时,李昪方篡杨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由是知名。晟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昪尤爱之,引与计议,多合意,以为右仆射。
周世宗征淮,李景惧,始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奉书以求和,世宗不答。又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不答。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谟与晟等皆言景愿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岁贡百万以佐军。而世宗已取滁、扬、濠、泗诸州,欲尽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而攻寿州益急。谟等见世宗英武非景敌,而师甚盛,寿春且危,乃曰:“愿陛下宽臣五日之诛,容臣还取景表,尽献淮北诸州。”世宗许之,遣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南还,而谟与晟皆见留。德明等既还,景悔,不肯割地。世宗亦以暑雨班师,留李重进、张永德等分攻庐、寿,周兵所得扬、泰诸州,皆不能守,景兵复振。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景知二将之相疑也,乃以蜡丸书遗重进,劝其反。
初,晟之奉使也,语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也。”永陵者,昪墓也。及崇质还,而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每朝会入阁,使班东省官后,召见必饮以醇酒。已而周兵数败,尽失所得诸州,世宗忧之,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世宗怒,未有以发。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 晟临死,世宗犹遣近臣问之,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曰:“臣惟以死报国尔!”乃就刑。晟既死,钟谟亦贬耀州司马。其后,世宗怒解,怜晟忠,悔杀之,召拜钟谟卫尉少卿。景已割江北,遂遣谟还,而景闻晟死,亦赠鲁国公。
(节选自《新五代史》)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
B. 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
C. 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
D. 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著作佐郎是著作郎下的属官。三国魏开始设置著作郎,属中书省,掌编撰国史。
B.判官是中国封建时期的官名,始设于隋朝,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C.蜡丸书指的是封在蜡丸中的密件。古时为了方便传送与保密,将书信藏于蜡丸。
D.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商旅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如都亭驿、孟城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晟自幼多磨难。少年时做道士,因早晚拜会贾岛画像而被误认为妖怪,被道士用木杖驱赶。担任朱守殷的判官,因朱守殷造反被杀而顾不上妻子和孩子,只身逃亡到陈、宋之间。
B.孙晟有文才。因文章出色被李昇任命为教令,孙晟由此得名。孙晟先天口吃,但坐定后健谈善辩、话锋生动,使听的人忘了疲倦。商量大事很合李昇心意,被任命为右仆射。


展开余下试题C.孙晟临危受命。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恐惧,两次派人求和、称臣,但周世宗不答应。李景于是派遣孙晟奉表割地求和,周世宗依旧不答应,扣留孙晟作为人质。
D.孙晟忠心耿耿。孙晟奉命出使求和之前,就明白此行难免一死。尽管周世宗厚遇孙晟,但孙晟拒绝回答周世宗对江南战事的询问。被害之前,孙晟正衣冠南望而拜。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4分)
(2)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3分)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兵乱后杂诗(四)
吕本中
万事多反复①,萧兰② 不辩真。
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
求饱羹无糁③,浇愁爵④ 有尘。
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深。
【注】①反复:作“翻复”。②萧兰:比喻坏人和好人。③糁(sǎn):煮熟的米粒。④爵:古代的盛酒器具。
8.从情和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尾联。(5分)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说明“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表现统治者对狗吃人食的浪费行为不加以约束,对有饿死人的情况也不开仓放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义 渡
梅 寒
水乡河多,人出门,上山,下地,抬脚就要船。船是飘在水上的桥,是水乡人的另一双脚。
一百二十年前的大沙河,是一条无船的河。大沙河村就在河岸上,村小,河宽,修不起桥,也买不起船。地却都在河对岸,去种去收,要么绕很远很远的陆路,要么冒险自己扎个木筏子过去。河里每年都有因为过河而淹死的人。
老万是逃荒逃到那里去的。家乡闹水灾,他带着家人一路讨饭,到了大沙河村。那里有山有水,也是水乡,有丰饶的田,最主要的,是那里的人好。村里人不欺生,见老万一家拖儿带女从外乡漂了来,怜他们不易。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瓢面,帮衬着就让他们一家在那个村子里留下来,生了根。
老万总想报答乡亲们的恩情,就琢磨着自己做了一条小木船。老万是水上的撑船好手,他给村里人义务摆起了渡。
乡亲们随叫随到,不能收一分钱。这是老万临终给儿孙定下的规矩。
船桨传到老万的孙子手上时,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啦。老万的孙子在大沙河上一撑就是二十年,也把曾经的小万撑成了老万。下面讲的就是老万的孙子老万的故事。 为了方便乡亲们出行方便,随叫随到,老万在河对岸搭了一间小屋。村人出门,上山种地,到数里外的镇子上赶墟,女人生孩子去外村请产婆……不论晴天晌午还是深更半夜,也不论头顶上下着瓢泼大雨还是飞着鹅毛大雪,来人只要站在岸上冲着河对岸一喊:过河喽——河对岸的小屋里,就钻出头戴草帽身披蓑衣的老万:船来喽—— 一只小船就从河对岸急急地划过来……
那条小船,由最初的小木船换成了大点儿的木船,又由大点儿的木船换成了铁船,二十多年的光景就在老万的桨声和歌声里荡悠悠地过去了。老万老了,风雨里落了一身的病。却依然坚持守在船上。
老万摔倒,是一个意外,也属意料之中。人老骨头脆,老万已经七十岁了。大沙河边,去等老万的人头一次扑了个空。河边,只有那条锈红色的船,在水边上一荡一荡…… 躺到第三天,老万躺不住了,挣扎着要爬起来去河边。儿媳妇看着瘦骨嶙峋的公爹,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爹,你就好好安心养病,不行么?!没有我们万家,大沙河的人就不过那条河么?语气里有心疼,也有抱怨。一百二十年,只为当年家祖一个承诺。他们万家儿女不能像常人一样外出打工,不能像别人家一样凭自己的力气赚来相应的钱。他们的家里,除了堂上挂着的那块“信义人家”的匾额,可说家徒四壁。有年女儿生病,想吃一口点心竟然都不能够,她夹着眼泪给女儿磨米粉做米糊……
不行,得去,我在我爷爷灵前答应过他老人家的……我们渡人过河,也渡人心,不能寒了乡亲们的心呐。老万的儿子外出,不能如期赶回来。大沙河却不能一日无船。老万蹒跚着要往外走,却被身后十几岁的孙子孙女给拉住了:爷爷,您歇着,我们去。 静静的大沙河上,老万家的红铁船又出现了,船上站着的不再是老万,而是他的一双孙男孙女。孙女大几岁,站在船头,孙子年少点,站在船尾。十冬腊月天,大沙河河面上没结冰,那风也刮得刺骨得寒。姐弟俩却顾不得自己的冷,一唱一和,模仿着爷爷的样子,冲着河对岸的人喊:船来喽——
那声音,还透着几许稚嫩,却又那样清脆响亮。脆亮亮的声音碰上对面黛青的山,打个回旋,又跳回来,在大沙河河面上撒开来。河对岸的人便笑了,笑着笑着,眼里便起了雾:老万家的孙子孙女儿呢,十五六岁的娇娃子……
大沙河人筹划着在河上建桥,尽管那项工程对大沙河村的人来说不是个小工程。但全村人还是全票通过那个决定。当地政府也来了,派了专家,现场勘测,也很快把建桥的资金划拔到位。随后就是一片火热的忙碌。
冬天过完,春天开始的时候,一座结实又漂亮的双孔石桥已像一道美丽的虹,横跨在大沙河河面上。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桥面上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老万的身体已经康复了,晨光夕照中,他常常倒背着双手到大沙河边上坐一会儿,抽袋烟,看着不远处泊在河面上的那条船出神……
(选自2015年第3期《小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开篇描述了大沙河无船无桥的情况,为后文老万一家在渡口摆渡的故事埋
下伏笔,制造悬念。
B.小说的故事发展前后跨越百年,画面恢宏壮阔,将万家几代人为报恩而义务摆
渡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C.老万的意外摔倒,使得故事出现了转机:老万不能亲自摆渡,他的孙子孙女接
替他,人们感动于他们的义举,筹划建起了石桥。
D.小说中的描写很细腻,比如写老万孙子孙女摆渡时“脆亮亮的声音碰上对面的
黛青山,打个回旋,又跳回来,在大沙河河面上撒开来”,形象又生动。
E.小说的故事很有现实意义,为了报答村民,老万答应村民要为他们摆渡,为了
这个承诺坚守了几代人,这正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2)小说在人物刻画时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老万”一个人?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了老万家几代人如何为乡亲义务摆渡的,作者叙写这则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社会现实作简要分析。(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中国家庭中很多父母都竭尽所能给孩子___ _的关爱,给他们洗衣、做饭,帮助他们清除前进道路上一切的障碍。
②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名,周全的礼数和____的客套,自然算得上是礼仪之邦的“土特产”。


展开余下试题③24年前她送走的毕业生,今天对她____,有的还把她当成妈妈。
A.关怀备至 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B.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关怀备至
C.无微不至 关怀备至 无所不至
D.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关怀备至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市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上获悉,今冬明春,我市计划投资117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费用,较上年增长一成以上。
B.据国家卫计委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我国医药企业已成为挑起新药创制专项任务的主体,对促进医药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作用。
C.那儿没有喧嚣,没有浮躁,那里周边的山路对我都很熟悉,哪儿有山涧,什么时候水比较多;哪儿有野杜鹃,什么时候开花,一清二楚。
D.学习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必须和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做到并行而不悖、相得而益彰。
14.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报告把改变膳食结构作为减排的第四项重要措施,即鼓励“多吃菜、少吃肉”。世卫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协调员卡洛斯•多拉认为__________,“这就是改变我们的膳食结构,减少肉类及肉制品的摄入,更多食用富合营养的蔬菜,促进人类的健康。因为这意味着少盐、低脂肪,更少摄入有害健康的肉食成份,减少心脏疾病和中风的发生。”
A.这不仅有益于人们的健康,而且还有助于减少饲养牲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
B.这不是有助于减少饲养牲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而是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C.这不是有益于人们的健康,而是有助于减少饲养牲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
D.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饲养牲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而且还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目前,很多拍电影的人崇尚“好莱坞”式判断标准,其实,建立对我国电影的创作和作品的判断标准,前提是必须建立对本土观众的自信、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对当下时代的自信,否则,① 。一旦跟着“好莱坞”跑,② ,这就好比让我们去跟意大利人比赛唱歌剧。但反过来, ③ ,在电影创作和市场上的较量就变成了人家来跟我们比赛唱京剧。
16.下面是绿化长江重庆标志之一,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和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在他生命中的某一天,突然省悟到自己迄今所做的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他想到生命的短暂,不禁为自己虚度了宝贵的光阴而痛心。于是他暗暗发誓,从此一定要万分珍惜光阴,用剩下的生命做成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寻找那件足以使他感到不虚此生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可是,他没有找到。结果,他什么事也没有做,既没有做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没有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他又一次反省自己,不愿再这样无所事事地生活。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既然找不到最有价值的事情,就只好做微不足道的事情。所以,现在他怀着一种安乐的心情,做着种种微不足道的事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2018级高一下中期考试语文试题
1.C第二段的第一、二两句中说的是孔子扩大了“孝”的概念而非《诗经》
2.D文中第二段倒数第十行“孟子还要求,尽......,不可怀有任何个人目的。”选项中却说“只要不以取得私利为目的就可以”
3.B文中第二段倒数第七行“孟轲在这里说......,主要是教导......以仁义之心作为......的重要原则”而选项中却说“孝悌”是教导......的重要原则。
4.B(见翻译波浪线处)
5.D(“来往商旅”应为“来往官员”。此题实际难度不大,只要细心,不难得出答案)
6.C(“周世宗依旧不答应”错,应是李景反悔。)
7.(1)安重诲厌恶孙晟,认为是他教唆朱守殷谋反的,便画孙晟的像悬赏捉拿他,没捉住,于是灭了他的家族。(4分)
(2)李重进与张永德两军互相猜疑,有矛盾,张永德上书说李重进意欲谋反,周世宗不相信。(3分)
(3)天下豪杰纷纷(OR像云一样聚集)响应聚集,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行般地(OR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8.尾联以景结尾,含蓄隽永,韵味深长。梁上飞动的燕子深情地相互眷恋着,用燕子的深情反对人世的无情,使悲愤之情更进一步。(5分)
9.①对“破家”的广大人民寄予无限同情。“求饱羹无糁,浇愁爵有尘”一句诉说百姓家破之后的贫困境遇,体现了作者的同情。 ② 痛恨祸国害民的奸贼。“汝为误国贼”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愤怒呼声,痛斥奸贼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③抒发国破家残的悲愤。“我作破家人”写自己和城中百姓一样,成了一个家破之人,面对这严酷的社会现实,诗人倾泻出一腔悲愤。(6分)
1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1.阅读答案:
(1)(1)C/D 答C给3分,答D给2分;(也可以给选E的给1分。由备课组长定夺)答A、B不给分。 E.为村民摆渡只是万家的一个规矩,而不是答应村民的承诺。A.河上无船无桥,只是摆渡的缘由,不是制造悬念。B.‚画面恢宏壮阔‛‚真实地展现‛表述有误。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画面不‚恢宏‛;‚真实地‛不符合小说特点,小说是虚构的。
(2) (6分)答:小说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外貌描写、细节描写。(2分)比如别人叫船时,钻出头戴草帽身披蓑衣‛的老万,写出了老万风里雨里为乡亲服务的艰辛;生病时。已是‚瘦骨嶙峋‛却‚蹒跚着要往外走‛’。写出了老万想要及时为乡亲摆渡的急切;老万身体康复后‚抽袋烟,看着不远处泊在河面上的那条船出神‛,写出了老万的一点失落。这些描写,将人物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读者。(4分)
(3) (6分) 答:小说的主人公不能看作是‚老万一个人,(2分)因为有百十年前的老万和八十年代的老万;从故事的发展来看,老万的孙子孙女显然是老万义举的继承者。(2分)所以,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老万家几代人。(2分)
(4) (8分) 答:小说写祖上的老万,为报答乡亲的收留之恩而义务摆渡;后来的老万,为了祖上的一个规矩而坚守在河岸上;后来老万的孙子孙女,继承了这样的义举。(4分)可以说,这样一种优良传统正是我们社会所缺少而应该大力弘扬的。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一些人轻诺寡信,面对这种情况,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纠正这种不正之风,所以说,这篇小说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4分)
12.B(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关怀备至:指特别关心)
13. D(A句式杂糅,把“用于”改为“作为”或去掉“的费用”。B搭配不当,“挑起”改为“承担”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万州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