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717  2016-05-1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7]
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2014中考模拟
座位号
语 文 试 卷
题 号 第一部分 第 二 部 分 第三部分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 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4分)
语文是一首诗,字里 行间悸动的是独行的灵魂;语文是一副画,色彩光影调和的是滨纷的世界;语文是一座山,巍峨挺立的是纵横几万里的尊严;语文是一条河,绵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
(1)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改为
(2)按要求检索下面的字。
“悸”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宇宙观光旅行,乍一听似乎异想天开,在21世纪将成为现实。
C、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D、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4、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3分)
A.“他没有什么模样,头不很大,圆脸,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特别亮的是颧骨和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水浒》中的鲁智深。
B.《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他在《二十四孝图》中歌颂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C. 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小人国里遭到一种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 ——“慧骃”来给他解了围。
D.《童年》中的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①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 ,家书抵万金。
④子曰:“岁寒, 。”⑤浮光跃金, 。
6、 综合性学习(6分)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分)


浏览完整试题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2分)
  ①向校长提建议: (1分)
  ②向同学提建议: (1分)
二、阅读理解
(一)古诗鉴赏(5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各划一处即可)(1分)
荡 胸 生 曾 云,决 眦 入 归 鸟
8、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的妙处。(2分)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请用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来表达文中划线句子的内容。(2分)

11、从全文看,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乙】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⑥。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⑦,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①令尹(yǐn):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⑤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⑥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⑦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和词。(2分)
  1、有一老父衣粗衣 2、心益小
13、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与例句一致的是:( )(3分)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A、执策而临之。 B、辍耕之垄上。C、何陋之有? D、吾妻之美我者。
14、翻译句子:(3分)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15、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2分)

(三)议论文阅读(13分) 人生何以“致远”
①我能走多远?这是很多人经常思考的人生命题。这里的“远”,代表着梦想与目标,折射着胸怀与境界,体现着人生的质量和水平。无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走得更远。那么,何以“致远”?
②登高“致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些古诗名句表明,一个人若想看得更远、走得更远,必须提升理想信念和思想认识的高度。正所谓“心有高标,方可致远”——只有心怀崇高信仰和远大目标,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评价朱德同志:他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随时忘掉身边的艰难困苦而乐观向前;他总能用坚定的信仰、高远的情怀点燃将士理想,照亮前进征程。黄克诚将军在60多年革命生涯中,9次被错误批判、降职,甚至险些被杀头,然而他丹心向党、始终不渝,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革命先辈的言行昭示我们:理想信念和思想认识有高度,视野就开阔,头脑就清醒,精神就振奋,就能“致远”;反之,方向易迷失,精神易萎靡,步伐易错乱,就难“致远”。
③厚积“致远”。《庄子•逍遥游》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千里之行尚需3个月来聚集粮草,人生之路何止千里,更需要丰厚的积累。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磨砺、苦寒的过程,就是准备、积累的过程。厚积者,应积学,即不断增长学识。古人云:人生当以积学为先,重学、善学、勤学,无有不进者。要想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读有字之书,悟立身之理,咨前世之师,交有益之友。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厚积者,应积能,即不断提高能力素质。能力的提高来源于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来源于在工作和生活中摔打磨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实践是提高能力的不二法门。有诗为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与用、知与行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如此反复,才能有效地提升能力。
④宁静“致远”。一个人如果耽于享乐、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势必缺乏长远目光和毅力恒心,终难有所成就;只有信念坚定、心无旁骛、甘于寂寞,方能抗得住诱惑和干扰,实现人生目标。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受命于危难之中的三国智者诸葛亮深深体会到“淡泊宁静”的重要性,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自己和后人。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形象地说: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了。纵览历史,那些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的人,莫不以宁静来涵养德行、砥砺节操。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各种诱惑不断增多的今天,一个人要走得更远,就更加需要秉持淡泊之心、涵养宁静之气,力戒空谈、注重实干,不图虚名、务求实效,一步一 个脚印地向着目标迈进。


展开余下试题16、作者给我们指出的“致远”方法有哪些?(3分)

17、简要概括第2段的行文思路。(3分)


18、下列哪句名言更适合作为第3段的论据?为什么?(3分)
A、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B、经验是一面镜子;借鉴它,你能清楚地看到往事。 ——易卜生
C、“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19、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4段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20、有人说选文结构不够完整,应该再加一段总结,你怎么看?请陈述理由。(2分)


(四)记叙文阅读(14分)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 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 、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先生雪中送炭,我们恭敬不如从命。只是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相关链接】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22.第③段画线句“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前后两个半句能不能颠倒?说明理由(2分)


23.阅读⑤-⑧段,回答下面问题。
(1)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2分)

(2)作者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2分)

(3)上述两件事,作者详写后一件事的理由是什么?(结合文本内容回答)(2分)


2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气质高雅 B.“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谦恭低调
C.“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宽厚仁慈 D.“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无私奉献
25 .下面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是否适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 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说明理由。(3分)
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


三、写作(60分)
(一)按要求修改(10分)
(1)启事中有一句话多余,应删去,请在原文中用横线标出。
(2)启事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启事在格式上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A、


展开余下试题 B、
C、
(二)请你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校名。
题 目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4中考模拟参考答案
一、1、副——幅 滨——缤 J ji 忄 八
2、A 3、C 4、D 5、略6、(1)示例: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2) 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3)①校长你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②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有兴趣书籍入手。
二、
(一)7、荡 胸 生 曾 云,决 眦 入 归 鸟
8、略
9、略
10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1、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2、 (1)穿 (2)更加
13、D 14、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
15、((1)他是一个能虚心求教的人。(2)身居高位而能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而清醒地把握自己的人。)谦逊有礼,虚心纳谏。
16、登高、厚积、宁静
17、先提出登高“致远”这一论点,然后引用古诗来阐释论点,接着引用史沫特莱对朱德的评价和黄克诚将军的人生历程论证论点,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总结。
18、C句,别林斯基的话强调应不断增长学识,即积学,更能证明第3段的观点——厚积“致远”。
19、要抗得住诱惑,淡泊宁静,懂得取舍,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拥有内心的恬淡和平静,从而活得更加坦然和轻松。
20、示例1:不用再加,从内容上看,原文的论述已较为充分,整体上分为“总——分”结构。
示例2:应该加,与第一段照应,构成“总——分——总”的结构,使结构更加完整、严密。(言之成理即可)
22.(3分)作者想强调的是后者“做到”——做到会尊重人比内心想尊重人更难,因为既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又要在具体的外显行为中表现出来(前者是杨绛先生的内心意愿,后者则是杨绛先生的行为能力)
23.(1)(3分)夸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季康 先生对造反派反抗时的勇气和胆量,与她平时的谦恭形成了极大反差
(2)(4分)反抗造反派,维护自己人格;阻延接济年轻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3)(3分)因为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作者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5.(3分)D(本文中没有对杨先生无私奉献方面的具体描写)
26.(4分)从“思想内容”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交代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 本文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气质美、精神美,两者内容不统一;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平实;本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等兼有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将前者放入不协调。
2014中考模拟参考答案
一、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石家庄市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